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浅谈如何借用字理教学来促进低年级写字教学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15-02-03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温岭市大溪镇潘郎小学  陈黎黎

  【内容摘要】低段学生的书写状况不容乐观,错字、别字较多,而利用字理分析文字的结构,可以培养小学生的辨字能力,从而提高书写能力。本文试图凸显字理,让学生体会汉字的意象美;融入字理,让学生领悟汉字丰富的文化内涵;渗透字理,让学生感受汉语言文字独特的魅力。从而运用“溯源--对照”、“分解--组合”等字理教学法促进学生正确书写。

  【关键词】字理教学   正确书写

  小学语文识字写字教学是基础教育的基础,要切实地提高小学生的识字写字效率,就必须“进一步研究小学识字教学的规律,包括学生的汉字学习的认知规律和汉字本身的规律”。现代的教学理念重在通过识字来尽早阅读,然后又通过阅读来促进识字教学。

  笔者从自己的写字教学经历和通过对现在小学生识字写字现象的广泛调查,发现字理教学存在很大的提高空间。作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汉字文化的充分掌握是必备的重要素质。在小学生识字过程中,通过结合汉字文化来开展字理教学,能更好地改变目前识字教学中枯燥识记的现状,提高儿童的识字能力,帮助孩子记忆汉字的音形义,培养儿童的分析、观察、理解和想象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培养儿童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而且从小接受汉字文化的熏陶,在学习汉字的过程中,追本溯源,了解汉字造字的来源以及汉字后面所蕴含的故事及最根本的意义,更加有利于传承中国优秀的古典文化。注重利用“六书”分析文字的结构,培养小学生的辨字能力;讲解文字的起源故事和相关典故,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等,改善现在小学生书写错别字连篇的缺陷。

  一、字理教学对写字教学的作用

  (一)凸显字理,让学生体会汉字的意象美

  汉字如“诗”似“画”,这是因其表意性使然,依据字理析解汉字,学生就能透过汉字的笔画出现如“诗”似“画”般丰富的内心视象,从而形象地、牢固地、快速地识记汉字。如何使汉字由抽象的符号转化为生动的意象呢?一般采取的对策是:

  1.通过图字对照重现象形字的形象

  如禾穗图与“禾”字的比照,简笔画的山形与“山”字的比照等。几乎每一种版本的低年级语文教材初学构字率较强的独体字时,课本里都会以“文字图--小篆--楷书”的形式出现,因此,我们应很好地对这三者进行比照,这样就比单纯地教楷体的独体字时,学生更能正确的书写。

  2.通过字形展开联想和想象

  对于那些由独体字组合而成的会意字,可采用分解组合的方式,引导学生体会其“会意”的方法。如“采”由部件“爪”和“木”组成,可具体地想象人们用“爪”在“木”上采摘茶叶或果实的情景;由“男”字的“田”和“力”想象远古的男子在“田”间出“力”劳作的情形,还可由此联想到妇女在家纺纱织布的情景,由此,一幅男耕女织的画面就会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这样子形象地呈现,学生的书写正确性就会大大提高。

  3.通过动作演示再现情景

  如会意字“拿”“掰”等,这类字动感十足,用动作演示十分形象。即使是“望”、“瞧”、“眺”、“瞅”、“盯”、“窥”、“盼”、“瞄”、“睬”、“瞪”、“瞰”、“瞥”、“瞟”等形声,也可以用表情和动作来显现。

  引导学生透过字形想象汉字所蕴涵的意象,久而久之,一个个的汉字在学生的眼前就真的会如“诗”似“画”,甚至其形其色其声俱现。通过字理的析解和意像的透视,此时,就像于漪说的,“如果打开用汉字写的一本书,那就好象进入了一个画廊,一幅幅画争先恐后地向你的感官申述它的喜怒哀乐。”

  (二)融入字理,让学生领悟汉字丰富的文化内涵

  汉字不只是记录汉语的工具,而且是中国古代社会的活化古。汉字具有平面的二维结构的特点,它的形旁是信息存储体,它的声旁是信息识别体,至于象形字、会意字,几乎可以望文生义,文化内涵极其丰富,这样的信息载体的特点是线性的拼音文字所不具备的。我们应尽量通过析解汉字的形义,让学生感悟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1.在字理析解中了解汉字形义的演变情况

  造字之初的象形字生动逼真、图文合一,使人见字而识形,见形而知义。尔后的会意字内涵丰富,组构巧妙。例如“监”,繁体为監,像一个人弯着腰(亽),瞪着眼睛(臣)下视水盆(皿)照面的情状,本义是照镜子。这个字告诉我们人类最初没有镜子,只好用盆子装水照面修容。春秋时,人们掌握了青铜冶炼技术,并利用青铜磨制出了可以照面的铜镜,于是先后以“鉴”、“镜”表示,以区别原来的水盆镜子。今天,我们使用的镜子已不是铜的而是玻璃的了,但我们仍沿用“镜”字,这样我们也可以从中窥探出其历史文化的发展轨迹。

  2.在字理析解中受到传统美德的教育

  古人造字时,把自己的道德标准也融入了构字之中。如“信”字,从人从言,意为“人”“言”须诚信,诚信乃为人之本。“仁”字,从人从二,人与人相亲相爱为仁,即仁者爱人。忠字,从心,中声,尽心尽力,赤诚无私为忠,这是指对众人、对国家的心态。孝字,从老省,从子。儿子尽心侍奉老人为孝。古语说,忠臣出于孝子之门,古人认为这便是人之异于禽兽的地方。真乃“字小乾坤大”,从这些汉字中折射出古人诸多的价值观念,通过对这些汉字字理的析解,很自然地就渗透了中华传统美德的教育。

  3.在字理析解中了解古代文化常识

  形声字由表义的形旁和标音的声旁组合而成,是一种比较科学、能产的造字方法,其表意的形旁对于我们研究汉语词的原始意义,研究古代社会生活及其发展,了解当时人类的认识水平,都是很有帮助的。如“财、货、贵、贱”等字以“贝”为形旁,“币、帛”以“巾”为形旁,“钱、银”以“金”为形旁,从这些不同的形旁可知我国古代曾先后用过贝壳、丝帛和金银来作货币,反映了汉族人民对于货币价值观念的发展过程。

  如此析解字理,能使学生领悟到祖国汉字所蕴涵的极其深厚的文化内涵。

  (三)渗透字理,让学生感受汉语言文字独特的魅力

  中国的汉字除因其表意性而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外,在音律、形体、情趣方面在世界上亦是别具一格,颇具魅力的。中国的对联如此的对仗工稳、平仄相对、音律有致,这是线形的拼音文字所不可比拟的,显现了汉语言文字独具的特色,特别是每到新春佳节,家家户户张贴春联,一片喜气洋洋的景象,更是中国的一大奇观。我们的语文实验教材在这方面也作了有益的尝试,多种教材都选用了“对子”形式的识字课。

  此外,运用猜字谜的形式,也能较好的增强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字谜的形式古已有之,它跟汉字的音、形、义关系密切,课堂教学中突出字理的猜谜也是十分有助于学生对汉字形义的识记和文化知识的吸纳的。它特别注意汉字音形义的联系,突出字理的构成,通过猜这些形义结合的字谜,增强了学生的思维训练,获取了历史文化的知识,感受到汉语言文字特有的魅力。

  由上可知,在识字教学中凸显字理,能增强学生的形象思维,丰富他们的文化内涵,让他们切实地感受汉字魅力。我们教师当倾情尽力而为之!

  二、如何运用字理教学,教好汉字

  (一)“溯源--对照”法教好构字率强的基本字,促进正确书写

  汉字的构成一般来说是先有象形,尔后派生出指事、会意、形声乃至假借和转注。据此可知,独体的象形字具有极强的组构功能,教好象形字对稍后学习的指事字特别是合体的会意和形声字是十分重要的,将有效地提高识字写字教学的效率,较好地形成小学生自能识字的能力。因此,几乎所有的不同版本的教材在首先出现的构字率较强的独体象形字时都配以实物图形或概括抽象图,而后是小篆文字,最后再引出楷体文字,这样的编排和设计无疑是十分好的。在教学中,我们必须领会编者的意图,并科学地施教。

  对构字率较强的象形、指事这类基本字的教学一般可采用“溯源--对照”的方式进行。“溯源”,就是指简明扼要地阐述这些汉字产生、演变的大体过程,一般可通过图片实物展示、动作演示、故事介绍、根据基本笔画分析和点拨等方法进行。“对照”,就是指在展示汉字演变过程后,将楷体汉字各部位与篆体、客观物体各重点部位进行对应比照,以形象地感知画图--篆体--楷书之间的联系,从而理解和识记所学楷体汉字的形义。

  现行教材大都是图字结合的,有些教材先有实物彩图,再过渡到概括抽象图,然后引出既保留实物特点,又与楷体比较接近的小篆,最后在呈现楷体汉字,于是形成了如下的基本顺序:实物彩图→概括抽象图→古体汉字→楷体汉字。如教“山”字可绘出或参看课本中的群山图,教“丁”字可用钉子进行直观演示,教“大”字,则可由教师或学生伸开两脚张开双臂显示形体,尔后与篆书和楷书的汉字进行笔势对照。

  在一般的情况下,我们应按以上的呈现顺序引导学生观看、理解和识记。如教“川”字,先看水流形状的“实物彩图”,再看简笔画的“概括抽象图”,此时的图形已比较接近文字,但它还是属于图画的性质,依据它的主要笔画线条与小篆文字对照,建立图与字之间的联系,在此基础上学习楷体的“川”字,此时的“川”字出现在学生面前时就不会是抽象的符号,而是一条奔腾不息的大“川”了。

  教学的方法是灵活多变的,有时候又可以倒序为之,形成如下的顺序:楷体汉字→古体汉字→概括抽象图→实物彩图。

  一般来说,析解象形字时必须给儿童展示由图画到古汉字再到楷体汉字产生、发展的大致过程,并着力去寻找它们之间的联系。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要过多地讲解文字学知识,对于汉字发展演变的全过程也不要求学生能复述,古体汉字更不要学生去记忆和书写,只是让学生经历一种由图画到楷体汉字的思维过程而已,重点还是放在楷体汉字的学习上。

  (二)强化偏旁教学的字理意识,做到“教一个得一串”,扩大正确书写

  汉字百分之八十以上是形声字,掌握了常用的、组字率较高的象形字以及用它作形旁时用于表义的特点,就能形成识字的能力,进而“无师自通”地创造性地学习书写大量的形声字以及会意字。概言之,掌握了字理的基础知识,特别是常见的偏旁部首的含义,学生就能形成自己的识字能力,进而能正确书写。如此依据字理的教学,汉字出现在学生眼前时,就不再是一个个抽象的符号,而是一幅幅生动有趣的图画,既能让学生意义地识写汉字,又能有效地开发他们的右脑潜能。例如:

  学了“火”字并懂得“火”作偏旁时变写为四点底“灬”,那么,当学到“热”、“照”、“烈”、“焦”、等字时就能自觉地用“火”去析解它们的形义,写得时候就能正确掌握。

  学了“首”字并懂得“首”作形旁时变写为“页”, 那么,当学到“顾”、“项”、“颜”、“顶”、“须”等字时就能把该字与“人头”联系起来理解。

  如果了解了“手”可变写为“扌”、“又”、“”“”、“廾”,以及与手有关的偏旁为“爪”、“彐”、“攵”、“攴”等,那么,学到“挥”、“举”、“取”、“看”、“有”“戒”、“牧”、“采”、“敲”等字时,就能自觉地用“手”或与手有关的动作去析解它们的形义,书写时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要实施素质教育必须首先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要让学生能依据字理去创造性地学习汉字就必须首先提高教师自身的文字学水平。因此,我们教师一定要掌握“六书”的基础知识,特别是对常作形声字形旁的偏旁部首必须熟记于心且能娴熟地运用,才能真正地做到教师“教一个”,学生“得一串”。

  (三)“分解--组合”法科学而灵活地析解汉字,深化正确书写

  清代著名文字学家王筠在《教童子法》中说:“人之不识字也,病在不能分。苟能将一字分为数字,则易记难忘矣。”王氏之说,可谓中国传统识字教学方法最精辟的概括。我们知道,汉字六书中的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四种造字的方法。象形、指事造出了基本字,这些基本字一般是独体字。而运用会意法和形声法造出了合体字,合体字又都是由基本字组成的,基本字大多充任合体字的偏旁。所以,教学会意或形声这些合体字时,通过先分解其组合的部件(基本字),了解其各自的基本含义和功能作用,而后再“合二而一”或者“合三而一”地弄清其组合后的整体含义或意义功能,这样就能透彻地了解其字义,意义地识记其字形,概言之,也就是“析形索义,因义记形”。这种汉字析解方法既教学生识字,又授以识字之法,并能引起浓厚的学习兴趣,避免机械识记。

  “分解--组合”主要是针对会意、形声这类合体字而言,而对于一些独体字进行笔画的分析实际也蕴含着“分解--组合”的原理。字理识字既是一种基本的教学原则,也是一种可操作的教学方法。在实际的教学中,“分解--组合”的教学方法常常又是灵活多样的:

  1.图示法

  即用图画将汉字的本义表示出来。如教学“飞”字,可以画一只飞鸟与“飞”这个字作对照,说明这个字的“⺄”是鸟的身躯,弯钩里的两笔是小鸟展开的翅膀。教学“采”字可绘出手在树木上采摘的简笔图。由于图画形象、具体,十分有利于将汉字的形与义紧密联系起来记忆,以加深对汉字本义的理解。

  2.演示法

  通过演示来表示字的音形义的关系。如“拿”这类字以手演示就十分直观。又如“灭”字,用一块木板盖在火上,让火熄灭,则形义不言自明。

  3.描述法

  运用精炼的语言去阐明汉字构形原理,这种方法多适宜于会意字以及形声字的教学。如教学“牧”字,只要解析“攵”是手拿鞭、棍的意思,与“牛”合起来指手拿鞭子牧牛,这类字无须图示,只要这样点拨讲述学生也就理解和掌握了。

  4.联想法

  在析解字理时引导学生合理联想,以加深对汉字形、义、音的理解,如教“沙”字,可引导学生从河水少想到沙子出现,这就是沙字的由来。这类字难以图示和演示,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联想即可再现情境。

  5.故事法

  运用故事阐明字理。如教学“家”字,就可通过故事的形式介绍古代先民的游猎生活习性以及养豕定居为家的情况,这样,就使学生不但理解了“家”的构字原理,还了解了人类生活的演变历史。再如教学“阔”字时可给学习者简略讲述三国时期杨修在曹操花园门上题写“活”字的故事。

  6.比较法

  通过比较可以把汉字的个别部分和特征分析出来,发现它们之间的异同,以利抓住字与字的本质联系和区别,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如“请、清、晴、精、睛”和“幕、摹、暮、墓、慕”等字,通过形旁的辨析比较,学生就能形象分辨和识记。

  7.歌诀法

  运用歌诀来帮助学生识记汉字的形义。如“办”字,歌诀可编为:“办事要用力,两边流汗滴”;教学“古”字时,可编这样的歌诀式的谜语:“上十下面口,表示很多口;口口相流传,历史很悠久”。这样的字谜形义结合,十分便于学生意义识记。

  常言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依据字理教学这是识字写字教学的基本法则,而具体如何施教则要因时、因字、因人、因课的不同而变化。但是,不管如何的变化和不同,我们都应凸显字理,让学生真正地领悟到汉字她的每一个字,都是一首优美的诗,一幅美丽的画,真正地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切实有效地提高识字写字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①黄亢美。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手册[M].2002年。广西人民出版社;

  ②李麟。汉字文化常识[M].2002年。北岳文艺出版社;

  ③宋增林。识字教学的历史回顾与粗浅分析[J].甘肃教育。2005年04期;

  ④李晰。简化字中形声字理据性浅析[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⑤周良平。从汉字的发展过程看造字法[J].安徽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⑥张华中。国古文字学基础初探[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9期;

  ⑦程建红。会意字构形理据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⑧罗荣辉。象形字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⑨刘翔。汉字生成系统构建探索[D].西南大学。2011年。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挖掘文本秘妙 提高学习能力——以《母鸡》为例谈文本解读中“学点”的挖掘    下一篇:深入解读,走进文本的“心”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