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英语论文

从跨语言的角度看影响外语阅读理解的因素

所属栏目: 英语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10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摘要    在母语环境里学习外语,学习者思维的发展深受母语的影响。本文通过对比构成阅读能力的基本成分在英语和汉语学习中的差异,分析影响外语阅读理解的因素,指出提高外语阅读能力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    跨语言迁移  读者差别  阅读能力  差异和关系

 如何提高外语阅读能力是令很多外语学习者和外语教学者困惑和头痛的难题。有人认为词汇量的多少影响了阅读结果,于是就大量背诵词汇;有人认为句法很关键,就熟读语法;有人认为需要大量的读文章,就饱览群书。可在努力了一段时间后发现对外语阅读的提高不是很明显,那么是什么影响了外语阅读的成功呢?许多研究表明母语对外语学习有很大的影响,那么母语的阅读能力和技能是否对外语阅读有影响呢?

 一、阅读技能跨语言迁移理论

    阅读技能跨语言迁移的两种理论:普遍主义观点和语言特异观。普遍主义观认为一语阅读的各种技能都可以迁移到二语阅读中,语言间没有差异。围绕着两个基本问题研究:一语与二语阅读能力之间的关系和抑制或促进阅读技能迁移的条件。但在跨语言句子加工研究和儿童语言研究表明,一语特征的条件作用不仅影响二语习得(White, 1989)而且影响二语加工中使用的认知程序(Sasaki, 1991)。语言特异观强调文本意义建构所必需的语言加工能力包括解码、形态分析、句法切分以及语篇加工,认为具有不同一语背景的学习者在二语阅读过程中,采用的是不同的认知策略。

    连通主义理论对阅读技能的迁移的启示:语言加工要求读者具有将语言形式映合到对应得功能上的能力;加工能力是与目标语接触经验的累积;功能-形式映合建立起来以后可以自动地被激活。

    Cummins(1979,1991)提出的发展互赖假设(the developmental interdependence hypothesis)认为,二语能力的表现形式和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习二语前的一语能力,二语阅读对一语的读写能力有很强的依赖性。

    Clarke(1979)的语言临界值假设(Linguistic Threshold Hypothesis)提出在外语阅读中外语语言水平是最重要的,母语阅读能力要向外语阅读迁移需达到一定的外语语言水平,即语言的临界值。

 二、一语读者与二(外)语读者的区别

    二语读者与一语读者的差异在于:(1)二语读者的一语读写经验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二语阅读能力的发展;(2)初学阅读的一语读者在接受阅读教学之前就已通过口头交际奠定了基本的语言基础,而二语阅读教学则开始于掌握足够的二语知识之前;(3)一语阅读教学强调解码能力,以帮助学习者将印刷文字与口语词汇联系起来,而二语阅读教学则重视语言基础的建立;(4)一语阅读的信息加工是在单语中进行的,而二语阅读则需要两种语言的参与。

 三、一语和二(外)语的阅读能力构成的差异和关系

    

 认知派认为阅读能力是指读者与文本之间的交互作用,可再分为三个子过程:解码是从印刷文字中直接提取语言信息的过程;文本信息建构事将提取得思想整合起来发现文本意义的过程;情景模式建构是将组合起来的文本信息与先前知识融合的过程。

  1、词汇识别。不同类型文字系统的文字加工不同。英语是拼音文字(alphabetic systems),汉语是词符文字( logography),汉语词汇加工经验对英语词汇识别没有促进作用。研究表明,二语水平与词汇识别关系密切,无论读者的母语为何种语言,低水平的读者词汇识别效率和准确性都显著低于二语水平高的读者,而且其视觉信息提取效率也低。

  2、词汇知识。阅读理解成功与否取决于读者所具备的词汇意义知识,词汇学习和词汇加工同样也需要依赖阅读理解。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因此词汇意义会因个体经验、文化态度、信念不同而有差异。一语词汇知识是意义、概念和声音三者的联系,而二语词汇知识除了上述三者外还要加上与一语对应词汇之间的联系。对一语读者来说,概念知识是词汇与理解之间的重要媒介,而对二语读者来说,二语水平是媒介。

  3、词内意识与词汇知识的发展。词内意识指对词汇内部结构的知觉和对口语词汇内部成分与书写符号单位联系方式的理解。英语是符号-声音与符号-语素规则的映合,英语的词汇信息由词汇的语音和形态构成;汉字是形旁和义旁作为整体发挥作用的。英语的每个书写单位都携带切分语音信息,因此音段的线性组合是语音解码至关重要的;汉语的加工过程是注意整个字和偏旁。

  4、句子加工中的信息整合。普遍认为,语言加工机制的某些成分是许多语言共有的。跨语言实证研究表明,二语句子加工能力的发展是普遍原则、一语映合模式、二语句法特性等多种重要因素错综复杂交互作用的结果。汉语句子语序与英语的语序有一些差异,汉语是句子的重要信息置前,而英语是置后。汉语语态常用主动,英语常用被动。汉语的动词没有时态的变化,而英语有时态变化。Crain & Shankweiler(1998)的加工缺陷假说(processing deficit hypothesis)认为,复杂的语言结构给工作记忆造成过度负担而导致初学阅读者有阅读障碍。

  5、文本加工。文本理解是发现作者交际意图的过程。语篇的理解是建立连贯的过程,这种连贯的建立可以借助于文本中的语言手段,如连词、代词、名词重复(Halliday & Hassan, 1976),也可通过推理完成,如搭桥推理、详释推理。各种知识对语篇阅读中的作用,主要涉及关于世界的一般知识、专业领域知识和形式知识。首先,一个人通过经验积累的一般知识可以组织和阐释新获得的信息提供概念支撑,从而促进对新信息的理解。其次,学科领域知识在高度专门化文本的阅读中所起的作用可能更大。最后,对文本结构组织的了解可以提高文本阅读理解的效率和记忆。研究表明,二语读者在其母语中能够形成命题网络和心理模式,但在二语中似乎只能形成命题表征,内容信息在文本记忆中的表征一语与二语也有差异;二语读者似乎对局部连贯更敏感,而且在推断未知词汇或短语意义时更多使用连贯标记的成分。

 四、总结

    阅读是许多构成阅读基础的次技能的结合,是一个由许多过程组成的庞大的心理过程,需要各个过程之间的协调。

    汉语和英语是属于不同的语言体系,两者在词汇识别、词汇知识、词内意识、句法加工、文本加工有很大差别。由于这些差异使得中国的英语学习者遇到一些障碍。但当英语语言水平达到一定的语言临界值,汉语阅读能力会向英语阅读迁移,从而提高英语阅读能力。在语言临界值中,词汇起着重要的作用,词汇水平对阅读影响也很大,因此扩大词汇量,在阅读中积累词汇,注意在不同语境中英汉词汇对应的词义。语的词缀和词形都有对应的语义,熟悉词的不同词格形式扩大词汇的应用能力。英语句法学习可以提高句子加工和理解速度从而提高阅读水平。英语文化、背景知识、语篇结构的学习有助于阅读理解。大量的汉语阅读可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增加世界知识和专业知识,对外语阅读理解也有帮助。

      

参考文献

1.Clarke MA. Reading in Spanish and English: Evidence from adult ESL learners [J]. Language Learning,1979;(29):121-150

2.Crain, S., & Shankweiler, D. Syntactic complexity and reading acquisition [A]. In A. Davison G.M. Green(Eds.), Linguistic Complexity and text comprehension[C]. Hillsdale, NJ: Erlbaum,1988.167-192

3.Cummins J. Linguistic interdependence and the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of bilingual children[J].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1979;(49):222-251

4.Halliday, M.A.K., & Hasan, R. Cohesion in English[C]. London: Lonman,1976

5.Keiko Koda. Insights into Second Language Reading: A Cross-linguistic Approach [C].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5

6.Sasaki, Y. English and Japanese inter-language comprehension strategies: An analysis based on the competition model [J]. Applied Psycholinguistics,1991;(12):47-73

7.White, L. Universal grammar an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C]. 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1989

8.陈媛媛.英语阅读中不可忽视的母语因素[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170-172

9.陈素琴,范琳.汉语阅读对英语阅读影响的研究[J].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07;(1): 57-59

10.黄纪针.语篇理解与外语阅读[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2):95-96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大学英语整体语言教学探索    下一篇:运用心理学原理指导英语教学浅探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