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课堂课外两手抓,轻松快乐不是梦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17-01-08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轻松快乐的学习对学生是何等重要。然而,放眼目前的小学语文课堂,很多语文教师却错误地将课堂打造成知识单向传递的通道,不注重学生的心理感受。而这种忽视学生的心理感受的行为,直接导致教师教得苦,学生学得累。如何圆孩子们轻松快乐的学习梦呢?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专家组核心成员崔峦老师讲的一段话早就给我们指明了方向:“推进儿童阅读,是每位语文教师的份内职责……用教科书教阅读,有改革的空间,但是有限;推进儿童阅读发展的空间是无限的。建议课堂教学,儿童阅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一、打造“领悟表达,读写结合”欣赏课型,让课堂教学真正轻松起来

  1、一个理念——“教什么远比怎么教更重要”。

  “教什么远比怎么教更重要。”这是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王荣生提出来的。“教什么”是指教学内容,“怎么教”是指教学方法。如果你拿“教什么”来问语文老师,一百个语文老师都会百分之百的回答你:语文课当然教语文。我们仿佛不用思考也从未思考过,可问题恰在于此。我们对于“怎么教”却是十二分重视的,我们追求的是教学方法的精巧,教育技术运用的创新,这正是本末倒置的追求,“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教什么”都没有弄明白,如何奢谈“怎么教”? “教什么”决定着课堂教学的一切。

  2、两个概念——教材内容≠教学内容

  阅读课“教什么”,要分清什么是“教学内容”,什么是“教材内容”,教学内容是指教师根据课文内容选择的要求学生学习的那些语文知识、方法或语文技能方面的内容。课文无非是个例子。确定了“教学内容”才能更好地教好教材内容,这就叫“用教材教”。

  我国的语文教材是“文选型”教材。几乎没有一位作家在写作时就预见到自己的作品以后要让老师当教材去教,让孩子们当学材去学,作家并不是从教学的角度来写作的。

  “作品——教材——教学内容”需进行二度开发,即“作品(编者:遴选和改编)→教材(教师:挖掘和选择)→教学内容”

  3、阅读教学的三种水平

  第一种水平:教一篇课文,知道一个故事

  第二种水平:教一篇课文,明白一个道理

  第三种水平:语言习得,形成能力,发展思维,陶冶情操

  4、阅读课教什么——从关注“课文内容”转向关注“语言表达”。

  叶圣陶先生曾说:“什么是语文?平时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在纸面上的叫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和在一起说,就叫语文。”叶老的“语文”就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合指,也即“话”和“文”的合指。浙江省著名特级教师赖正清先生曾说:“语文课的特点是语言性,是专门学习和研究语言的课。”、“语言是语文课的DNA,教学缺乏语言性,那就绝对不是语文课”,“就语文学习的本质而言,应该以语言为本。”《语文课程标准》同时也强调“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这就点明了语文教学最基本的任务是引导学生学习语言,发展语言,培养语感。可见,语言就是语文的“根”。

  可纵观现在的一些语文课堂,俨然成了“大杂烩”,什么内容都可以往里塞,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求异思维、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环保教育等等,不一而足。唯独对“语言”置之不理,还美其名曰“进行学科整合”,语文这一叶扁舟装载的负荷实在太多了,是语文教学不能承受之重。殊不知,这样做的最后结果只能是导致原汁原味的语文被其他的杂味冲淡了。

  语文是工具性(语言)和人文性(精神)的统一,而语言则是第一位的,精神蕴涵于语言之中。可以说,抓住了语言就抓住了精神,抓住了人文。语言的学习是语文教学的头等大事,是语文教学的根!离开了对语言的实践,语文教学也就彻底偏离了轨道。

  我们教什么?大致来讲,我们要教学生文本为什么写和写了什么?是怎么写的?但这一切都离不开语言的实践。我们要教学生一辈子受用的东西,提高语文素养,形成较强的语文能力。这一点,叶圣陶老先生说的最好——“教”是为了“不教”。

  我们要紧紧凭借教材这个“例子”,为学生搭建语言实践的平台,精选一个或两个训练点,让孩子在多样的语言实践活动中,感受到作者谴词造句的功力,谋篇布局的匠心。我们还要让学生凭借例子,积淀语言,悟得规律;超越例子,拓展运用,形成能力。引导他们在实践中内化语言,运用语言,从而升华他们的人文。

  5、阅读教学内容的四个层面:

  ⑴多种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

  ⑵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⑶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⑷体会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

  例如,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鸟的天堂》的教学设计:

  【板块1】

  默读全文;学习生字词;写出主要内容

  【板块2】

  朗读作者第一次去鸟的天堂的部分;

  边读边想象红霞中“鸟的天堂”的景象;

  体会榕树茂盛的句子。

  【板块3】

  朗读作者第二次去鸟的天堂的部分;

  边读边想象晨光中“鸟的天堂”的景象;

  体会鸟儿欢乐的句子。

  【板块4】

  背诵;仿写;练习

  4、“领悟表达,读写结合”阅读课型的课时安排

  ⑴略读课文:一般一课时完成四个层面的内容。

  ⑵精读课文:一般两课时完成四个层面的内容,生词、内容和内涵第一课时完成,第二课时重点领悟表达。

  二、把群文阅读挤进课堂,让孩子们学习语文真正快乐起来

  教育专家崔峦老师在全国第九届阅读观摩中提出“4+1”。“4”即准确把握年段目标;夯实识字写字教学;加强语言文字运用;呈现学生学习过程。“1”即推进儿童阅读,把课外阅读挤进课堂。

  1、何为“群文阅读”?

  群文阅读,指在有限的语文课堂上,呈现与某个议题相关的多篇文章,引导学生自主阅读,立体阅读,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进行多方面的言语实践。简言之,群文阅读就是把一组文章,以一定的方式组合在一起,指导学生阅读,并在阅读中,发表出自己的观点,进而提升阅读力和思考力。

  2、为何“群文阅读”要挤进课堂?

  (1)语文课堂现状

  单课单篇,耗时多,效率低;教师为主,灌得多,学得少;重视精读,轻视略读,漠视自读;感情朗读多,默读静思少。

  (2)课内外阅读脱节

  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没有有效地衔接;学生课内习得的阅读方法,没有在课外阅读中有效地运用;课内阅读的课文零散,缺乏整合。

  (3)课外阅读缺失指导

  为师者仅停留于说教式的宣传、鼓动上,没有系统、科学、理性的思考;没有多元、丰富的阅读推广办法。

  3、“群文阅读”的特点

  群文阅读旨在把阅读的自主权还给学生,让语文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展示个性化阅读的舞台;教师仅仅是学生学习的引领者和陪伴者。

  群文阅读,老师不宜过分追求所谓精致的教学设计;当把时间留给学生自读自悟。群文阅读,老师不宜过分追求微言大义,须把更多的空间留给学生自读、讨论、交流、探究。群文阅读,老师不宜面面俱到或按部就班教学;须重其重,轻其轻,有取舍。群文阅读,老师不宜将“有感情地朗读”无限放大;须根据读物的文体、课型等特色,采用灵活多样的读书方式。

  4、群文阅读的课堂形态

  围绕议题,静心默读;熟悉文本,批注感受;聚焦议题,交流分享;集体建构,形成共识。

  5、群文阅读的教学方式

  课时有限,资源增多,教师当少讲,少问,少灌;应心甘情愿地让“读、思、疑、议、学、习”于生。

  6、群文阅读的尝试——“四个一”

  每周一书:每周至少读一本书。

  每周一会:每周五下午开展一次读书会,让学生美美地阅读一下午课外读物。

  每周一卡:每周根据自己阅读的书籍,写一张阅读记录卡。

  每日一声:制作一本《每日一声》集,轮流每天一人在《心声》集上抒发自己的心声,内容不限,篇幅不限,但必须是自己的真情流露。

  (教研员张晓静老师寄语:亲爱的老师们,在今天这篇文章中,我市的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主任雒城一小的钟基如老师就打造“领悟表达,读写结合”的欣赏课型和把群文阅读挤进课堂两个方面详细地阐述了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内外阅读紧密结合的重要性和具体的操作方式。钟基如老师把工作室团队和合作的研究成果和大家进行了一一地分享。希望我们战斗在一线的老师们也能在自己的教学工作中不断地反思,不断地总结,力求自己的教学更加的有效,通过各种方式,让阅读陪伴并影响我们每一个孩子的一生,让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也能得到更好地发展。)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把握角色定位,为学生学好语文服务    下一篇:再谈语文创新教育的思维冶炼功能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