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揣摩 品味 想象 推敲——浅析语文阅读中文本语言的把握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06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文章是作者思想和感情的载体,也是读者领悟作品思想内容,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桥梁。语文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阅读文本开始,通过自主的言语实践活动,走进文本的语言深处,“倾听”文本的声音,“触摸”文本的情感。在人文对话与碰撞中生成带有个体色彩的思想和言语,读出新意。

一、揣摩

语言的含蓄、深刻之处,说出来的往往只是一部分,还有一部分没说出来,即所谓的“弦外之音”、“言外之意”。事实上它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语文课上要引导学生唤起有关表象,运用语境和自己的体验品味出“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如《陈毅市长》中写道:“二是我这个知识分子身上还有着不少酸性……我的身上倒有不少碱性,你我碰在一起,不就中和了吗。”句中的“酸性”、“碱性”、“中和”都是化学术语,是陈毅市长为了切合对方身份,引起对方兴趣的机智用语。教学时切忌浅尝辄止,“蜻蜓点水”般停留在面上,飘在表层,而要让学生通过品味、揣摩等方式,透过现象看本质,悟出这几句潜台词的弦外之音。“酸性”指齐仰之身上所表现出来的清高、固执、不问政治的缺点;“碱性”指共产党人善于团结知识分子,帮助知识分子克服缺点的精神。又如《我国的叔叔于勒》中写道:“我怕伤胃,你只给孩子们买几个好了,可别太好,吃多了生病的。至于若瑟夫,他用不着吃这种东西,别把男孩子惯坏了。”克拉丽丝这话说得何等冠冕堂皇,真的是怕伤胃,怕惯坏孩子吗?醉翁之意不在酒,原因是怕花钱。教学时一定要让学生体会出言外之意,理解克拉丽丝的真正用意。

二、品味

优美的语言往往会给人以无穷的魅力,产生回肠荡气之感。教学时千万不可轻描淡写,浮在表面,而要重锤敲打。组织学生反复朗读、揣摩、比较、品味,品出精美之点,培养审美能力。如《鼎湖山听泉》中有这么一段文字:“那柔曼如提琴者,是草丛中淌过的小溪;那清脆如弹拨者,是石缝间漏下的滴泉;那厚重如倍司轰响者,应为万道细流汇于空谷;那雄浑如铜管齐鸣者,定是激流直下陡壁,飞瀑落下沉潭。”对于这段如诗一般的文字,我采用以下三步让学生品味语言之美,走向语言深处。一是让学生美读,读出感情,读出节奏感。二是让学生比较品味,如把“那柔曼提琴者,是草丛中流过的小溪”改成“在草丛中流淌的小溪的声音,像小提琴一样柔曼。”好不好?为什么?三是让学生思考,文章写泉声的层次,为什么选择提琴、弹拨、倍司、铜管这几种乐器来作喻体?为什么先举喻体,再举本体?通过训练,学生深深领悟到这段文字用了比喻、排比修辞格。句式工整,朗朗上口,具有节奏感,读起来就像在欣赏一首美妙的乐曲,让人感到很美,陶醉其中。

三、想像

所谓“白”是指文学作品写得含蓄,留给读者充分想像空间和回味余地的地方。这些地方往往是作品最精彩的、最吸引人的“神来之笔”,如鲁迅的小说《故乡》中“我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时的心理活动。初中语文教材中不少文学作品有类似的艺术“空白”。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主动地、积极地把自己的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上去,从情境上去领略它,用情感去感受它,从本意或上下文的连贯关系去推敲它,进行“补白”训练。例如郭沫如的《白鹭》中有这样一个自然段“……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我顺势提问:是呀,白鹭孤独地站立在小树的顶端,静静地向远处眺望,它或许在干吗?谁能说说?有同学说它或许在领略清新美好的晨光,它的双眼透出柔和的光芒;有同学说它或许在选择理想的活动场所,眼睛灵活地转动着,那样伶俐;也有同学说白鹭深情地凝视着远方,双眼就像一泓深潭,它正等待远出归来的同伴。它在心中呼唤:亲爱的朋友,你快回来吧!优美的想象,丰富的想象,感人的想象,还可能有更多的或许,耐人寻思,让人回味。

四、推敲

名家名篇中通常有的词语精彩到了无可替代的程度,贴切、传神地表现了人物的外貌、神态、动作、内心世界及事物的特征等等,诸如“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中的“钻”字等等。教学时要引导学生细细咀嚼、回味,体会作者在语方运用方面的高超艺术。例如《在烈日和暴雨下》中有这样一段话:“……坐车的仿佛死在了车上,一声不出地任凭车夫在水里挣命。”老舍先生是一位语言大师,他在这一段里恰到好处地使用了一个词语——挣命,把处在残酷无情环境中祥子的命运概括得十分准确。教学时,我先让同学们查字典,再请同学们根据具体语言环境解释,最终体会出了这个词语的丰富内涵:祥子受尽极端痛苦的折磨、摧残,已经精疲力竭却没有能力主宰自己,他仍然不断地挣扎,力图摆脱不幸的遭遇。又如杨朔的《画山绣水》中有这样一句:“没见过一条水,这样泛滥着劳动人民智慧的想像,只有桂林山水。”句中的“泛滥”一词可谓是一词传神,精妙无比,“表现”、“洋溢”、“充满”等词都不可替代它,意有之而神不够,它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桂林山水凝聚着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前文相照应。对于像“挣命”、“泛滥”这样的精彩用词,要由表及里,不惜时间细细品味。

当然,文学作品中很多词语的理解往往是多元的,真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教师对于学生合情合理的多元理解要予以充分尊重,耐心等待,认真倾听,哪怕花了较多时间也要在所不惜。要深入剖析,进入语言的最里层,探究一词多义现象,感受语言的丰富多彩。如《藤野先生》一课中当先生介绍自己时,后面有几个人笑了起来,这个“笑”可有以下几种理解:学生笑先生的不修边幅;笑藤野先生说话时的声调,对先生的不尊重;有的学生认为课堂十分压抑,能有机会放肆地笑纯粹是找乐;也可理解为学生觉得藤野先生随和,学生都不怕他。教学时若能深挖这个易被人忽视的“笑”的含义,实在是一项有益的语言训练。教学鲁迅先生的美文《雪》时,我注意引导学生理解结尾句“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灵魂”的深刻含义,有人认为是歌颂了雪和寒冷环境不屈斗争的品格,有人认为这个续尾写出了朔方的雪在抗争中献身的悲壮,有人认为和开头相照应,证明雪是由雨变来的,还有人认为这是作者生命体验的深化和提升。其实这些理解均是合理的。一定要让学生鞭辟入里,读书得间。

当然,引导学生走向文本的语言深处远不止以上途径。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把教材视作“活的生命体”,引领学生亲历阅读过程,尽快地诵读、玩味、揣摩,走进文本的语言深处,与文本直接对话,生成独特的理解和体验。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语文课堂不能忽视学生的审美情趣    下一篇:语文教学中的情感共鸣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