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说文解字》“艸”部的风俗文化阐释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06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摘  要:在《说文》当中草部收字445个,重文31个。如果不计重文,其收字数约占《说文》收字总数的4.42%。汉字与草的密切关系,由此可见一斑。仔细分析这些与草部有关的汉字,我们就不难发现,古人认识草和利用草的伟大实践过程。并由古人对这些字的使用中,可以看出草部汉字在中华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

 

关键字:《说文解字》,“艸”部,占卜文化,风俗文化,服饰文化

 

植物,是生物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类生存发展的漫长时期里,其无论对于人们的物质生活还是精神生活都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也许正因为如此,我们的祖先才创造了大量的与此有关的汉字。以《说文》为例,其中“艸”部收字445个,重文31个。如果不计重文,其收字数约占《说文》收字总数的4.42%。汉字与“艸”的密切关系,由此可见一斑。陈寅格先生曾说:“依照今日训估学之标准。凡解释一字部既是一部文化史。”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仔细分析这些与草部有关的汉字,我们就不难发现,古人认识草和利用草的伟大实践过程;更可以从古人对这些字的使用中,看到“艸”部汉字在中华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

 

1.细说“艸”字

 

 “艸”是个象形字。甲骨文的写法,像春回大地,百草丛生的样子。小篆艸的形体,像两棵草并生的形象。楷书写作草变成上形下声的形声字(“早”与“草”的读音相近,故从“早”得声),作部首写成“艹”。

“艸”是个部首字。自《说文》至一般字典,均立“艸”部。《说文》写作“艸”,《康熙字典》、《辞源》写作“艸(艹)”,《辞海》、《新华字典》写作“艹”。但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字的楷书虽然常带有“艹”字头,但不从“艸”,如“荣、劳、萬、夢、茕”等,音义与草无关。反之,无“艹”字头者,也不一定不从“艸”,如刍(刍),卉(卉),折(折)。

草字的古今意义基本相同。《说文》:“艸,百卉也。从二屮。”草一般是丛生的,所以画两棵草,表示多的意思。“卉”是“草”的通称。“艸”的本义被“草”借去,只能作部首用,而不独立使用。“草”的本义“栎实”也随之失去。另据《广韵》:“草,《说文》作艸,花卉也。经典相承作草。”按《说文》,“草(zào)”的本义是“草斗”,借“艸”字后另造“皂”字。但有两处尚值得注意。第一,古代未开垦荒地称草,如在《韩非子·显学》中说,“耕田垦草以厚民产也。”第二,当粗糙讲,如司马迁《史记·陈丞相世家》:“以恶草具进楚使。”

“艸”部字为数众多,绝大多数汉字与植物名称有关,如:芝、葵、蓝、菊、茅、荷、葛等,还有表示植物各个部位的字,如:葉、華、蓏等,还有表示植物的性状的字,如:蕃、茁、芊、荟、萃、蔚等,还有表示与植物有关动作的字,如:蔽、芟、薅、蓄等。

 

2.“蓍”字反映的巫风占卜文化

 

《说文》:“蓍,蒿属。生千岁三百茎。易以为数。天子蓍九尺,候七尺,大夫五尺,士三尺。从艸耆声。”我国上古时代迷信氛围浓厚,巫风占卜活动盛行。《史记·龟策列传》记载:“自古圣王将建国受命,兴动事业,何尝不宝卜筮以助善!”“王者决定诸疑,参与卜筮,断以筮龟,不易之道也。”古人常用的占卜方式一般有三种:一是用蓍草占卜,称作“筮”,即用著草五十根,依法反复排比成卦的形状断定凶吉。(如《卫风·氓》“尔卜尔筮”)二是用龟甲占卜,称为“契”,即先把龟甲钻刻一个小孔,然后用火烤,小孔处龟裂成文,看文的形态的断定凶吉。(如《大雅·绵》“爰契我龟”)三是占梦,即根据梦中意象推测其象征意义。“据现代学者看法认为:八卦的前身是商朝(约公元1766-1123年)盛行的以甲骨受火龟裂的纹路占卜。这种裂纹千变万化,如按固定图像以论天象人事的凶吉自然十分困难。周初渐渐改用蓍草占卜,巫人在一束蓍草中,以两株为一份,分置一旁,最后所剩,或为单枚,或为双数,便以乾(一横)或坤(一横分成两短横)为记。现代学者认为,八卦或六十四卦便是这种蓍草占卜的结果。然后对照《易经》,以解读卦象所示凶吉”。另据杨伯峻先生讲,“蓍草就是民间通称的蚰蜒草或者锯齿草,用它的茎作占筮工具。大概用蓍草五十根,又抽一根,得四十九根,分别数它们的数目,把它份为几份,这叫做‘揲(shé)’,然后成卦。要揲好几次,由原先的卦再看它又变成什么卦,最后参考占筮书,来预测凶吉。”以上对于“筮”这种占卜方法表面说法基本一致,然而倘若细细深究,其中对于“如何使用蓍草进行占筮”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我认为比较保守,亦比较负责任的说法是,“蓍草是一种长寿草。古人觉得这草和老年人一样,阅历多了,知道的也就多了,所以用它来占吉凶。筮的时候用它的杆子,方法已不能详知,大概是数的。取一把蓍草,枚一下它的枚目,看是奇还是偶数,也许这便可以断定吉凶。”(朱自清《经典常谈·周易第二》)。

综上所述,虽然对于用蓍草占筮存疑不少,但至少有两点可以明确。一是,蓍草占筮较甲骨占卜略晚,约起于周代。这表明我国逐渐由游牧时代进入农业社会。二是,无论选取多少根蓍草,以何种方式排比,其总是以观察数目变化为目的。这无形之中也暗合了《说文》中“为数”的说法。

那么《说文》中“生千岁三百茎”又作何解呢?《史记·龟策列传》云:“传曰:‘天下和平,王道得,而蓍茎长丈,其丛生(满)百茎(共根)。’”非但如此,“闻蓍生满百茎者,其必有神龟守之,其上常有青云覆之。故而‘传曰:上有持蓍,下有神龟’”。朱自清先生也说,蓍草是一种长寿草,古人觉得这草和老年人一样,阅历多了,知道的也就多了,所以用它来占凶吉。这些说法都充分说明蓍草是一种多年生茎系发达的植物,证明了《说文》“生千岁三百茎”所言不虚。

    

古人认为蓍草非同一般的草类,对于蓍的使用是非常庄重严肃的。与之相应的一系列礼仪制度也相当严格。《说文》曰:“天子蓍九尺,诸侯七尺,大夫五尺,士三尺”。此外“《仪礼》载,‘特牲馈食,筮者坐筮,少牢馈食,筮者立筮。’郑注,卿大夫蓍五尺,立筮,士之蓍短,坐筮,皆由便也。贾公彦曰,然则天子,诸候立筮可知。”不过这些古代法度到了汉代便已不严格遵守了。《史记·龟策列传》中说:“方今世取蓍者,不能中古法度,不能得满百茎者,取八十茎以上,蓍长八尺,即难得也。人民好用卦者,取满六十茎已上,长满六尺者,即可用矣。”

蓍草占筮在如今的社会中几乎杳然无迹,但这并不表示其已从中华文明之中消失。它经过演化寄寓在日常生活里,潜移默化地依旧影响着我们。例如人家门上,小孩的帽饰上的八卦就是其衍生物。此外人们在遇到婚丧嫁娶,疾病祸灾等情况时总会求签问卜,算命看相,可见它的影响还是比较广泛的。

 

3.“艸”部字反映的民族节日文化

 

索绪尔曾指出:“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会在它的语言中所反映,另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构成民族的也正是语言。”古代汉字中的许多植物名在流传的过程中也逐渐与某些风俗习惯互兼互容,慢慢成为了这些风俗节日中的主要内容。如一提到端午节就会使人联想到艾、蒲悬门,挂葛藤等;而喝菊花酒,登高插茱萸则是九九重阳节的特定习俗。

艾,《说文》:“艾,冰台也。从艸乂声。”段玉裁《说文解字注》里讲,“艾字古多借为乂字,治也,又训养也。张华《博物志》曰:‘削冰令圆,举以向日。以艾于后承其影则得火。’”由此可见,艾是一种植物,否则又怎么令其“得火”呢?实际上,民间都以艾为一种可以辟邪,禳毒的植物。《荆楚风时记·五月五日》称:“…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因为农历五月“俗称恶月”,故而端午节习惯以艾草悬门,以祈祷消灾。

菖蒲是端午节又一常见之物。《说文》:“蒲,水草也。或以作席。从艸浦声。”菖蒲有水菖蒲和石菖蒲之分,都是有疗效的中草药。因为一般植物的茎叶,每年到了端午节前后大致成熟,凡以茎叶入药的中草药,要在这时采摘,故而有“端午百草皆是药”一说。据现代医学考察,菖蒲对农村常见病痛(如疮癣、湿症、腹疼、吐血等)确有一定的疗效。不过,菖蒲之所以流行的原因恐怕还是免不了迷信传说,据清·顾禄《清嘉录》卷五载“截蒲为剑割莲作鞭,副以桃梗,蒜头悬于床户,皆以却鬼。”另有民间传说每逢端午张天师就以菖蒲为剑祛除鬼魅。

茱萸者,《说文》:“茱,茱萸,茮属。萸,茱萸也。从艸臾声。”唐代大诗人王维曾作《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身生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关于重阳节佩茱萸的习俗,南朝吴均《续济谐记》,晋代桂公赡注释《荆楚岁时记》,都有记载。那么,茱萸为何物,佩茱萸有什么功用呢?茱萸植物名,也称越椒,有浓烈香味,可入药。《尔雅·“椒樧林莍”》,郭璞注云:“《本草》茱萸,一名樧,而实赤细香。”《太平御览》卷三十二引《风士记》:“九月九日……俗于此日以茱萸气烈成熟,尚此日折茱萸房以插头,言辟恶气而御寒。”清光绪二年刻本《会同县志》载:“重九日,登高吟啸,采篱鞠(菊),泛茱觞,佩萸囊以辟邪。”所谓“佩萸囊”,是指采茱萸盛入囊中佩系臂上,据说可以辟邪消祸。

菊,《说文》:“菊,大菊蘧麦。从艸匊声。”重阳赏菊和佩茱萸一样,都有辟邪呈祥的功能。古今帝王将相,骚人墨客喜爱菊花者亦不乏其人。魏文帝在《与钟繇送菊花》中说:“九月九日,草木遍枯,而菊芬然独秀,今奉一束。”唐诗人杜牧《九日齐山登高》诗云:“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诗人孟浩然也说:“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菊花除了用以观赏之外还可以泡制菊花酒。据《西京杂记》载,汉高祖的爱妃夫人之侍女贾佩兰在宫中之时,九月九日饮菊花酒,说是可以长寿。清同治八年本(湖南)《直隶澧州志》对饮菊花酒及其制作载述颇祥:“重阳,士大夫携酒登高,……采蓼及菊叶为曲,酿秫和芦稷为酒,以备冬年祭祀,宾客之用;酿糯秫酒,熬而藏之,以为养老之需;统名‘菊花酒’,一曰‘万年春’。”可以说,由于有了菊花这一重要的内容才使九九重阳增色不少,锦上添花。

 

4.植物命名所反映的服饰文化

 

中国古代的服饰文化在某些草部字中有着明确的体现。《说文》:“葛,絺绤草。从艸曷声。”葛是人类认识最早,而且使用时间较长的一种纺织原料。葛属豆科草本植物,所以葛字以艸为意符。葛的藤枝可达八米长,直接剥下其表皮,粗略地整理一下,便可搓捻成线,不过这种线较硬,因葛的表皮含一种胶质。后来人们发现有的葛因倒伏在水洼地里,经日晒雨淋,胶质便自然脱落了,其纤维变得松散柔韧。当人们学会沤渍葛藤,去其胶质的方法后,葛就是一种上好的纺织原料了。在原始社会们人已经开始利用葛。韩非子在《五蠹》中说,尧之时“冬日麑裘,夏日葛衣。” 《周南·葛覃》:“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是刈是濩,为絺为绤,服之无斁。”余冠英注,葛,多年生蔓草,茎长二三丈,纤维可以用来织布常年穿。

春秋战国时,葛是纺织的主要原料。通过诗歌内容我们还可以看到它的生产工序:一收割,二水煮,三选料纺织。而三步之中又以第三步(为絺为綌)最为至关重要,因为一匹布到底属于精品还是次品完全在于这道工序。面对这项繁琐费力的工作,需要的不仅仅是超凡的耐心、充沛的体力,与此同时,高技能也往往是不可或缺的。其中对于如何把握絺绤的标准就是首要技能之一。《说文》: “絺,细葛也。从糸希声。”“綌,粗葛也。从糸谷声。”由此可见絺、綌从根本上讲并无本质差别,唯独在具体形态方面稍略不同,具体表现在粗细方面。然而,为絺为绤的筛选还是有其必要性的。因为原材料的优劣与成品布的质量有着直接必然的联系。无庸置疑,用细葛布织成的布匹无论其手感、质地、光泽定胜粗葛布一筹。然而由低层劳动人民花费大量劳动和时间生产出的精美的布匹,永远不可以变成他们身上纹彩斑瓓的华衣。在那个人剥削人的时代里,这只能是那些浑身珠光宝气的贵妇们的奢侈品。《君子偕老》就记载了这样一位美娇娘,“瑳兮瑳兮,其之展也。蒙彼绉絺,是绁袢也。子之清扬,扬且之颜。展如之人兮,邦之媛也。”这位美娇娘由于着装得体(“象服是宜”),她的内在气资就如黑夜中的明月一般更加显露出来。(“委委佗佗,如山如河。”)再加之雍容华贵的装饰。(“玭兮玭兮,其之翟也。鬒发如云,不屑髦也。玉之瑱也。象之揥也,扬且之皙也。”)难怪乎见过其人者都不由地惊奇“胡然而天也?胡然而帝也?”虽然这位贵妇人天生丽质,不过她所穿着的华丽锦衣亦不可或缺,更起烘云托月之效。但是,在这世界上并不是每一位贵妇人都以拥有彩纹鲜艳的锦衣而心情娱悦的,

      

卫庄公夫人庄姜就由于庄公感于嬖妾,心里可怎么也高兴不起来。情动于中难免不伤心叹喟,“絺兮綌兮,凄其以风。我思古人,实获我心。” (《邶风·绿衣》)在葛的发展历程中,先秦时代是其鼎盛时期,不过由于以后麻的兴起,其地位显明衰落了。

 

“文化”是一个十分宽泛的概念,“艸”部汉字的文化不过是总体上的一点。然而我们应以此为滥觞,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笃实勤学科学地借鉴前辈先贤,同代才俊们的学术成果,进一步改善治学方法,努力对其它部首的汉字进行探索,从而挖掘出其中蓄藏的丰富内涵。尤其是对于文字的来源,构成,词汇的内容,词汇都要细考深究。诚如马叙伦先生所说:“要了解到文字的来源,构成等等,实在是文化的一部分的研究。”美国社会语言学家恩伯也曾指出:“一个社会的语言能反映与其相对应的文化,其方式之一则表现在词汇内容或者词汇上。”我始终坚信只要我们能持之以恒地在这条道路上努力,一部《说文解字》就能考释出中华五千年辉煌文明史。

 

参考文献:

1. 北京大学   《国学季刊》   1935年5卷3号

2. 左民安  王尽忠   《汉字部首讲解》   福建人民出版社   1998年6月

3. 班吉庆   《汉字学纲要》   江苏古籍出版社   2001年12月

4. 左民安   《细说汉字》   九洲出版社   2005年3月

5. 冯建民   《汉字与植物》 王若江 《汉字与手工业》  何九盈  胡双宝  张 猛   《中国汉字文化大观》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5年

6. 司马迁   《史记》   北京古籍出版社

7. 易重礼   《〈诗经〉社会巫风占卜与宗庙祭祀活动新探》   www.worldthesis.com

8. 冯友兰   《中国哲学简史》   新世界出版社   2004年1月

9. 杨伯峻   《周易》   杨伯峻 等   《经书浅谈》   中华书局   2004年1月

10. 朱自清   《朱自清全集》第六卷   江苏教育出版社第2版   1996年8月

11. 段玉裁   《说文解字注》   浙江古籍出版社   1998年2月

12. 索绪尔   《普通语言学教程》43页转自谭宏姣《古汉语植物命名的文化略说》 

 (《汉字文化》2003年第1期 P30)

13. 思  明   《端午——天医节》载《楚风》   1998年第2期

14. [清]顾  禄   《清嘉录》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年

15. 巫端书   《南方传统节日与楚文化》   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9年9月

16. 于  夯   《诗经》(李  捷 《中华传世名著精华丛书》)   山西古籍出版社   1999年9月

17. 余冠英   《诗经注》第2版    人民出版社   1979年

18. 《中国文字之原流与研究方法新倾向》  《马叙伦学术论文集》第174页(转自何金松 《汉

字文化解读》)   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4年7月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唤醒 引领 点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主导作用的体现    下一篇:新课程改革,路在何方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