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数学论文

浅谈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

所属栏目: 数学论文  更新时间:2022-01-02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是21世纪人才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作为奠基作用的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着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数学课程标准》将数学教学的本质定位于“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将学生的学习方式定位为: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在数学课堂上都可以看到以小组讨论为主要形式的合作学习。这说明,我们的广大教师已经有意识地把合作学习这种形式引进了课堂,但是我们看到了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虽然应用广泛,但成功的案例并不多,大多数合作交流活动流于形式,缺乏实效,我认为要在数学教学中开展良好而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理解合作学习的内涵。

  合作学习应当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在教学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情况:由于学生没有独立思考的时间,在本应是合作交流的环节中,学生或玩耍或计算,导致学习任务无法完成,由于合作时机选择不当,导致大多数学生仍然沉浸在前一阶段的学习情境之中,因而降低了学习效率;由于组织不力分工不明,使得学生汇报时不够科学严谨,甚至出现错误。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教师对合作学习的内涵缺乏理解,大部分的教师把小组合作学习仅仅当作一种组织形式来接纳,且未理解其实质内容,并未把这种组织形式与自己的教学实践有机结合,因而效果不好。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合作交流的过程,应该是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是学生完善自我认识的过程,是学生实现资源整合的过程,是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广大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在读懂文本、理解教材、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去选择相适应的组织形式,而非本末倒置,先考虑用什么形式,再把内容塞进去。只有这样,才能在真正意义上使自己的学生得到发展,这正是合作学习所蕴含的教育理念。

  二、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讨论中。

  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情况;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是优等生独演的舞台,而那些思维不够敏捷,发言不够积极的学生只能干坐着。于是乎,有的学生自己做自己的事情,根本不会去听别人发言,好像一切与自己无关。我们知道小组合作学习作为学生的学习方式,最终的目的是要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因此,让讨论成为每位学生的讨论是实现合作学习的最有效途径。如何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讨论中,我认为要处理好以下两种关系。1.合作学习与独立学习的关系。学生要参与讨论,必须要有自己的见解和认知能力作为基础,而个体的独立思考无法由别人或小组来代替。只有学生独立思考到一定的程度时,参与讨论才能出现一点即通,恍然大悟的效果;只有在学生独立思考到一定的程度时,才有可能出现观点的正面交锋,生成宝贵的教学资源。因此,在合作学习之前要让学生先独立思考问题,每个学生有了初步想法后再进行探究、交流,共同解决问题。这样做,给不爱动脑筋思考或学习有一定困难的学生也提供了进步的机会,对提高这部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是大有益处的。例如,在教学六年级“正比例”这一课时,我在进行必要的复习铺垫之后,针对材料提出研讨问题:①表中有哪两个相关联的量?②一种量是怎样随着另一个量的变化而变化?③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分别是多少?比值是多少?先个体独立思考这个问题,然后组内交流,最后组织学生讨论,讨论后全班交流。这次的合作学习较为成功,学生们交流热烈、充分,小组内形成一致的意见后,再到全班交流汇报,效果好,这次合作学习之所以成功,主要是给了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的机会。2.教师的指导与参与的关系。许多认为,在学生的合作学习,特别是讨论中,教师不宜过多参与。这样做实际上是忽略了一个事实;我们所面对的是缺乏必要知识和能力的、正在成长中的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小学生,他们很难有效整合资料和观点,常常把讨论当作休闲,因而,互动交流必须在教师的主持下进行。在不同的阶段,教师要发挥不同的作用:①在小组讨论前——教师要做适当的讲述,提出较为具体的要求、目的,让学生明确主要的任务是什么,他们将要学什么,掌握什么。让学生带着目标去学习,才会收到好效果。在讲述时教师要注意:讲述的量要适当;抓住重点讲述;可通过举例或者图例来增加讲述的清晰度。②在小组讨论中——教师要适时指导与参与。小组讨论是否成功,同教师的适时指导与参与是分不开的。在开展讨论的过程中,随时会有问题发生,因而教师必须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观察与指导。在因学生层次差异造成优生垄断讨论时,教师要及时平衡这种差异;当小组提前完成时,教师应检查他们是否完成及完成情况如何;当小组讨论偏离主题或讨论受阻时,教师应该及时发现、点拨、指导。③在小组讨论后——教师要进行适时评价。全面交流评价是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过程中极为重要的环节。有效进行全班交流评价可使各小组之间相互学习,相互促进,通过交流还可以把小组的认知成果转化成全班学生的认知成果,进一步深化对知识的理解,也可以有效纠正学生的错误认识。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评价一定要有指导性、针对性和全面性。

  三、设计有效的合作学习形式。

  首先要选择有价值的内容进行合作学习。在实际教学中,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合作学习,并不是每节课都需要合作学习。一些教师不考虑内容的实际情况,片面追求新形式而滥用小组合作学习,这样只会适得其反。在没有任何合作价值的情况下,合作就是一种重复、无效的劳动。所以,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具有思考性、开放性的讨论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抓住教材重点、难点内容设计有效的合作活动,将需要发挥小组集体智慧解决问题作为合作学习的内容。要深刻的理解教材内涵,领会编排的意图,只有这样,才能选择出有价值的合作学习内容。其次要提出值得探讨的研讨问题。一个好的研讨问题,可以使学生有的放矢,在既定的目标下,积极合作探究,进而使合作效果达到最优化。一个好的研讨应当具有思考性、探索性、开放性和趣味性。要设计出好的研讨问题,必须正确把握教学起点,尊重学生的学习起点。

  好的合作学习能够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情感能力的发展,造就出高素质的人才。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初高中数学教学的衔接    下一篇:小学数学教学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