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道德与法治论文

“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谈政治课的激趣

所属栏目: 道德与法治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10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现实生活中由于政治本身的理论性较强,再加上学生涉世未深,令人感到抽象沉闷、枯燥乏味,缺乏兴趣和热情,甚至产生畏难心理和厌学情绪。想想自己也是从学生时代度过,很有同感,于是,在教学中不断思考和实践,引导学生由“厌学”到“乐学”兴趣,可以给学生以动力和毅力,促进学生的学习。学生一旦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就会全身心地投入,显出惊人的热情,出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局面。

一、革新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兴趣

课堂是向学生传授知识,开展教学活动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学习需要入手,改革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让学生成为真正的课堂主人。

1、      创设情景,树立学生主体思想,增强学生参与意识。

在政治教学中如能恰当地、巧妙地设置情境,点燃学生心底的兴趣之火,变外部说教为内在需求,化枯燥为生动,变沉闷为轻松,化抽象为具体,变平淡为神奇,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出奇制胜的效果,使政治课充满生气和灵气,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而将外在的知识转化为内在的素质。为此,在教学中,我常常创设情景,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公民依法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这一课的学习中,教师设置情景让学生进行角色表演:“外国人”、“未满18周岁的人”、“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满18周岁,没有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中国人”,让其他同学断定这些角色中,哪些具备选举的资格。表演的学生积极性很高,其他的学生感到新颖,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教师因势利导开展“竞选班长”的活动加深学生对本课的理解,增加学生参与意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取得良好的效果。

2、      通过新奇的导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万事开头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这些俗语足以说明课堂导入是多么的重要。导入得好,则如一剂亢奋药会激发学生渴求知识的情感,反之,则如一剂安眠药,不讲则已,一讲便进入催眠状态。在教学中我体会到在备课充分的基础上,注意观察生活,了解学生的所好,巧妙地设置情境,则很容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一个好的导入,可以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从一开始就将学生的“心”紧紧抓住,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师的授课内容上来。因此,教师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不要千篇一律的“复习——导入”,而应对导入进行大胆地创造,精心地设计。可以通过设置悬念,或者利用多媒体手段,制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也可以用一个笑话、一副漫画、一段新闻奇事、一段音乐等等,让学生感受到政治课的丰富、生动与深邃,使学生感到政治课也是别有“一番风味”的,从而达到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3、      通过学生对思想政治课乐趣的亲身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就某个问题,让学生“过一把教师瘾”。通过“备课”“讲课”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增添政治课学习的乐趣,也使学生体会到教师的艰辛,从而更加珍惜教师的劳动,更加专心认真地学习。另外,还可以根据教学实际让学生充当教材中的角色,或者表演或者对话等,体验“生活”,从而激发学生兴趣。例如,讲“良好性格的特点”(初一《思想政治》上册)时,我将良好性格的四个特点分别编成小品《比赛输了以后》、《写完作业再玩》、《看足球》、《抓小偷》,让学生表演。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不仅更深、更好地理解了良好性格的特点,而且重要的是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思想政治课的趣味性,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4、      通过创造成功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追求成功,表现自己,是每一个人都具有的心理倾向。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创造成功的机会,体验成功。例如,平时检测时,我将总分设计成120分,这样,学生考试下来相应地都得到了高分。这既满足了学生希望成功的心理需求,又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激发了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学习兴趣。难怪学生平时感叹:“我政治学得不错,我太喜欢政治了!”。另外,对分数不要过于吝啬,差几分就能及格或者红分的同学,大可以适当“施舍”。还可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精心设计不同的问题,让每一个学生的才智都能得到充分地发挥。

5、      通过引发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心理学认为,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头脑里已有了原认知结构,他总是试图以这种原有的认知结构来同化新知识,一旦新知识出现差异,就会在认知心理上产生认知冲突,引发探究性反射,有了这种反射,思维就回应运而生,从而引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心理。因此,在政治课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关键是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学习心理的动态变化,去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以此为突破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劳动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初二《思想政治》下册)时,我这样发问:“‘劳动不劳动是我个人的事,与他人无关’的看法对吗?”于是学生们议论纷纷:“社会上一些人不劳动,不是活得好好的?哪个管得了?”这样,自然地就使学生在认知上产生了冲突,刺激了学生的思维,引起了学生的兴趣。

二、注重时事教学,激发学生求知欲

许多学生课下聊天,提起布什,伊拉克战争津津乐道,可是一旦上政治课却无精打采,哈欠连天。我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教师过于注重理论传授,忽视以时事新闻生动事例提高学生的兴趣。时事事例丰富生动和教材有一定联系。青少年有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对国家大事非常关心。因此,教师结合时事政治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借助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以外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和思想教育的活动,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通过课外活动,有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另外,通过组织课外活动,还可以使学生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际之中,在解决问题中感受到学习政治课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作为一名政治教师,要充分认识开展课外活动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作用。开展课外活动,从活动内容上看,要把社会活动、文艺活动、思想道德教育活动与课本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从活动形式上,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知识竞赛、兴趣小组、演讲会、报告会,还可以组织学生观看法庭审判、参观游览、社会调查、专题访问、观看电影等。从组织形式上,既可以组织群体性活动(如参观游览等),也可以组织个体性活动(如写小论文

   

等)。通过课外活动,寓教于乐,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创造最佳的思想氛围。

初中学生正处在长知识长身体的时期,有很大的可塑性。同时,他们的依赖性也很强,期待着教师的指导和帮助。学生的这种向师心理为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活动是知识和情感两条线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完成的。其中,情感的协调和渗透对知识、智能任务的完成起到催化作用。”教师要热爱学生,做学生的朋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给学生以慈母般的爱,真诚地喜欢他们,爱护他们,信任他们,尊重他们,做他们的良师益友,这有利于调动学生自身积极的心理因素,产生对教师的“好感”。要发扬教育民主,善于倾听学生的意见,多与学生接触,使学生感到教师的亲切、“可爱”,从而产生对教师的信任感,实现师生之间的心理交融。要对学生一视同仁,公平对待。对学生的缺点错误进行耐心地教育,能与学生心理互换,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理解学生的意见和要求,满足学生的正当需求。“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教师对学生充满了尊重、关心和信任,以一颗爱心去包容学生,学生反过来也会给老师相应的积极的回报。当这种情感达到一定的程度时,就会产生情感的迁移,从而“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学”。因此,教师要与学生建立亦师亦友的和谐的师生关系,唤起学生的“爱师”情感,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作为政治课教师必须加强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激发,让学生乐学、好学。爱因斯坦也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把“最好的老师”交给学生,力求使教学活动生动活泼、妙趣无穷,以吸引学生,形成愉悦的学习氛围。这对我们实施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是非常有益的。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谈思想品德课兴趣的培养    下一篇:以情感为纽带 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灵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