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一堂合格的语文课必须过“三观”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06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一堂合格的语文课必须过“三观”

    赵同生

 

    摘要:一堂合格的语文课必须以什么作基础?本文试图从课堂观、文本观、师生观三个方面略作探讨,笔者认为,在教学内容能保证“一课一得”的基础上,在对文本有准确独到的理解上,在正确处理师生关系的基础上,才有可能上一堂合格的语文课。否则,不管教学设计多么科学,教学手段多么先进,教学花样多么繁多,都会于事无补,甚至整堂课会显得一无是处。

 

关键词:一课一得 课堂观 文本观 师生观 解读

 

许多从事语文教学的老师,都希望自己的课能上成公开课、观摩课、示范课和评比课,都希望自己的课是完美的艺术品,事实上,这只是一种奢望。用王荣生教授的话说,很多语文课,包括公开课,显得一无是处。或者说,我们能把语文课上成合格的课,学生就有福气了。那么一堂合格的语文课以什么作基础?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合格的语文课要求教师具备“一课一得”的课堂观。

近些年来,语文界、非语文界、社会各层面,对中学语文教学毫不留情们地进行着非议和异议,语文教改也进行了很多年了,但收效如何?我觉得,每一堂语文课是构建语文教学的基石,只有把每一堂语文课上合格了,语文教改才有收获,语文教学才有成绩。

但事实上,许多语文同行对一堂课的根本任务、教学内容缺少准确判断,对“教什么”的问题始终模糊不清,做不到“一课一得”,一节课要教给学生什么内容,先教什么,再教什么,后教什么,心中没底。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也不明白自己在教什么,只能是照本宣科地讲下去,或者凭经验教下去。一节课完了,教师也不知道自己教了什么,学生能否从自己这里学到什么。如此长年累月的高耗低能的语文教学,能教出什么来?恐怕只有愚化、禁锢,说白了,就是误人子弟。

教师要备教材教法,备学生学法,这节课教什么,心中有底,胸有成竹。在“教什么”的问题清晰明白之后,“怎么教”就只是技巧、技术层面的问题了。虽然技巧也很重要,但内容决定形式,方向比速度更重要啊!

“一课一得”,既是对教师而言,也是对学生而言,也就是说,教师还得考虑到学生在课中、课后能学到什么。学生在课堂中很清楚自己在学什么,起码在知识与能力目标上,在过程与方法上,能有所体会,有所感悟,有所思考,最后有所收获。在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养成上,能受到积极影响,并有意识地矫正过去的不良做法。课后学生能明白自己学到了什么,学生实际所学的与语文课程目标相一致或相关联。学生能把课堂的内容罗列出来,化为自己的东西,而不是一片空白,一无收获。

在这方面,王荣生教授有精辟的论述,王教授认为:“(语文课)最低标准:教师知道自己在教什么。1.教师对所教内容有自觉的意识。2.所教的是 ‘语文’的内容。3 .教学内容相对集中。”①我觉得王教授提出的“最低标准”,其实也就是合格线,这条线达不到,那就是不合格的。“对所教内容有自觉的意识”,即教师知道自己要教什么、在教什么和教了什么。所教的是“语文”的内容,指教的内容是“语文”,或与“语文”关联很大的内容,这是学科性质和课堂教学所要求的。“教学内容相对集中”指教学内容少而精,切不可眉毛胡须一把抓,看上去什么都教了,实际上什么也没有教,什么也教不会。

且看下面《走一步,再走一步》(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的教学目标:②

知识与能力目标:

(1)    结合语境理解和掌握“训诫”、“嶙峋”、“纳罕”、“小心翼翼”、“啜泣”等词的意义与用法。

(2)    理解“我”的脱险经历带来的人生启示,理解“走一步,再走一步”

的含义。

(3)    学习课文的细节和心理描写,复述故事情节,概括文章主旨。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学生通过阅读讨论、教师讲解、写作交流等方式来理解在很小的题材上也能写出好的文章。

(2)启发学生遇事多动脑筋,在生活中要善于感悟,多角度地思考问题。

情感、态度和价值目标:

通过对文章的欣赏,培养学生正视困难并积极地克服困难的人生态度。

这样的教学目标看似全面、丰富、翔实,很积极地贯彻了新课标的精神,但实际上是贪多求全,很难真正落实,因此这样教下来,很难说清楚教师教了什么,而学生又能学到什么。

教师保证在教学内容方面能做到“一课一得”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充分考虑本班学生的学情,更要充分斟酌这样教下去,学生能学到什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积极地换位思考,全面把握所教内容的深浅、多少等。

 

其次,合格的语文课要求教师具备准确独到的“文本观”。

要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自己要有一桶水,说的是知识储备的问题,语文教学更是如此。眼下,各种教学辅导用书让人目不暇接,网络上的备课资源足够丰富,于是,有的语文老师备课,很大程度上在“复制”、“粘贴”教学参考用书,搬用各种教案,自己根本没有读,或者没有读懂文本。在此情况下,怎么去教学生,怎能上出合格的语文课来?也正是因为教师对教材、对文本缺少自己的阅读、解析,缺少自我判断,教师自身对文本的鉴赏能力太低,所以,也很难上出一堂合格的语文课。

有些时候,教师对文本的解读是错误的,或者偏离了原文的意思。新课程倡导“多元解读”,这当然是正确的,这并不意味着要将“多元解读”与“一元解读”对立起来,彻底否定“一元解读”。换句话说,不管你如何解读法,始终要坚持以原文为本,应当尊重最初始的意义。不同的人对同一文本、同一种语文形式可能有不同的理解,但不等于对文本可以任意解读,文本也不应该、不可能成为任意扭曲的东西。但事实上,这种读不懂、读不准文本的情况,在语文课上,却到处都有:

比如有位老师讲丰自恺先生的《山中避雨》,把文章的中心理解为“美无处不在,只是我们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事实上果真如此吗?细心一点的读过此文的人都会发现,这篇文艺随笔,所谈的是音乐的“教化”作用,文末点题,水到渠成。很多老师在讲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时,抓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分析作者当时心境的闲适、达观,把全文好好读完,事实上并非如此呀!作者那种压抑、孤凄、不被人知,不为世容的心态,表达得既含蓄又带些悲愤。很多老师在讲周国平先生的《寓言二则—白兔和月亮》时,都按课后题的设置,把中心理解为“财产会给人带来患得患失的心理”,其实联系到周国平先生在德国的留学经历,联系到他所受的哲学影响,本文的中心应为“审美是没有功利性的”……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有的时候,教师对语文文本的理解,是非语文化的,也就是去语文化的,这样的课上完后,给人的感觉不是语文课,而是上成了地理课、政治课、生物课或者边缘课。

比如,一位教师执教竺可桢的《大自然的语言》,制定了两个教学目标:③

1.了解物候知识。

2.学习说明方法。

“了解物候知识”,这可不是语文课的内容或要求!教师这样确定教学目标,

文本的解读就存在“非语文化”的倾向,因为语文姓“语”名“文”,改名换姓之后就不叫语文了,除去基本的字词句篇、语修逻文,语文味在哪?语文在哪?所以说,对文本的解读,要从语文科的性质和要求出发,要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出发,要从课本的单元目标等方面出发,把课本的语文味道解读出来了,才可能教出来。

有时候,语文教师在文本的解读上,只会让自己的体验代替学生的体验,不懂得尊重学生的解读,这也是极不可取的。我们都知道,学生和文本之间的对话是课堂的出发点和归宿,学生的文本解读,应当成为教师解读行为的补充,如果文本的意义是学生自行发现、构建起来的,这是可喜的事情!我们要充分发挥教师对文本解读的示范、指导作用,但要注意尊重学生的体验,因为这样也有利于对教师解读能力的锻炼、提高。

比如,有位教师讲戏剧《枣》的时候,自己的解读是“这篇戏剧反映了当代农村在城市化进程中的阵痛”,这无疑是准确到位的。但学生在预习作业中,却写下了自己的感受:“我觉得本戏剧可以用<芙蓉镇>里的序语作结——唱一曲严峻的乡村牧歌。空巢老人,空巢小孩的问题,必将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应当说学生对戏剧的解读是非常全面而深刻的、是非常语文化的,是具有相当积累下的一种自我欣赏的爆发。对于这样的解读,教师应当欣喜、接纳,并内化为自我意识和能力。

 

再次,合格的语文课要求教师具备准确科学的师生观。

《语文课程标准》提到:“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④这段话鼓励教师要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但在如今的语文课堂中,有的教师将师生观来个前所未有的“颠覆”,他们把学生的主体地位推到极至,课堂上充斥着太多的讨论、掌声、喝彩。教师成了看客,放手便成了放羊。在毫无目的的“合作”泥潭里,弄了一身的“泥浆”,却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不少教师在课堂上,一心想形式上热闹,想课堂上出彩,课堂上每个环节都生硬地体现课改的精神:这个环节“合作探究”,那个环节“师生互动”,那个环节“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那个环节“辩论”,再来个“主持大赛”,看似热闹,却没法让人学到语文知识。

笔者曾经到邻市的某中学听课,是一节关于“人和月球”的语文综合实践课,在课堂上学生们吹拉弹唱,说学逗唱,甚至“一哭二闹三说笑”的表演都拿出来了,课堂上真的热闹非凡,掌声雷动,喝彩声此起彼伏,教师只是在临下课时,作了3分钟的点评发言,整堂课就突出一个“闹”字,真可谓一个“闹”字,意境全无!

之所以强调语文教师要有准确的师生观,是因为教师在课堂的组织引导作用是不可缺的。不管怎么说,教师在知识储备、文化积累,生活阅历等方面,都要比学生丰富。这就要求教师要将“一杯水”科学合理地教给学生。《语文课程标准》说:“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⑤课堂上必须有科学的师生观,才能真正做到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才能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性,才能实事求是地进行教学,才能将新课标的精神落到实处。

笔者认为,要想上一堂合格的语文课,必须拥有“一课一得”的课堂观、准确独到的文本观、准确科学的师生观,这是前提条件,这是合格的语文课的基础,但并不等于说,过了这“三观”,就一定能合格。只有明确了“教什么”,心中有数,只有全身心地投入到文本中去,只有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创造性,我们才可能上出合格的语文课,我们的语文课才能“好”起来。

 

本文注释出处:

①《听王荣生教授评课》P16 华东师大出版社  2007年8月版

②《初中新课程语文优秀教学设计与案例》 P13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年5月版

③《语文教学通讯》 P14 2008年2B

④、⑤  《语文课程标准》 P15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7月版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如何让真情洋溢于笔尖    下一篇:重写式作文提升训练中多向交流的实践初探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