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班主任论文

小学生在班级管理中参与意识的现状调查与思考

所属栏目: 班主任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10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摘要】本文调查的对象为年龄在10-11岁的小学四年级学生,调查现阶段小学中对于小学生参与班级管理意识的各种制约因素,笔者主要从教师、家长、学生自身等方面的影响入手来进行探讨。并针对此现状提出了一些思考与建议:真正落实素质教育;给学生以高尚的爱;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充分发挥每一位学生的潜能;把教师的权威转化为集体的意志;学生干部的培养应面向全体学生等。希望能对小学教育管理工作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小学生;教师;班级管理;参与意识

一、问题的提出

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改革和实践的中心课题,这种教育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要求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在这种新的理念的指导下,学生管理工作应充分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自主能力,实施“学生主体性管理”,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服务,让每个学生都成为班级管理者,增强每个孩子在班级管理中的参与意识。

小学生在班级管理中参与意识的培养,有助于发挥他们的主人翁作用,培养他们的独立意识,培养和发展现实的能力,对今后他们走上社会,踏上工作岗位时,为能力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那么到底是哪些因素影响了小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参与意识?我们又该如何提高小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参与意识呢?因此,本篇报告将通过对海盐地区小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参与意识的情况进行调查,从目前学校的现状着手,分析现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一些思考与建议,为小学教育工作者更好地开展教育工作提供一些参考信息。

二、调查设计

(一)调查目的:本调查的目的是为了了解现在小学中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现状,并争对出现的一些问题提出一些有价值的策略。

(二)调查对象:嘉善县魏塘镇中心小学四年级两个班的学生,共110人。发放问卷110份,收回110份,收回率为100%;有效问卷104份,有效率为94.55%

       

(三)研究方法:问卷法、观察法

(四)研究工具:用自己设计编写的《关于小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调查问卷》进行调查。本调查问卷共18题,其中前17道为选择题,第18道为开放性问题。

(五)调查时间:2005年12月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据调查研究得知教师、学生自身及家长对小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意识有着很大的影响,试分析如下:

(一)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方面的影响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没有教师集体,也就没有学生集体”。教师对于学生的教育作用影响很大,而在素质教育的前提之下,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在具体的教育管理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有待改进的地方。

1.对学生保护过度

不少教师处处事必躬亲,对学生很不放心,时时怕出事,不给学生自主管理的机会,把学生处在自己的保护之下才算放心,因此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学习上、社会交往等各方面都表现出很强的依赖性与不成熟性。

表一:

你觉得你的班主任老师对你们管得太多了吗?

A、是的老师什么事都要管

B、老师管得恰到好处

C、老师什么都不管我们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44

42.31%

60

57.69%

0

0%

          

从上表可以看到,有57.69%的学生认为班主任老师对自己管得恰到好处,但也有不少学生觉得自己的班主任老师对他们管得太多了。在实践中如何把班主任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自觉行为,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能力,是班主任老师需要正确把握的问题。

2.教师无法完全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创造”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民主就意味着,教师在对待学生时,不能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必须一视同仁,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

①教师过分注重智育的价值观

表二:学生在班级中担任的职务与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统计表

学习成绩

担任职务

较优秀(30人)

一般(64人)

不太理想(10人)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班长或大队长(8人)

7

87.5%

1

12.5%

0

0%

中队长或小队长、小组长(39人)

17

43.59%

22

56.41%

0

0%

课代表(7人)

3

42.86%

4

57.16%

0

0%

其它(13人)

2

15.38%

11

84.62%

0

0%

不担任任何职务(37人)

3

8.11%

26

70.27%

10

27.03%

           

 

 

 

 

 

 

 

 

 

 

表三:学生参加活动或比赛的密度与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统计表

学习成绩

参加活动密度

较优秀(30人)

一般(64人)

不太理想(10人)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经常有机会参加(24人)

18

60%

5

7.81%

1

10%

有时会有机会参加(45人)

11

36.67%

29

45.31%

5

50%

难得有机会参加(25人)

1

3.33%

22

34.38%

2

20%

根本没有机会参加(10人)

0

0%

8

12.5%

2

20%

            

由以上两个表可以看出,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在班级中担任职务的大小和参加活动的密度。在我所调查的担任班长或大队长的8名学生中有7名是学习成绩较优秀的学生,占了其中的87.5%,而其中的 10名学习成绩不太理想的学生中却没有一名学生是有担任班干部的。难道这些在学习上暂时有困难的学生真的没有一个是有能力的吗?另外,由表三可以看出,学习成绩较优秀的学生经常有机会参加活动或比赛的机会远远高于学习成绩一般或不太理想的学生,而那些学习成绩不太理想的学生难得有机会或根本没机会参加活动或比赛的机率却远远高于成绩优秀的学生。这种过分注重智育的价值观,实际上把学习困难的学生打入了“另册”,使他们的人格受到不公正待遇,自我形象逐渐贬值与扭曲。

②教师的功利性

表四:学生参加活动或比赛的密度与学生特长多少的关系

      特长的多少

参加活动密度

有很多特长

有一两样特长

没有特长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经常有机会参加

16

39.02%

8

13.11%

0

0%

有时会有机会参加

20

48.78%

25

40.98%

0

0%

难得有机会参加

5

12.20%

19

31.15%

1

50%

根本没有机会参加

0

0%

9

14.75%

1

50%

             

由表三和表四可以看出,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及自身特长的多少与参加活动或比赛的机会有着很明显的关系。学习成绩好、特长多的学生往往会受到教师的重视,参加活动或比赛的机会也会比较多,而那些学习成绩不太理想、特长少的学生则正好相反,往往不太受教师的重视。这在某一方面也是受到了教师功利性的作用。

(二)学生方面的影响

1.学生自身心理特征的差异

表五:

你喜欢(或想)当班干部吗?

A、很喜欢(想)当

B、随便

C、不喜欢(想)当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64

61.54%

28

26.92%

12

11.53%

            [11]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以己之长补己之短 -- 浅谈班级管理    下一篇:在班级管理中渗透品德教育的实践探索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