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其他论文

新课程改革经验与反思

所属栏目: 其他论文  更新时间:2017-06-24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英山实验中学   柯 有 亮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从思想到行动,从理论到实践,我们都取得了不少的收获,但也觉得课改之路并不好走。本文就学校实施新课程以来走过的改革之路,谈谈我们的一些收获与想法。

  新课程实施中应把握好三个重要的切入点,那就是课改的启动、推进和落实。

  一、开展师资培训,转变教学观念

  转变观念是开展课改工作的起点。转变观念就是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思想。如果观念不能转变,那么搞课改就好比“换汤不换药”、“穿新鞋走老路”。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我们学校先后组织教师全员参与了各级组织的新教材通识培训,学校科研处还组织教师学习了相关的新课程改革理论文章,如“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新课程理念下的备课”等,对老师进行了较系统的理论培训。学习了新课程教学课堂常规、现代教育技术使用等理论,要求教师加强对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

  学校每学期组织教师召开新课改工作会议,统一思想,明确方向,防止课改走老路,学习教学经验文章,丰富教师的教学理论头脑,通过相互交流、沟通,实现青年教师共同成长。

  二、开展制度建设,提供课改保证

  课改工作必须有一套规范的制度和规则,学校建立了课程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英山实验中学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并于每学期初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学校教教务处和科研处工作计划,相应制定出科学教研组工作计划。

  为了规范新课程教学业务管理,学校还先后制订了《英山实验中学教师课堂常规制度》、《英山实验中学关于加强现代教学技术及实验教学设施管理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学风建设的意见》等。同时学校制订了一系列的奖励措施,如《英山实验中学教师继续教育考核奖励制度》、《学期教学业绩奖励制度》、《教育教学成果奖励制度》等等,还开展“优秀教验组长”、“优秀备课组长”评比活动、“优秀教案”、“优质课”等评选活动,激发教职工的工作热情,充分调动新课改的工作积极性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抓好制度建设是课改工作取得高效率、高质量的重要保证。

  三、加强课堂教学,培植课改沃土

  教育教学的真正意义主要体现在课堂,来自课堂,又为了课堂,因为那里有学生。可以这么说,课改成败的重要表现在于课堂教学。师生互动、情感体验、小组合作、科学探究……都离不开课堂教学。学校也好,教师也好,只有在课堂教学上下功夫,动脑筋,出点子,才有可能取得课改的新成功。

  学校组织教师学习“新课程的教学设计”与“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艺术”等文章;开展“教学大比武”、“教学能手评选”和“优质课评选”等课堂教学评比活动,推荐教师多次参加了县、市、省课堂教学比武活动,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开展新课程教学研讨,请部分教师上公开课,并说课、评课,等等。

  让课堂充满活力,是课堂教学的始终追求。学校举行新课程教学研讨活动,邀请教研室教研员老师来校指导,对公开课进行点评,给学科教师进行理论与实践的辅导;并且,由学校科研处牵头,结合我校实际还总结提炼出“英山实验中学五环节教学法”,真正引导我校教师开展课改实验、走进新课改。具体做法主要表现在:

  1、确立一个思想,即“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做准备”的思想

  学生的发展,我们主要强调应该是全体学生;而不是部分学生,应该是学生人格的全面发展,而不是重智力轻其他;应该是个性发展而不是同一模式,应该是可持续发展,而不是限于当前的发展,教师的每节施教必须从这点做起,这是我们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

  2、落实两个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当一个人他要把想到的事情准备付诸行动时,他才有动力,有激情,而当他想到的事情准备付诸行动时,那就激活他创新,所以在课改中我们创设情境让学生们去想,鼓励学生动脑、动手去做。七年级语文作文教学,老师把学生带到大自然中观察秋天的景色,冬天的景色、带领学生亲自放风筝、把学生带到家里让学生动手做菜,然后品尝,观察时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以眼观之、以耳闻之、以鼻嗅之、以身触之、更要以心思之,产生联想,这样写出的作文既丰富又精彩,富有真情实感。数学课,老师在教学《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时,把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圆锥体、棱柱、三棱锥等实物摆到学生面前,让学生观察它们的特点,总结出概念,再让学生到前面闭上眼睛用手摸之,通过感觉说出是哪一种立方体,最后让学生不看实物画出立方体,再组合成美丽的图案。这样学生对这节课的知识掌握就非常好了。

  3、进行三个转变

  (1)、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的指导者、个性发展的引导者、思想品德的塑造者。

  (2)、学生地位的转变:学生由知识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

  (3)、教学手段的转变:由一支粉笔、一本教材转变为学生利用学习工具自己学习。

  4、采取四种方法

  (1)、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调动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有助于挖掘他们的自身的潜能,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在教学中我们的老师不断总结经验,做到以美引趣、以奇诱趣、设疑激趣、以动唤趣、练中增趣,从不同角度,多层次去思考、去学习。

  (2)、教会学生学习、发展学生的自主性。

  在教学中每位教师都知道“授之以鱼,只借一餐,教人以渔,终生受益”的道理,研究学法,加强学法指导,从以教为中心转移到以学为中心,教会学生会学习、会求知,这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发展的基础。

  (3)、营造创新教育氛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开发创造力,培养创造型人才,这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需要,在实际教学中,很多学生都有好奇心喜欢提出各种问题,只要我们教师注意尊重他们的个性,研究他们的心理需求鼓励他们想象,创新的潜能就能被开发出来。

  (4)、面向全体,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得。

  我校是一所县直中学,学生各方面条件参差不齐,特别是学习基础参差不齐,针对这种状况,我们要求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教学中教师们因材施教,鼓励学生多参与、勤动手、合作交流,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从思想上引导,方法上指导,知识上辅导,对学习有余的学生,给他们创造条件,让他们向着更高的目标前进。这样所有的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5、制订五种评价办法

  (1)、注意形成性评价与终止性评价相结合,对教师的评价、对学生的评价由过去重结果轻过程转为结果过程并重。

  (2)、把评课的重心放在关注学生发展上。

  课上的好坏由过去只听教师讲,忽视学生的发展,转为学生的发展,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价值观的形成,创新精神的培养。

  (3)、注重开放性评价

  学校定期召开学生家长座谈会,教学开放日,倾听社会各界对教育教学工作的意见评价。

  (4)、提倡自我评价,学期结束要求每位教师对自己工作、表现做出书面形式的评价,自我反思、自我教育、激发他们自我完善、自我提高。

  (5)、领导评价:根据每位教师学期的工作,表现过程、考核结果、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促进他们发展。

  四、开展校本教研,提高课堂效率

  三年来,学校加强校本研训,以课堂为中心,开展教学研究。学校采用别人的经验,采用了“理论学习-上课-评课-交流小结-写教学后记-分备课组活动-确定下次任务”的研训模式。

  1、理论学习丰厚。通过长时期的学习反思,潜移默化地培养了教师的学习力,积淀了很多的教育教学理论,拓展教师的知识面和教育视野。

  2、表达能力提高。通过说课交流,锻炼教师的说话表达能力,激起教育热点共鸣,培养同事间的交流沟通能力。

  3、反思能力增强。通过写教学反思,有效地培养教师的思考能力,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4、集体备课落实。通过分备课组活动,有效地加强备课组的思想统一、任务统一、目标统一,促进集体备课的有效性。

  五、开展课题研究,抓住课改增长点

  从课改的启动到课改的落实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动态过程,需要不断摸索与反思,而课题研究是推进新课改的有效途径,学习反思是新课改发展的不竭动力。

  为了深化新课程改革,形成“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教研即培训、成长即成果”的教科研氛围,学校注重课题立项与教科研培训,加强课题研究管理。

  “讲学习”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创造之源。学校把“讲学习”一直放在重要地位,特别在新课程改革中。举行教师培训重学习,召开师生大会抓学习,开展教研活动要学习,课内、课外讲学习,校内、校外多学习;集中、分散学,师生互动学,德、智、体、美、劳全面学,大力营造浓厚的校园学习氛围。

  以“信心·成功”教育思想为主线,以德、智、体诸方面精美的文章为补充,学习力求讲层次、求多样、重系统,有力地推进了学校课改的整体发展。

  六、新课程给我们带来的困惑与思考

  在这几年的课改实验中,我们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也发觉问题不少,越反思问题越多。

  1、学生的思维发展了,表现欲强了,但学习不扎实,跳跃性大。在学生个性得到发展的同时需要进一步夯实双基教学。

  2、教育的起点是为了每一个孩子的发展,教育的终点是让孩子各尽其能,但学生中两级分化严重。

  3、存在课堂教学形式化倾向。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流于形式。小组合作学习有一定的难度,制约了师生交流互动。

  4、如何缩小由于新课程的开放性和弹性而造成的教师之间的差异?如何加强教师的专业精神、专业人格、专业才能的专业化发展?

  基于课该中的问题与困惑,我们作了如下思考:

  1、新课程改革,最大的障碍是观念的转变。

  调查表明,在教师群体中,有50%左右的教师观念更新快、领悟能力强、办法点子多;有20%左右的教师摆脱不了传统观念,“穿新鞋走老路”;30%左右的教师存在“观望”现象,开展工作有被动性,有一部分教师口口声声讲素质,扎扎实实搞应试。

  2、新课程改革最大的缺陷是教学行为转变不深入。

  通过大量的培训与学习,教师们的课改理论日趋丰富,但落实到行为上,深入到实践中,往往不到位。毕竟搞课改是前所未有的工作,如果我们把“摸着石头过河”作为本次课改的一个理论的话,那么,问题就在于有的教师不肯“摸石头”,有的教师摸着石头“不肯过河”,有的教师有“过河”思想,而没有“过河”的行动。因此,作为一项整体工程,课改的推进困难不少。

  3、新课程改革最大的收获是培养了一支课改生力军。

  一个群体,总有差异。面对问题与困难,我们不能丧失信心,我们完全有决心、有信心、有耐心。课改之路前景广阔,它需要时间去弥合,需要过程去体验。在几年来的课改实验中,我们有幸看到了一支课改的排头兵,他们有热情、有理想,敢作敢为,善于总结与反思,并逐步形成了经验,找出了规律,掌握了方法,对以后的课改发展起着榜样示范和领头雁作用。

  在新课程中,我们深深地体会到,新课程已不仅仅是新课标、新理念,它已经与协作、创新、探究、激情、希望、未来这些滚烫的字眼紧紧联系在一起,让我们与新课程一起成长,为孩子们每一天的成长而快乐着,愿我们的课堂呈现思想生命火花的碰撞与展现,成为情不自禁的从心灵深处,淌出不断滋润精神之园的丝丝甘泉。

  在课改的道路上我们虽然步履维艰,但我们将以饱满的热情,坚持不懈地探索、尝试、提高,以跟上新形势下的新课改步伐,使学校充满着课改所能体现出的勃勃生机。让新课程改革的种子在英山这肥沃的土壤上开出绚丽之花,结出丰硕之果。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综合实践活动课在初中实施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下一篇: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