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浅谈文言文教学的方法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06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浅谈文言文教学的方法

胡桂兰  

(贵州省习水县第一中学 贵州  习水 564600)

以往的初中文言文教学,大都是采取教师“解词——串讲——翻译”的模式,教师在课堂上唱独角戏,而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根据新大纲的要求,这种方法已不适应现代课堂教学。因而改革文言文的教学方法已势在必行。本文就文言文教学谈谈笔者的点滴体会。

1   引导学生预习课文

    学生预习课文,教师要给予提示,明确要求,或给学生交代学习本课的目的要求,或简介文章的背景及作者情况,或要求借助工具书扫清文字障碍,借助注释,初识文章,要么来一点有趣的“引子”,讲个相关或相似的文言故事,等等。这样的课前提示,达到了两个目的:一是给学生自读文言文创设一定的条件;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给予提示之后,还应给予学生一定的阅读要求。如要识字解意,要熟读课文,要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将课文初译出来,并以故事的形式讲给大家听。在要求中还应体现大纲、教材、单元和课文的要求,做到从整体出发,从大处着眼,文道统一。所要注意的是——教师随时检查预习的效果,绝不能放任自流。

2   让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教师进行质疑、点拨。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只起主导作用。学生提出问题,教师要多方面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理解,学生也可以互相提问,互相答问,以求对文章的深刻理解。学生也可以向教师提出问题,请教师回答。教师也可以有意识地提出问题,请学生给予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有时会带有一定的深度,学生实在回答不上来,教师可以给予正确答案,让学生牢记,以便对以后的文章的学习起到帮助的作用。针对文章内容深浅度的不同,教师还可以有意识地在学生无疑处设疑,让学生思考,回答,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启迪他们的智力。

3   整理、归类、比较,是学生总结复习、牢固知识的重要环节

    如文言虚词。文言虚词在文    言文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同时,它们都有基本的固定格式。如虚词“之”字,它在初级中学课本中有几大功能:作动词;作代词,代替人、事、物;作助词。“之”字作助词较为复杂,作结构助词“的”;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虽然新课本为了使学生学习简单化,只作助词不译讲,但它不同于其它助词不译的);助词作前置谓语的标志;助词补足音节的作用等等用法。另外,对于虚词要让学生分期分批地对重点虚词(常用)逐个进行归类整理。这样有意识有计划地逐期总结,慢慢积累,逐步扩大,当学生掌握一定数量的虚词及其规律后,就会学得既扎实又轻松。

    文言虚词有一定的固定格式,文言实词就比较难掌握了。它们没有固定的格式,变化较为复杂,出现许多不同的情况。如一词多义,词语借用(通假字),古今异义等。学生学习起来较为困难。利用整理归纳比较法,对学生牢固文言知识是很有帮助的。如“舍”字,在“屋舍俨然”中,作名词“房屋”讲;在“便舍船,从口入”中,作动词“舍弃”讲。一词多义现象要结合着语言环境去理解。又因为古代词汇较少,词语借用现象较多,对于借用的词语。学生更要逐一归纳整理,以便指导自己的学习。如“说”在“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如果误读,将发生歧义,也就影响了学生对此句的理解,乃至对全文的误解。还有古今异义,句式等等,都需要学生逐期逐批地整理归纳总结,天长日久,学生头脑中的文言知识就会不断增长,对文言文的学习会很有成效。

4   背诵

    整理归类比较,是牢固学生学习文言文知识的方法。但是要想掌握的更为牢靠,还需要认真背诵文章。这里所说的背诵,不是对所有的文章都逐字逐句的背诵。因为你尽管很想记住文章的内容,但是有时只是靠以上的方法是办不到的,还需要背诵来协助完成。正如培根所说:“要记住所读内容,通读二十遍,还不如这样读十遍,忘了再看看书。”这样,背诵下了许多文言文,对相同的词语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就牢固不忘,并能掌握一定的规律,从而更好地学习文言文。因此,每背诵一遍后,都会加深对原文的理解。

5   复习检测

    要想使知识在头脑中长期保存,必须经过学习、学习、再学习。重复学习的次数越多,记得越牢,遗忘的速度越慢,甚至永远保存在记忆中。在这方面,我着重是在学生学完一篇文言文后,让学生自己出题,并附一份答案。学生要想出好一份检测题,必须再次阅读课文,否则,试题出完后,经检查不合格,还要再出,直到合格为止,然后用整理好的试题进行检测,以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利用这种方法,学生反复学习,牢固了知识,提高了他们的记忆力。

    这是我们在文言文教学中的一点做法。运用这种方法,有效地提高了课堂四十五分钟的利用率。学生对课后练习处理较为顺利,对课外文言文能很好的阅读,收到良好的效果。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语文教学中对学生兴趣激发的方法    下一篇:浅谈初中语文自读课自主探究能力培养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