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数学论文

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所属栏目: 数学论文  更新时间:2022-06-04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课程标准的总体目标之一,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从中我们体会到问题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体现,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它贯穿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始终,是提高学生综合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就解决实际问题而言,除了从四年级开始以小单元形式出现的一些比较特殊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大多数的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蕴含在每个知识点的教学之中,如计算教学、图形教学、统计与概率、实践活动等。对于三年级的学生,通过调查发现孩子面对实际问题有的学生缺少分析方法;有的学生不会完整表达解题思路,语言表达能力较弱。因此,我们从课堂教学入手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运用多种策略,正确分析数量关系,掌握分析方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借助直观图,帮助学生理解数量关系。

  线段图是一种重要的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能把题目中抽象的数量关系以形象、直观的方式表达出来,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际问题》一课,教学中我们借助线段图帮助学生分析题意,学生能根据教师提供的线段图,去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找到两个数学信息之间的联系,很好地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能把有用的信息抽象简化,直观地展示给学生,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帮助。课后我们发现,线段图的出示时机有点不合适,于是我们又一起研究改进方法,在后续的教学中,我们及时调整,准确把握线段图的出示时机,充分利用线段图帮助学生分析问题,从而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如在《用逆推法解决实际问题》一课,我们共同研究,几次修改教学设计。课堂教学中线段图的出示准确到位,当学生汇报说到用线段图分析问题时,我们并没有急于出示,而是倾听学生汇报自己的分析方法,学生汇报的方法不完整,这时,才顺其自然的出示了线段图,师生共同观看线段图,直观地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理清了解决问题的思路。

  2、借助多媒体,帮助学生分析问题。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则不仅可以做到图、文、声并茂外,还可以根据小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与认知规律,设置精彩动画效果,直观演示各方面知识形成,同时对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牢固地掌握学习知识、促进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我们在教学《长方形周长》时,对于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教材没有分别概括出相应的计算公式(长+宽)×2和边长×4。在课堂上老师首先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再进行小组合作,最后学生展示不同的计算方法。在学生展示计算方法时,老师要求学生说出思考过程,就是学生分析方法的展示,老师抓住时机,借助多媒体课件,完整地展示了思考过程,把四条边首尾连接变成一条线段,学生亲眼看见演变过程,对周长这个概念的理解更准确,今后解决此类实际问题就会很轻松。又如我们在《24时记时法》中,为了让学生掌握24记时法,理解一天时针要走2圈,借助多媒体课件演示时针走两圈的过程,学生亲眼看见时针行走的过程,加深了对24时记时法的理解,为24时记时法和普通记时法转换做好铺垫。这样的设计,使静态的知识动态化,而动态的画面与学生的思维活动紧密相联,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发挥,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力得到发展,对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重要的辅助作用。

  二、借助有效方法,学会完整表达思考过程,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年级的孩子语言表达能力较弱,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有的学生可能会做题,但是不会完整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我们分三个阶段培养学生完整表达思考过程。

  (1)掌握方法,学习表达

  在第一阶段的研究中就特别关注,在课堂教学中,老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在《解决问题》一课中,老师先出示信息让学生独立分析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再小组交流,最后在汇报时教师适时引导学生从问题入手和条件入手去分析、理解题意。

  (2)利用枝形图,学会表达

  我们研究寻求好的方法,如在《解决问题》一课,我们提出课堂上必须保证学生交流的时间,教师要舍得花时间,课堂上老师出示问题后,首先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然后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分析方法,结合枝形图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在与同桌交流之前,教师提出具体要求,最后全班交流,课堂上学生的表现比较积极,大部分学生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生生之间有补充。

  (3)给足时间,人人表达

  在一段时间后我们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发现教师培养学生语言表达的意识有了提高,但是在教学中对部分学生关注不够,当有几个学生能完整说出思考过程时,教师就急于进入下一个环节的教学。有些学生还是不会完整表达思考过程,这样的设计,还存在一些缺憾。我们对课堂呈现出来的问题,又一次深入探讨,想对策,调整思路,改进方法。可喜的是在在一段时间后有了效果。如在上《平均数》一课,我们以学校举办体育节为蓝本,以学生感兴趣的踢毽子比赛为契机,让学生作裁判公正解决“蓝队和红队哪队代表学校参加区里比赛的实力更强一些?”这个问题,把矛盾冲突直接抛给学生,并且鼓励他们去思考、去交流,将学生引到探索数学问题的状态中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通过一句问话“用什么好办法可以求出平均每人进球的个数?”引导学生先独立思考计算平均数的方法。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思维始终处于一种开放活跃的状态,同学们各抒己见,认真交流,生生之间有补充,能完整表达思考过程。通过交流,优等生把自己的多种想法展示出来,并指导后进生再思考理解除了用移多补少的方法还可以用蓝队进门的总和除以蓝队的总人数也能找到平均数,开阔了后进生的思维空间,使后进生不但在较短时间内就学会了两种解答平均数问题的方法,而且能够把自己的想法用语言表达出来,即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又加快了他们的学习进程。优等生也在讲解指导的过程中,语言表达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整节课,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讨论,经历了知识形成过程,每个学生能较完整地表的思考过程,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总之,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培养的方法很多,它们之间既有联系也有差别,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生活实际,抓住典型事例,教给学生思考方法,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使学生喜欢学数学。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如何打好初一数学基础    下一篇:进行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的途径建设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