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应如何使用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21-05-07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在本次国培的工作坊活动中,藏老师引领我们讨论“信息技术语文教学中应如何使用”,对于有关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的意义、作用和方法的理论可谓是前人之备矣。所以今天,我只想结合我的课堂教学谈谈信息技术在我的教学中的运用,希望各位同仁多多指教。

  一、在课前预习环节,指导学生合理运用网络信息中的庞大资源库,搜集相关资源,为更好的学习课文奠定基础。

  例如:今年七年级新教材中加入了一篇文章是诸葛亮的《诫子书》,对于初一的学生,第一次学习议论文就文言文,难度较大,所以我要求学生在课前搜集与诸葛亮相关的故事,对诸葛亮先有感性认识,这为学生更深入的理解课文奠定了基础。

  二、在导入环节,通过多媒体营造恰当的情景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良好的课堂氛围的创设往往取决于一堂课的起始和导入环节。我常常会精心设计一段导入,犹如磁石吸铁一般,紧紧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的兴趣,把学生带入思维的知识之门,为新课内容的顺利教学作好铺垫。如:在教学《口技》这篇文章时,我先播放了一段洛桑表演的口技,让学生先对口技表演这门技艺在感性上产生一定的认识,带给学生强烈的视觉冲击,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很快进入到教学的情境中来。

  三、在课堂新授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来突破重难点。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荀子早已提出:"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由此可见,闻见是教学的基础,借助计算机教学能有效地化抽象为具体,把难以理解的内容或者对理解课文起重要作用的内容,用计算机展现出来,调动学生视觉功能,通过直观形象、生动的感官刺激,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全方位感知更多的信息,提高教学效率,激活学习的内因。如教《核舟记》一课,课文的重点是要使学生了解核舟的特点及民间艺术家的高超技术。文章对核舟的各个部位进行了详细而又生动的说明,但一味的从课文的文字去想象、揣摩,学生会觉得枯燥并失去兴趣。这个时候,运用录像这一电教媒体,让学生观察各种微雕艺术品和核舟的录像,给学生一个直观的画面,就能有效地解决学习中的难点问题,提高了课堂效率。

  四、在拓展延伸环节,可以运用信息技术丰富课堂内容,拓展延伸教学空间

  。

  多媒体教学可以拓展教学空间,开阔学生视野,由课内向课外延伸,让学生接触更多的层面。在拓展教学空间的同时也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让他们对问题有了更深入而全面的认识。

  五、在作文讲评课上,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学生的习作,为学生的互评提供资源。

  作文教学一直以来都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如果一味的由老师枯躁的讲解收效甚微,这时运用信息技术,把学生自己的习作展示给同学,让学生们共同评价,共同修改,给大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能直观的修正写作中存在的问题。

  六、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自己做课件交流,会让我们的课堂异彩纷呈。

  从长春参加国培回来后,我上了一节综合实践课“献给母亲的歌”,我尝试着让学生自己搜集材料,利用电话录音对家长进行采访,回到学校后,与信息老师协商,让学生上信息课时分组制做课件,在语文课上进行交流,效果超出想象,让我感到你给学生一个信任,学生会回报你一个大大的惊喜。

  合理运用多媒体会提高我们的课堂效率,但我认为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都适合运用多媒体。如:

  1、语言的品味。文字的魅力不是音像效果能取代的。还记得以前的语文教研员孔老师的话:阅读《红楼梦》文本带给我们的想象空间远远大于荧屏中人物的表演技巧。

  2、多媒体不能代替教师的个人魅力。课堂教学中,教师流利的朗诵,纯正的普通话是丰富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所以我反对课堂上一味的利用多媒体范读。

  以上是我个人的一点拙见,今天道出想与各位语文教师们砌磋。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下一篇:在诗歌教学中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