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开发校本课程,促进语文教学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13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横峰小学      张懿

  摘要:语文有极丰富的内涵,它存在于我们的课堂上,而且鲜活于我们的生活中。合理利用我们身边这些现成的资源,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是当务之急。开发校本课程,对于促进语文教学具有三个非常明显的优点:一、易教易学;二、科学实用;三、灵动独特。

  关键词: 校本课程 语文教学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有时会有这样的感叹,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教与学都含有很强的针对性,这种针对性的本质含义就是教师只教授对考试有用的知识,学生也只学习对考试有用的知识,这就造成了语文课程资源的极大浪费。事实上语文有极丰富的内涵,它存在于我们的课堂上,而且鲜活于我们的生活中。因此合理利用我们身边这些现成的资源,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是当务之急。开发校本课程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

  一、踮起脚尖,可摘星辰--易教易学

  学校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课程管理政策和课程设置要求,针对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结合学校的传统和优势,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的课程资源,开发校本课程。校本课程要着眼于发展学生兴趣、需要和特长,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充分体现师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使其具有鲜明的学校特色。就语文教材本身而言,全国小语会理事长崔峦同志说“:(语文)教科书编得再好,仍存在一些先天不足。如教材内容的滞后性,课程资源的有限性。”所以建设好语文校本课程应是学校课程建设的重中之重。

  语文校本课程是根据本校的现状和学生的需求而设计出的,它虽然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但所涉及的内容却是教师和学生所熟悉的,它贴近生活,亲切自然,所以既容易教又容易学,受到教师和学生的喜爱。校本课程最大限度的提升了教学的自由度,便于教师发挥自身的特长。每一位教师的知识积淀和经验兴趣不同,教师从实际出发选择相应的校本教材和课外活动才能扬长避短,事半功倍。如某教师因为家庭或求学的原因熟悉另一地区的方言,他就可以把这一方言与当地方言进行比较,和学生一起讨论方言的渊源和差异,再引出普通话,从语音、语法等方面系统介绍普通话的特征。整个过程教师驾轻就熟,也就十分轻松从容。

  从学生的角度说,语文校本课程为不同家庭背景和不同资质的学生提供了公平学习语文的机会。在我国,农村学生占学生总数的比例是非常大的,然而农村的教学条件比较差,在城市比较普遍的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传媒类资源在农村都不容易被频繁利用,但是农村有着更浓厚的人情味儿和更真切的自然景观,农村学校抓住这两点去开发校本课程,也就迎合了学生的口味。相对于“社区”、“网页”,农村的学生更容易也更乐于接受“春天”、“生长”等性质的词汇。同理,城市学生不被勉强热爱稻田里的稻草人,却被引导关注花坛里如诗的公益广告,语文学习更自然真实,这也是校本课程带来的实惠。

  二、翩跹花间,采花成蜜--科学实用

  语文校本课程的科学所在是它帮助学生树立了一个大语文观。语文知识文化无时无处不在,生活的点点滴滴都可能成为语文学习的素材,有一个大语文观,才懂得对这些素材进行收集、加工、整理,最后悟出学习语文的规律。关注社会、关注自然、关注环境、关注生活……有开放式的眼光就能兼收并蓄,有动态的思维就能进步发展。语文校本课程凸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课程理念,这不仅体现在语文校本教材的编写上,而且体现在语文课外活动的设计上。很多学校定期组织学生参观科学宫、文化馆、烈士陵园等地方,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后再进行写作训练,其间会有不同规模的讨论,在讨论中学生把所得信息共享、交流,把自己的感受充分表达,还可就某一话题深入探讨,进行辩论或演讲,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写作能力都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提高。组织文学社团也是一个不错的语文课外活动,在文学社团里学生听取文学报告、编写文学刊物、组织各种文学竞赛……总能忙得不亦乐乎。在不断的实践中,学生们会逐渐发现校内校外都有语文学习的场地,事实上生活中到处都有语文,只要用心,一点一滴积累,总会学到很多语文知识,即使语文底子差,多动脑,多参与,也会在不知不觉中有一个提高。

  大语文观树立了,但语文教学归根结底是要落实到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上的。语文知识学来不会很好的运用,或者要运用的语文知识没有地方学,这是学生最大的苦恼,校本课程的实用所在就是让学校和教师有的放矢,消除学生这种苦恼。东北的一位农村语文教师曾自编了一套校本教材,在这套教材里,他把节气时令和与农村生活相关的知识都编成琅琅上口的诗歌,结果学生学习的速度非常快,不但识字量巨增,而且背诵能力也突飞猛进。这位教师又根据农村实际生活需要,把写存款单、写房契等纳入应用文写作的内容,学生下了语文课就可以把学到的知识“现学现卖”,所以学习热情很高,家长们也认为孩子在学校里学到了真本事,都表示非常满意。工具性是语文的本质属性,让学生拿起这个工具并且独立驾驭这个工具,这才是教学的关键所在,也是校本课程设置的终极目的。

  三、空谷幽兰,风姿独具--灵动独特

  校本课程都是根植于某一区域的,它生长的土壤和气候决定了它的特色,这种特色既是灵动有活力的,又是唯一的,与众不同的。语文校本课程的灵动和独特就表现在它对本土文化的重视和对民族传统的批判继承。我国民族众多,地域辽阔,每一个地方都有自己的方言、习俗、景观和历史。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设立要根据统一的标准,语文教材和语文活动为了满足大多数人的需要,广泛适用,就要有普遍性,就要寻求各地区、各学校的共同点,这就客观上造成了民族心理的趋众和地方风情的流失,而语文校本课程作为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的补充,寻求的恰恰是各地区各学校的不同点。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去本地景点和历史古迹游览参观,到乡间去采集民风民俗,对当地的文化名人进行追悼纪念,这些乡土文化的猎取,都利于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认识家乡,感悟家乡文化的优点和存在价值,继而产生传承和再创这种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校本课程以就在身边的景迹,依然活跃的民风为依托,新鲜有味,不仅让学生从文化的视角尝试探索、实践与研究,开放了视野,构筑起厚重的精神底蕴,而且培养了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对自然、人类与社会的人文情怀。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效果不理想,特别是农村小学的语文教学。主要原因是固守教材,单纯从文字出发,忽视了与学生日常生活和乡土资源的结合,而综合性学习成为有效校正这一现象的手段,并具有极强的操作性和深远的意义。首先,农村的广阔天地给我们创造了活动的好条件。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需要,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内容,自主实践体验。同时,还可组织学生走进学校周边的工厂,走进我们生活的社区、城镇、乡村中进行调查访问,让学生对家乡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最后整理成语言文字,并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在全班或全校进行展示交流。让学生领悟到:我为家乡而骄傲,我应为家乡而努力!同时,体会生活中的语文底蕴,培养敏锐的认知力、独特的领悟力、丰富的情感力。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每个地方应有的自家文化的独特风格,这是我们参与世界的基点,也是我们对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的自觉担当。语文校本课程的独特性取决于地方文化的独特,但同时它又反作用于地方文化,使地方特色得以保留和发展,因此,要发扬传统,参与世界,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任重道远。

  总之,语文校本课程在整个语文课程中占有十分明显的优势,教育机构和各个教育工作者应该发挥这种优势,让我们的语文教育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校本课程开发》,吴刚平,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2、《新课程下语文校本课程资源开发浅析》,张晨子,《现代语文》,2009年第5期

  3、《语文教师校本课程开发意识的建立》,曾小英,《教研天地》,2009年第10期

  4、《开发小学语文校本课程的研究》,徐伯荣,《上海教育科研》,2004年第7期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媒介资源,语文课程建设的新看点    下一篇:初中语文阅读欣赏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