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数学论文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好习惯

所属栏目: 数学论文  更新时间:2021-02-02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新课程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其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而指导学生会预习,提高预习能力是学生自主学习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重要前提。好的课前预习不仅提高了课堂效率,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那么在数学中如何让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好习惯呢?

  一.认识预习的重要性:

  预习是学生学习新课的铺路石,是学生学习新课的一道桥梁,是调动学生对学习进行不断的尝试。预习设计成就好的学习效果,好的学习效果又会激发好的预习设计。课前预习既是一种科学的学习方法,同时也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有些孩子开始也进行了预习,但很难坚持。有些孩子认为“预习没必要,反正老师要从头到尾讲一遍”。还有的觉得预习太难了,所以放弃了预习。我认为只有认识到预习的重要性,才能积极地去实践,并持之以恒,最终养成预习的好习惯。老师要布置好预习内容。比如:在教学质数与合数。把下列各数进行分类:2,3,4,5,6,7,8,9,11,12,23,24,25,26。质数有(),合数有()。学生通过预习自己就把这道题解答了。课堂上老师再引导学生对质数和合数这部分知识掌握得就很扎实了,做练习题也就如鱼得水了。

  二.督促学生自觉预习:

  有了好的计划,就得付诸行动,不然预习就会半途而废。教师是教学的管理者,是教育理念的实施者。学生的预习,教师得做好督促的工作,强化学生自觉预习的意识。在预习过程中,教师不能站在旁边支配学生,得与学生一起参与预习的过程。教师可以把新课中要求学生掌握的内容与新课有关的旧知识,通过预习题展示给学生,督促学生在做题的同时,自觉完成教师安排的预习任务。学生在预习中发现问题,教师应该主动帮助。通过适当的提示和引导,让学生对知识有初步的了解和掌握,从而减少学生学习的难度,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

  如: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师要求学生做课前准备的立体图形时,也应该参与其中,亲自做做,与学生一道在预习中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这样教师可以随时掌握学生的预习情况,帮助学生一同完成课前准备。给了学生充分动手创作的同时,也成功的督促学生完成了预习的作业。

  三.交给学生预习方法

  学习中既要有明确的学习目的的指引,又要有详实的学习方法的指导,才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设疑,就是让学生带着疑问去预习。其次是让学生把不明白的地方记下来,带着问题进入课堂,这样课堂教学的效率就大大提高,教学效果就会事半功倍。

  一个人只有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就如同掌握了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所以预习是学生不光要读数学课本,还要挖掘自己不懂的问题,这样才能在课堂上收到实效。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初中数学教学中差别性教学的实施办法    下一篇: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如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