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道德与法治论文

科学课开放式教学模式初探

所属栏目: 道德与法治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10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因此,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应在“创新为核心”和“学生为主体”观念的指导下,打破原有教学模式的束缚,树立“开放式教学”观念。开放式教学有利于发掘每个学生的潜能,有利于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有利于给每个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和成功机会,有利于更好地启迪思维,让每个学生都能主动、创造性地学习。因此,在教学中,我进行了一些尝试和探索。

     一、着力于放,扩大开放教学的自主性     荷兰教育家费赖登塔尔认为:学习的唯一正确的方法是让学生进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知识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这种再创造的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因此,教师要尽量设计一些探索性、开放性的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具有开拓性、创新性的人才。     二、着眼置疑,强化开放教学的探索性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源。置疑是思维的“启发之源”,是开启创新之门的钥匙。因此,教学中要关于从学生好奇、好问、求知欲强等特点出发,鼓励学生大胆置疑,标新立异,学会带着问题进行学习,学会通过主动的尝试和探索解决问题。     三、立足于操作,突出开放教学的实践性     记得有位博士曾作过这样的对比,中国小学生小时候学习比美国学生强,然而十年后,科研成果比美国孩子少得多,原因何在?就在于美国学生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强。因此,作为中国的现代老师要充分意识到操作的重要性,要善于挖掘教材中一切可以让学生操作的因素,为学生提供演示、动手实验、练习的机会,使其在实践操作中,动脑、动手、动口,去发现新知,发现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     教《植物的一生》时,我发现三年级的许多学生都能告诉你:植物会生根发芽,会长高,会开花结果。那么我们教学《植物的一生》的价值意义该是什么呢?我想,我们的任务应该放在将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变成科学的知识、科学的经验上,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为此,我们要将教学的着力点侧重放在让学生对特定季节、特定温度下的具体对象进行研究,让他们亲自去种植、去观察、测量、记录,然后研究观察记录得到的科学事实、科学数据。用科学事实、科学数据说话,明确:种子种到土里后,过多少天生根、发芽?根和芽怎样生长?是什么样的?能长多高?怎样逐步长高?大约过多少天开花、结果?大约能结多少果?花是什么样的?果是什么样的?从播种到结出种子要多长时间?一粒种子能大约繁殖出多少新的种子?让学生在实践中,在开放性的问题中得到一次次创新能力的培养。     四、着重于用,注重开放教学的应用性     好的教学应该是从学习者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提供给学生充分进行科学实践活动和交流的机会,让学生的学习活动同生活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而这正是开放教学的一个重要特征。开放式教学注重培养学生主动地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一次次良好的情感体验,进而爱科学,善于学习,为终身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如教《植物的营养繁殖》一课,常用的是扦插法、压条法和嫁接法,在教材中对每一种方法只作了简单介绍,要真正学会这些方法要让孩子们去实践。我根据其爱好,每四个学生为一组,每个组研究一个问题。要求是“怎样才能使新的植物体成活率高。”课后有的同学查阅资料,有的问父母或邻居。家里花盆里的植物枝条就成了他们的实验材料。经过一段时间搜集资料和动手实验,我又在课堂上让他们讨论、探究,课堂气氛活跃,他们各抒己见,引经据典,用实物比较,实验结果分析,见解各不相同。有的认为植物的营养繁殖要在适宜的季节。有的认为扦插要把茎的上部剪成平的,下部要用刀削成斜的,有的认为要适当增加温度、湿度和光照……最后经过归纳,总结得出全体同学认可的结论。     又如教学了《植物的叶子》一课后,我就课外组织学生收集树叶制作叶画,同时在收集过程中,利用在科技课学到的植物分类知识,给学校的植物挂上“身份证”(植物名称、分类、特征及花期)体验知识的价值,生命的意义。其实,世界对于老师、学生或者对于每个人永远都会有无尽的困惑,数不清的问题,我们保护了孩子对科学问题的执着,就是保护了环境,保护了世界的未来!但科学课的教法、学法探究,仍将是我们未来教学的一大难题,值得我们去探索,去寻求。 来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谈谈科学课改中的教学    下一篇:谈新课程下教学情境的设置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