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其他论文

学校德育工作应实现的两个转变

所属栏目: 其他论文  更新时间:2017-09-23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教育家斯霞曾提出著名的“三品”说,即“智育不好是次品,体育不好是废品,德育不好是危险品”,本人深表赞同。德育的好坏关系到个人成长发展、家庭幸福、国家繁荣与社会进步,对21世纪中国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至关重要。而现在很多学校的德育仍旧在沿用老一套,与社会发展严重脱节,这显然无法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为培养合格的建设者,我认为德育应实现两个转变:

  一、要实现学生在德育过程中地位的转变,发展学生的主体性

  社会总体道德的进步归根到底取决于每一个道德主体的觉醒与发展。培养合格而高尚的道德主体不仅是个人安身立命、成熟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创建文明社会的必要前提。市场经济充满竞争,讲求效益,它要求人们独立自主,大胆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在竞争中取胜。缺乏创造、循规蹈矩的主体只能在竞争中失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呼唤着人的主体性的解放,也催发了人的主体意识的觉醒。当代青少年在道德生活和价值选择中所表现出的较强的主体意识、强烈的主体需要正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为德育主体性的倡导提供了主观前提。

  主体性是人所具有的本质特性,它一方面表现为人对客观世界规律自觉能动的掌握,另一方面表现为人的自觉能动的创造,集中体现为人的独立性、主动性、创造性。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使其既具有主体意识,又具有主体能力,才能真正实现全面发展,这是德育改革探索的重要内容之一。

  当前学校德育之所以滞后于变革的社会现实,落后于当今学生的实际,其中一个突出的原因就是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传统教育观以知识为核心,以知识为核心必然强调“教”,教育的重点通常是知识提供者和知识的内容本身。比如,在德育内容方面,常常把某一时期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作为主要甚至是唯一的内容进行灌输,未能充分实现学生的主动发展。教育要促进人的社会化,被片面地理解为对社会的顺应,而很少强调把人培养成改造社会的主体;再比如,在德育手段上,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性的发展。学生受到来自多方面不应有的限制和束缚,独立人格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兴趣爱好得不到充分发挥,个性差异亦得不到合理的承认。在德育过程中,往往把“禁止”、“不允许”作为立足点,不注重积极疏导并调动学生的积极因素,将批评与惩罚作为常用的教育手段。其结果,我们所培养的人常常处在受人支配的地位,不能根据自己的需要、愿望和爱好自主地选择适合自身的教育;常常缺乏进取精神、害怕困难和回避矛盾,缺少主动参与、大胆竞争等自我表现能力;常常循规蹈矩,盲目从众,不善于独立思考,缺乏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现代教育观以人为核心。以人为核心,必然强调“学”,教育的重点是学习者本身,因为学习是学习者的行为。由强调“教”转为强调“学”,这种转变看起来似乎是微妙的,然而却具有极深刻的意义。它充分考虑到学习者自身的作用,其着重点在于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教育核心的转变必然要求德育从以教师为主体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

  21世纪要求人的主体性得到进一步弘扬,要求学校培养的人具有自尊自信、自我控制、独立判断、自立自理等独立人格,有较高的成就动机、强烈的竞争意识、广泛的爱好和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有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因此,如何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是德育面临的新课题。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满足学生合理的道德需要,发展学生健康的个性

  多年来,我们常常把道德行为的好坏归因于道德认识,忽视了道德需要。其实人的道德行为动机来源于道德需要,学生表现出来的道德行为和道德能力是由多种多样的道德需要引发的。如当代学生自我表现欲增强,有展示管理才能的道德需要,老师就应废除“干部终身制”,实行干部轮换制,让学生“竞争上岗”。只有尽可能支持和满足学生的合理道德需要,并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实践,逐步形成道德需要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机制,学生的道德行为才有了坚实的基础。

  2、注重道德情感的培养,促进道德信念的形成

  道德情感是形成一定道德信念的前提和基础,对学生主体性的发展起着激发动因的作用。道德信念是个体认为自己一定要遵循并决心要去实现的信条。它不单是某种心理成分,更是深刻的道德认识、强烈的道德情感和坚强的道德意志的有机统一,是道德动机的高级形式,是个体产生道德行为的真正内在动力,在人的道德心理结构中处于中心地位,自然它应成为学校德育追求的重要目标。

  3、提高道德修养,培养良好的意志品格

  道德修养是指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方面的自我锻炼、自我教育、自我陶冶及由此而达到一定的道德境界和水平。把一定的社会道德转化为个体的道德,关键靠个体自身的道德修养,它是个体对自己所进行的自我观察、自我调控,其核心是形成一定的自制力,即 “自律”。

  二、要实现德育手段的转变

  德育手段是实现德育目标、完成德育任务的途径和方式,是师生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媒介和桥梁。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确立,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多元利益主体共生,这使得人们的价值取向趋于多元化:积极的与消极的,传统的与现代的,东方的与西方的,多种价值观并存是当今社会价值体系的总特征。在以前社会价值导向比较单一的情况下,学校德育通过制定道德规范,宣扬唯一的价值观,向学生灌输价值标准就可以完成自己的使命。然而,面对当今社会价值取向多元化的现实,学校再实施老一套的手段抓德育就难以奏效了。因为传统德育手段存在着以下问题和不足:

  第一,德育是塑造主体灵魂的教育活动,学校德育的使命是引导学生接受社会主流价值观,使其在纷繁复杂的价值现象面前做出正确选择。而传统德育手段往往重传递,轻思考,忽视了道德选择、澄清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

  第二,当代中学生自我意识、民主意识增强,而传统德育手段往往重灌输,轻交流,师生间缺乏平等对话和情感沟通;

  第三,学生科学道德观的形成,行为规范的养成,既需要静态的晓之以理,更需要动态的品德践行,而传统德育手段往往重说教,忽视由知到行的转化环节;

  第四,学生良好人格和道德习惯的养成,既有赖于严格的要求和纪律约束,更有赖于学生自身对道德理想的追求和坚持不懈的自律慎独,而传统德育手段往往重外律、轻内修。

  此外,传统德育还存在着重形式、轻实效,重显性、轻隐性等不足,往往满足于开设了多少德育课程,开展了多少次主题活动,忽视了发挥教师示范、自然陶冶、校园文化、学科渗透等多渠道的德育功能。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要求学校培养出大批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敢想敢干、富于创造的新型人才,传统德育显然无法适应这一要求。要使德育顺应社会发展要求,与时俱进,真正肩负起德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使命,就必须对现有德育手段进行改革和调整。

  1、使德育手段由单向灌输向平等交流转变,让德育民主化

  德育民主化需要教师与学生观念的转变。教师要深刻认识到随着社会发展步伐的加快,每个人都需要学习和提高。教师要敢于承认自己在某些问题上不如学生,充分认可学生的认识能力和分辨能力,相信他们在某些问题的认识上有超过自己之处,主动与学生交流,虚心接受学生意见,与学生平等沟通,共同提高。学生要消除对教师、家长的依赖思想,真正认识到自己是道德生活的主体,以对本人负责的态度和责任感,主动进行道德学习,自觉磨练道德意志,积极投身道德实践,以一种积极进取、自觉成长的生活观,与教师相互探讨,共同思考,早日走向道德成熟。在这一德育观的指导下,学校德育可采取民主对话、主题辩论、质疑答疑、师生研讨、情感沟通、心理咨询、两难问题抉择、价值观辨析等方法。其总体特征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调动双方积极性,以情感为纽带,通过双向互动,实现道德的共同进步。

  2、使德育手段由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变,让德育实践化

  完整的道德品质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共同组成。行为是道德品质的落脚点。若德育仅满足于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水平,却不能使之付诸于道德行为,这样的德育注定半途而废、收效甚微。学校德育必须重视学生道德行为能力的培养。以往学校德育往往局限于课堂,满足于道德知识的讲解,对学生情感、意志和行为的培养相对欠缺,造成学生道德认识不少,道德行为却不多。实际上,无论是德育理论还是社会生活都要求学生以具体的道德行为体现道德品质,参与道德生活。要改变这种局面,就必须打破单一的课堂讲授,推行立体化、开放式的德育模式,让德育实践化,让学生投身于现实社会生活,体验复杂多变的社会道德情境,尝试进行道德抉择,在与人交往中体验道德情感,在克服困难中磨练道德意志,在解决具体问题时履行道德行为。如可让学生担任班干部、参与学校管理和社会服务、讨论社会事件、承担社会义务等,以学生为实践主体,从设计到联系、从实施到组织都要发挥学生的作用,最好是让学生自己组织,自觉走向社会,教师主要起指导、建议、创造条件、提供方便的作用。

  3、使德育由传递知识向塑造人格转变,以实现德育目标

  道德是一个人的灵魂,也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漠视灵魂的塑造,这个民族肯定没有希望。德育的最高境界是塑造高尚的人格。学校德育承担着塑造青少年人格的历史使命。当代青少年人格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21世纪的中国发展。因而务必让青少年具备远大的理想、高尚的道德和完善的人格,尽快使学校德育走出单纯传递知识的误区,以塑造健全人格为目标。

  4、以多方位教育为途径,拓展德育的时间和空间

  影响和促进学生成长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德育工作应该社会化,这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形成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参与德育工作的新格局。所以,我们应以课堂教学为渠道、以班会课为重要阵地、以养成教育为基础,努力探索多方位的教育途径,积极构建家庭──校园──社会德育网络:

  ①建立家长学校,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的活动,及时了解家长对学校德育的要求和建议,科学指导家长对学生家庭教育的方法,探讨共同配合教育的途径,交流德育的经验,以期提高德育的成效。

  ②成立心理咨询站,开展心理咨询,选择有事业心、有丰富德育工作经验的专业教师担任,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心理疏导,促进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③设立学校德育网站,并与社会公众网联网,建立影像资料库供师生点播,拓宽德育工作的宣传途径,使师生有更多的机会查询德育信息。

  ④以校园文化为载体,实施渗透教育:德育工作不但要有针对性、经常性,还应该有主动意识和超前意识,为避免学生的课余成为德育的真空地带,就要靠我们去占领、去捕捉。应根据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兴趣爱好特点,丰富和活跃校园文化生活,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占领校园文化阵地,并以此为载体,实施渗透教育。

  ⑤开展社区服务活动,以班级为单位,组织若干社区服务小组,根据社区建设需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发挥主体意识和奉献精神,体验道德教育的要求。

  这样,通过实施课堂教学主动渗透、课外活动延伸补充、日常生活熏陶感染、社会实践锻炼成长的多方位教育途径,以拓展德育的时间和空间。

  总之,德育任重道远,并非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工作,我们要尽早实现两个转变,进一步更新观念,探索创新,以更新的姿态和饱满的热情去推进学校德育工作的健康发展,培养出更多的具备较高思想道德素质的人才,才能使我们的民族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高中学生进行理想教育的思考    下一篇:中小学安全教育与防范策略研究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