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浅谈小学语文创新教学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20-07-29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陈月丽

  摘 要:愉快和谐的环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良好的课堂氛围有利于学生发挥他们的创新意识。同时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尊重他们的人格,信任和鼓励学生的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学生的创新思维在一定的程度上还来源于教师的创新教学意识。教师应该灵活应用各种教学技巧,教学手段有独创性、新颖性,自然而然就会诱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创新的主体是学生,创新来自学生的探索。在语文的教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动探究和实践活动是密切不可分割。只有学生积极多方面进行探索,创新才能成为学生的自身品质的一部分。

  关键词:学生;语文教学;创新;环境

  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现在是以知识的创新和应用为重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由此可见培养学生创新素质已经是信息化社会的需求,所以我们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必须着眼于树立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上,培养和造就具有创造性个性品质的优秀人才。

  那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有效创新教学呢?在这我谈谈自己的思考与实践。

  一、环境“活”,激发创新意识

  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闲暇出智慧。”心理学原理也告诉我们,在愉快、和谐的环境中,人的智力能得到有效的发挥,其个性心理特征也能得到充分的展示。由此可见,轻松、活跃的教学环境能够让学生在全神贯注中愉悦身心,激发灵感,淋漓尽致地发挥创造力。由此,教师要运用各种教学手段,为学生创造宽松、活跃的课堂学习环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我认为,良好的课堂环境应该包括宽松的氛围和创新的情境,二者分别构建了课堂的“大环境”和“小气候”,它们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是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实施有效创新不可或缺的外部条件。

  (一)精心营造宽松氛围。

  活泼、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是学生创新的重要前提,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作为课堂的组织者——教师,应该把自己当做学生中的一员,与学生和平相处,营造出一种宽松的、具有丰富反映的、给学生以心理安全的学习氛围。

  经过一年的课堂教学实践,我认为要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首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1.素质教育的本质是“主体教育”,主体地位的充分体现,是培养学生创新的根本。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尊重他们的人格,信任和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我真正把学生当做一个自主的人、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人、具有巨大潜能的人,和平对待。因此,学生们有发问的权利,有说“不”的权利,有不同于他人意见的权利,有保留不同观点的权利。并且我经常给学生创造“钻空子”的机会,时刻鼓励学生标新立异,最大限度地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创新活动。

  其次教师要把“微笑教学”带进课堂。

  一堂课教师柔和的语调、期待的目光、亲切地抚摸、关注地倾听、激励的语言好似一条条情感的纽带,使师生感情更加融洽,沟通更加顺畅;教师的信任、鼓励、欣赏、赞扬,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并产生“心理自由”和“心理安全”。“心理自由”和“心理安全”是“营造有利于创新教育的精神环境之关键”。事实确实如此,我在课堂上巧用“微笑艺术”,使孩子们在宽松的气氛中,敢想、敢说、敢做、敢创新。

  (二)巧妙创设创新情境。

  【2.求知欲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驱力,也是激发学生创新的基础。】因此,教师要依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利用小学生的好奇心,紧密结合语文教材本身丰富的感染力,创设情境,激起学生内心强烈的兴趣和刨根问底的欲望。从而将“教”的愿望转化为“学”的内在需要。

  二、技巧“活”,发展创新思维

  学生的创新意识在一定程度上来源于教师的创新意识。所以教师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技巧,教学手段有独创性、新颖性,自然而然就会诱发学生的创造思维。这也正是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成功的关键。

  我认为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教学机制,根据教学情况,教师适度的引导和巧妙的点拨,既能保证语文课堂顺利的进行,又能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灵活和创新性,收到“一石激起千层浪”、“四两拨千斤”的效果。而不着痕迹地启发学生并由此展开文章的阅读活动,则更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展创新思维。

  (一)相机而动,巧妙引导。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研究教育教学理论,把握学生的认知规律,合理设计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教学环节,还要在“善导”上下功夫。

  在教学《圆明园的毁灭》时,课文说了圆明园的毁灭是个损失,介绍了它的辉煌过去,介绍了它的毁灭经过,想想看,最主要想表达什么意思呢?在解决这个问题前我引导学生认识“损失”是什么意思?不说字典上的解释,能举个例子说明吗?学生就问到平常掉了钱和错过一节好的辩论课那是不是损失?在讨论中学生只认识到一些小损失!在这个的认识层面上,借机引导学生认识圆明园的毁灭是“不可估量”的,让学生感受“不可估量”比“大”更严重。如此一来,教学指向清晰明快。

  在引导过程中,我注意时间和分寸的掌握,既不喧宾夺主,又达到开拓创新的目的。

  (二)实时而为,巧妙点拨。

  经过一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教师的引导要注意适时和适度,而点拨则讲究巧妙性和启发性。

  如《窃读记》一文中,学生在赏析“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一句时,问道:为什么作者说很快乐也很惧怕呢?学生一时间回答不上,我见此情景,巧妙一点: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之前在介绍作者简介时有介绍作者。学生马上领悟联系到:她,家境贫穷但渴望读书,渴望知识。紧接着其他同学也一下子明白了,这样课堂效果就更好了。我通过点拨,提醒学生注意这种联系,让他们自己找出答案。学生通过思考,疑问便迎刃而解。随后老师一语作结,使学生的认识更深一层。

  我深深地体会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巧妙的点拨不但拓展了学生的思路,而且对创新思维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三、主体“活”,培养创新能力

  创新从哪里来?它来自于学生的探索。来自于学生动口、动脑、动手的实践。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主动探究和实践活动是密不可分的,是学生“动”起来的具体表现。只有学生积极地多方面地探索,创新方能逐渐成为他自身品质的一部分。

  (一)积极鼓励主动探究。

  学习是一项以个体参与为主要形式的认识活动,没有学习主体的参与,教学工作很难有所成就。小学语文课堂要广泛采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为学生的学习内容是开放的、多元的,而学生之间存在不同的个体差异,他们通过独立的学习活动,面对同样的问题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思维方式,产生各种各样的结果,采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就会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讨论、交流机会,在互动、互助、沟通的过程中,有效地激发学生创作的火花。

  (二)注重实践活动。

  实践活动是语言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3.在活动中,应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锻炼他们敢想、敢做、敢说的创新精神。】例如:从写一两句话的感想到续说、续写课文;从根据课文绘画到表演课本剧;从提建议到写调查报告;从办手抄报到做小导游等这些活动,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质和综合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知识,锻炼技能,从而挖掘潜质,掌握创新的本领。

  教育是一把双刃剑,“可以培养创新,可以扼杀创新”,它警示我们必须把实施创新教育放到战略的高度,要坚决杜绝压制思想,扼杀创新的行为。我将牢记自己肩负的责任,继续在激活课堂教学,勇于开拓创新的道路上,不断探索。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如何结合语文知识进行道德教育    下一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