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浅谈怎样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22-06-12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我国著名学者吴宓先生曾提出传统文化教育的作用是“涵养心性,培植道德,通晓人性,谙悉世事,表现国民性,增长爱国心,确定政策,转移风俗,造成大同世界,促进真正文明”。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也说过“智、仁、勇三者是中国重要的精神遗产,过去它被认为‘天下之达德’,今天依然不失为个人完满发展的重要指标”。在中学语文课本中蕴藏着丰富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据笔者分析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重礼仪重教育。《送东阳马生序》中宋濂穷冬远行入山向老师请教问题,立于门外雪野中,对老师的尊敬,对知识的向往表现在色恭礼至中。教师可以利用语文研究性学习或综合性学习的形式,以某个传统节日为契机进行语言实践。

  (二)重视道德修养。中学语文课本中的《论语》一文中有“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强调推己及人,与人为善。孔子教育学生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强调一切应该依礼而行。当然此“礼”在现代社会有新注释,是和精神文明建设相辅相成的。子路行事粗豪,孔子责骂子路“野哉,由也”。孟子发展了孔子的学说更提出人应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强调人要重义轻利,舍生取义,尤为重视尊老爱幼,善养浩然正气给人挺拔轩昂的印象。如《孟子两章》中《鱼我所欲也》。

  (三)爱国主义精神。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陆游的《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中“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杜甫的“剑外忽传收蓟北,却闻泣泪满衣赏”等等很多。

  (四)积极进取的奋发精神。如屈原的“亦余心之善兮,虽僻远亦何伤!”中高喊出从不妥协,从不气馁,生命不熄战斗不止的奋发精神。

  (五)孝义主题。孟郊《游子吟》中的慈母形象一直流传至今。

  (六)治国之道。爱民,清正廉洁,勤俭的为官之道;以史为鉴,眀乎得失,严明法纪,依法治国的法制传统。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浅谈小学语文习作教学    下一篇:浅谈多文本阅读教学中议题和问题的设置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