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在古诗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20-01-16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古诗是我们祖国的文化瑰宝,语言凝练,含意深邃。小学语文教材中收录的古诗大都短小精悍,在短短的几十来个字中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和醇厚的韵味,是很典型的美育材料。审美教育就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审美能力是一个人对美的欣赏及表现的能力。因此,在古诗教学中加强审美教育,提高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1 在备课中“发掘美” 

          要使学生从教学中获得深切的美感体验,需教师从审美的角度去研究教材,处理教学内容,深入挖掘教材中美的因素。著名雕塑家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来说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因此,在备课中,首先,教师在感知教材时,为教材中蕴含的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所感动,悠然心会。然后,教师对教材中蕴含的各种美的因素细心品味,蕴涵体察,反复推敲,将教材中美的因素融化到教案中,再到课堂上引导学生去体验,去分享这种美。教师善于发掘这些审美教育的因素,就会使学生获得美的享受,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情感得到升华、灵魂得到净化。 

          2 在教学中“传输美” 

          在语文审美教育中,情感是核心,是灵魂。语文审美教育活动主要以情感人,以情动人,通过美的事物激发人们情感,形成审美体验,唤起情感共鸣,使人在情感中受到陶冶,得到升华。而教师的情感灌注,动之以情,是课堂教学揭示美、传输美,取得最佳教学效果的重要条件。教师首先在钻研教材时把精力集中在“情”字上,做到通理明情,“入境动情”,设身处地地体味教材中的真情实感和美的内涵。这样,教师就具有了一种激情,然后在教学时,通过讲述、朗读等教学手段“以情激情”,利用有关的审美媒介进行“设境传情”,从而把教材情、教师情、学生情这“三情”融为一体,在动人魂魄的情感中,把知识传授不断从感性向理性深化升华,师生之间就会迸发出强烈的美感共鸣,产生共振效应。这样就调动了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感情,紧扣学生的心弦,把他们自然而然地步步引向感情的深处,诗歌情、教师情、学生情融为一体,学生受到强大情感力量的震撼,情感得到升华,灵魂得到净化。

  3 在领悟中“感悟美” 

          在古诗教学过程中,根据审美对象和审美主体的特点,精心创设审美情境,对学生审美意识的培养,审美情感的熏陶起着重要作用。过去, 我们在教学古诗时只重视学生对古代诗词的理解, 而忽视了其它方面的教育。在古诗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这是一个能发挥语文的学科特点,进行环境教育的有效途径。通过古诗文教学,让学生感受古代文人笔下优美的自然景物,理解环境与作者抒发感情之间的关系,以及环境对健康人格养成的积极作用,从而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树立保护环境的责任感,从而感受环境的美。 

          语文教学具有浓厚的人文性、鲜明的形象性、强烈的情感性,这就为语文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提供了宽广的天地,小学语文课本每册都选有古诗,这些古诗风格流派各异,有哲理诗,写景诗,也有咏物诗。每一首诗都流淌着生命意识之泉的汩汩清流,起伏着作者诗人丰富的情感。古诗是融音乐美、书画美、意境美为一体的古典艺术,走近、学习和感悟古诗的前提,是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而随着学生生命意识的被唤醒,他们对古诗的理解会更深刻,把握会更准确,感悟会更透彻。 

          4 在诵读中“感受美” 

          吟诵朗读是提高文学审美感受力的传统方法。古代文人也十分重视吟诵朗读。宋代著名教育家朱熹说:“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吾之口;继而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清代学者姚鼐也说:“大抵学古文者,必要放声疾读,又缓读,只久之自悟,若但能默看,即终身作外行也。”“熟读”、“疾读”、“缓读”之说都强调了吟诵朗读的重要性。而叶圣陶先生则创造性地提出“美读”法。他说:“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思想感情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诸如此类。 

          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感通了,无论兴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叶先生所谓“美读”,其实就是强调通过音声节奏之美的感觉,深入课文深层意蕴的情感思想,达到与“作者心灵相感通”,即神相通,气相通,心相印,情相融的审美境界。 

          叶圣陶先生提出:“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如何让学生融情入境,关键在于情境的创设。教诗词,不仅使学生弄懂字面的意思,了解其主要内容,还必须“入境”才成。“多读多练”是教学诗词的一个特点。反复吟咏,方能读出韵味来,细细体味诗中蕴含的意境。同时使思维产生发散。 

          5 在体会中“想象美”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它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由于文学作品是有限与无限,偶然与必然,虚与实,情与景等的对立统一,所以,在审美过程中,若审美主体只对审美对象作具体状貌和整体形态的感知,那还是浅层的。必须在此基础上产生对先前相关、相似、相反的生活经历或感受的联想,或产生这些方面的合理的新的想象,才能使审美感受趋于深层。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千方百计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美感经验。引导他们充分发挥联想力、想象力,对课文的形象给予补充和丰富,使课文在头脑中有声有色地活起来。这样,才能有效地借偶然事件看到普遍性、必然性,借有限的景看到无限的情。来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突出语文的工具性,加强语言文字教学    下一篇:试论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方法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