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浅谈随文练笔的规范性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06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浅谈随文练笔的规范性
     宁波市鄞州区邱隘实验小学   俞成效
【摘要】叶圣陶老先生曾经指出:语文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而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因此,规范随文练笔的契机,引领学生着眼于文本的细微之处,聚焦于情感的喷薄点去潜心会文,让他们在感悟意境、揣摩图意中开发文本的再生资源,将增强课堂教学的层次感,提升对话的深度和广度,实现“读”与“写”的双赢。
【关键词】随文练笔 规范性 以读促写
随文练笔,顾名思义,就是以课文的内容作为写作的素材,把对课文的理解和语言形式的运用有机地结合起来,去体察文本、自我解构文本,实现知、情、意的和谐共振。它既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又巧妙地建构了习作的训练场,成为“读写结合”最有效载体。但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却收效甚微。究其原因主要是练笔的随意性过大,教师往往信手拈来,训练点的撷取因个人的兴趣而异,并没有进行深思熟虑,缺少练笔的系统化、规范化,从而导致有效性的缺失,也就不足为奇了。如何走出随文练笔的误区?如何引导学生体验文之神韵,向青草更青处漫溯?下面我就如何规范地进行随文练笔,谈一些有效的做法。
一、着眼细微点,由此及彼
叶谰教授曾经说过:“我们的语文教学,只有充分地激活原本凝固的语言文字,才能使其变成生命的涌动。”所以我们要洞察入微,把目光着眼于文本的细微之处,潜心会文,体悟出别样的风味。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在执教《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时,抓住 “饱经风霜”一词,让学生据词造段,给黄包车夫画像,成为该课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受于老师教学艺术的启迪,我也尝试着从细微点着眼精心设计课堂练笔。在教学《慈母情深》时,发现课文中的一段细节描写颇耐人寻味:“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我就抓住“龟裂”一词大做文章,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再结合教师给出的图片用上几句话来描述母亲的那双“龟裂”的手。谁知一石激起千层浪,孩子们的情感纷纷被调动起来了,请看其中的一些片段:
母亲的手是那样的粗糙,手掌上长满了厚厚的老茧,一道道深深的口子在掌心纵横交错,就像干旱的农田,一条缠着一条。长年累月的操劳让母亲的手变得更加苍老,好像干枯的树皮。 (施莹迪)
母亲的手曾经是那样的白皙,那样的柔软,可如今却像烧焦的木头。为了这个家,母亲没日没夜地干活,她的手变得那么粗糙,像长了鱼鳞似的。(陈佳峰)
这样的片段描写选择的“点”虽不大,但开掘的内容却深而广泛,“龟裂“这个词的深刻体验已不再是游离于学生精神世界的异客,而是深深地将一个用羸弱的肩膀负担起生活重担的母亲的形象植根于孩子们的心灵深处。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又唤醒他们的创造潜能。潜移默化之中,学生的写作能力必然迅速提高。
二、聚焦喷薄点,直抒胸臆
“文章不是无情物,一字一句总关情”,教材中的课文是专家、学者从浩如烟海的文学作品中精心挑选的,无不是典范中的典范。或隽永含蓄,或激情澎湃,或发人深省,或感人肺腑……但它们无一例外都包含着作者的浓浓深情、拳拳爱意,是作者“情动而辞发”的产物。作者“为情而造文”,学生“循情而读文”,情不自禁地被文中的人、事、景、物而感动,拨动了心灵的琴弦。聚焦情感的喷薄点,让孩子们直抒胸臆,让他们在情感的氛围中潜心会文,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精彩。
《再见了,亲人》一文记叙了1958年最后一批志愿军离朝回国时,同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情景。在引导学生对课文的语言文字进行一番深入的品读、感悟后,学生纷纷被中朝两国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所震撼。此时学生的情感体验是如此的深刻,内心的感受又是如此的丰富,我抓住这一契机,让学生任选大娘、小金花、大嫂中的一个人物,写一段向志愿军告别的话。学生听完既惊诧又兴奋纷纷奋笔疾书,学生的语言虽然稚嫩,流露的却是真性情,是“生命与生命之间的表达与沟通”(余秋雨语)。一个学生这样写道:
再见了,亲爱的孩子们!别再挥手了,列车已经开动了。为了帮我修建房屋,你们已经几夜没合眼了,快回车厢休息吧!八年来,你们为我已经付出得够多了。记得五次战役的时候,我送打糕回来晕倒在路旁,你们不顾自己身体虚弱,冒着炮火,穿过硝烟,把我背下了阵地,还留在家里无微不至地照顾我。谁说我没有亲人?你们就是我最亲的人。孩子们,再见了!我会永远记挂你们的!(许雍怡)
小小的练笔是学生内心深处最原生态的流露,它如花丛中翩翩而舞的蝴蝶,又如林间婉转低吟的鸟儿,是如此弥足珍贵。它积淀了厚重的文化底蕴,绽放出人文与工具并重的光芒,更让学生经历了一次美妙的人生体验,。
三、感悟意境美, 潜文涵咏
随文练笔要“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而中国古典诗词意蕴深刻,是一种渴望感受情感的语言艺术,更是一种“摆脱现实情况,凭主体的独立想象,去创造一种内心情感和思想的诗性世界”。它为学生自由想象,挥洒才情提供了驰骋的空间。因此,指导学生将古诗词改写成现代文,让他们在感悟中想象诗词的意境,品味力透纸背的情愫,最大程度的开掘了文本的潜在资源,创生了文本的再生资源。
比如,我们学习了满清第一才子纳兰性德所写的《长相思》后,被他的那种“身在征程,心系故园”的羁旅胸怀所感染,在学生情感被充分调动的瞬间,我让学生紧紧围绕“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的意境,潜文涵咏勾勒征人的内心世界,从更高层面深化了对课文的感悟和理解。学生的笔尖流淌出这样的语句:
夜深了,帐篷外风雪交加,我的思乡梦被嘈杂的风雪声打断。我再也睡不着了,浓浓的乡愁又涌上心头。为了远征,我告别家乡的父母已经整整一年了,不知道现在他们的身体好吗?……我披着衣服走出帐篷,放眼望去:沙如雪,月似钩。人未寐,几多愁。
我又回头看,每个帐篷里都点着灯,将士们一定也和我一样在微弱的烛光下思念自己的故乡吧?在那遥远的故乡,我那年迈的父母一定也在思念我,希望我能平平安安地回家。 (周宇翔)
诗化的语言,诗意的流淌,既存留了诗的语言美、形象美,又再现了 “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贯起来听”的凄美意境,丰富了学生的语言,对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大有裨益。因此,让学生结合诗词的意境,改写创编诗词,不失为规范随文练笔的有效举措。
四、抓住留白处,想象补白
“留白”是中国传统绘画中一种独特的视觉语言,通过虚实相生达到 “无画处皆成妙境”的理想效果。文章中不少地方写得含蓄委婉、言简意赅,给学生的思维留下了想象、延伸、拓展的空间。因此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要留心捕捉有价值的留白点,引领学生入境体验,通过展开合理的想象,把简练的语句写具体,把意犹未尽的意蕴表露出来,这样不但激发了学生练笔的兴趣,更使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得到有效的训练。

   

《小英雄雨来》一课结尾出人意料,又皆大欢喜,我们的小英雄雨来靠着自己的聪明才智,躲过了鬼子的子弹。当乡亲们得知雨来没有死的时候,他们的心情又将如何?课文把这个遐想的空间留给了广大的读者。我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借鉴课文的写法,运用以景衬情来表述乡亲们的内心澎湃。
蓝天上的浮云倒映在还乡河里,像一张张绽开的笑脸,河水唱着欢快的歌儿“哗哗”地向前流去,芦苇在微风中轻轻地摇曳,仿佛在相互传递着“雨来没有死”的喜讯…… (林雨轩)
这是从个体的丰富情思中生成的充满生机的语言!好的文章就像绘画,时而密不透风,时而又疏可走马,我们语文教师就应该用好这些“疏可走马”处,激发文本的空白召唤力,引导学生抓住留白点,去揣摩,去补白,对文本进行有效的“诠释”,从真正意义上实现我们所期待的最优化的效果。
五、描摹图中意,激活表象
课文插图是课文的第二语言,是语文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它融形象性、直观性、趣味性、启迪性于一体,对提高学生阅读的情趣,体会课文的优美意境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是不可多得的课程资源。我们在规范语言文字的落实点,充分挖掘插图的潜能,根据不同种类我们可采取不同的方法,或启发学生绘声绘色地叙事,或栩栩如生地绘景,或形神兼备地写人,或身临其境地谈感受……为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丰富学生的习作素材提供“源头活水”。
在学习《桂花雨》时,我发现作者满文皆盼摇桂花,但是真正工笔细描摇花乐的只有寥寥数笔,稍显不足。于是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仔细观察文中的插图,把桂花飘落的情景和母亲和孩子们的神态、动作写具体。15分钟后学生的习作交上了,让人不由拍案叫绝。
每当台风来临前,我们全家就拎着大筐、提着竹篮来到桂花树下。我紧紧抱住粗壮的树干,使劲地摇啊摇。顿时,一朵朵桂花从头顶上飘落下来。我越摇越起劲,脸上不由露出得意的笑容。那黄黄的、小小的桂花,像柳絮一样飘落到我们的头发上、身上……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花香。再看看一旁的妈妈弯着腰把一朵朵的桂花小心地捧起放进筐里,她的动作是那样的轻柔,仿佛捧起的是一个个可爱的小娃娃。 (陈瑜峰)
原本静止的画面在教师的启发、点拨之下,刹那间变得满目生辉、熠熠生彩。本来不会言语的插图,在插上想象的翅膀后,变得鲜活而富有质感。在看似不经意间,孩子们翻越了一座又一座的高峰,实现了读与写的“双赢”。
除了以上的做法,我们还可以借鉴文本的经典语段,开掘文本的潜在资源,仿中有创;我们更可以巧用学生的质疑,开拓思路,在辩驳中超越文本……语文是灵动的诗篇,是真情的呼唤。随文练笔源于课堂,但又高于课堂,它开辟了语文教学另一片蔚蓝的天空。规范随文练笔,让孩子们与作者、文本进行深度对话,去从容地记录自己思想的轨迹,去审视揣摩自己的体验与理解、创造和延伸。规范的随文练笔,将使我们的语文课堂绽放如魇的笑容,为孩子们的生活添上绚烂的色彩。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关注导入细节 灵动语文课堂    下一篇:浅谈语言积累的训练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