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浅谈山区小学语文课外阅读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19-02-28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摘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已成为目前我们山区教育的重中之重,如何让学生发散思维、活跃思维,都要从阅读谈起,如何解决好山区的课外阅读,是我们小学语文教师面临的一项难题。本文中就阅读环境、培养阅读兴趣、创设良好的阅读氛围等几个方面进行的阐述。

  关健词:山区小学  语文   课外阅读
  什么样的环境造就什么样的人,环境对于一个人的成长非常关键。而现实摆在我们的面前,山区意味着各方面的条件得到了约束。读书是学生学习语言、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所以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学会读书,喜爱读书,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首次把“丰富语言的积累”写进了教学目的,要求学生应该具有“独立阅读能力”,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这说明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在当今信息量激增的社会里,让学生学会搜集,处理信息,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较强的课外阅读能力已是事在必行。
  一、山区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现状
  山区一般都指向偏远的地区,在山区,良好的阅读氛围很难形成。在家中
  家长不能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由于受自身条件的限制,家长也很难想到要为自己的孩子借到或者是买到更多的课外读物,在他们眼中回到家就是拿出书做起作业就是一个乖孩子,更或是有些家长根本不会过问自己孩子的学习成绩,甚或是有些家长还以自己的孩子不做作业为荣,一心想着随便读几年书就算了,混几年好提前为家里贴补家用。
  山区孩子的课外阅读范围也是非常之狭隘,光说买书这一块,想到买书家长肯定张开口就问:“买什么书,买来也不会做,买来干什么?”更或者是直接不买一句话。在这些家长的心里还没有一种要为孩子着想,以孩子为中心的思想。往好的方面想,想买书的学生有,他们仅仅想到的是买什么样的作文大全能为自己的写作提供方便,买一些小人书等等,在他们的心目中作文选成了他们的课外读物。学生课外很少涉及到古今中外的优秀著作、民间传说、科幻读物。
  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使得听说读写的各项语文基本能力之间发展不平衡,“写”的地位过于偏重,使听说读的能力得不到应有的提高。而这里的家长也往往最重视的就是作业的问题,根本无心顾及其它关于学习的其它因素,对于孩子只有一句作业写好没有就已经算不较好了。
  二、指导策略,扩大学生课外阅读量
  (一)山区语文的课堂教学成了这里孩子的重点,如何让整个课堂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非常的重要。一定要充分认识课内阅读只是一条腿,要有课外阅读这条腿与之配合,才能起得稳起得快。我们一定要从繁琐的形式主义中解放出来,教课文要力求突出重点,简洁明了,或紧扣一词,教活一篇;或抓住一句,串联整篇;或精导一段,拨通全文;或突破一点,举一反三。一定要通过课内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学法,激起他们的求知欲望,然后在课外求拓展、求提高。
  能做到这点必须要从老师备课处入手,特级教师钱梦龙谈他的备课方法时说:“每次备课我总要把课文一遍一遍地读,反反复复的想,有的课文语言优美,声情并茂;有的课文说理严密,逻辑性强。我就采取不同的读法来评析,鉴赏、品味,直到确实品出了味儿,读出了心得,才进一步考虑教什么、怎么教。由于这些心得都来自亲身的阅读体会,课文也早烂熟于心,因此教学中常有得心得应手,左右逢源的快感,还不时带点激情。”
  教师只有在课前功课做到位,教师才能制造出更多的亮点,更善于点拨,更善于寻找营造点拨的基点,明确点拨的切入点,巧设点拨的支点,把握点拨的特点,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研读,在教师的点拨下灵光迸发。更是把课内所学得之法,及时应用于课外阅读之中,以求“得法于课内,得益乃至成长于课外”。课本内数量有限的文章只能举其一,只有课外阅读宽知识面才能反其三,才能在应用中化方法为能力,使阅读能力越来越强。
  (二)我们教师一定要为学生做好课外读物的引导,为学生创设有效的学习环境。在学校要注意学校环境的布置,学校图书室、阅览室要布置有关读书的名言警句、优秀学生的读后感、新书推介栏,并有效地建立图书借阅制度,定期对学生开放,有计划地开展阅览活动,能保证小学生每学期平均借阅3~5本不同的书。利用学校宣传栏、板报、广播站积极宣传课外阅读的益处和有关阅读的一些好做法,以及学生的优秀习作。在教室内设立班级图书角,让学生踊跃捐献图书,开展滚动式阅读,“提供一本书,阅读一大批”。
  (三)最好能在班里每周开展一堂课外阅读课,放飞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学生的个性化的感悟带有个性化的特点,这些个性化的感悟往往能激起课堂的争鸣,或引起课堂的共鸣。教师要“煸风点火”,让学生产生共鸣,更要善于挑战课堂争议。“灯不拨不明,理不争不透”,几乎所有的课堂争议,只要教师引导有方,都是加深学生对课文理解和感受的难得机遇。教师要激发学生争议的精神,“于无疑处生疑”;营造便于争议的条件,保护学生独立的见解;培养善于争议的能力,提高学生综合语文素养。
  (四)在课外阅读中还应提倡学生读写结合,俗话说的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从低年级开始提倡学生摘抄课文中的好词好句,慢慢开始转化让他们细细领略课文美的地方,抒发自己的情感,将其定义为读后感,但不能强求。引导和保持孩子的阅读热情,是课外阅读的首要,也是最重要的任务。我们宁愿学生能在自愿的,轻松的环境下状成下,主动积极的阅读中,启发思维,激发思维,有所理解,有所体验,有所感悟,有所思想;也不愿在课外阅读时因为读后感成为无形的压力而使课外阅读陷入干涸的沙漠。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语文课堂教学谨防“三滥”    下一篇:浅谈话题教学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