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面向全体 提高语文课堂实效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16-10-05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教语文的时间越久,越觉得无计可施:课堂上看起来热热闹闹,但真正考试却大失所望。静下心来,认真反思,去掉课堂浮华的外衣我意识到这样的问题:有时的课堂,在“合作”和“活动”的背后,却透露出浮躁和形式化倾向,学生内在的情感并没有真正被调动。有时的课堂,一些教学内容被生硬地套上了情境,过多地强调生活来源,结果浪费了宝贵的教学时间。有时的课堂,一味追求生成而影响到预设目标的实现,从而导致教学的随意性和低效化。华东师大的钟启泉教授认为,所谓“实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教学有没有实效,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该如何提高语文课堂的实效呢? 一、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全员参与学习过程。

  苏霍姆林斯基曾深刻地指出:“让学生们每天10~12小时坐在那里读书、听课、思考、记忆、回想、再现,以便能回答教师的问题--这真是一种无法胜任的、使人精疲力竭的劳动,它归根结底会摧残学生的体力和智力,使学生对知识产生冷漠和漠不关心的态度……”这段话深刻地指出了只有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如果教师的“教”强制变成学生的“学”,会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消极的负作用。

  学习是一个个性化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应当重视启迪每个学生的智慧,开发每个学生的创新禀赋和潜力。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教师可以指导他们自学教材中的选学内容或其他适合的学习材料,也可以指导他们自行设计实验进行科学探索。总之面向全体学生要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二、听说读写相结合,并真正落到实处。

  1、“听读”结合,有效链接。听读结合是教学中最常见的训练形式。听读结合,以读带听,有助于增强语感,识别语流,强化听力。叶圣陶说:“听话也是阅读,不过读的是有声的书,能够随时留心听话,对于阅读能力的长进大有帮助。”如果能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课文进行听读结合,那么它所起的作用比单纯的阅读要好的多。新课标中每篇课文都包含了作者丰富的情感,这种情感的体验,老师只能让学生在反复地读中感觉。在教学第八册《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一课时,课文的第三自然段是作者情感的高潮处,如果没有读,就难以来实现与学生的心理共鸣。于是我在课前下载了课文范读,让学生反复地听,然后让学生去模仿读,然后采用不同方式的读,让学生能够透过冰冷的文字感悟到作者此时内心的酸楚,从而使学生与文本相结合,让他们在读中生情,读中悟情。

  2、“读说”结合,有效互动。“读”历来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也是说好话的语言沉淀积累的过程,只有让学生反复地朗读课本,阅读各类文章,在读的过程中理解文本的内容,不断积累语言,才能培养学生说的能力。“读”是基础,“说”是一个经历严密逻辑思维的语言表达过程。它可以促使学生将读中获得的认识,感受经过深入的思考整合,形成自己的新认识,新感受,从而提高阅读理解水平。在课堂教学中,在读的过程中可择机采取说的训练。在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时,课文第中自然段介绍了四种鱼各有特点。针对学生较难理解的语句,为了理解记忆,让学生先读一读,再用自己的话来介绍自己喜欢的一种鱼,学生就更有兴趣了,这样通过“读”再“说”来进行一次理解和体会的“深加工”。学生学得就更扎实了。

  3、“读写”结合,有效相长。叶圣陶先生说得好:“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这就明确地告诉我们:阅读是作文的基础,阅读好像蜜蜂采花,作文好像蜜蜂酿蜜。读和写是相辅相成的,智慧地把这两者结合,才能有效相长。实现读写结合,关键在于找准读写训练点,捕捉学生的真切感受,拓展写的空间,让学生乐于动笔。在教学中善于抓住文章中的描写动情处,词句优美处、生动有趣处、思维创新处等作为读写训练点,比如续写、仿写等。

  三、深钻教材,把好作业关。

  1、教师对作业量必定会精心编制和挑选,增强了针对性。为了面向全体,考虑到了不同层次学生对作业量和难易度不同的需求,更好的挖掘了学生的潜力,使不同学生在作业练习中都得到了更有效地发展。

  2、要做到作业在课内完成,这样纠正了教师只管讲学生只管听的做法,做到讲练结合。知识及时得到强化,错误及时得到订正,问题及时得到解答,更有利于学生的及时理解、掌握和巩固。 作业在课内完成,下课后教师就能及时批改,及时了解学生的作业情况,从学生作业中存在的共性和个性问题中随时了解全班学生的学习情况。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抒发真情 营造个性飞扬的天地    下一篇:如何做好语文复习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