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历史论文

创设生活化情境,开启学生历史学习的新视窗

所属栏目: 历史论文  更新时间:2023-06-09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摘要】适时地引入生活化情景,借助学生的已有经验、切身的体验去感受历史或通过展示出生动形象的声、影、像等资料,把抽象的内容直观化,枯燥的文字动态化,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学中不断尝试打破传统,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利用多媒体技术,结合学生实际,创设生活化情景,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始终是课堂的主旨,教学情景的创设要服务于学生的学、服务于高效课堂。我们要从课程的具体需要出发,适度、适切地开发利用好教学情景,使之有机的整合于教学中。教学情景的创设决不是教材与媒体的拼凑,也不是越精彩越好,而应在深挖教材的基础上,从教学目的和学生实际出发,选择恰当的活动形式,以达到深化教学效果的目的。

  【关键词】生活化 激趣 探究 人文

  【正文】历史“叙述的是人类社会的前天和昨天,说明人类社会的今天,研究和探讨的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它是过去生活的重现,包含着思维品质、生活经验和价值观念。作为认识过去、认识社会、认识人生的历史学科明确提出历史教学与现实生活相联系,体现生活化。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深刻指出:“历史教学过程中应增加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的内容,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服务。”

  实际教学中就要加强历史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通过生活化教学让学生充分感悟和领会教材知识,提高学生总结历史经验并用于指导现实的能力,让知识的获得过程与生命的提升过程相一致,使学生能从人类社会发展的曲折进程中理解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从而以正确的态度对待生活。历史教学中融入生活化教学理念,不但能够使学生对历史学习充满兴趣,还能为学生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一、教学素材的选取贴近现实生活,开启学生的兴趣之窗。

  美国教育家杜威也曾说:学校教育的最大失败应是学生在学校接受一种脱离生活的教育。教师应该按照新课标从学生实际出发、从历史与现实联系出发的要求,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注重生活化的创设和运用,加强历史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减少难以理解的历史理论和概念的灌输,增加“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现实社会”的教学内容,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教师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教学素材。如鼓励学生收集并讲演成语故事、历史典故,利用学生耳熟能详的素材激活课堂。如徙木立信、草船借箭、以人为镜、文成公主入藏、郑和七下西洋等,这些经典、生动的历史故事,学生有一定了解,或津津乐道,可以以此为触发点,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愿望。教学过程中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提供直观、形象、生动的感性材料,化抽象为形象,化难为易,化静为动,化远为近,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学习炎帝和黄帝的传说时,我以歌曲《龙的传人》导入课堂,那熟悉而激越的旋律一下便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同时展示一系列中国古代的龙形文物,进而和学生一起探讨“龙图腾之谜”,了解上古时期黄帝战胜各部落、统一中原、统一各部落图腾的传说,从而更好的理解中华民族与龙图腾之间的渊源,并加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归属感。在多媒体生动而丰富的情景中,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被充分点燃,传统的历史课堂也呈现出了一翻别样天地。历史的线索性比较强,老师在讲解中动辄“时间、地点、人物……”会让学生觉得索然寡味。为了使单调的历史名词变得生动丰满,我常常根据教学需要,自己精选或布置学生课前搜索一些人物故事,充实丰富了课堂,如在学习美国独立战争时,我给学生播放了视频:伟人的魂 乔治-华盛顿。影片中华盛顿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和英明无私的民主信念,感染了学生,也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和注意。“华盛顿”三个字随即变的真实而生动,华盛顿在美国历史上的贡献和地位等知识的生成便水到渠成,达到的教学教育效果是老师纯单的讲解所无法比拟的。

  二、课堂问题的设置要激发学生思维,开启学生的探究之窗

  苏联心理学家马秋斯金强调教学过程的本质是:在问题情境中,师生合作进行的探究与发现未知事物的活动。因此,真正意义上的教学活动不应从教师向学生提出已知、现成知识的模式开始,而应从教师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创设学习活动的内部条件开始,去激发学生对新的未知知识的认知需要,以形成学生真正的、内部的认识动机,以间接方式影响学生能动的学习过程。所以,历史教学中,老师应从学生思维水平和生活实际出发,注重巧设问题情境,以激活生活经验,触发学生求知。例如:在七年级历史第一课的学习中,我尝试以“‘北京人’的一天是如何度过的”为题,引导学生结合知识和生活经验,展开思维的翅膀,穿越时空隧道,在探究中体验“北京人”的原始生活。让学生在主体性探究式的学习活动中,领略历史的魅力。

  在学习宋朝海外贸易这一内容时,我引用了2018一则重要的考古新闻,即我国考古工作者在西沙群岛发现南宋沉船“华光礁1号”。新闻具有即时性、轰动性,一下抓住了学生的注意,进而为他们播放了“问海——华光礁1号沉船特展”视频资料,视频中学生看到了沉船模型和和沉船上的瓷器。结合视频请学生探究问题:①这艘航船为什么会出现在我国南海海域?②这艘航船及其所载物品的发现能印证哪些历史现象?③宋朝时,我国的海洋贸易在世界上处于什么水平?对此你有什么感想?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得出宋朝手工业、海外贸易等的相关知识结论:宋朝的造船业、制瓷业发达;航海技术先进;海外贸易兴盛;中国的海洋贸易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等,认识到我们中国还有一个辽阔的“蓝色文明”,南中国海是海上丝绸之路非常重要的节点,中国在南海的主权不可争辩。在这一情境化探讨过程中,兴趣是起点,探索是动力,知识的内化、能力的提升和情感的蕴育是水到渠成的结果。

  三、紧跟时代生活,以古论今,开启学生智慧之窗。

  “以史为鉴”充分说明了当代性是历史学科的本质特征。史学家爱德华卡尔说过:“历史是现在和过去之间无止境的问答和交谈,是今天的社会和昨天的社会之间的对话”。这决定了历史教学不能脱离时代而夸夸其谈。

  利用古今联系,由今而谈古,从学生熟悉并感兴趣的今人今事谈起,来引出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让遥远的历史也有了“时代的气息”,顿时变得生动而饱满。例如:在美国史专题复习课中,开篇便出示了美国总统特朗普因叫嚣而扭曲的头像,并请学生谈谈对特朗普和美国的看法。使学生通过对时事观察来理解美国的霸权主义政治的特点。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启发了学生关注时事的意识。而特朗普的就职演说词则更是对美国历史的回顾和概括,很形象的体现了美国历史上各阶段的特征,用来串联本课主要教学环节则起到了以珠穿线的效果。例如:新的国家荣耀将振奋人心,开拓视野,愈合分裂。是时候重拾军中的古老智慧了,不论我们肤为何色,我们同流爱国之血。 ---特朗普就职演说《伟大梦想,向前迈进》请学生结合这段演说词思考①美国历史上的分裂指哪件事?②“不论我们肤色”又是通过什么文献解决的?以此来进行“美国传奇2-----维护统一”这一重点环节的学习。相关时代性内容的切入,给历史课堂打开了一扇窗,让学生懂得透过今天看历史,过去连接着今天,懂得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历史,用历史的眼光审视今天。培养学生读史的智慧。把历史知识与当今时事政治联系起来,在学习历史的同时,增强学生对当今时事的关注和敏感度,学会用历史的辩证的眼光客观公正地看待社会现象,学以致用,让历史真正成为一门实用的学科。

  四、挖掘人文化生活素材,开启学生情感之窗

  历史学科蕴藏着非常丰富的做人道理和人文内涵,爱国主义、民族主义和传统道德教育是历史教学中最重要最基础的人文情感教育,但如果离开了历史人物及其活动来讲人文精神,那就是空洞乏味的说教,不会有实际效果。而多媒体条件下,教师可以依托教材更充分的挖掘各种形式的历史人文资源。在 “五四运动”的教学中,我就为学生节选了 “五四全景纪录”中的一段视频,从“国耻大游行”到“火烧赵家楼”,从北京的学生游行到上海的工人罢工……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场景、让学生强烈地感受到了当时国人们满腔的爱国热情和大无畏的抗争精神,特别是那些血气方刚、激情澎湃的青年学子,为了国家的命运奔走呼告、慷慨陈词的画面,强烈地感染了学生,使学生更深刻的领悟五四精神的内涵、理解五四青年节的由来。并为学生补充我国目前每年“五四”青年节授予特殊贡献者“中国青年五四奖章”的相关材料。进而引导学生思考:作为新世纪的青年学生应该怎样传承五四精神?以增强学生的时代责任感和使命感,培育学生的爱国主义人文精神。在学习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时,引导学生开展了毛泽东诗词与革命精神赏析的主题活动。布置学生利用多媒体网络或图书馆资料,分工收集不同革命阶段的毛泽东诗词,课上展示诗词朗诵音频和毛泽东诗词书法,然后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不同阶段的毛泽东诗词所反应的革命背景和革命精神。最后多媒体集中展示:《沁园春?长沙》中“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忆秦娥?娄山关》中“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七律?长征》中“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清平乐?六盘山》中“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诗词中无不展现出作者豪迈奔放的个性、坚定的革命信念和顽强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受到了很好人文熏陶和精神洗礼。

  历史学科对于人的人文精神的培育,有丰厚的土壤。中国历史,渊源5000年,蕴涵着无数人文典故、历史典籍、名言诗句等人文素材。而如何合理适度地发掘、整合这些素材,就需要我们教师要有强烈的人文意识,丰富自己的人文内涵,在切合教材内容、符合学生的实际的基础上,用好多媒体,为学生拓展和丰富课程资源,把认知过程与生活体验融合起来,真正把人文精神传授给学生。

  生活化情境的创设再现了历史或宏大、或昂扬、或细腻的场景,让学生获得身临其境般的体验。在这里知识是活的,是真切而生动的;学生的学习更是生趣盎然。

  以上只是本人在教学中的一些尝试和浅显的看法。实践和探索是永无止境的,教学工作更是常做常新,没有什么固定的模式。惟有尊重学生、尊重课程,从具体的教学需要出发,适度地开发和整合课程资源,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认知的教学情境,为学生的学、学生的思开拓空间,才能真正使其“为我所用”,为深化教学改革服务。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初中史地生学科情境体验教学的研究    下一篇:让探究的灵动激活作业设计促进学生学习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