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新课程下的高中语文诗歌审美教学探微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07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新课程下的高中语文诗歌审美教学探微

  泽国中学 朱巧萍

  摘要:据《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提出,要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浓厚兴趣,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因而,高中语文新课程中的诗歌审美性教学,不同于以往单纯的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它是在文学作品所展示的审美世界中,通过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征去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最终把文学教学的目的落到实处。审美性教学注重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精神世界,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开拓情感的自由空间,建构学生的精神世界,最终塑造学生的审美人格。

  关键词:高中语文     审美性教学     诗歌鉴赏

  审美性教学,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自觉地运用美的观念和方法来引导和启发学生,使美的追求成为教学目标的组成部分,使教学行为本身成为审美的对象,学生能够在教学过程中感悟美、体验美,在学习知识、获得能力的同时感受着美的熏陶,从而使学生具有识别美、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最终使学生的审美人格得以塑造。

  一、诗歌审美性教学的意义

  诗歌审美性教学是一种创造性的审美活动,其目的就是让学生通过对诗歌的解读,去欣赏美、感受美,最终能创造美。在诗歌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通过审美感受、形象思维、创造表现等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水平。因此只有在认知教学的同时注重和加强审美教学,才能体现语文的本质特性,才能还原语文教学的本质,达到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精神世界,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开拓情感的审美发展,建构学生的审美人格,实现诗歌教学的最终目的。

  二、读诗“四步”,体现审美艺术

  从审美的角度说,美感是一种生命体验,是审美主体在精神上求得的满足。那么如何让学生在读诗的过程中得到精神上的愉悦,充分享受艺术的美感呢?

  (一)蓄势

  蓄势主要体现在心境、审美感官上,当学生对诗歌这一审美对象进行一种饱含情感的审美评价时,它不可能脱离学生的情感、态度、兴趣、爱好和当时的心境等主观因素的影响。学生审美心境的好坏,能直接影响到其心境的开朗乐观,感觉的灵敏锐利。因此教师首先要善于以合适的语言营造一种氛围,或采用视听一体化的方式创设一个个诗的情景,刺激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积极投入的情绪,营造良好的心境,让学生具有健全的审美感官--能欣赏形式美的眼睛和感受音乐美的耳朵。

  如教学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时,不妨先播放一首《三国演义》的主题歌:“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在高亢激昂的歌声的感染下,学生的情绪一下子就会被激发出来。学《琵琶行》的时候,可以先让学生听几支琵琶乐曲,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意境。学《扬州慢》时可摄取扬州的竹西佳处、二十四桥、十里长街等画面,选取几首繁华、哀怨对比鲜明的古筝作为背景音乐,再加上声情并茂的诗文朗读,将它们有机地连缀成一个多媒体课件展示给学生,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感官。对审美对象观察得愈仔细、愈全面,审美感受就愈深刻,所作出的审美判断就愈可靠。

  (二)移情

  移情运用于学生联想和想象,移情于诗歌的意象,进行丰富、补充、具体化自己的经验,迅速而明确地创造一个近似原诗的、富有个性的艺术画面。

  如《诗经·静女》中有“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句,其实茅草芽不一定比上文的彤管美,为何这个小伙子却对它情有独钟呢?因为这是美人所赠,见到它,就会使他想起美人娇好的脸庞,想起与美人相会时的款款深情,于是心思已不复在芳草上了,这就是联想、移情能带来审美快感的一个极好的例子。

  又如杜甫的《登高》前两联好似一个个特写镜头,渲染了秋天萧条、惨淡的特点,如果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将画面勾勒出,并分析其感情,那答案肯定是丰富多彩的,或许有的同学从“无边落木”、“不尽长江”中感悟到一种包容宇宙的开阔气势,一种气象万千深远的境界;或许有的学生看到的是诗人生逢乱世流离失所多年漂泊的无奈;或许有的同学则联系古代文人的“悲秋情绪”,感受到诗人韶光易逝、壮志未酬的苦痛……

  因此,在诗歌教学中教师首先要调动学生各方面的知识积累、生活经验,审美体验,再呼唤学生展开联想,再造美的形象,使其性格和情感移注于物,达到人性化和艺术化。

  (三)共鸣

  共鸣是审美过程中的一种心理现象。从审美对象上看到自己以及与自己有关的经历、情思、理想等等,因而激起情感波澜,引起“人格震动”。

  如“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是白居易与琵琶女产生的感情共鸣;故国凄凉,物是人非,人生短暂,愁绪满怀,恰似这滚滚向东的长江水……这是学生对李煌“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产生的共鸣;“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美好的理想、情感过去以后,一切恍如隔世,往事不堪回首……反复诵读此诗句,学生会沉浸在对美好往事的回忆之中,与诗人产生感情上的共鸣。

  在观赏诗歌的意象时,要引导学生以饱满的情感聚精会神观照、体验外物,把自己的生命和情趣移注到其中,使之具有人的生命活力,从而进入一种物我两忘的境界:以“我”的情趣移注于物,以物的姿态移注于“我”,这样,“我”的情趣和物的姿态交感共鸣,心境和物境互相触发、互相渗透,电光火石似地展现出一片空灵活脱、深邃幽远的新天地,诗人创造的艺术境界在学生心中引起了共鸣,激起感情的波涛,学生沉迷于审美享受中随物宛转,达到“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工与”的境界。

  (四)得意

  王国维《人间词话》:“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诗歌鉴赏对于学生来说,重要的是领会诗歌通过语言、意象表达尚未表达的“意”,而不应拘泥于诗中描绘的具体形象本身,这就是所谓“得意忘言”、“得意忘象”,它是诗歌鉴赏中的最高境界。作为审美对象的诗歌已不复眼前,但它引发的审美兴致犹在,能引起学生的感奋、回味与思索,从而强化由直观获得的美感。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这首诗不仅挟带着一股撕裂天空的情感穿透力,而且更有一种想象瑰奇的意境,仿佛在一瞬间就让我们体悟到“意”和“境”的契合,“神”与“韵”的统一,直抵人的灵魂深处,达到鉴赏诗歌的最高境界。亦如黑格尔说的,具有了内在的生气,情感,灵魂,风骨和精神。

  三、实现新课程诗歌审美性教学的基本策略

  (一)高中语文诗歌教学策略认识

  诗歌教学,当然要符合诗词文体教学的要求,同时还要兼顾这一特殊文体的特殊美质,进行有针对性的审美教学,绝对不能简单粗暴地对待。即依据文体艺术的审美特征,对文体的构成规律、艺术营造系统进行分析、鉴别和赏析,使受教育者通过对课文语言的“意象”把握,接受语文课文中的审美意识,进而加强审美心理的建构。

  1.提高认识,赋予诗歌教学以理性的灵光

  目前高中诗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整个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有关,与学生的爱好有关,但主要是教师的认识问题。高考要求教学直面应试,只要有考试,应试就必然存在,因此在诗歌教学中,教师们大多认为只要“扫清字词障碍”,会翻译诗句大意即算完成教学任务,故将其教学目标定位于识记的层面上,顶多也只是表层理解。在教学中过分强调语文的工具性、实用性而忽视了人文性,这种对中学诗歌教学功能的认识当然是片面的,因为只着眼于狭窄的语言因素和知识因素,而忽略了思维因素与情感因素,必然影响到诗歌教学整体效应的发挥,结果必然乏味低效。针对这种现状,一线教师有必要重新认识现代诗歌教育的价值,从而赋予现代诗歌教学全新的理性认识。

  2.积极探索,重视文本与学生的契合程度

  传统的诗歌教学解析方法,我们应当辩证地对其进行取舍,针对方法中有利于引导学生掌握诗歌基本知识、初步掌握诗歌鉴赏能力的方面,我们应加以发扬,而对于生硬地拆解诗歌,将艺术简单肢解的教学行为,是该及时摒弃的。都说教学备课时,既要备书本,还要备学生,这就提醒我们,在教学者本身解读文学作品时,就要同时考虑到课堂上学生的一般认知水平和可能的表现状态,不可忽视的是针对诗歌所采取的教学方法还应当符合学生的成长现状和心理能力。不同成长阶段的学生表现出不同的认知能力,在接受能力上也有着千差万别。备课备文本时要求备学生,就是要求能将教学方法与学生的学习能力相合拍地运行,以求取得最佳效果。

  3.敢于创新,追求全新的诗歌教学视角

  无数的一线语文教学者在诗歌教学上,的确摸索出了许多方法,也不乏有标新立异、技高一筹者,无论怎样的教学方法,目的追求上能将诗歌教学要求的知识落实到学生的能力培养上,都值得推崇。能创新是绝佳,而传统的教学方式也不可一概否定。如像诵读环节就必不可少,谁能说《再别康桥》、《雨巷》朗诵起来不能让人倾倒呢?毕竟是传诵几代人的名篇,在几乎所有的诗歌朗诵比赛中,是必不可少的篇目。而难就难在,有没有更好的朗诵教学方法打开新的视角,从而让学生与诗歌的距离拉得更近些。

  (二)诗歌教学的课堂操练

  1.拓宽诗歌审美的视界

  在诗歌教学中拓展学生的审美视界,就是交给学生一双在诗歌世界中发现美的眼睛,引导学生发现美、欣赏美。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仔细发现和细细地品味诗歌文本的美,感受诗歌中情感的审美性表达,感受诗歌中意境的艺术性创设,感受诗歌语言独特的内蕴美。

  如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两句诗初看平淡无奇,细细品味,方悟其意境深远。“采菊”的动作不是一般人的动作。它包含着诗人超脱尘世,热爱大自然的情趣。“见”者是无意所见,刻画了一个悠闲自得的诗人形象和一种令人神往的清闲、洒脱、无我之境。此外,林逋的“暗香浮动月黄昏”中的“浮”字,王之涣“春风不度玉门关”中的“度”字,杜甫“随风潜入夜”的“潜”字,王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的“直”、“圆”二字都值得我们“推敲”,都可从中感知寓动于静,以有声衬无声等诗之意境。因此,诗歌中审美性的情感表达方式和诗中所表达的情感,都是诗歌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关注的审美对象。

  2.注重审美心理的引导

  诗歌审美性教学过程要符合学生审美情感心理的发展规律。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往往是对形象和意境审美更容易领悟。在教学中有目的地运用学生的这一特点可以更加有效的促进学生对诗歌作品形象和意境美的审美体验。

  如指导学生朗读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三、四节时,就要学生通过其心理变化想象出杜甫在诗中所展现的不是个人面临大自然如此严重的威胁,而是从自己的困苦联系到人民的痛苦,渴望早日结束这深重的灾难。这不是为了个人而是为了广大人民,只要能尽快解决所有人的困难,自己茅屋独破死亦足。只有让学生在心理中展开这种具有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想象,才能理解诗人在作品中所抒发的那种置自身于度外,忧国忧民的思想境界和胸襟,才能体会到诗人对“安史之乱”的痛恨和对国家人民的同情与关怀。因此,实际教学中利用学生这一心理规律以更好调动学生的审美心理,加强教学效果。这一教学实例,就是运用了学生心理特点,运用学生的擅长形象思维的特点来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

  3.注意审美环境的创设

  诗歌作品本身也是有情境的,诗有三境:物境、情境、意境。诗歌课堂教学中不可忽视情境对教学效果的作用,恰当地创设情境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审美意识,促进新课程诗歌教学目标的实现。诗歌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诗歌文本的意境,引导学生获得审美体验,通过语言描绘创设情景,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课堂练习也应渗透着情境,让学生在情感的审美中去完成,引导学生体验到诗歌的情景之美。

  如卞之琳的《断章》虽然只有短短的四句:“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但是诗人把地点、景物、意象排列组合,表达了常人司空见惯却又难以言说的人生体验和情绪。

  4.恰当地引导学生诵读,进入诗歌文本意境

  在高中语文新课程诗歌教学的课堂上,恰当地引导学生诵读是必要的教学手段。诵读可以促进学生对文意的理解,让学生感悟作品美好的情味,进入诗歌文本的优美意境,培养学生的审美人格。感情深挚的语言,意境深远的作品,不读无从悟出其中的审美属性。

  如《念奴娇》(苏轼)所表达的怀古的缅怀激越之情,《石头城》(刘禹锡)作者对历史沧桑感慨的形象化表达,《秋思》(马致远)则借助一组意象来表达漂泊游子的羁旅之愁,不读是难以真切地感受得出其中的审美意味的。

  总之,高中语文新课程中的诗歌审美性教学,只有在认知教学的同时,注重和加强审美教学,才能体现诗歌教学的本质特性,使学生体验到诗歌的美,在诗歌阅读过程中受到美的熏陶,达到塑造学生审美人格的高度,最终实现高中语文新课程诗歌教学的要求,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姚晓峰。新课标下古典诗文鉴赏方法初探[J].福建教学研究,2009,(4):85.

  [2] 王颖。在诗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J].常州师专学报,2002,(2):63.

  [3] 王存法。诗歌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浅论[J].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2007,(6):120.

  [4] 崔杰。浅谈诗歌教学中审美情趣的培养[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4):57.

  [5] 李彦琼。提高诗歌鉴赏能力[J].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09,(5):142.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新立异还是老调重弹——对高中选修《外国小说欣赏》中第二单元话题“场景”概念的质疑    下一篇:网络流行语,像火一样改变人类生活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