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历史论文

打造高效历史课堂的基石――以处理分析《新文化运动》课文内容为例

所属栏目: 历史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10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打造高效历史课堂的基石

        ――以处理分析《新文化运动》课文内容为例

内容摘要】对课文内容科学的分析、艺术的处理是打造高效历史课堂的基石,对分析处理课文内容时一定要注意到历史线索的明了、知识点分析的透彻、课文内容衔接的流畅和相关知识点教育外延的拓展。

关键词】高效课堂 联系 点破 流畅 挖掘

  高效课堂是一种理想的教学状态,也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追求。从结果来看,一堂课是否高效不是老师说了算,而是由学生的收获与体验来决定。所以在打造高效课堂时老师一般都要注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感受、收获:1)在学法上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有大量的参与和自由表达的机会”;2)在学习过程中要采用赏识教育,多鼓励、多表扬,让学生的学习与求知的兴趣与主动性不断得到肯定与加强;3)在教学设计时,注意学习情境的“创设”和问题的“预设”,以激活学生的思维,学生内在思维的碰撞则必然会导致知识的“生成”与新的问题的“生成”,高效的课堂自然也就“生成”。

  但从原因看,高效课堂成败却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老师在课前的准备,而对课文内容的分析处理则是关键。因为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能否实现取决于老师对教材内容的分析得是否全面、透彻,处理得是否科学、恰当,“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所需要的学习情境设计也必须是老师在认真分析课文内容后,通过巧妙的构思将课文介绍的知识情境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的结果。高效课堂是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交互作用、琴瑟合鸣的结果,课文内容便是交互作用的纽带、琴瑟合鸣的“乐谱”。对课文内容科学的分析、艺术的处理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基石。高效的历史课堂也不例外,下面就以岳麓版必修Ⅲ《新文化运动》课文为例浅谈对高中历史教材内容的分析处理的几点感受。

  首先,在讲一篇课文内容时要让学生明了这篇课文所叙述的事件或内容在整个历史进程中的地位。将其与前后事件联系起来有助于学生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生成完整的历史线索。否则学生学完这篇课文,必然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学到的内容只会是孤立的和割裂的,对课文内容的掌握方法也只能是机械地记忆,学习的感觉自然枯燥乏味,高效课堂很难生成。

  《新文化运动》文中实际上已较明确地叙述了新文化运动在整个历史进程中的地位:“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发生。”即发挥了承前启后作用。老师重点是让学生明白新文化运动是如何承前(辛亥革命)启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五四运动的发生)的即可。在让学生更清楚理解辛亥革命与新文化运动关系时,可依据教材原文设计一道自主探究题:

  材料1“袁世凯倒行逆施,掀起尊孔复古逆流,旧思想、旧道德卷土重来。”

  材料2“吾国之维新也,复古也,共和也,帝制也,皆政府党与在野党之所主张抗斗,而国民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动心。”

  思考回答:

  1、上述两则材料说明了辛亥革命存在着怎样的局限?

  辛亥革命不彻底,旧的思想没有铲除,许多国民对民主共和并不了解,袁世凯继续利用旧思想为自己的复辟服务。

  2、资产阶级面对这样的情况采取了怎样的对策?

  革命派继续武装讨袁,改良派也积极反袁,激进的民主主义则主张进行思想革命,铲除旧思想,宣传新思想。

  在让学生更清楚理解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关系时,可设计两道思考题:

  1)新文化运动对哪个阶层的人影响最大?五四运动是由哪个阶层的人率先发动的?两者可有内在的关系?

  青年知识分子;青年学生;这些青年学生正是受新文化运动下影响才走上街头,掀起五四运动的。

  2)面对袁世凯复辟,国民是怎样的态度?面对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国民又是怎样的态度?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面对前者,国民是麻木的;面对后者,各阶层都行动起来,掀起“三罢”斗争;变化的原因是新文化运动唤醒了民众,将人们从传统礼教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最后作如下图示可让学生更直观明白新文化运动与前后重大历史事件的关系,让学生学会用联系的观点来看问题。

辛亥革命

不彻底

新文化运动

觉 醒

马克思主义传播

五四运动

(承前)

(启后)

  其次,要将课文中重要知识点要点破、讲透。对重要的知识点,老师不能轻易放过,可预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层层深入。但有时因老师的疏忽或为活跃课堂气氛而将一些重要的知识点“灵活处理掉了”,导致学生没能真正理解,进而影响到对全文的掌握,也增加强记硬背的负担。苏格拉底曾说过:“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点破、讲透重要知识点可成为激活学生的思维细胞的兴奋点,“吊起胃口”的学生会对老师的释疑更有期待,老师的点拨让平淡无奇的几句话有了深度,让一扫而过的几个词有了新的寓意,“意外”的收获是高效课堂不可或缺的元素。

  如:课文讲到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时说“他们大多接受了西方的民权、平等思想和达尔文的进化论……”,而旧教材是将这些思想定性为新文化运动的指导思想。可能一些老师会不加分析就将这一结论告诉同学,学生只好囫囵吞枣。如果在这里让学生讨论一下:“如果将这句话改为:‘他们大多接受了启蒙思想……’行不行?”学生便会揣摩,经过比较、分析,在老师引导下会不难得出下面结论:1)达尔文的进化论不属于启蒙思想,是生物学理论;2)课文的内容更具体,更具针对性:用“民权、平等思想”反对袁世凯谋求君权专制、追求特权的政治企图,用“达尔文的进化论”来反对袁世凯从共和制回到帝制开历史倒车、逆潮流而动的行为;3)民权、平等思想属于民主的范畴,而进化论属于科学的范畴,从多个角度反对袁世凯的倒行逆施更具说服力。这时老师指出这两种思想是新文化运动的指导思想,学生会欣然接受。

  又如课文表述民主与科学时指出:民主有“政治民主”和民主“理念”两层含义,科学也有“科学精神”和“科学技术与科学知识”两层含义。可依此内容设一讨论题:“民主与科学各有两层含义,假如你是陈独秀,你在提倡民主与科学时,会侧重于哪一层含义?”在课文的平铺直叙中,这一质疑又激起了学生思维的浪花。学生讨论后,进而引导点明:辛亥革命后建立了共和政体、颁布了共和国宪法性质的《临时约法》,可以说形式上实现了“政治民主”,但袁世凯实行专制复辟,广大国民对之“若观对岸之火”,说明了当时中国人缺的是民主“理念”自洋务运动我国就开始引进西方近代的科学技术和科学知识,到新文化运动时已有50多年,但2000多年前的圣人之言,当时许多人还顶礼膜拜,将其作为行为准则,不敢怀疑,对比之下中国人缺的更多的是科学精神。所以陈独秀会侧重于提倡民主“理念”和科学精神。

  再者,要让学生了解每篇课文内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历史课老师一般都会梳理或让学生自己整理课文的知识结构,起因、经过、结果、来龙去脉很清楚。“骨架”搭起来了,看上去很美,其实有些知识点间的“经脉”并未打通,对某些知识点理解的不到位,致使学生在回忆这些内容时很吃力。知识点间流畅的衔接与过渡是高效课堂应注意的一个环节。

  如:过去我们将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概括为“五提倡,五反对”,很好记。但岳麓版的新课本内容有一定的变化,鲁迅及其作品放到“‘打倒孔家店’与批判旧礼教”子标题下,同时又增加了“文化平民化”子标题。如再按老套路去讲课,就有点削足适履的味道,虽然学生觉得这样概括会爽朗上口些,但却因此忽略了对内容的斟酌理解。针对课文新的变化我们可就此设置三个问题来全面理解新文化运动内容之间的关系:

  1)面对袁世凯的倒行逆施,“国民若观对岸之火”的状况,激进民主主义者应对的良方是什么?

  进行思想革命,破旧立新,宣传民主与科学,破除专制、迷信思想;

  2)“国民若观对岸之火”现象与袁世凯尊孔复古有什么内在的联系?宣传民主与科学的最大障碍是什么?

  民众受儒家伦理道德长期压抑、束缚,变得麻木、愚昧,而袁世凯想继续利用儒家伦理道德麻醉人们为其专制服务,儒家伦理道德是君主专制的理论基础;要宣传民主与科学就必须破除旧礼教。

  3)当时国民的文化素质整体水平高吗?怎样才能让他们更容易接受这些新思想和新主张?

  国民文化素质低,大多数是文盲。可采用通俗易懂的白话文,以贴近群众的平民教育和深受民众喜爱的白话小说、散文、诗歌等形式来宣传这些新思想新主张。

  根据上述回答便可引导生成这样的结论:课文中子标题“‘德先生’与‘赛先生’”和“‘打倒孔家店’与批判旧礼教” 主要介绍的是激进的民主主义者 “破旧立新”的思想主张,即“破”旧礼教,“立”民主与科学;而子标题“胡适与白话文”和“文化平民化”则主要介绍将新思想推广到民众中去的方式,包括文体与形式。新教材关于新文化运动内容的表述最精炼的概括就是:思想革命的内容与方式。

  最后,在分析教材时可适当挖掘一些教育因素或幽默因素,活跃课堂气氛或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目标。历史教材不是死板的,历史课堂也不应是死气沉沉,历史课本里充满着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素材,挖掘和利用好这些素材可以让历史课堂更有活力。

  如本课在介绍《新青年》作用时写到:“对唤起广大青年的觉悟起了巨大的作用。” 这里我们不妨补充一则毛泽东回忆《新青年》的材料,“《新青年》是有名的新文化运动的杂志,由陈独秀主编。当我在师范学校做学生的时候,我就开始读这一本杂志。我特别爱好胡适、陈独秀的文章。他们代替了梁启超和康有为,一时成了我的模范。” “有很长一段时间,每天除上课、阅报以外,看书,看《新青年》;谈话,谈《新青年》;思考,也思考《新青年》上所提出的问题。”并设置一个教育情境,请同学回答:1)毛泽东当时是学生,他崇拜什么人?爱看什么书?你觉得毛泽东的志趣是什么?2)你现在也是学生,你崇拜谁?有没有看过一本像《新青年》那样让毛泽东着迷的书? 3)《新青年》改变了毛泽东,毛泽东改变了中国,能不能说:一本杂志改变了一个国家?4)想不想读到一本影响自己一生的书?轻松的话题,不仅让学生了解了《新青年》的影响,也引发了学生对读书、偶像、人生的思考。

  综上所述四点,从历史事件之间的相互联系解读到历史概念内在关系的剖析,从重要知识点的理解到教育外延的拓展,都是历史高效课堂不可缺少的因素。而这些都是建立在对教材的分析处理这一平台之上的。在这一平台上,老师设计教学情境,引领学生因疑而思,因思而悟,通过自主阅读、思考、交流去发现、感受。在这一平台上,教师的教学设想与教法得到展示,学生兴趣得到激发、学法得到导引。

  过去的历史课堂无法实现高效,主要问题在于:教师以讲授为主,满堂灌;学生的学习也是以机械记忆为主,学习很被动,兴趣不高,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没有得到充分体现。新课程改革的今天,这些问题正在逐步地得到改进,但高效的历史课堂仍未全面实现,原因在哪?老师对教材内容处理上的偏差是原因中的重要一环。现行高中历史新教材是一纲四本,四本教材在具体内容上的表述不尽相同,这给老师解读相关历史知识提供了巨大的自主空间;再加上网络的发达,相关的历史内容的素材很多,老师在对教材内容的取舍上更加方便。一些老师也因此对教材处理过于轻率,删补过于肆意,导致课堂上历史知识结构残破,学生的理解出现偏误。除此之外,现在的评课标准也会令老师在处理教材内容时更“大胆”。眼下评定一节课成败的重要指标是看课堂上学生参与程度够不够,课堂气氛够不够活跃。为了营造热烈的课堂气氛,老师在设置教学情境时,一些内容被冷落,一些难度被降低,导致一些内容没讲透,学生探究深度不够,参与质量不高,高效课堂也就无法生成。

  分析处理好课文内容是打造高效历史课堂基石,但分析处理好课文内容对历史老师来说并不容易,因为他不仅要考虑到课文内容的各个环节,而且还要顾及到学生的参与与收获。

 

参考书目

《教育心理学纲要》        张大钧 郭 成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6.5

《有效教学策略探微》      诸葛宏     《中小学教育》 2002(8)

《关于历史有效教学的几点思考》 胡柏玲     人教网      2009.04.10 

《历史必修Ⅲ文化发展历程》    曹大为 赵世瑜   岳麓书社       2008.07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课堂论讨与启发学生的思维——以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文明的冲撞与交融》为例    下一篇:点化时代活水,笑谈“过眼烟云”——初中历史“问题教学”点滴谈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