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其他论文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设计

所属栏目: 其他论文  更新时间:2016-04-16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提问是课堂教学的灵魂,善于提问的老师,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提高教学中的交流效果。而诸如回答“是”或“不是”的提问不仅不能达到好的教学效果,而且容易让学生很快对课堂教学失去学习的兴趣,而出现走神,开小差等现象。所以我以为我们在课堂教学的提问设计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进行尝试:

  一、提问要有目的性。

  小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时间很短,容易分散,所以在教学中要抓住学生最有效的学习时间设计教学过程。而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设计就显得尤为的重要,因此在教学中的提问要围绕教学的目的进行设计,使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提问都具有目的性和有效性。只有这样才会引起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注意和探究的兴趣。例如在推导出了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后,我提出了如下的问题:要求圆柱的体积需要知道哪些条件呢?学生回答说需要知道底面积和高,我接着问:还可以知道哪些条件同样可以求出它的体积呢?学生很有兴趣的思考并积极的回答:知道了底面半径,或直径,或底面周长和高也可以求出它的体积,从而也推出了另一个计算体积的公式。由此学生能根据题中所给的条件灵活选用计算方法,而避免学生只能死套公式。

  二、提问要有启发性。

  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才会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思维,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要尽量避免一些无效的是非问。要做到提问有启发性,需要我们老师认真的钻研教材,把握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式并结合学生学习实际设计教学问题,使每个问题都能启迪学生去思考,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例如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这一课时,当学生掌握了这一特征并能运用这一特征进行判断时,老师又给出了这样两个数:3690663,9306093,你能判断这两个数能否被3整除?学生很快做出了判断,接着老师提出了下面的问题:这两个数有不同的判断方法吗?理由是什么?这个问题提出后,引起了学生的热烈讨论,很快学生有了答案,这两个数中的每个数字都是3的倍数,所以这两个数都能被3整除。由此得出了判断能被3整除的数的另一种方法:只要这个数中是3的倍数的数字都可以排除,把其他数字相加后是3的倍数,那么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从而让学生体会到自己学会知识的乐趣,也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提问要有连贯性。

  课堂教学的提问应该围绕教学内容而进行,要做到环环相扣,过渡自然,使学生在不断的思考中获取新知识。为此我们要做到提问的有序和连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无序和无效的提问不仅不能有效的完成教学内容,而且学生获取的知识也是零散的,杂乱无章的,更谈不上发展学生的思维了。

  四、提问要有针对性。

  在课堂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把握教学中的重点,突破难点,设计针对性强的问题就非常必要了。例如我在教学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时,让学生先回想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再通过圆柱和圆锥之间的一些联系让学生推想圆锥的计算方法可能怎样计算,然后通过看书知道了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就是在计算圆柱体积的基础上再乘上三分之一。这时我提出了下面问题:为什么圆锥的体积要乘三分之一?想知道吗?然后和学生通过做实验推导出了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因为突出了三分之一,所以学生在计算圆锥体积的过程中没有出现忘掉乘三分之一的情况,和以往教学中强调学生不要忘了计算圆锥体积时乘三分之一,可很多学生照样不乘的现象相比,我只是有针对的提出了上面的这个问题,就避免了老师用很多时候去做强调却仍然有学生出错的现象。

  五、提问要有层次性。

  课堂教学过程应该遵循学生的学习特点,由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所以老师在教学中的提问设计也应该有这样的层次性,通过一个个问题的设计由浅入深,一方面利于学生获取知识,另一方面也发展和训练了学生的思维广度和深度。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能恰当的做好提问设计,不仅能减轻老师的教学负担,而且更能体现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从而更加优化我们的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浅谈导学案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及思考    下一篇: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化——“游戏教学”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