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多媒体教学让语文课堂绽放异彩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06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的原因很多,涉及教学观念的转变,教学内容的改革,教学模式的优化,教学方法的选择等等。如何解决目前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呢?笔者认为:积极利用现代科技给教学所提供的先进传媒工具,进行多媒体教学,对于迅速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应该说是一个较好的切人口。何以见得呢?因为:
    一、多媒体教学能改变以往传统教学中比较单调的教学方式,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古代的荀子说过:“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揖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选自《劝学》)荀子的这些话对我们今天的语文教学很有启发,课堂教学也必须借助必要的物质条件,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长期以来,传统的语文教学靠的是一张嘴,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的方式进行,教学手段单一,时间、空间过分限制。造成的恶果是学生提不起兴趣,学生在学习中易产生疲劳感,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而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能通过各种先进的电教仪器(如投影、幻灯、录音、录像、电脑、多媒体技术教育网络“OEH”系统等)把教材中的无声的变有声,无形的变有形,无色的变有色……多方面弥补了传统语文教学中的众多不足,大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例如,我在教授朱自清先生的《绿》一文时是这样做的:这是一篇借景抒情,意蕴深远的美文。课本的预习提示已经明确地告诉学生,《绿》格调清朗。节奏明快,充满了生命的活力,洋溢着勃勃生机,正反映出这个时期作者勇于进取的激情。假如作品里的这一激情教师一张嘴是很难让学生领会得到的。于是我借助多媒体,用投影放出景色迷人的梅雨瀑及梅雨潭作背景,用录音机配以《大地情深》那悠长而宽广的主旋律,再由本人朗诵课文:“——那醉人的绿呀!我若能裁你以为带,我将赠给那轻盈的舞女;她必能临风飘举了。我若能捐你以为眼,我将赠给那善歌的盲妹;她必明睁善睬了。我舍不得你,我怎舍得你呢?我用手拍着你,抚摩着你………”如梦般的美景,似天边传来的情绪,纯洁崇高的境界,不断地深化、充实。学生有了这样的情感体验之后,再深入来分析作品,带领学生进入梅雨潭那特殊的意境之中就不是难事了。这正是多媒体教学的魅力所在。
    二、多媒体教学可以提高视觉效果和听觉效果,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学生掌握知识,主要是通过外界事物对视觉器官的刺激传递到人脑中来而实现的。若要求学生上课集中精神,只有想办法紧紧吸引佐学生。怎么吸引呢?首先要学生做到“眼到”。但以往的教学中,学生只能听到老师照本宣科地传授知识,看到老师的一些板书。老师所讲的学生大多没有亲临目睹,难怪学生感到抽象、费解,甚至认为老师在“吹牛”,因而课堂上常出现“台上讲得津津有味,台下听得昏昏欲睡”的现象。当课堂辅以多媒体教学手段之后,适当变学生的听讲得津津有昧,台下听得昏昏欲睡”的现象。当课堂铺以多媒体教学手段之后。适当变学生的听觉为有效的视觉后,效果就大不一样。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这样一来,通过“影”和“像”,就让学生从实况中觉得如亲临其境一般,既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吸引住学生,又能提高信度。例如:南海市经贸学校的郭锦贤老师在对学生进行象征性散文写作指导时是这样做的:关于如何学习运用象征性手法写作散文这个问题要解决的难点是指导学生怎样进行联想。教学中郭老师要求学生以蜜蜂为例通过联想说出蜜蜂的象征意义(作联想练习)。因学生在初中时学过杨朔先生写的《荔枝蜜》,所以学生在回答这个问题时几乎能说出蜜蜂象征勤劳,象征劳动人民,象征忘我工作的人,但是要求学生再联想蜜蜂其它方面的特征,却没有一个学生联想得出,这时,郭老师看到学生确实没有办法了,就用录像出示一幅电脑动画——采蜜图。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图中蜜蜂的采蜜动态,联想出其它象征意义。画面一:一群嘤嘤嗡嗡的蜜蜂在采蜜,一会儿在这朵花上采,一会儿又到另一朵花上采。画面二:蜜蜂酿到的蜜很多,但自己吃的很少。画面三:一只大蜜蜂在采蜜时,专拣鲜花的顶端地方来采。用电脑动画把这三个画面通过录像放映出来,学生立刻来了“精神”。课后有不少学生说,如果不是老师放出录像:他们真的不知道蜜蜂采蜜还有这么多“精彩”的行动。画面一出来学生的视觉受刺激,思维也为之开动,立刻有学生回答我们要为别人,为社会多做贡献,而要求社会给予自己的不要太多;又有学生回答要学会吸取精华去其糟粕。众说纷纭,联想万千。郭老师又抓住这一机会,分步出示名家的联想结果:(用投影出示,画面左边是联想结果的文字,右边则是名家的头像,这样更利于学生通过人去想到句子的含义)①鲁迅:“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很有限,枯燥了。”从蜜蜂“博采”百花.想到一个人读书要博览。②杨朔:“蜜蜂酿的蜜很多,而自己吃的很少”。想到对别人要求甚少、而贡献甚多的崇高情操。③秦牧:从蜜蜂采花是摘取“顶儿尖儿”,想到各行各业要吸取别长处加以融会贯通的一种工作方法。可以说这样的教学,突破的关键是多媒体手段的运用。其次,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另一优点是可以提高学生的听觉效果。知识的掌握除通过视觉器官外, 在很大程度上还得靠听觉器官来实现。而声音是单调还是多样,其听觉效果是截然不同的,只有学生肯听,爱听,专心听的,效果才佳。香港歌坛上被称之为“歌帝”的谭泳麟,“四大天王”歌星所唱的歌之所以能使成千上万的歌迷倾倒,除因为其歌曲富于感情外,还在于其音响是多样化的统一,而使之独具强烈的节奏感和音韵美的特点。课堂教学中声音的传递道理也一样,如果只由教师呆板单一地讲,定会出现教者讲的烦,学者听的厌的现象。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把课堂的声音变单调为多样,集中学生的听力,提高学生的兴奋度,收到“耳到”之效。例如:本人在讲授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的词《念奴娇  赤壁怀古》时是这样做的:苏轼是宋词的豪放派的代表,他的这首词体现了苏轼词的壮阔气魄和豪迈风格。如何引导学生理解,感受词中“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开阔视野和“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动人气的场面是理解词人借景写入,抒发自己对历史和人生的无限感慨的关键。但单凭书本里的字句学生是很难体会词的宏大气魄和深远意境的,子是我在讲授这首词之前就先播放由著名男高音歌唱家杨洪基主唱的大型电视剧《三国演义》的主题歌《大江东去》:“滚滚长江东逝水……”再配以江水滔滔的长江画面(动感投影)学生立刻受到感梁,情绪激动起来。这也是借助多媒体教学法手段之力达到的效果。又如四川省的刘文东老师在讲授《孔雀东南飞》这首长诗时,穿插播放何占豪、陈钢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两篇文章有异曲同工之妙。音乐或高亢或低沉,或急促或悠长,或强烈或轻柔,高低变化起伏不一,与故事情节的发展也能有机地结合。由此,师生们在美妙的乐曲声中,从梁山伯与祝英台联想到课文中的刘兰芝和焦仲卿……

   

    三、多媒体教学还可以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前提下适当增大课堂教学的容量。

    语文课堂教学如果从书本到书本,不补充必要的现实生活中丰富多彩的材料扩展学生的视野,学生学起来就会如同嚼蜡一般,根本无法提起兴趣。而把实际材料融人语文课堂教学中,单靠讲述和板书是无法奏效的。运用电化传媒工具,就能较好地处理这一问题。一些引文,实例,数据,图画,图表及练习题,可通过各种电化传媒工具迅速地显示出来。例如曾飞斌老师在讲授《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一文时就可以说明上述观点。中国的书籍发展达几千年之久,《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一文需要2至3个课时才能将书籍的演变历程讲清楚,而曾老师采用多媒体手段后仅用一课时多即已教完。其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过程如下:
教学过程 教师引导活动过程 学生活动
设疑引问 播放录像:甲骨文(定格20秒)
          缩微图书(定格20秒) 学生思考画面是什么东西?
分析文章 快速播放书籍演变发展过程的一组镜头 学生思考本文是介绍什么知识?
自查练习 放投影:1.给加点字注音
                 2.解释加点字的含义 学生互改练习
分析文章 投影导读图表: 学生在课文中划出有关语句或词语
 演变发展阶段 演变发展原因 演变发展阶段特点 
讨    论 播放几种不同书籍的录像 学生看录像,回顾上面所学的内容。
    
    这堂课教师利用多媒体将书籍的演变及各阶段的特点在屏幕上显示出来,再配以相应的图片和解说,古代的“甲骨文”、“竹简”,现代的“视盘”、“缩微图书”等为学生不熟悉的书籍,在相应的图片录像配合下都一目了然,仅用5—6分钟就在学生头脑中形成完整而清晰的书籍演变概念,既形象生动又简明扼要。这与没有运用多媒体的课堂相比,加快了教学进度,增加了学生课堂上各种能力的训练,增大了课堂的容量,教学效率也明显地提高了。这堂课,教学目标要求并没有降低,教学内容也没有减少,教学时间却缩短了近一半,功劳何在?多媒体教学手段又立下大功。
    又如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常在课堂上进行新授知识的短时反馈或进行小型测验,以便掌握学生的学习现状,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一般在黑板上板书出来费时又费力,起不到快速准确的反馈效果。如果课前将训练内容制成投影片,课堂上借助投影展示出来,又快速又省事,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做既可克服书写速度等因素的限制,增大了训练容量,又可减少学生课外作业量。便于当堂练习,当堂巩固,也便于教师辅导、评议。教师教的灵活,学生学的活泼,收到了一般教学手段无法达到的教学效果。
    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在充分进行多媒体进行教学时,并不是不要粉笔、黑板、板书。面是要注意两方面的密切结合。因此,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必须注意把握好以下几个问题:
    ( l)要适度。这就如病人服药,量少治不好病,量多又会中毒,故要谨遵医嘱,至于一节课该用多少,要视具体内容来定。
    (2)要精当。即传媒的内容应该具有典型性和思维性,能起到举一反三作用。
    (3)要灵活。每一堂课,究竟采用何种传媒工具,必须根据授课内容和联系实际的材料而定,是音,是像,是影,是板书,灵活掌握,交错使用,切莫千篇一律。
    总而言之,多媒体教学方法的兴起,为语文教学注人了新的活力,是当前教学改革的一种新趋势。这对于一个语文教学工作者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我们应该站在改革的前列,增强多媒体教学意识,积极采用多媒体教学,勇于实践,大胆探索,这样,我们的语文教学一定能如虎添翼。
    在多媒体教学势在必行的今天,我们也可以预言:语文多媒体教学普及之日必定是语文教学振兴之时!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巧用信息技术 激活语文课堂    下一篇: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妙用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