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小学阅读教学中四重对话关系的解读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18-09-11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人类正步入一个平等对话的时代,对话精神在教育领域也得到了回应,成为一种表现全新理念的教学方式。《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对话,体现了阅读的目的和本质。这种对话式的教学,与传统的老师问、学生答的“灌输式”教学截然不同,它意味着师生关系的人性化,是真正意义上的平等与沟通。新课程下的阅读教学必须走出以知识为核心的对文本的肢解式剖析,走向语言和生命的对话。阅读教学中的对话不仅是言语交流,更是主体间视界的融合、精神的相遇、思维的碰撞和心灵的呼应。

  我们有必要对阅读教学中的几重对话关系作一解读,促使学生在介入对话、学习对话、学会对话的同时,更自主更全面更有效地提升语文能力、积淀语文素养、形成良好个性。

  一、根本:适意安居——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文学作品,不是向每一时代、每一读者均提供同样观点的客体。它像一部管弦乐谱,在演奏中不断获得新的反响,使本文成为一种当代的存在,也必然创造一个能理解它们的对话者。”也就是说文本意义不可复制,应由读者自主构建、自己生成。表现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点拨下,一次次与文本深入对话,引发共鸣,使生本之间的视野、情趣等相互融合。这时学生在文本中的感受、经历和体验及如何在文本中“寻找自我”变得非常重要,人不再外在于文本,而是内在于文本,与文本融为一体,并在文本环境中寻求自己的“适意安居”,这也正是我们阅读教学的根本。为此,我们教导学生读书要把书看成动态、有灵性的东西,调动学生自身的经验去与文本进行心灵的对话。

  1、引导学生入情入境,产生共鸣

  让学生入情入境要在时空上达到统一。作者把思想情感隐藏于文本中,他的喜怒哀乐是通过字里行间表达出来,学生如能设身处地“身临其境”,也就能消除了时空上的距离,面对作者曾面对的情景去感受、体验,从而产生情感,与作者共鸣。《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作者笔下隐藏对小女孩命运的深切同情。如何让学生体会到这一点?在学生多次、充分的与文本交流后,已将言语内化,把握住其中的精髓,教师以言语创设情境:如果此刻这个小女孩站到了你的面前,你会怎么办?……学生的言语表现出与作者相同的,足以引起共鸣的深切同情,这种共鸣,是因为把学生推向了作者的境遇中。

  2、保证对话独立充分,潜心会文

  独立、充分与文本对话,学生就能正确解读文本,真实再现文本世界,真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就能激活与调集各种相关的知识与经验,产生积极的深刻的情感体验。当不同的学生在深入阅读,以原有的认知结构对文本视界同化或顺应时,就能对文本产生多元解读,重建了文本意义,还重建了原认知结构。一个“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悟、体验、创造的潜心会文的过程就产生了。特级教师支玉恒上《太阳》一课,竟用了大半节课的时间让学生以不同形式共读了12遍课文。如此“潜心会本文”,学生才能感知文本、质疑文本,进而激发创新能力,生成全新的视界。既充实与矫正自我视界,又审定和重构了文本视界。

  3、进行“不完满”阅读,张扬个性

  “不完满”阅读主张阅读要根据时代、文本特点,以“不完满”样式呈现,让学生去填补、完善、建构文本。学生在与《掌声》一文对话时,设计问题情境:小英走上讲台,下面响起掌声时,她在想什么?同学们和老师又在想什么?这一问题情境,具有不确定性,必须联系上下文才能确定。也更具有求解的不确定性,可以是不同的解答,而无论怎样的回答,只要能自圆其说,都是可行的。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张扬自己的个性。也就是说,学生可以定向思维,读出作品新的含义,可以作逆向思维,对作家笔下的人物有新评价,或对作品提出新的观点、新的见解,自由表达个人的思想、情感。这似乎有悖作者心意,其实,在文本中作者只是通过文本提供了他的一种观点,而请求读者共同参与,学生的这些参与就是对作者观点的或赞同或反对。阅读融合形成一种作者并不在场心灵交汇的共鸣,促使学生对文本进一步进行阐述和生发新的含义。

  二、前提:视界融合——教师与文本的对话

  教师与文本对话不就是“备课”、“钻研教材”吗?没错,但强调“对话”,能使教师清醒地认识到自己首先是读者,是阅读的主体,要用整个心灵去浸润文本。要使学生有感悟有体验,教师必先有感悟与体验;要使学生动情,教师必先有心灵的震撼。但目前的阅读教学中很少有教师与文本对话的痕迹,有些教师缺少理性思考,成为作者与编者的“传声筒”。这实际上是对作者思想和编者意图的“顶礼膜拜”,教师的个性消解。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对于首席对话者——教师要走出崇拜,走向理性,寻求与文本共鸣,深化与文本的对话,与文本视界融合,使自己的对话相对于学生更优,成为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的前提,为其提供帮助。

  1、整体把握,体会编者的意图

  基础教育改革大潮中,语文教科书的入选篇目,灵敏地反映着教科书编者的指导思想,体现着语文课改的方向。如,新课程标准要求教科书更为注重人文性,突出地关注到学生对“人生与生命”的体验;关注到学生对自然生灵的关怀;关注到学生对亲情、友情的感受……然而,这些教学文本分属于不同的作者,创作角度上并无任何联系。现在编者却把它们放在了一本教科书里,并分成若干个单元,那编者的意图是什么呢?编者希望这些文本之间发生什么样的联系呢?又是如何将它们联系起来呢?一般来说,教学文本的编辑方面包括单元提示、课后练习、文本等,都会或多或少的诉说编者的意图、思想。我们从这些地方细细品味思考,亦能与编者达成的一种默契,这种默契对教师的教学是极有好处的。

  2、聆听文本,赋于第二生命

  教师在与文本对话时,须用“心”去聆听,与作者之心、作品中人物之心相会、交流、撞击,设身处地去感受、体验他们的境遇,用自己的想象去补充、发展作品的艺术空间,品味作品的意境,思考作品的意义。但教材如一首乐谱,教师是演奏者,同样的乐谱,每一个演奏家都会有不同的体会,不同的演奏,效果也会大不一样。特别受欢迎的指挥家和乐队,是他们用自己的理解和演奏的技巧赋予了乐曲第二生命。师本对话也要求教师以今日今人的身份,以此地此时的心境去解读,赋予教材第二生命。读完《滴水穿石的启示》,一直跌宕在内心深处:我们的孩子何时才能真正具有这种毅力?这些理解、震撼甚至批评,是对文本意义的重构,是一个全新视界的诞生。这时,“备课”、“钻研教材”的内涵扩大。是对文本感性认识和理性审视的结合,是教师用自己与文本的心灵密语汇聚成的独特教学视野。以便更好地预测学生理解的多样性,让文本更具开放性、生成性和创造性,易于对话的展开。

  三、关键:我你商谈——教师与学生的对话

  师生关系是一种 “我——你”关系,是 “我们”的存在,是平等的。是一种相互的“自我实现”,我因实现“我”而接近了“你”,在实现“我”的过程中,我讲出了“你”。教育本身的工作之一就是使人成为他自己,对话式教育正具这种品性,教学中的对话是一种“商谈”,是在共同探讨未知的新领域。这种对话是属于垂直性的对话,无居高临下的所谓指导,却是必要时的点拨、引导、组织。在对话的氛围中,师生都处在自由状态,各抒已见。在听取“他人”意见时,仿佛在进行一次愉快的旅行,在审美享受的同时感到“他者”的美好,打破自己的封闭状态,走出自己的小圈子,进入更广阔的领域,感觉对方“陌生东西”的新奇。学生感到新奇,可提出自己的看法,又能表达自己的思想,甚至是一些“异端邪说”;教师感到新奇,可谈自己的见解,纠正自己的成见。师生在“平等”对话的过程中,产生的“张力”可以促使双方积极思考,互相造就彼此,成为阅读教学的关键。

  1、投入真诚、善于倾听,缩短距离

  没有教师真诚的投入,就不可能产生真正的教学对话。在交流阅读感悟的过程中,教师更要以欣赏的积极的态度去倾听每一位学生,以极大的热忱和耐心去感受其内涵,以最大的宽容和信赖去对待可能出现的问题,敏锐地发现学生理解上的偏差;准确地判断学生理解到什么深度;决定自己需要作哪些补充。当学生说出不一般的见解,应满怀谢意地说“你的精彩发言给了我启发”;当学生超越你的思维,应谦诚地说“老师要向你学习”;当学生提出违背你意愿的合理建议,应宽厚地说“你真了不起,就照你说的试试吧”……满足学生情感发展的需要,使学生的情思与文本与教师产生共鸣。投入真诚,善于倾听,既调整了对话者之间的矛盾,又缩短了师生间审美距离。

  2、充当“脚手架”,互砺互补,引发共鸣

  面对文本,学生自然较稚嫩,需要教师的引导、启发、推动、帮助,此时教师充当了“脚手架”的角色。同时,当教师放下权威、释放权力,以海纳百川的胸襟与学生对话时,也会得到学生给予的精神馈赠。这时,教师的精神生命也会如大海一样因江河的融入而变得更丰盈。一教师上《画风》:“三位小朋友动脑筋后画出了风。读读他们是怎么画出风的,你欣赏谁,先读懂他是怎么画的(板画一嘴巴);再学他画一画(板画画笔、画板);最后写写关于风的有趣的句子(板画一枝笔)。指导对话的方法是何等细致形象,学生在读读画画想想中解读了文本,发展了多重智力,陶冶了情趣。当教师让学生用同样方法也来画画风,写写风,并将自己写的句子合起来变成一首小诗时,教师春风化雨似的引导在此得到了学生心灵的回应:”我来画阵风,铅笔骨碌碌滚/我来画阵风,本子哗哗响/我来画阵风,窗户吱吱叫/我来画阵风,头发飘起来“学生的创造力令人惊讶。如此互砺互补给师生彼此都带来了曼妙丰盈的审美人生。这是一种超越自身智慧与精神极限的自由精神的追求,一个语文教师的生命价值的体现正在于此。

  3、捕捉信息,整合信息,达成共识

  课堂中,师生双方在共同的对话中,因各人的阅读角度不同,反馈的信息便也不同。如《三顾茅庐》一课,有人读出了刘备对人才的尊重,有人读出张飞和关羽的性格豪放,有人读出诸葛亮的才思聪慧。那么,教师,在自己参与讨论的同时要捕捉住这些信息,及时整合。使学生的交流再进一步,碰撞出心灵的火花。对话双方可以共同意识到,无论哪种观点都是文本传达的一种东西,也是作者想传达的。这样,对文本的解读也就更进了一步,在这样的交流中,师生双方可以都有所收获,有所提高。

  四、辅助:交替互补——学生与学生的对话

  生生对话是课堂教学中最为活跃的,是在同一水平线上的的对话,也是最容易引起共鸣的。因有着差不多的年龄、知识水平结构、阅历等,更容易了解彼此间的思维方式、情感态度。生生对话能促使学生在他人的只言片语中获得提示和理解,产生新的思想,同时,亦能使学生在对话中掌握思考的过程与方法,在与别人的探讨中吸收新的合理的思考方式。这是一种生命的互动、精神的快乐合作。面对着同样的文本,带着不同的疑惑、收获进入课堂的他们,怎样更深入的进行对话呢?

  1、既要方式多,又要普及面广

  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采取同桌、小组和全班交流等多种对话模式,让所有学生动起来。一个人有一个人的看法,一个人发表了看法,其他人便是一种吸收,它能使个体认识更为成熟、全面。”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将随学生个体间充分的对话而消失。这种对话不乏有讨论、辩论,不乏有新思想,新观点。完全不同的见解必将促成新意义的创造。当学生有一定领悟和体验时,有意识让他们交流汇报,既利于生生间的对话,又利于教者了解学生的认知状况和期望视野,一石二鸟。教学《九寨沟》,引导学生:走进九寨沟,你想欣赏哪儿的景象?请大家分组选择参观内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学习,看谁能担任你们团的小导游。课堂成了学生间表达与交流的乐园,你的感受,他的感受,我的感受都在相互碰撞、相互补充和相互融合。学生在交流与合作中学会倾听、学会接受、学会欣赏。实现了知识、能力和情感的交流。

  2、既是提问者,又是释疑者

  对话中的质疑和解疑是学生对文本不断叩问,不断获取意义,是真诚地展示自我,愉悦地接纳别人丰富自我的过程。学习《陶校长的演讲》,学生分成两个任务组,”陶校长“组阅读课文弄懂陶校长演讲的意思;”学生“组研究课文,提出想了解的问题。在”陶校长“和”学生“间不断提问和释疑的过程中,学生弄懂了”每天四问“的真正意义。这样的对话不就是一幅通过文本回归生活的快乐场景吗?

  3、既是 ”观众“,也是”演员“

  对话过程中的表演,是学生探求文本思想、表现自我情感,寻找认同的过程。学习《动物园的晚上》,学生读课文、演课文。当学生以表演的形式交流阅读成果时,台下的学生也对照课文作出评价。如此有活力的课堂是学生走进生活,还原文本,真情表演,真心欣赏的甜果。学生既是讲授者,又是倾听者,既是参与者、又是评价者,这样的对话就像音乐世界中的众声合唱,保留了每一种声音的个性,每一位学生各展其才,各取所需,各自发展。这也是我们期望看到的学生自主拉起的台上台下、组内组间互动式的对话网络。

  阅读教学的多维度对话揭示了一个道理:”认识的形成不是个体头脑的封闭系统中的一事件,而是在同他人的相互作用,合作活动的经验和过程中才有可能发生,焦点在于人行为中的‘意义’维度与人际沟通。“只有寻求到真正的共鸣,沟通才会有效。因此,阅读教学对话过程的本质意义,不在于表面的对话活动是否热闹,而在于这种对话是否真正触及彼此的心灵。教师只有正确处理好阅读教学中的四重对话关系,才能真正深化对话,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如何教好语文”之我见    下一篇: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