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数学论文

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实践

所属栏目: 数学论文  更新时间:2016-04-02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新课程改革使课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多年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我常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激起了孩子们求知火花,我时常惊讶于孩子们的种种“发现”,与他们共同感受着求知的喜悦。

  一、        生生互问,是学生探索新知的动力

  生生互问是指设法让学生在课堂重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同时自己去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发现、探索重学习。使他们成为知识的发现者、探究者,是一种能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积极性的方法。例如:在学生初步掌握了求倒数的方法后,我问:“谁能提出一个关于倒数的问题?”“哪个愿意回答?”“谁来向他(她)挑战?”······一石激起千层浪,一时间教室里提问声、回答声此起彼伏,就在生生互问中学生们学会了求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小数、整数、特殊1的倒数方法,且个个跃跃欲试享受着解决问题的快乐。这时,王亮站起来说:“有谁能告诉我,0的倒数是几?”绝大多数同学大笑齐答“0”,稍许,王亮反应过来了着急地喊起来“不对,0没有倒数!”“为什么?”教室里这时安静极了,等着王亮给他们一个满意的理由,王亮得意洋洋地回答:“若0的倒数是1/0,而0不能作分母,所以它没有倒数。”大伙被他征服了,报以热烈的掌声,我赶快完整我的板书“求一个数的倒数(0除外),只要把分子、分母交换一下位置”就这样一个一个问题迎刃而解,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学习数学兴趣,提高了他们发现问题探求规律的能力,使他们学习数学的热情高涨,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体。

  孔子说过:“知诸莫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生生互问使学生觉得学习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是一种成功的愉快体验,是他们探索知识的动力。

  二、        讨论,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时间与空间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说过:“人的先天潜能是无比优秀的,后天的教育就是创造一种适宜的环境和条件,得以实践,由于学生所处的家庭环境、文化环境和自身思维方式不同,有着不同他人的观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所以他们的学习活动是一个生动活泼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而讨论能为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为什么这样说呢?讨论时,学生会毫无顾忌地把自己能看到的想到的说给学习伙伴听,或得到 他人认可,或遭到反对,同时又能听取别人的见解。在讨论中,争辩、确定小组中整合最优的答案进行汇报。他们的个性表露得淋漓尽致,学生们在获取知识的同时,锻炼了自己的胆量,说话能力,判断能力,逻辑思维能力都大大提高几年下来,我们班大多数同学都能说会道,有着敏锐的思维能力。

  每当我遇到开放性问题或是学生单独难以解决的问题,常常采用小组讨论而后汇报的方法,而我总是以鼓励赞美的语气加以评价。孩子们的真知灼见,常让人欣然不见,变枯燥无味的”一言堂“为”多言堂“,为课堂注入了生机与活力,而孩子们所获得的是传统教学所无法比拟的。

  三、        重视实际操作,感受生活中的数学

  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也曾指出:”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这时儿童教育最重要的原则。“

  学生不仅要用脑子思考,还要用眼睛看,耳朵听,嘴巴说,手来操作,所以我尽量让学生多想,多说之外,凡是能让他们动手操作的尽量让他们做,积极引导学生从事实际操作从事实验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切实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如让学生在”看一看,摸一摸,数一数“中认识图形;在”分一分“中来体会除法的意义,在”量一量“”比一比“中认识长度单位;在”剪一剪“”拼一拼“中”做一做“中认识长方体框架,推导方式,在”盛沙实验“中得出计算圆锥体体积公式,领悟它与圆柱体体积的联系与区别等等。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数学教学应该从学习者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提供给学生充分进行数学实践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使他们真正掌握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例如在实践活动课——《我长高了》中,只见同学们认真地互相量身高、步长、两手伸开的长度等,在愉快气氛中加深了米和厘米的认识,学会了用尺量物体的长度的方法,使学生初步形成了对周围一些食物的量化概念,使学生在量中体验自己正在成长的快乐。同时,也让同学们感受到生活中的数学,给了他们数学交流的机会,体现了他们协同合作的精神,提高了实践操作等综合能力。

  总之,素质教育的主战场还是在课堂,我谨记要面向全体学生,从学生的兴趣出发,从学生的终身发展入手,充分给予学生思维与活动的时间与空间,让他们在探索中求知,在求知中创新,在创新中成长。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新课程理念下数学练习设计的实践与思考    下一篇:如何提高计算能力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