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16-03-18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王小青

  大家知道,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它对于学生学习其它学科和继续学习,对于弘扬祖国的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的进步文化,提高民族素质,都具有重要意义。然而过去,由于受传统的教育模式的束缚,语文分析教学单一、呆板,教师的照本宣读、一问一答式的教学,使学生厌倦了学习语文,更有害学生语文分析能力的减弱。而分析能力的减弱又会影响到学生多方面能力的提高。那么,如何从根本上扭转这种学习被动的局面,使学生轻松愉快地接受真知,作为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师,我认为在小学语文分析教学中要着力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学生多方能力。

  一、重视课前预习,培养自学能力

  在小学教学中的课前预习,通俗的说法就是预先学习课文内容。它既是分析课文的基础,又是自学能力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课前预习的方法,坚持课课预习,毫不放松。这样。在教师还没有进行分析教学前,学生就对本课的主要内容、段落划分、作者的叙述顺序及所表达的情感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也为教师的分析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多角度、多方位培养观察能力

  要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首先是让学生学会观察,就是要会看,看得细。如在教学《长城》一文时,要让学生站在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就能体会到观察点不同,所观察到的事物特点也不同。学生就可以很直观地看到一幅图是远景,观察点在长城外。第二幅是近景,观察点在长城上。这样一对比,长城的特点也就更形象。然后在让学生观察身边的事物,从而真正学会观察。

  三、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动手能力

  在儿童时代感兴趣的无疑是绘画、唱歌、表演节目之类。作为教师就应该足以从此方面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如:在教学古诗《江畔独步寻花》时,教师就应创设情景,让学生根据诗意画出相应的图画。使学生真正体会到了作者的那种清新优美的感受。如,在教学《长征》一课时,为了帮助学生正确认识长征的艰难,体会红军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教师教学中首先先教学生唱会《长征》这首歌,以消除生疏感。然后在分析教学中以学生为主,编演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的课本剧,对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起到明显作用。也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分析教学达到了预期目的。

  四、积极启发诱导,培养思考、分析能力

  大家知道,学生在语文课上的思考分析能力表现,往往不在于其本身智能的高低,而关键在于教师的启发诱导。也就是教师要把握全体学生的思维发展,时刻站在学生的角度,让学生积极去思考、去加工,在思考加工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思维,教会学生分析问题。如,在分析《为人民服务》一课时,教师通过举一些身边的为人民服务的事例,使学生的思维发生了变化,能够站在作者的角度去认识分析的问题,也就很真切地感受到了毛泽东主席的人生观,受到了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

  五、渲染气氛,培养想象能力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来源于生活,反映于生活。因此,分析教学时,教师要抓住感情线索来渲染氛围,给学生一个想象的空间。在教学《凡卡》一文时,学生对资本主义社会不了解,教师就要学生读凡卡受苦的这一段内容,然后在读的基础上,让学生想象自己要是凡卡会怎样?这样一联系到自己,从而真切地体会到凡卡的悲惨,也认识到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

  六、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培养口头表达能力

  口语表达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方面,而语文分析教学却是学生展示这方面才华的阵地。如在进行教学时,作为语文教师鼓励学生发言,并要大胆发言,尽可能给每一个同学一个自由发言的机会。使每一个学生认为发言是勇敢的行为表现,从而养成勇于发言的良好习惯,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总之,学生有多方能力的培养,会促使其多方素质的提高。相信,随着小学语文分析教学方法的不断深入,学生的能力也将会逐步得到提高。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放飞心灵――“质疑”创造发生的契机    下一篇:谈谈阅读教学中的读写结合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