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历史论文

当前历史教师如何适应课改教学

所属栏目: 历史论文  更新时间:2017-01-10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是对传统教学观念的一次挑战。以前教学目标的固定化与封闭性,使中学历史课堂完成教学目标时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模式,即分为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想教育三个方面。这种模式已不能适应当前的课改形势。不同年级学生在审美教育、情感教育、心理教育等方面的心理需求在历史课堂往往不被认识或重视,这些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另外,固定化也导致了相对的封闭性,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忽视各项目标之间有机联系的现象。其表现,一是知识目标定得多且细,课堂教学承载量过大;二是能力目标和思想教育目标往往流于空泛,存在着老师用教学大纲中“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向学生进行社会发展规律教育、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等历史教育的宏观目标作为一节课的具体目标的现象。三是教学目标间不能统筹兼顾,常常厚此薄彼或顾此失彼。其结果,是使中学历史教学的育人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因此,我们历史教师必须以全新理念采用最优化的对策以适应新一轮教改的需要。

  首先:更新教育理念。

  教师不仅要认识到历史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既要让学生了解、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历程,又要通过各种有效方法和途径让学生初步掌握学习历史的的基础方法———学会学习历史,培养正确的历史思维习惯,从而为学生人格、个性的健康发展和学习潜力的发掘打下坚实基础,而绝不仅仅停留在传道、授业、解惑上。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旧的教学观将教师视为知识的传递者、能力的培养者、思想认识的教育者。在这种观念下,不少教师在备课时对学生的自主性活动或是缺乏设计,或是停留在一问一答浅层次的认知活动上。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单一化,也造成学生主体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历史课上教师以自己为中心,讲述时间过长,学生主要是听教师讲,处在被动地位的现象还比较普遍地存在。其结果是,学生对历史课不感兴趣,课堂教学质量得不到真正提高。所以从学生发展出发,实现教学目标的开放性。“学史使人明智”可以说是对历史规律、人类文明发展的科学认识;“智”既包括鉴古知今的认识智慧,也包括开拓未来的创新智慧。“明智”的过程就是引导学生运用分析、归纳、比较和概括等思维方式,对重要的历史问题、历史现象和历史进程的认识过程。这个认识既体现了教学目标的多元化,也说明了各项目标间开放、渗透和融通。

  对策二:实现角色转变。

  历史教师应该由学生一切活动的包办者转为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参与者、合作者、引路者、促进者,确立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学生是历史学习的主体,确立这样的思想,深化历史课堂教学改革,需要我们认识主体、尊重主体、发展主体,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学生在自身的“体验”中学习历史,在体验中“学会学习历史”,就是能力的培养过程和人文素质的提高过程。第一,认识主体,就要转变旧的教学观念,改变“以讲为主”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明确“教”是为了学生的“学”;学生要成为教学活动的全面参与者;教师要成为学生主动学习的指导者和组织者。认识主体还要突破以教材为中心的旧观念,全面了解学生,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按照学生发展的需要,调整教材内容,删繁就简,以保证学生主体参与教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第二,尊重主体,就要在教学过程中创设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平等、和谐的民主学习氛围。教学民主性的激励作用是显而易见的,许多思维的火花就是在尊重中绽放。尊重主体就要面向全体学生,平等地关注和尊重每一个学生,给他们以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及表现、发展能力的机会。尊重主体就要在课堂上关注到学生基础、智力和爱好特长的不同,使他们都能参与教学活动。一些历史教师因材施教,实行了的分层教学。他们不仅在课堂教学中的讲述、自学、提问等环节兼顾了不同层次的学生,而且在课前预习、课后辅导、作业和考核中都从层次性出发,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样,全体学生在不同基础上都可以取得不同程度的成功,这种成功可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并迁移到整个历史学习的过程中。第三,发展主体,探索适合学生主体学习的教学模式。教学模式作为课堂教学的结构和活动程序是客观存在的,它受制于教育思想和理论的指导。“以讲为主”教学模式是传统教学思想和历史教学传承习惯的体现。随着素质教育研究的深入,改变旧的教学模式和落实素质教育精神已成为广大历史教师的自觉行动。

  要平等对待学生,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学生依分数高低被分为好生和后进生,教师更多地关注“好生”,而忽视后进生。而今天我们强调师生间平等合作、真诚地对话,促进全体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教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再也不能把传授知识作为主要任务和目标,把主要精力放在检查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上,而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辅导者,成为学生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者,把教学中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学”上。

  其次,教师是学生人生的引路人。一方面教师不能仅仅传播知识,而应引导学生沿着正确道路前行,并且不断在其成长的道路上设置不同的路标,引导其向更高目标前进;另一方面,教师要从过去“道德说教者”的传统角色解放出来,成为学生健康心理、健康品德的促进者,引导学生会自我调适、自我选择。

  对策三:创新教学方法 。

  教师要改变过去“填鸭式”的满堂灌的方法,努力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由传统的学习方式“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如把音乐引入历史教学。在讲《中国共产党成立》时师生高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让学生进入学习佳境,教师提问: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成立的?其成立有何历史意义?讲到建国后新中国取得的伟大成就时,再重温一遍歌曲,收到画龙点睛效果,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

  如果说主动性学习表现为我要学,那么独立性表现为我能学,要求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性,积极鼓励学生独立学习,并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独立学习。如撰写历史小论文,成立历史课外活动学习小组,也可根据历史题材进行小品表演、上网搜集资料、观看电视、电影等活动。

  在教学中打破“一刀切”、“一锅煮”的做法,可采用多层次教学法,针对部分“吃不饱”的学生可适当加大难度,提高层次;针对“吃不了”或“不知如何吃”的学生可适当降低难度。尤其要尊重智力发育迟缓的学生,尊重学习成绩不良的学生。

  把历史教学与人格培养有机结合,让学生从历史知识里学习做人的道理,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保持积极的自我意识,勇于表现自我、展示自我。如学习“新航路开辟”时培养学生勇敢的探索精神。同时历史教学也是培养爱国主义浓厚情感的极好课堂。通过中国古代史教学,让学生领略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增加民族自豪感,通过中国近现代史学习,培养学生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和使命感。

  同时还需要历史教师有团结合作精神,充分发挥教研组、备课组的群体优势,彼此尊重、相互学习、团结互助。历史教师还可以与其他学科的老师合作,不断进行跨学科知识的渗透。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初中历史课“十六字教学法”初探    下一篇: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之“合作探究”策略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