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班主任论文

班级管理难得“糊涂”

所属栏目: 班主任论文  更新时间:2017-09-22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说到“糊涂”,有老师会把它与“不负责任”、“没有原则”联系起来,其实“糊涂”是一种认识事物、处理问题的思维方法,它可以在省略一些不明晰的中间环节的基础上达到对问题的清晰认识。

  为了规范学生言行,约束学生的举止。学校以及各班主任大都订有繁琐的校规班规,从仪容仪表,言谈吐字到同学交往,课间疯闹,甚至兴趣爱好,课余生活,都有着很多的“不准”,“不宜”。由于管理的面太广,管理的对象又多,包括我在内的很多班主任变得十分敏感,有时不自觉会睁大眼睛去发现学生的问题,学生上课说笑、看课外书便以为问题严重,立即召来家长共同教育;偶尔在网吧逮到学生,马上大动肝火;上课睡觉更是严厉批评;下课一有追逐打闹现象,就立刻消灭于“萌芽”状态,班主任的角色形象似乎已逐渐变成“保姆”和“管家”。凡此种种,不但容易造成师生关系的对立,也让班主任本身感到身心疲惫。

  有道是“强人之所不能,虽令不劝;禁人之所必犯,虽罚必违。”规则过细则会过死,学生不认同,依旧我行我素,订了等于没订。活泼好动是学生的天性,所以,出现一些小违规,犯点把小错误在所难免。换言之,班级管理其实勿需苛求完美,大的方面管住,小的方面放活,大事清楚,小事“糊涂”,“适度糊涂”的管理方为良策。把握好班级管理中的“糊涂”艺术,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切莫求全责备”

  有一段时间,我发现一个十分郁闷的现象,班上的孩子们对我似乎产生了提防之心,只要我出现在走廊的一端,马上有人“通风报信”,班上似乎一阵骚动,等我走进教室之后, 总发现,刚刚疯闹正酣的同学傻楞楞立在墙角,明显刚摆起的龙门阵变的鸦雀无声,不用说,又是在讨论我“不愿听到的”电脑游戏。某某同学很显然在往屉子里塞漫画书,还马上做出苦学状,让我颇有点哭笑不得。看来,我定的一些规矩“下课不得疯赶打闹,否则批评;教室不得出现与学习无关的闲书,游戏机,拼图等,否则,没收;要远离网吧,远离网络游戏,讨论也不行,否则,告之家长”还是很“管用”地。在频频有同学因犯规被我吵,被我罚,被我请家长后,他们终于都长记性了,于是出现了以上这一幕。而他们对我的微词和抵触也在这无声的尴尬之中荡漾开来。在反思中,我逐步清楚,我的有些班规,对这些正十七八玩性当头的孩子们来说很难接受,也很难照做的,比如,完全不让他们接触并严禁讨论网络游戏,这虽是每个老师心中的理想境界,但以目前的社会环境和校园的管理模式,很难做到。所以,他们并不认同。在这个问题上对他们发再多的火也没用。又或者,课外书的出现是校园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让他们课下有制的放松一下又如何?最关键一点,他们心理不支持,就算装装样子又有何意义呢?

  可见,我们给学生的要求要避免求全责备,因为要考虑他们从心里能否完全接受,否则对他们来说就会有苛刻之嫌。就算他们在班主任面前知道“伪装”,但这改变不了问题的本身,甚至师生之间的隔阂正在悄然滋生。所以在一些算不上问题的问题上,对他们迁就一下又如何?于是乎,我现在走在教室里看到有《读者》《格言》出现,也会颔首肯定一句“认真读读这些书,对写作有好处哦”

  “睁只眼来闭只眼”

  有位我认识的班主任,大家皆言其厉害,仔细观察,发现这位班主任与其他班主任的不同在于很少说话,学生偶有小过失,他仿佛视而不见。据他叙述:一次一位调皮捣蛋的学生上课看小说,同桌很替他捏把汗,而他本人一直不动声色,过了一个星期,正当学生洋洋得意,以为此“老班”好糊弄时,一天,他突然将其找去,不容学生多说,就把自己对他平时表现的了解全盘托出,学生顿时哑口无言,服服帖帖地接受了处理。

  这位班主任的厉害就在于,他知道什么时候“闭眼”,什么时候“睁眼”,换句话说,就是知道什么时候该“糊涂”,什么时候要“清醒”。该糊涂时不糊涂,会导致课堂上师生对立,还会影响其他同学的学习,得不偿失;该清楚时不清楚,又会造成学生小错不断,酿成大错,这是对学生不负责任的表现。一句话,班主任要把握好“糊涂”的时机和火候。

  近代思想家卢梭认为:学生的行为若不导致对自身的伤害和对别人自由的妨碍,成年人原则上不应干涉,即不妨任其自由行动。所以对一些“不是问题的问题”,班主任可以佯装不知,这正是充满智慧的管理艺术;对一些“非原则性小问题”可把握机会,事后提醒或委婉暗示,也可以像上面那位班主任那样在关键时托出,让其警醒。如果班主任能“睁只眼来闭只眼”,眼睛中能容点“小沙子”,不仅班级管理变得简单,师生关系也会更加和谐,更利于教学工作的开展。

  “得饶人处且饶人”

  刚开始当班主任那会儿,最苦恼之处在于如何处理和避免与学生的冲突,因为在我看来,你错我对,还有什么嘴硬的,与老师顶撞,不尊重老师,就应该自我检讨。所以,有时完全起因是为了一些小问题,却遇到了一个冲动型学生,双方都不肯让步,导致出现了不必要的师生对立。

  后来时常换位思考:学生身负繁重的学习任务,交往圈子又小,缺乏必要的活动,有时心情压抑,犯点儿小错其实也可以理解,故大可不必上纲上线,有必要给他个台阶下下也未尝不可。老师往往喜欢从自身的立场看学生的问题,对学生出现问题时的真实处境难以体察,对他们的心理状态也不尽了解,所以对于学生身上出现的问题,应转换视角,以因势利导为主,必要时讲点“糊涂”哲学,“得饶人处且饶人”。

  这里“糊涂”式的“饶人”不是对问题不闻不问,对学生反映的问题或班主任发现的问题都应妥善处理,语气上尽可严厉,以让其知晓利害关系,但在实际处理时要“轻”些。如果班主任让犯了错误的学生“接受了惩罚,还心存感激”,这种惩罚就起到了真正的长远的教育效果。况且,班主任平时处理的多是连清官也难断的“小事”,如果立场过于分明,一定要判个你对我错,非此即彼,反而会使学生对班主任不信赖甚至记恨。遇到这样的情况,在不违反原则的前提下“宜粗不宜细”定会胜过毫无意义的“细查深究”。当然,班主任也应从自身找问题,对于学生一些模糊性的过错,要主动承担责任,切记不要“不管三七二十一,各打五十大板”。

  当然,这里的“得饶人处且饶人”主要针对的是不太严重的问题,如由于疏忽大意、贪玩好动造成的问题等,对于品行严重不良的学生,在处理时也可以适当用用“猛药”。

  俗话说“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要当好一个有威性而又受欢迎的班主任不容易,最好是恩威并施,严而有度。必要时大事清楚,小事糊涂;有时“糊涂”,有时清楚,这样也许能为学生创设一个更轻松的学习氛围,能更加灵活的开展自己的工作,何乐而不为呢?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班主任的困惑    下一篇:班会---德育的重要载体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