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浅谈如何提高农村留守儿童的语文素养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21-04-14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步伐,理念与实践的碰撞越来越激烈。在这个步伐中,我们一线教育教学工作者要深入钻研新课程理念与自己教育教学工作实际这两者的有机和谐结合。我现在在一所偏僻的小山村任教,学生的语文素养有所欠缺,这也是农村小学普遍存在的问题。面对这样一个难题:怎样提高农村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呢?于是,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

  在新课程的背景下,要想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第一、要深刻理解新课程中语文素养的内涵

  浙江教育学院小学教育系汪潮在《新课程改革的思路》中指出:“语文素养内容非常丰富,它不是一种纯粹的知识或能力,而是一种综合性涵养,是个体发展不可缺少的基本修养之一。”可见,语文素养的概念比语文能力的概念更为宽泛。用叶圣陶老先生的一句话来理解语文素养就是:“国文教学的目标,在养成阅读书籍的习惯,培养欣赏文学的能力,训练写作文字的技能。”

  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训院副院长周积昀在语文课程标准《实践解读》中指出:“语文素养的基本内容包括以下基本点:

  1、热爱祖国语文;

  2、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的态度;

  3、丰富的语文知识;

  4、语文能力;

  5、语感;

  6、思维水平;

  7、良好的个性;

  8、健全的人格。”

  第二、设置故事课,潜移默化,让学生自己说:“老师,语文真的很有趣:”

  初到这个教学点报到,心里总有一种莫名奇妙的感觉,总觉得孩子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可能很差。跟孩子们上第一节课后,令我震撼!果然,不但不出我的意料,而且比我想象的还要惨重。本班有9名学生,只有4名会听懂普通话,5名学生不会听普通话,连音节都不会拼。面对如此糟糕的学习情况。笔者深深思索着怎样才能让学生拥有最基本的语文素养?于是研究学情,经调查和提问全体学生有一个共同的缺点,就是对语文一点兴趣都没有。于是,寻找兴趣产生的源头,新鲜有味的事物都是兴趣产生的源头。笔者便设置了海南话方言和普通话相结合复述故事的新鲜独特的教学模式进行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

  (一)第一激发阶段:在备课时,笔者把课文改写成有趣味的故事。上课时,教师用海南话讲课文故事,要求每位学生倾听,注意记忆老师说的每一句话;接着,学生轮流用海南话复述,允许加上自己的话,但要使故事情节生动化;再接着,转化为用普通话复述,老师复述一句,学生跟着说一句;最后,学生轮流用普通话复述,教师相机指导。

  (二)第二激发阶段:搜集一些趣味性很强的故事,如:《格林童话选》中的《白雪公主》。教师搜集和学生自主搜集相结合,在故事课上,有计划地讲演。按这样模式反复训练。

  (三)这两个阶段中,同时,在故事意境里渗透形象直观的识字教学。

  经过这两个阶段(一个学期)的训练,不但激发了学生对祖国语文的热爱,而且,全体学生的听说能力得到了可喜的提高和发展。一位女同学胆怯地用普通话说:“老师,语文真的很有趣。”潜移默化,让学生有了最基本的语文素养——对祖国语言的热爱。

  第三、循序浙进,让学生自己说:“老师,学习语文真的不难呀!”

  上面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取得了一定成效,接着训练读写能力,本班学生的读写能力特别差,齐读勉强说还可以,但个人单独读,没有一个读流利、读得有感情。怎样着眼去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呢?

  (一)音乐伴奏的名师朗读,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先在网上下载了名师的典型音乐伴奏朗读课件片断,并拷入光盘。在朗读课上,利用美学理念,反复播放名师诵读的课文《让我们荡起双桨》,让学生看着电视屏幕上的背景动画,入情入迷地倾听着朗读的真谛,反复感受语境后,全体学生一齐模仿名师的朗读,和名师齐读,然后,个别学生轮流上讲台来模仿朗读,接着关闭名师的声音,学生跟着伴奏,看着字幕,手舞足蹈,眼神传情,用卡拉OK朗读。这种模式的朗读入情入境,鲜明活泼,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不但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语感,而且塑造了良好的个性品质,健全了人格。不知不觉便形成了基本的语文素养。

  (二)利用远程教育光盘播放资源,在感悟画面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看图写话训练。因为学生初入习作的第二阶段,在这个过渡时期,还要加强写话训练。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习作阶段性目标第二学段要求:“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首先,要求学生在朗读和演唱中,积累老师指定的好词好句和自己喜欢的语句。如:“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接着,光盘播放《让我们荡起双浆》的美丽音乐画图,让学生欣赏,自然会触景生情。要求:不要用课文里的语句,经过自己感悟画图的美丽后,自己看到了什么,想到什么,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幅美丽而动人的画面,然后,把自己说的话写下来,接着自己修改自己的作品,要求在适当的地方加上刚才积累的好词好句。经过感悟,说话,写话训练,学生的杰作马上呈现出来了,总体上能把自己的真情实感写了出来,还运用了本课积累的好词好句。一名男生的作品如下:“在美丽迷人的海边有一群少先队员在划船,欢乐地唱着歌谣;海的天空虽然没有一点云朵,但阳光却都很和气,舍不得把欢乐的少先队员给晒黑了,他们好幸福啊!我好想成为里面中的一员,于是,我想着想着,我想着想着……好像就坐在小船上了,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

  该学生作品评价:学生能在情景触动下,写下如此有美感的几句话来,这对于刚步入三年级学生来说已经是很不错了。能积累和适当运用文中的好词好句。这说明了该生对美丽画面和对语言文学敏锐的领悟和品味能力得到了提高,提升了形象感、意蕴感、情趣感、联想感,也就是说学生有了良好的语感,有了良好的思维品质,从积累到运用,提升了思维水平,这无形中,在潜移默化中已经提高了最基本的语文素养。

  本人继续运用了这种创设情境的课堂教学模式,循序浙进,训练了多半个学期,一位女生发出了内心的感叹:“老师,学习语文真的不难呀!”

  第四、课外延伸,自主探究,让学生自己说:“老师我进步了!”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于是,笔者努力开发关于农村生活的课程资源,总体操作思想是:首先激发学生对自己家乡美丽景色的热爱,从布置学生描写家乡美丽景色的习作入手,因为前面训练了写景的习作,学生对写景非常有兴趣。以美丽景色内化为优美的文字为领悟方式,培养学生拥有美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从而热爱写作,学生写出了好的作品,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也为新课程下一阶段的写作要求打下坚实的基础。课程标准也指出:“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依据课标这一指示精神,激发学生关注农村生活,热爱农村生活,观察农村生活,教给学生方法,要求学生按方法对春夏秋冬农民的耕作活动进行观察,有计划、有阶段目的地写观察日记;要求学生对自己的玩耍活动和干家务、农活进行观察,教师指导,有方案性地要求学生练笔。

  总之,在提高农村学生语文素养之中,要深入实际钻研怎样运用新课程理念,要不断地完善自己的专业发展,要有高境界地编写乡村教材,演泽乡村教育的乐章。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浅析《荷塘月色》    下一篇:情景识字教学初探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