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唤醒 引领 点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主导作用的体现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06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唤醒 引领 点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主导作用的体现  

江苏省外国语学校 万爱萍   陈必超  

摘要:新课程改革以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强调教学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也强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实施新课程对教师发挥主导作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认为,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唤醒”“引领”“点拨”三方面。  

关键词:唤醒、引领、点拨  

   

新课程改革以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主张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我们欣喜地看到新课程实施出现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气象:课堂上学生的自主时间多了,想像的空间大了,表达与交流的机会多了,课堂气氛热闹了。这番新气象有力地冲击了旧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促进了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变革。  

但是,在经历了“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短暂欣喜之后,我们却仍不免有“浅草才能没马蹄”之慨。课堂上许多教师惟恐有走老路之嫌,不敢多说,不敢多讲。文本全由学生去研究,学生畅所欲言,在内容上盲目扩张,答案丰富多彩,但阅读进程缓慢,阅读层次肤浅,语文课似乎失去了语文味,课堂似乎变成了茶馆、聊天室。教学,并不能真正指向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所确立的目标。  

出现这种现象,主要原因是教师片面理解新课程理念,没有在建构主义理论背景下实现教师专业能力的持续发展,忽视甚至放弃了在教学过程中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强调教学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也强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教师要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  

因此,实施新课程对教师发挥主导作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该全面理解新课程理论,实现在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中自身角色的转变,使自己从传统的传递知识的权威转变为学生学习的辅导者,成为学生建构知识的支持者、帮助者和引导者,成为学生学习的高级伙伴或合作者。  

我们认为,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可在以下三个方面得到体现。  

  一、唤醒  

语文课程是基础教育各门课程中最富有人文价值的科目,肩负着养育人的气质、情操、境界等的任务。这一目标完成的前提是:学生要把文本生机勃勃的意义从“死”的文字中“活化”出来,感受、认可其中的人文内蕴、精神气质。这必须借助于学生主体的被唤醒、感悟、体验来建构。谁来唤醒?谁来担任这一“活化”主导者的重任?课堂教学中,教师责无旁贷。作为“活化”主导者,教师需要根据自己对文本的理解,通过活化的语言,消解文本精神与学生情感的距离,沟通文本与学生二者的精神空间。教师应认识教学目标包括认知目标和情感目标,创设一种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这种环境中可以通过实验、独立探究、合作学习等方式来展开他们的学习。  

例:《登高》教学实录  (许序修)  

师:同学们,我先给大家讲个故事,大家要认真思考,听出这个故事渲染的是怎样一种情境,并希望大家把故事的中心用简明、连贯的语言记录下来。  

一千二百多年前的一个秋天,重阳节前后,在夔州,长江边上,秋风凛烈地吹着,吹得万木凋零,漫山遍野是衰败、枯黄的树叶。江水急剧地翻滚,孤鸟在空中久久地盘旋,远处还不时传来几声猿的哀鸣。这时,有一位老人,衣衫褴褛,蓬头垢面,步履蹒跚,跌跌撞撞地朝山上走来,他疾病缠身,有肺病、疟疾、风痹。而且“右臂偏枯耳半聋”了。  

重阳节,是登高祈求长寿的日子。可是,这位老人,一生坎坷,穷困潦倒,似乎走到生命的晚秋。此时,国家正处在战乱之中,他远离家乡,孤独地漂泊。  

面对万里江天,面对衰败的枯树,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  

(师深情地朗读)  

风急天高猿啸哀,绪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幻灯同时映出诗句和作者,让学生自由朗诵)  

师:这情境是——  

生:是凄楚、悲伤的情境。  

生:是悲凉、忧伤的情境。  

生:是凄楚、孤独的情境。  

生:是悲凉、孤单的情境。  

   

 许 老师这篇《登高》导入语,可谓是唤醒学生的典范之语。它生动而包含情感。“秋风”“万木”“江水”“孤鸟”“猿”“老人”等意象和“凛冽”“凋零”“衰败”“枯黄”“急剧的翻滚”“久久的盘旋”“哀鸣”以及 “衣衫褴褛、蓬头垢面、步履蹒跚,跃跌撞撞”这些视觉冲击力极强的词语,传神的描绘文本的意境,引导学生延展形象思维,让他们“披文以入情”,自觉地进入赏读课文所需要的艺术氛围中。   

试想,如果省略这一环节,一味任由学生去主体感悟、自主阅读,那么学生原有的认识世界的前概念要么不能和文本建立联系,要么就会直观的、浅显的、有时也会消极的影响他们的阅读,就会有违《语文课程标准》“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的精神。课堂教学中我们曾经不止一次面临的尴尬就会继续出现:《背影》教学中,学生嗤笑“父亲”的迂;《最后一课》中学生对 韩麦尔 先生那情动于中不可遏而引发的体态语言感到好笑……  

二、引领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主张学生用探索法和发现法去建构知识的意义。要求学生主动去搜集和分析有关的信息资料,对所学的问题提出各种假设并努力加以验证。要善于把当前学习内容尽量与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并对这种联系加以认真思考。联系和思考是意义建构的关键。它最好的效果是与协商过程结合起来。因此,新课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于是,自学质疑、小组讨论等活动形式顺应这一理念成为课堂教学中普遍的、重要的活动形式。许多人把它作为评价课堂教学的重要指标,甚至用是否有这些环节来衡量一节课是否体现了新课程理念。目前的各种示范课、试验课,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情景:教师提出讨论的问题——学生四人一组讨论,气氛相当热烈,——预设时间到,小组代表发言——进入下一个环节。时间久了, 许多 老师都意识到这样的合作、探究有时只是一个形式而已,这样的课堂讨论已陷入了“失控”的负面局面。  

    

为什么这么说?新课标所积极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理念,并不只是一种课堂教学的形式那么简单,这中间还包含着“逐步培养主动学习、探究性学习的习惯,逐步形成这方面的能力”的要求。教师应该给学生提供复杂的真实问题,或在教学过程中引导生成这些问题,要认识到复杂问题有多种答案,激励学生对问题解决的多重观点;在逐步减少外部控制、增加学生自我控制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调控教学过程,保证学习活动和学习内容保持平衡;要提供学生元认知工具和心理测量工具,培养学生评判性的认知加工策略,以及自己建构知识和理解的心理模式。  

小组讨论的教学模式有其正面价值,学生通过课堂讨论交换各自的想法和观点,协调他们各自的理解,形成个体的认知和情感,但不能把它简单化。仔细分析上面小组讨论的过程,可以发现一系列问题:学生讨论了什么,是每位同学都参与了讨论还是大部分同学沦为了旁听者,如何合作,合作到什么程度,讨论中是否有相互质疑、相互论辩、相互启发的过程,不同的观点之间是相互碰撞还是各自存在,自己最初的观点可否得到修正、完善、深化、发展等等,均不得而知。  

我们认为,如果这种蜻蜓点水式的形式上的合作充斥课堂,带来的只能是课堂的失控和失效。要真正享受小组讨论的成功,实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目标就必须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教师不仅要充当议题组织设计的角色,还要担负指导调控讨论的角色和评价的角色;要加强习惯和方法的指导。  

现以《幽径悲剧》教学中小组讨论为例阐述。  

1.生:幽径的这株藤萝被砍,使季老先生悲哀至极,可后文为什么又说这是一个小小的悲剧?  

2.教师:这的确是个矛盾。既然“悲哀至极”就说明对“我”的打击是强烈而残酷的;既然是“小”便意味着微不足道,可微不足道的又为什么会使“我”“悲哀至极”呢?请同学们对照相关语段,思考并圈划或简要写出自己的观点。  

第一次引领:利用“小小”“悲哀至极”的矛盾,激起讨论的冲突,创设讨论的情境,并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做好讨论的自我准备。讨论是一个需要启动和推展的生—生互动行为,唯其如此才能使讨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信息互换、思维碰撞、合作探究的过程。  

3.小组讨论。要求:组长组织;每位同学发表自己的看法,阐述理由;其他同学注意倾听,记录其观点和陈述中的关键词句;讨论中,可补充(相近观点间)、可质疑(不明白之处)、可反驳(不同的观点间);每位同学填写《学生参与课堂讨论评价表》;发言人总结小组主流观点和存疑,准备参加班级交流。  

4.小组讨论同时。教师参与一两个小组的讨论,掌握讨论的进展和质量,适时地引导和矫正讨论行为和过程,发现并补充信息供讨论深入或转折。本次讨论中,“跳读课文,找出制造这个冤案的凶手以及冤案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原因。并就此问题谈谈你的理解。”的补充就引发了讨论的再启动。从而使学生深刻感知:在“十年浩劫”期间,毁灭美司空见惯。可是在1992年的春天,十年浩劫已经结束十五六年了,在北大校园里,竟然还有不知道欣赏美,甚至毁灭美的“愚氓”,他们还在继续制造着毁灭美的悲剧。北大校园尚且如此,其他地方可想而知,这更让作者感到悲痛。古藤的悲剧,不仅仅是幽径的悲剧,更是时代的悲剧,是人类的悲剧。这小悲剧揭示的是大问题。)  

第二次引领:组织讨论的开展,调控讨论的进程,指导讨论的方法,捕捉讨论中的再生点引发新一轮的深入讨论。力求避免讨论成为一段课堂上的“放羊”时间,思维的空白时间,避免讨论成为少数精英独霸的舞台,在讨论的过程中切实地培养每个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和能力。  

5.班级交流,引发更大范围的交流和碰撞。  

6.教师总结评价。评价讨论的内容,更重要的是评价讨论的态度(是否专心、认真;是否尊重并善于接纳他人意见;是否勇于面对批驳和嘲笑……)。此过程亦可由学生来评价。  

第三次引领:引发反思,致力于学生情感、态度、方法等全面提升,推动学生由行为到能力的发展,促使学生由“学会”到“会学”。  

三、点拨  

新课程强调以学生为主体,语文教学范式亦随之从“授受型”转变为“对话型”,采用交往生成的教学方式,崇尚“自学为主、灵动生成”。语文课堂呈现出一个动态的过程,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等都是生成性的,在师生的互动中不断生成,又在师生的互动中完美解决。  

生成何其自然,任何一种教学、任何一节课都包含生成,但理想的生成又何其困难,它要求弱化教师的预设,可离开了预设,生成便根本无法生成;它要求强化学生的积极建构,可理想的生成契机稍纵即逝,完美的生成绩效的实现困难重重。有老师曾这样比喻它:它是冬天阳光下娇娇绿叶上的浅浅脉丝,它是蓝天晴云周边的的一抹呻吟着的夕照。何其难得!  

生成时,学生需要独立面对认知世界的复杂情境,需要采取新的认识加工策略,形成自己知识与理解的新的心理模式,承担更多的管理自己学习的机会。显然,在“对话型”教学中,这些都需要教师发挥主导作用,教师要创设情境,组织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要注意使生成目标始终处于维果斯基提出的“学生最近发展区”,要在关键处给予学生精要的点拨,还要为学生主动学习、协作式探索提供一定的“支架”,使之成为学生的认知工具。  

因此,我们认为,预设和生成并不是水火不容的,关键是预设要不露形迹,对话过程中,教师要机智地把握、巧妙地“点拨”。  

请看《点拨,从模糊走向明晰》(《中学语文教学》2007.7)中对《变色龙》中奥楚蔑洛夫人物形象的探究过程:  

   

师:“请大家说说看,奥楚蔑洛夫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生:“奴颜媚骨”“阿谀奉承”“出尔反尔”“见风使舵”“趋炎附势”……  

生:老师,我认为这样评价奥楚蔑洛夫……有失……公允。我觉得奥楚蔑洛夫这样做,也有他的无奈,因为……他如果不这样做,势必会得罪将军。得罪了将军,他能不“下课”吗?下了课,他一家大小就得喝西北风。我认为奥楚蔑洛夫“变色”应当归罪于那个社会,它的奴性的人格、扭曲的灵魂也是生存的需要,就如变色龙的变色是为了适应自然环境一样。他也是一个受害者,是那个社会的牺牲品。  

生(附和):是啊!将军是他的顶头上司,处死将军家的爱犬,不是找死吗?  

      

生:谁敢拿鸡蛋和石头碰!  

生:常言道“识时务者为俊杰”,奥楚蔑洛夫是一个乖巧的识时务的人…………  

★1 师:不错,奥楚蔑洛夫要是得罪了将军,说不定没有好果子吃,说不定会丢了饭碗。为了保住饭碗,他不可能得罪将军!但这丝毫不能否认奥楚蔑洛夫的可恶可憎!  

生(一片哗然)  

★2 师:奥楚蔑洛夫一登场给你留下什么印象?他嘲笑赫留金时,你有什么感受?  

生(思考): 如果奥楚蔑洛夫“媚上”的话是为了保全自己,那他完全可以不欺下啊!可以对老百姓好一点。  

★3师:不错,他是那个社会、那个时代的牺牲品,他的身上沾染那个时代太多的邪气,但是我们就据此同情他,原谅他吗?在特定的历史时代,有没有“举世皆醉我独醒”的人呢?  

生: 杜甫!“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生:屈原!“举世皆浊我独清”,宁可跳进汨罗江,也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  

生:陶渊明 宁可丢官辞职,也“不为五斗米折腰”。  

★4师:历史上也有不少“识时务者”,可最终身败名裂。有这样的人吗?  

生:清朝的和珅,最善溜须拍马、媚上欺下,他得意一时,最终落了个满门抄斩的结局。  

生:汪精卫在中华民族最危急的时刻,见风使舵,投靠日本人,成立汪伪政府,遗臭万年!  

师:你看,这些人可以得意一时,但必将付出昂贵的代价!奥楚蔑洛夫理所当然地要接受历史的惩罚—永远成为人们的笑料。  

   

本例中“奥楚蔑洛夫‘变色’应当归罪于那个社会,它的奴性的人格、扭曲的灵魂也是生存的需要,就如变色龙的变色是为了适应自然环境一样。他也是一个受害者,是那个社会的牺牲品。”这一认识可以说 许多 老师在课堂教学中都曾经听到过。对于它的处理,就我亲耳听过的也有不少版本。有最简单的教师包办代替,一语带过,坐失良机;也有引导学生讨论对错与否,看似体现学生“主体”,其实蜻蜓点水,浮于表面。我们认为本例中教师对这个点的捕捉较准确,点拨也较到位。  

首先老师敏锐地意识到这一独特的阅读体验的形成是学生个人阅历,更是现代社会某些不良的价值取向在学生思想上的折射,它不仅是可以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引向深入的“生成点”,更可能是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和理想人格的“生成点”。这个“生成点”可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其次老师对此生成分四步点拨:  

★1肯定学生的观点有一定的道理,同时也提出自己的观点,使之成为思考的凸点,起到了引爆的作用。  

★2意在点拨学生要更深入细致地研读课文,紧扣文本探本溯源。  

★3★4是点拨学生运用所学过的课文、知识或其他材料联系生成。这种生成相当有价值,实际上是学生日常积累的展示。这样步步追问、环环紧扣,教师点拨的智慧和学生的思维积聚碰撞,火花四溅,使生成达到了一个较高的层次,整个课堂灵动精彩。  

由此我们发现,对话过程中教师的点拨,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要能体现出学生的首创精神;要让学生有多种机会在不同的情境下去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将知识“外化”;要让学生能根据自身言语行为的反馈信息,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或方法。  

点拨是多么巧妙,又是多么重要, 钱梦龙 老师说得好,教学中确定学生为主体,并不等于学生事实上取得了主体地位。学生从受动的客体,变为能动的主体,只能是教师积极引导的结果。叶老说:“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如果说这“不需要教的境界”意味着学生成为主体,点拨就是达到这个境界的桥梁。  

好的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的生命投入,真正精彩的课堂需要师生共同演绎,是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完美结合,任何一方的缺失,哪怕只是忽视,都将破坏这种完美。教师要成为学生建构知识的帮助者,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景,揭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动机,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为使学生的意义建构更为有效,教师应尽可能组织协作学习,展开讨论和交流,并对协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使之朝有利于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  

总之,用自己的智慧“唤醒”“引领”“点拨”学生,让自己和学生一起诗意地栖居在课堂是我们的理想,也是我们的追求。  

学校:江苏省外国语学校  

地址:苏州市吴中区吴中大道圣陶路1号  

邮编:215104  

电话:(0512)66551954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唤醒教育与语文新课程    下一篇:《说文解字》“艸”部的风俗文化阐释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