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浅谈培养学生学习语文兴趣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20-08-30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儿时的梦想就是当一名教师,能够站在讲台上讲个不停。四年的师范生活结束了,我如愿以偿的当上了一名小学教师。我的角色由学生变成了老师,在工作的日子里让我感受到了领导和老师们对我的关心和爱护。一转眼我站在三尺讲台上已有十五个春秋了。每当我静静地坐下来的时候,心想我的追求是什么呢?我的理想是什么呢?慢慢的我感受颇多。

  迎着改革的春风我走进了新课改,我的理论视野变得开阔了,思维空间变得开放了。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我要博览群书,开阔眼界、积累知识。当我真正地走进了学生,走进了课堂才发现上一堂课容易,可如何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教给孩子们方法、打开学生的学习思路并不是件容易事。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实践、反思、探索,才能使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不断提高。

  我是一名小学班主任,深知小学生天性好玩、好动,注意力很容易分散,自制力也不够强,可对新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要想使学生保持学习语文的兴趣,课堂教学手段必须不断更新,通过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实践的热情,加强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不断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是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措施。我在教学中抓住儿童的这种心理特点,变换激趣方式,创造一种轻松愉快、和谐风趣的课堂气氛,逐步引起并加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为语文的学习与实践活动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一、巧设导语激趣

  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实践证明,一个先声夺人的导语确有动一发而牵全身之妙,对于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作用是很大的导入历来被语文教师当作教学的“突破口”。一个独特新颖的导入可以创设一种的良好的氛围,使学生不自觉地进入其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同的文章有不同的特点,有不同风格,可采取不同导入法。

  由于我是小学语文教师,我认为导语设计也不能刻板单一,应力求花样翻新,多彩多姿。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我开始尝试把电教媒体引入语文教学,并把它作为新课导入的一种新手段,使语文教学面向现代化又靠近了一步。学生爱听故事,我就给他们讲故事投其所好,这样会产生较好的效果。如教《草船借箭》一课时,我以讲解孔明以大智大勇的聪明才干用草船借到了十万枝箭的故事导入新课。在教学《落花生》一课时,我设计了一个“设置悬念”的导语:今天我们学习《落花生》这篇课文,这篇文章的作者是现代著名作家许地山,《落花生》这篇文章是他的代表作。从这篇文章发表之后,许地山就以“落花生”为笔名发表过许多文章。他后来为什么要以“落花生”为笔名呢?学完这篇课文,我们就全明白了这里。

  当然,导语的设计和运用,一定要结合教学内容等多方面的客观条件,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在这里我要强调的是不管采用哪一种导语设计,都要为全课的教学目的和教学重点服务,与讲课的内容紧密相联,自然衔接。要求导语,不落入俗套,给学生以耳目一新的感觉;不故弄玄虚,给学生以实实在在的收获;能够开宗明义,单刀直入,用简洁、生动的语言表达丰富的内容。总之,不管是哪一种导入,只要学生感兴趣就行。精心设计好的导语,就会把学生的心理调节到愿思、乐学的境界,这样对于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都有着很大作用。

  二、情境创设激趣

  要想让课堂吸引学生,光有好的导语还不够,还要使学生很快地进入“最佳学习状态”。教师应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教学中我依据教材特点运用艺术手段。巧妙地创设能够体现教材内容的相关情境。而学生的“角色扮演”使得情境直接诉诸于儿童的器官,使他们对教材由“近”感到“真”,由“真”感到“亲”从而引发学生的共鸣,使其身临其境。这样的教学正符合低级学生的兴趣和需求,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的兴趣,以至积极倾吐自己的感受,释放自己的情感。在讲《小蝌蚪找妈妈》一课时我制作了有关的头饰,学生特别愿意表演,效果非常好,这样有助于牢固记住课文。

  如“游戏教学法”,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体现了学习的兴趣。我在教学“g、k、h”时,在教具制作上,准备了小鸭子、小蝌蚪的卡片。在做游戏时,让每个同学都得到一张卡片作为奖励。这样做的目的是尽量让学生都能在学习上提起兴趣。找出每位学生的优点给予表扬,不足之处帮助学生提高。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本堂课的知识。如教学《雪地里的小画家》,我运用形象直观的多媒体课件展示了一幅美丽的雪景图,让人身临其境。拉进了文本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激发了学生主动探究课文的欲望。老师说:打开窗户,你看到白茫茫的一片,整个大地盖上了厚厚的白雪,这时你会说什么?“下雪啦,下雪啦!”学生情不自禁地喊出来,那种兴奋感,冲动感,就不言而喻。这样学生自然进入了课文的情境之中,产生了自主学习课文的欲望,朗读也就水到渠成。

  在讲《窃读记》 时,利用问题来创设情境,小英子为什么放学以后不回家,跑 到书店去窃读呢?为了帮助学生感受英子童年读书的艰难和辛苦, 感受英子的酷 爱读书,课前会请学生查阅相关资料或老师讲解,了解英子小时候家庭背景,学生读课文就容易产生佩服之情了。其次,还有“表演教学法”等等。“兴趣教学”有多种的教学方法。

  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学生实际等具体情况有意识地创设各种情境。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可以采取实物、图片、动作、幻灯、录音、录像、表演等情景教学的手段,把学生的情感活动与认知结合起来,使学生在生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充分锻炼自己、提高自己。情境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确发挥着巨大作用,结合小学生年龄、心理特点,结合教材创设情境,会使学生获得强烈的情感体验,收到良好的效果。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只要合理创设和运用情境,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

  三、课外学习激趣

  语文是一门与实际生活联系最为紧密的学科,同时它也是一门语言学科,它所包含的知识量超出了其他的任何学科,这就决定了语文在学生的知识结构中起到重要作用。我在教学中立足课本,拓展平台,联系实际,除了在平时的活动中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的习惯,让他们认识到语文是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学科,语文在生活中的运用十分广泛,语文知识的获得也更多的来自生活实践。

  我平时鼓励家长让孩子多看各种有益的课外书籍,学生每天养成了定期读书的习惯;让家长利用休息时间多带孩子到大自然去写生,透过看到的东西来画,如果是在家里,就可以用说故事的方式,引导孩子画出故事中的东西,运用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来画画;还可以用各种素材教孩子玩贴画的游戏;在作业布置上,也尽可能的采取一些令学生感兴趣的形式。通过这些形式,在丰富课堂的同时也开阔了学生的视线,让他们切身感受到语文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从精彩的生活中捕捉现实,感受精彩,创设生活化的情境,让孩子去留心观察,寻找生活与语文的结合点,让学生不仅是在学教材,更是在感受生活、领悟生活,让生活成为学生的大教材。进而达到体验生活的目的,然后让学生入情入境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以上三个方面应是相互联系相互统一的。师生结合和谐,课内课外结合自然,使语文更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为课堂创造一种轻松氛围,从而使学生兴趣自然产生。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努力,向身边优秀的教师学习,使自己的无愧于教师这一称号。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指导学生诵读古诗词,提高学生语文学习能力    下一篇:关于一年级“随文识字”的思考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