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浅谈语文教学的“残缺”之美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06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追求完美是艺术亘古不变的主题,但任何一件艺术作品几乎都无法达到完美。因为艺术的魅力就在于它是一种遗憾的美,一种残缺的美。古希腊著名雕塑作品“断臂维纳斯”的不可超越的美就来自于它的断臂,来自于它的残缺。据说一位著名雕塑家化了很大心血为维纳斯续上手臂,可结果却似狗尾续貂,原来的令人目眩的美荡然无存。教学作为一门艺术,同样不可能达到完美。在语文教学中,“残缺”之美能使课堂教学五彩斑斓,生机勃勃,活力无限。

一、别有天地的生成呈现“残缺”美(教师之憾)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学是一项复杂的活动,它需要教师做出周密的安排,制定出详尽的计划,做好充分的准备,很难想像“脚踩西瓜皮”式的教学会产生美。预设是教师心中完美的蓝图。但课堂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学习的过程,它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因此我们应当从关注生命的高度,用变化、动态的生成的而非静止的、僵化的观点来看待课堂教学,应依据学生学习中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心理的、情感的、知识的需要随时作出富有创意的调整,它不可能近乎完美、滴水不漏,应当允许偏差的存在,允许与预设不一致甚至相矛盾的意外情况的发生。而这一切,又都应当成为一种新的可供开发的教育资源。

1、         影响教学任务完成之憾

学生是阅读的主人,教师只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当学生在学习上产生矛盾时,教师着眼于动态生成的观点,抓住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素材性资源组织教学,课堂将呈现出一种无法预约的精彩。

学习《秦始皇兵马俑》一课时,学生对“背负箭囊”的“背”到底该怎么读举棋不定,等待我裁决之时,我却把“绣球”抛给学生。他们有的读课文,有的查字典,有的相互讨论。一会儿,一生首先站起来发表意见:“我认为该读‘bēi’。字典中说,‘背’作名词时读‘bèi ’,作动词时读‘bēi ’。而‘背负’是一个动词,它是由一组近义词组成的。”另一学生马上反驳:“XX同学说的很有道理,但我们读读句子,‘……身穿铠甲,手持弓弩,背负箭囊……’根据前面句子的结构,‘背’作名词读‘bèi ’更合理,读起来更有节奏感。”大家纷纷点头同意,有的同学还情不自禁地拍起手来。我想学生最后得到的不单是“背”的读音,更重要的是得到了正确的读书方法。最后这节课没有完成预设的教学任务,但这种“遗憾”却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给课堂教学带来了勃勃生机。

    

2、          与教师、教材的意图相左之憾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鼓励学生对阅读内容作出有个性的反应。学习《万里长城》一课接近尾声,师生对“万里长城的伟大,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赞叹不已,教学将画上圆满的句号时,一女生提出了这么一种观点:“为了修筑万里长城,有多少劳动人民付出了宝贵的生命。这太不值得了!”大家都被这一石破天惊的观点惊呆了,一个个张大嘴巴,继而若有所思,接着交头接耳议论起来。我抓住这一教学契机,组织学生进行正反方辩论。学生思维活跃,情绪高涨,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正方从长城的作用及给后人带来的财富来论证修筑长城的必要性,而反方则从生命的宝贵来说明修筑长城的不值得。直到下课还是各执己见。我趁机要求学生以此话题写一篇日记,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

长期以来,受传统的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师拥有对教材的绝对解释权,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被限制在教师的理解范畴之内。于是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被扼杀殆尽。《万里长城》一课,一直围绕着“长城的伟大,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来组织教学,学生的阅读理解也在此框框内打转。上例中,当学生从人文角度提出“修筑长城不值得”时,教师鼓励学生充分表述自己的观点。最后,完美的结局显得“残缺”,但这种“残缺”之美却比预设的“完美”更符合新课程的理念。

二、意犹未尽的结课蕴含“残缺”美(学生之憾)

有人曾说过,中国教育与欧美教育最大的不同是:中国教育把不懂的学生教成懂,欧美教育则是把懂的学生教成不懂。虽然这种说法有失偏颇,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教育的现状。君不见,课堂上教师精心设计提问激发兴趣,大量运用感情朗读体验情感,适时进行语言渲染烘托气氛,适当借助电教手段创设情境……最后在学生疑虑冰释的状态下结束教学,师生皆大欢喜。这种仅仅停留在教师教学形式变化,学生也往往停留在浅层次的“要我学”的状态下的教学,使学生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后劲。成功的课堂教学不应该是句号,而应像省略号,使学生意犹未尽、欲罢不能。它能点燃学生“我要学”的火把,成为学生下一轮学习的助推器。

1、          让疑虑成为激发学生阅读的催化剂

“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是《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理念。如何激发学生读书的热情,促使学生自觉自愿地遨游书海呢?学习《少年闰土》一课,学生对少年闰土的活泼可爱、聪明能干、见多识广有了深刻印象后,我出示了描写中年闰土的一段话:“……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圆脸,已经变得灰黄,而且加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四周肿得通红……那手也不是我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干裂,多是松树皮了……”学生读后自然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会有如此巨大的变化呢?”我就提示学生去看《故乡》。学生心中的“遗憾”激发了他们阅读《故乡》的强烈愿望。后来大多数学生都兴致盎然地看完了《故乡》,还纷纷和我交流读后的感受。

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老师在教学《卧薪尝胆》一课即将结束时,出示了这样一副对联:“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教师说:“上联讲的故事我们已经懂了,而下联同样讲的是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学生要求讲讲故事。薛老师鼓励学生去图书馆找资料,上网查阅……给学生留下了一份“遗憾”,一份“残缺”。我想,此类意犹未尽的结课能使学生从“要我学”的牢笼飞向“我要学”的自由天空,从而真正“享受语文,快乐成长”。

      

2、          让问题成为开启学生思考之门的钥匙

“我思故我在”。法国哲学家帕斯卡在《风中的芦苇在思索》中说:“思想形成人的伟大,一个人不过是自然界里一株最脆弱的芦苇,但它是一株会思考的芦苇。”面对新课程,教师必须是一个会思考、善于思考的人,同时也要教会学生做一株会思考的芦苇。这是语文教学追求的重要目标。特级教师窦桂梅在教学《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是这样结课的:“如果历史可以改写,回到144年以前,假如你是皇帝,是大臣,是守护的士兵,是普通的百姓,面对英法联军的暴行,你会怎么想,怎么做?(当学生从资料中获知有一种传说――火烧圆明园的带路人竟是著名诗人龚自珍的儿子――龚橙时。)再读‘圆明园’这三字,难道你心中仅仅是自豪和愤怒吗?”最后,教师又说:“圆明园的大火早已熄灭,可是我们思考的脚步不能停止,有着五千年文明的中国为什么会被几千个强盗杀到京城?圆明园烧掉的究竟是什么?毁灭的究竟是什么?永远也毁灭不了的又是什么?”教师的一连串问题,激起了学生思想海洋的惊涛骇浪,学生将会带着自省,带着沉甸甸的思考走出课堂,走向未来的人生。

语文教学的“残缺”之美是艺术的特性使然,而不是刻意的追求。如果把完美的教学看作是整数“1”,那么令人赏心悦目的“残缺”之美就是循环小数“0.9”。它越来越接近“1”,但它永远不可能达到“1”。不过,追求完美依然是艺术的终极目标。在追求中品味“残缺”,在追求中享受“精彩”,这就是艺术完美与残缺的辩证统一。

搁笔之时,心中突然一闪:拙文是否也是一种“残缺”?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在课改中发现的几个问题及反思    下一篇:借得“东风”花更香----语文课堂教学中课外资源的引用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