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浅谈简约备课中的导语设计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06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浅谈简约备课中的导语设计

常州雕庄中学蒋钦庆 

   一堂成功的语文课,犹如一座有价值的知识宝库。教师如何开启宝库,带领学生在课堂中体会诗意流淌的语言,经历峰回路转的环节,完成启迪学生心智的教学任务呢? 
     简约备课中导语的设计,无疑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手段。大凡有经验的语文教师都十分注重导语的设计。好的导语是优秀的演奏家拔出的第一个音符,散发出神秘的魅力,引诱着听众渐入佳境;好的导语是教师精心打造的一把金钥匙,放射出独特的光芒,带领着学生登堂入室。 
      那么,什么样的导语才算是好的导语呢? 
      1、导语要新奇。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国的大教育家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学生学习的主动力。一篇课文的导语一旦激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就会主动的跟随教师去探讨知识的奥秘.
      2、导语要有艺术性。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青少年学生正处于如诗年华,他们更具有强烈的爱美天性和独特的审美观,我们的语言要给学生的美的享受,才能激起学生的审美体验,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在追求美感性的同时,也要注意情感性。教材中的课文大多是极富有情感的,我们在设计导语时要融进自己的情感,以此拔动学生的心弦,让学生找到情感共鸣。

 总之,教师设计的导语达到美感性与情感性的结合,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让他们在美与情构筑的艺术天地里尽情地体会语文的魅力。 
      3、导语要有知识性。导语是为学生更好的学习教材服务的。因此,教师在设计导语追求新奇性与艺术性时不能忽略导语的知识性。让导语和教学新知紧密联系起来,既能使学生了解本课文的学习内容,又能明确本课的学习目标,这样,更容易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特定的教学任务中。 
      我们明确了导语设计的要求,那么,怎样设计一节课的导语呢?

      语文的性质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虽然在语文教学中,德智美三方面的教育要统一进行,但依具体教学内容必然会各有侧重。以侧重点不同我们将导语设计的方法分为两大类型:创设情境和启发认知。
    创设情境源自于“感人心者,莫乎于情”。一定的情境产生一定的情感,教者动情,学者方能动容。教师引导学生进入语言所蕴含的情境,让他们沉浸于教师所创设的艺术氛围里领悟语言所体现的人文精神,一般做法如下:
     (一)教师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描摹一幅图景或一种意境,从而让学生深受感染,激情澎湃。
    我在讲《狼》一文时,我让学生闭上眼睛,给他们描摹了这样的一种场面:“暮色加浓,你一个人穿行于森林之中,风声飒飒,树叶颤动,一股凉气涌上心头,你不由得加快了脚步。突然,你发现前方绿光忽隐忽现,伴着一声野兽的嗷叫,你意识到了这是狼的叫声。你不想往前走了,可是后面的密林深处还不知潜伏着什么危险的动物。当你还处于犹豫之时,那只狼已经出现在你的面前。”说到这时,有人发出了尖叫声。于是我让他们睁开眼睛,随问他们该怎么办。然后我顺势引入了课文:“有个屠户也在毫无准备之时遇见了狼,而且是两只狼,他选择了哪种方式呢?”这样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如临其境,加强他们的情感体验,震撼他们的心灵,从而得到情感共鸣。
   (二)针对学生爱听奇闻轶事的心理特点,在导入时引用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故事趣闻,从而使学生思路开拓,兴趣变浓。           
    讲《窗》时可以讲讲欧•亨利的故事,讲《孔乙己》可以讲《狂人日记》,讲《有的人》可以谈鲁迅……让学生在绘声绘色的故事之中增添浓厚的兴趣,集中注意力,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 
     (三)教师在课堂上可利用教学挂图、模型、录音、录相、幻灯片图片等教具,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现代科学证明:人大脑中的信息百分之八九十是通过视觉获得的,它化抽象为具体,使学生获得较深的感受。例:讲《活板》时展示幻灯片,让学生观察,就会真切地了活板的制作过程。而朗读带既能培养学生的朗读技能,又能让学生沉浸在朗读者所创设的情感氛围之中。乐曲有助于理解文章的感情基调。如讲高尔基的《海燕》时,可先让学生听中央十套节目配乐朗诵的《海燕》,朗诵者激昂起伏的朗诵配合起伏高昂的音乐在学生内心深处激起层层波澜,让学生完全进入暴风雨的环境,亲身体会海燕在大海上暴风雨到来之前,高傲的飞翔的雄姿!讲授诗歌播放乐曲时,更让诗情变得更加浓郁。如李清照的《一剪梅》,苏轼的《水调歌头》等都有相应的乐曲。
    此外,还有一种特殊的“教具”那就是学生本身。让学生表演,既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如:讲小说《范进中举》时,可先找几个学生表演文章的高潮部分“范进发疯”,其余学生谈观后感。学生表演更适用于该课的导入。中学课本选编了不少剧本,如果先让学生表演其中一片断,学生意犹未尽,必然会跟随教师的思路,去关心剧情的发展。  
    (四)介绍作者写作时的相关背景,让学生了解关于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的一些信息。古代、当代作品、外国作品会给学生的理解制造障碍。为了消除这些障碍,就应该在导语中做一介绍。如讲古文《陋室铭》先介绍铭,本来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文体。这种文体形式短小,文字简洁,一般都是用韵的。然后介绍作者为什么写这篇文章:刘禹锡他因参加政治革新运动而得罪了当时的权贵,被贬至安徽和州当通判。半年时间,刘禹锡被势利小人和州知县策某作弄连搬三次家,住房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是斗室。想想这狗官实在是欺人太甚了,刘禹锡遂愤然提笔写了《陋室铭》一文。扫除了背景障碍,新课也比较容易开头。

综上所述,创设情境型的导语设计方法是以“导”激“情”;而启发认知型的导语设计方法则是以“导”启“思”。

(一)设疑问、引思考。即导语中有意提出疑问,制造悬念,从而激发学生的求解愿望,积极地思考问题。如《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我以问导入,为什么世界上红色的花是所有颜色的花中最多的?学生因此有了探究欲望,“有疑则思,进而解疑”这个过程会让学生充分体验“梦里寻她千百度”的执著和“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惊喜。久而久之会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习惯。 
(二)通过复习已学知识的方式来进而过渡到新课内容的讲授。新旧联系,温故知新,既能巩固旧知,克服遗忘;又能让学生自信百倍去学习新知。语文课本是一个博大的知识体系,前后的知识点、题材内容、艺术风格等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我们在运用“温故知新”法的导语时,可以从知识点入手,也可以从题材、内容、风格处着眼。如教韩愈的《师说》可以回味其《马说》让学生回忆“说”为何义?这就是从知识点入手的。在教《范进中举》时可用同是批判封建礼教科举制度的《孔乙己》导入就是从艺术风格着眼,可回顾风格相似的作品,也可回顾风格迥异的作品。

(三)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题目的意思,领会题意和文意。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它们有的一目了然,体现主题;有的暗藏玄机,意味深刻……透过标题,我们可以抓住文章的主题和脉络。因此,从标题导入课文,能让学生抓住重点,把握中心。如,讲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就可以开始把课题写在黑板上,引导学生析题:题目交待了几个地点?学生们会很快找到答案:两个地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之后继续让学生思考:这两个地点告诉我们什么讯息?在三味书屋须认真读书,“从……到……”揭示的是:作者记叙两个地点的生活。分析出来后就可以顺势引入:“童年是记忆中最美好的画卷,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我们将与鲁迅一起重温童年的生活。现在同学们翻开课本速读课文,思考鲁迅先生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态度是什么呢?试着用一个字概括。” 
    综上所述,启发认知型的导语设计方法注重的是知识的探究和疏通。而更多的是旧知的直接利用。

总之,创设情境以“导”激“情”,更多地体现了导语设计要求的新颖性与艺术性,知识性暗含其中;而启发认知以“导”启“思”,更多地体现了导语设计要求的新颖性与知识性,艺术性暗含其中。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新课程背景下小学作文教学的困惑和对策    下一篇:渗透美育教育,优化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