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谈网络语文课的动态生成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15-09-03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一、新课程下语文网络课的主要问题

  网络下的语文课由于技术的介入导致了与教学过程有关的诸多因素的变化,新的课堂教学结构模式突破了师生之间纵向交流的局限性,发展了学生之间的横向交流,使信息传递方式形成了纵横交叉的网络结构。可以说网络给语文教学过程注入了活力因子。学生在网络下的语文课堂中表现出令人想象不到的积极与快乐。作为传统课堂按预设进行的教学在网络环境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网络语文课的动态生成也展现出其特有的魅力。在开放的网络课堂中,学生动起来了,就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对话。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由于受传统课堂的影响表现出一些值得我们注意的错误倾向。具体表现如下:

  1、过分注重预设。现今的语文网络教学一般都遵循着如下的模式:导入,发现问题――上网,解决问题――收集整理资料――网下交流,将收集资料替代语文的朗读感悟,语言表达的形式就是留言板上留言、BBS交流、在线聊天,有这样一个网络教学案例,教师在他的网站上创设了一个“狼”的专题,先根据课文导入关于“狼”的内容,提出问题:狼有哪些生理习性?有关“狼”的寓言有哪些?成语有哪些?古今中外关于“狼”的故事有哪些?学生然后上网搜寻,把搜寻的结果发布到他网站相关的栏目下,学生们有条不紊的操作着,一切按教师的计划进行。整个教学波澜不惊,在教学过程中,有位学生网上下载了狼叫的声音并播放,引得大家哈哈大笑,教师看到后提醒了那位同学并删除了狼叫声。因为这不是教师预先设计的内容,为了按照他事先的设计进行教学的双边活动成了教师指挥网络运作、学生死盯屏幕的异化活动。这样的课堂就是叶澜教授所说的:“上课成了完成教案的过程,课堂成了教案剧,教师是主角,学习好的学生是配角,大多数学生是群众演员和观众。”事实上语文对话的特征在网络环境下更容易凸现,在整个网络课堂教学中,教学不是机械的、按部就班,而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在课堂中通过合作、对话、摩擦甚至碰撞,现实生成的超出教师预期的新问题并转换成新的教学资源。网络资源的丰富性可以让学生有更多的自主性和创作性。在这样的语文课堂中,语文教师要根据课堂中的互动状态及时的进行价值判断并机智地调整教学思路和教学行为,让学生获得个性发展,作为网络语文课的动态生成其有效对话是最主要的特征,有效的对话生成有效的互动,从而让我们的网络语文课灵光四射。

  2、无目标倾向。这种倾向更多表现是盲目的“非预设性教学”和“非指示性教学”。有一个网络课例是关于魏晋风度的教学,教师在他的博客上开辟了一个魏晋风度的专题,上课时让学生进入他的博客对他的博客中魏晋风度的资料进行阅读然后评析讨论,可以说这也是一堂语文网络教学课,短短45分钟,就在师生网络“ 闲言碎语”中“东拉西扯”。教师在网络课堂中成了失语的“首席角色”,在网络上让学生自由讨论,教师只是资料的粘贴者,键盘的敲击手,屏幕的放映人。新课标把教师的角色定位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与学生平等对话的合作中,加强对学生的点拨和指导”。多尔称之为“平等者中的首席”,在语文网络课中,教师的角色更不容忽视。我们将语文教学置于网络环境下,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语文学与教的过程及其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将极大地推动语文教学的发展,给教学带来蓬勃生机。在网络环境下我们更多的是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犹其是在新课改下,教师为了拼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放手学生在网络上翱翔,结果很容易出现教师不作为,最多是个网络监管员,这正是上文教者设计的出发点。实际上不预设目标的课堂教学,尽管强调以学生活动为主,但也不是不需要教师,相反我们比以往更需要教师的组织引导,需要教师的教学机智发现并运用网络教学生成,使网络语文课更彰显语文的个性。

  二、“为生成”的语文网络课

  1.案例及分析:

  那么到底什么样的语文课才是“为生成”的语文网络课呢?如何让网络课灵光四射,充分发挥网络的魅力呢?我们先看下面的案例:在一堂基于网络的写作讲评课中,本来授课者在教学环节预设中没有设计一名网名叫“怡红公子”的作者和大家进行现场交流,后来当该组同学都把目光投入到“怡红公子”的作品并在网络上讨论热烈时,教师便临时让网络中的“怡红公子”站了起了,和大家进行现场交流,学生看到了网络写作高手“怡红公子”的真面目,虽然是大家的同学,但是从网络走到现实,再从现实走回网络,课堂在一片欢笑声中达到高潮。在这一节网络课中,可以说教师的这个临时计划的改变充分发挥了教师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教师敏锐感受准确判断教学生成和变化的新方向、新趋势、新问题,通过网络教师发现了大多数学生集中的话题并及时做出选择和决策。让网络中虚拟的人物出来面对面地和大家交流,在欢声笑语中学生们也终于体会到了作文的乐趣。因为网络给了学生们平等的话语权,消除了交流沟通中的种种顾虑,展示真我,而现实的展示又揭开了网络的朦胧和虚拟,两者一结合使得作文教学成了一个开放的体系,学生们的潜力得到激发,而且这样的快乐又不是短暂的。在这里有效的互动促进了生成。教学过程的内在展开逻辑是“多边互动,动态生成”,互动不仅仅是要积极的,更要把握住互动的有效性,基于网络的写作讲评课中那个瞬间的生成,使得原本简单的对话一下成了有效对话,网络对话的特殊性符合作文点评课的特性,从而真正实现了语文教学中人机对话、生生对话、师生对话,确保了作文教学信息传输的畅通性和有效性。

  2.定义及特点。

  通常我们所说的生成性教学就是“教师为了学生发展的教育意向,与学生个体及群体就相关课题进行积极互动,并根据课堂中的互动状态及时的进行价值判断并机智地调整教学思路和教学行为的教学形态,旨在通过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能动性,创造性,让学生获得个性发展。”网络下的语文生成性教学在此基础上有着其特有的个性。生成性的语文网络课堂能优化学生学习语言的途径,提供并扩展学生学习语言的空间。一方面,通过丰富的网络空间使学生掌握语言规律,积淀语感经验,形成语言能力,从而在更大程度上习得语言。另一方面能为学生打造更好的阅读写作平台,提高学生兴趣,使学生能真正用自己的心去感受、去体悟,充分地与作家作品及其他读者进行对话交流,获得思想的滋养,情感的濡染,审美的熏陶。生成性网络语文教学需要规则,在需要时又敢放弃规则。关注学生又关注教师,要求教师在做好网络监管员的同时更需要及时抓住网络瞬间的契机,抓住学生在网络中点点滴滴的表现(包括新的网络资源的出现,即使是错误的表现),抓住网络语言对话的特征,并以此为新的教学资源,形成新的教学流程,由此可见“为生成”的语文网络课特征关键在于创设有效的对话。

  三、生成性网络语文教学实践策略

  1.创建生成的情境。

  网络信息技术和语文学科整合的目标不仅仅停留在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层面上,在知识和技能的背后,还有很多方法和智慧,有很多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如果教师的角色仅仅定位在利用表层的知识和技能上,仅以完成知识传递和技能训练为教学要务,那么就从根本上扼杀了生成的需要,如上文关于魏晋风度的网络教学课,教师不应是个旁观者,完全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们的需要为学生再创设一个个丰富、轻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之间、师生之间进行有效的对话,通过情境的创设可以让学生们感受到自己仿佛已经处于魏晋时期,和那些魏晋人士共同生活,真正感受到当时魏晋风度的内涵。利用网络创设这样的情境不仅激发学生对话的兴趣,更多增加了学生的先结构和他们的阅读经验,消除层层有碍对话的障蔽,让学生走进文本,发挥网络课堂教学的示范作用,这样学生的对话容易不停生成智慧,使得他们的对话更为有效。教师在网络中不停创设生成的情境,可以变阅读和写作“虚”为“实”,变教学“静”为“动”,真正使我们的网络课充满了动态的智慧。

  2.语文教师的教学机智促进生成。

  网络语文课的生成离不开教师的教学机智,教师可以从突发事件中生成,也可以从错误中生成。对那些与教师预设中不吻合的内容,教师更应该以民主的心态考其价值,尊重学生,将一些“突发情况”作为新的生成的课堂教学资源,及时灵活地调整课前预设,使我们的课堂成为一种动态的课堂。如上文中那节关于“狼”专题的网络课,学生调皮下载了狼的叫声并播放,教师觉得与语文课有冲突制止了,其实语文教师完全可以以此为契机提出这样一个话题“文学狼和生物狼的区别”,同样一声狼嗥,作为一个生物的狼叫有哪些意思,而在文学中狼叫却又有其他含义,从而可以引申出文学狼和生物狼众多的不同以及我们一直以来对文学狼的一些偏见。课堂上这样的话题可以重新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学生们在网络上发言肯定非常精彩。关键是教师一定要抓住这样的突发事件,要允许学生在课堂上出错,真实的课堂正是因为“错误――发现――探究――进步”的良性循环而充满活力。语文教师要善于捕捉网络中个别看似错误的却有指导意义的资源,将之提炼并成为全班同学学习的新材料,让学生继续探究,在探究中锻炼学生们的思维。

  3.教师有效的提问。

  语文网络课生成重要的特征就是对话,有效的对话当然离不开有效的提问。而在网络课中,提问更显得重要。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提问,也可以利用传统的课堂提问方式,但是作为对话的一方,语文教师在提问时一要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二是使问题保持一定的难度和数量,激发学生问题,从而促进生成。“问题的有效性不仅仅在于词句,其有效性还在于音调的变化、重读、词的选择及问题的语境。提问有很多方式,每种方式都能决定它是否会被学生理解为一个问题,会被理解成一个怎样的问题。”“质疑――生成”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语文学习方式,教师要在网络上为学生搭建一个“发现问题――多元发现――互动对话”的学习平台,网络也给教师创造了提问的多元方式,教师可以创设不同的提问情境,可以应用音频、图像等网络多媒体设施改变提问的语气、方式,从而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强烈意识,促进网络语文课堂的生成。一旦学生们的灵感、思维能力、批判能力得到提升,教学的动态生成也呼之欲出,提问的最终权回归到了学生,学生在对话中走进言语的世界。

  要让网络语文课真正活起来就要关注网络课堂的动态,关注网络课堂的变化,让网络因生成而变得迭宕起伏,让学生的灵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精读课与略读课教学方法的研究“主题教研活动方案    下一篇:论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气氛的营造方法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