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以学为主”新型课堂的构建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15-04-23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语文新课程标准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那就是课堂应该是开放的、生成性的。去年市教育局提出了 “以学为主,当堂达标”课堂教学研究的要求,追求让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效果“好”起来的理想化教学,它包括四方面含义:“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多学少教,以学论教”着眼于每位学生发展,积极关注学困生,建构 “教为学服务”,“师为生服务”,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新型课堂结构,对于这些理论,我们熟记于心,但是怎样落实到课堂上呢?

  大家都知道:教无定法。就是说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创造过程,内容多样,学生有差异,决定了教师不能采用一种绝对的固定形式教学。但是,教学有方,在某种理念下,有时会在一定时间、一定范围内呈现一种比较固定的结构形式,这就是模式。

  2009年,我们学年组,当时我们是五年级,几位老教师一商量,与年轻教师一拍即合,个个跃跃欲试,要对课堂教学改革进行一番尝试,想构建一个适合我们学生情况的模式。我把我们的想法汇报给学校领导。得到了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为了完善我们的教学方法,学校派我们学年组语文老师赴杜郎口学习,我们九位语文老师在罗校长的带领下,在杜郎口整整呆了一周,我们知道,由于地域的差别,生源的差别,还有中学小学的不同,我们不能照抄照搬。要学,学什么?学杜郎口的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取其精华,创造属于自己的、适宜自己的课堂流程。

  从杜郎口回来之后,我们便进行了轰轰烈烈的课堂教学改革。自然,我们学年也就成了学校“以学为主,当堂达标”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教学研究的实验学年,我们学年老师成了“排头兵”。

  下面,我就以讲读课为例。说说我们的做法

  讲读课在教材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多数老师对这种课型可以说是驾轻就熟了。但是,传统的课堂教学里,学生只能跟着老师学,机械的复制老师讲授的内容;老师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学,不教就不学。然而,新课程强调,现代教学要“以学为中心,先学后教。”因此,我认为阅读课应体现以读为主,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有目标的进行预习和自主学习,让学生掌握必要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更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我们对教案进行了很大的改动:“教”案改成“学”案,更多体现学生学的过程。主要有四个环节: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交流展示;拓展延伸。

  接下来,我要对每个环节进行解释

  1、学生自学题卡的设计和运用:

  在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这两个环节中,依据自学题卡进行。自学题卡内容包括:学习目标、基础知识、文章主要内容、写作顺序、理解课文的重点问题等。起初,题卡的设计是要经过好几道工序:单元主备人要反复查资料,看参考书,掌握课文的重难点,以免造成偏离;学年骨干教师把关,集体备课中,大家讨论通过,学校领导验收,最后定稿,学校集体打印,学生人守一份。说真的,在设计题卡的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尤其是对文章重难点的把握上。

  2、小组合作探究

  我们特别喜欢小组合作这种教学方式。首先我们把学生按成绩分成优、良、中、差四个等次,组成4人学习小组,由学习好、有组织能力、又乐于助人的好学生来担任组长。新课之前,我们先把题卡发给学生,让学生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借助题卡自学。小组同学你一言,我一语,一个刚坐下,话音未落,另一个又站起来为他补充,有时会因为一个问题争得面红耳赤。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学习当中。当然这些都归功于小组长。课前小组长会按着组员学习能力的高低来给小组同学分配任务。学习困难的学生解决比较简单的问题,学习好的学生解决稍难的问题,并且协助组长帮助学困生,学困生也知道学习了,从而提高了小组的学习效率,达到了预设目的。学困生有了展示的舞台,有了用武之地。他们很开心的说:“我非常喜欢这样的课堂,对组长充满了感激,当然也非常感谢其他同学对我的帮助,是他们让我尝到了合作学习的乐趣;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也使我更爱学习了。”

  3、展示交流

  展示交流这个环节,老师出场了。但也仅仅是组织者,要鼓励学生尽情发表意见、自由地学、自由地讲、自由地读、自由地评。老师只是“见缝插针”地提点建议。起初,老师总想说、总想讲讲,就怕学生说不好、说不到位。后来,发现学生越说越好,老师心里舒服多了。老师自然退到幕后,给学生创造了自主发挥的空间,他们可以在小组长的带领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学生的能力得以提高。班级里组与组比,小组里学生与学生比,横向比,纵向比,学生的作业认真了,老师再也不用为学生不写作业而烦恼,也不会为批改作业而头痛了,老师可以抽出时间精心地钻研教材,我想这就是现代教师的智慧,也是教师的责任,更是教育的胸怀。

  4、拓展延伸

  这个环节内容和以前内容没变,但方法变了,让学生自觉思考,主动迁移方法、总结方法、运用方法。这是课堂教学中知识和方法的梳理与归纳,也是学生阅读后思想认识的提高与情感的升华阶段。老师不能像原先那样要求学生“你应该学到什么”、“你应该记住什么”,而要积极引导学生归纳一下自己通过阅读学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可以是情感认识,也可以是知识的积累,还可以谈在写作上的启示等等。我们相信,只要给予学生发言的机会,学生的发现会远比我们想象的丰富得多,而这些内容又正是我们阅读和教学目标之所在。

  总体来说,这种模式,把课堂还给了学生,把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还给了学生,这是理想的课堂。但是,我们也遇到很多的问题,正是在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的同时,师生得到了提高。

  1、那些学困生,自主学习的效果不好,小组探究时又不能积极发表意见,成了旁观者。这时,我们就分层对待,比如题卡的第一二题,就让各小组的学困生来完成。有时,为了调动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我们还会让组长提前教一教。

  2、一篇讲读课文,按这个流程学完,学好,有时要花四课时,这样做时间不够,我们只好把自学这个环节放回家完成。有的文章还可以把两个环节合并成一个环节来完成,这样就节省了时间。

  3、课课有题卡,对于老师,对于学校印刷,都是很大的工程,我们就选择最有价值的。有能力的教师训练得好,学生和老师形成了默契,干脆省去了题卡,题卡就在他们的心里。

  4、“放手”不等于“放羊”,对教材的把握,课堂的生成处理要得心应手,这真是一种挑战。我们就必须得吃透教材,备熟教材,做到心中有数,应对自如。

  5、有的老师发现有些学生过分依赖教辅书,现在这样的书也多,什么“教材解析”,“一点通”等等。汇报交流时,有的学生原封不动照着念,根本不动脑。我们就鼓励学生脱离书本到讲台上说,并随时接受同学们的质疑,这样,他就必须将书中的知识内化。(原则上我们不赞成学生买这样的书)

  实验一年多,接受了学校以及进修学校的多次检查,我们终于看到了学生可喜的变化。

  一、  基础知识扎实了

  因为,在自学题卡中,对于本课出现的重难点基础知识,都会作为教学内容,经学生自主,合作、交流展示等多个环节,几道工序,从整体来看,基础知识掌握要较以前牢一些。自小组合作学习以来,差生不是太差了,因为他们懂得,他们不努力就会给小组拉分(当然,对学困生的要求要比优生的标准低一些。比如,班级里的后五名同学,错题不扣分,只要做对就加分,这样学困生对学习有了兴趣,作业比以前认真了)。

  二、     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了

  以前 是“要我学”,现在是“我要学”

  赞科夫说:“我们要努力使学习充满无拘无束的气氛,使学生和教师在课堂上都能够自由地呼吸,如果不造就这样的教学环境,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可能发挥应有的作用。”现在,这种模式就解放了学生的头脑,解放了学生的手脚,学生获得了思维的自由,他们怎能不高兴呢?又怎能不乐学呢?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就没有动力,没有动力就没有信心,没有信心就不可能学好。有了兴趣,孩子就有了学好它的不竭动力。有些学困生之所以不爱发言是因为他怕说错了被同学们笑话。然而小组合作学习以后,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了,组员可以教不会的同学说,实在不会说,干脆让他们写在本上照着说。

  三、学生能力强了

  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老师们想出这样的招数,课堂上学生考学生。这就得要求组长认真组织组员学习。比如说,当A组的同学要出问题考B组同学的时候,A组的同学就专门找B组学困生或不爱回答问题的同学来答题。因此,组长都会千方百计地教学困生,鼓励不爱发言的同学发言。同学之间互帮互学,不仅使学困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提高,而且组长在组织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也提高了自己的能力。慢慢地,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思维活了,敢说话了,会说话了,班级里看热闹的人少了。

  四、课堂气氛融洽了

  和谐的心理环境是指创设一种不受传统束缚、敢想、敢说、不屈从于权威,敢于提出不同意见、创造和谐的课堂氛围。给孩子一个自由的天空,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为每一个孩子提供展示才华的机会。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引领者和伙伴的身份出现在学生中间,无拘无束地与学生坦诚相处,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久而久之,学生与老师彼此之间相处和谐融洽了。

  说实话,我是一位老教师,我是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成长,如果说我过去对学生的培养感到不理想的话,其主要原因就是对“以学为主”这个模式研究的太晚了。如果再给我机会,我会义无反顾地继续研究、实践,探讨高效、轻松、愉悦的理想课堂。

  为了我们学校的语文 “以学为主,当堂达标” 课堂教学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最后我们诚挚地欢迎各位领导老师,(特别是语文同行们)给予批评、指导。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让语文课焕发出灵动的色彩    下一篇:让课堂放飞孩子的梦想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