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胸中有丘壑,课堂生波澜”——关于现代文处理方法的几点思考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06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09年申报中级职称鉴定论文交流(许芳)  

“胸中有丘壑,课堂生波澜”——关于现代文处理方法的几点思考

【内容提要】: 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高中语文新教材以主题组合选文,课堂缩减为40分钟,都要求教师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高效优质地完成教学任务,这就需要教师关注学生需要,对教材处理方法进行思考。本文从学生学习现状和心理需要出发,着重从教材中现代文体裁、篇幅长短两个层面思考处理方法。

【关键词】:  现代文    体裁   长文短教   短文长探

高中六册语文书中,共有36个单元,其中24个是现代文单元,共计84篇,占总篇目的63%,高考语文试卷中,现代文分值占阅读部分总分值的47.5%。无论从教学还是高考角度来看,现代文教学都应是我们教学的重点之一。同时,学生如果能够具备较强的阅读现代文能力,就可以借助它更好地学习文言文,凭借它选取自己需要的知识,吸取前人研究成果,从而在自己未来学习工作中,有更多发现、创造。况且教材本身还承载着语文知识、能力、语法、情感、民族精神、生命教育的重大责任。《上海市中小学课程标准》中写道:“语文课程是中小学阶段一门基础性课程,它是学生理解和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形成学习能力、培养审美情趣、文化修养的基础,对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起着重要的奠基作用。”学生学好现代文是语文学习的基础,是终身享用不尽的财富,关乎提高整个民族的素质。

然而有效高质地处理现代文绝非易事。教材中现代文涉及范围广、体裁多样、深浅不同、长短不一,同一篇文章不同教师有各异的处理方式,效果也是参差不齐。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身肩“桥梁”重任,在平时教学中,更应想方设法处理好教材中出现的现代文,以之为例,让学生有所获益。本文结合作者自身教学实践作一简要探讨。

一、树立体裁意识,抓住关键,牵一发而动全身

高中语文课本,以主题组合文章,一个单元中有不同文体交错出现,从教的层面看,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教师备课难度,无法在一个单元中解决一种体裁的训练。从学生学的层面看,形成不了系统的知识链条。如果此时教师不顾体裁,简单思考,使用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如“解词——分段——概括段意——归纳中心思想——总结写作特点”,这便在无形中让学生漠视课文体裁,导致学生在阅读练习中,无法抓住关键理解文意。如能在教与学中将体裁意识牢牢树立,那将会事半功倍。

如解读散文时,牢牢抓住散文的情感主线。以老舍《想北平》教学为例:

《想北平》,是老舍于1936年在山东济南时写下的一篇小品文。当年身处异地的老舍,在战乱的岁月中,更加思念他挚爱的北平。他抛开一切美好的词语,用最通俗质朴的言辞,表明对北平最朴实的爱。而如何让阅历未深的高二学生体会这种情感呢?备课时,我注意到,文章思路很清晰,前半部分表明对北平的爱,后半部分主要是爱北平的哪些方面,虽然分别对应着要掌握 “比喻”“对比”等写作手法的学习目标,但本文最重要的是对北平爱的深刻内涵。通过对文章的分析,我把这“一发”定位于文章的最后一句:“ 好,不再说了吧;要落泪了,真想念北平呀!”,设计问题:

①“真想念北平呀”,从内容看,作者想念了北平的哪些方面?

这一问题涉及到文章后半部分作者爱北平的理由:整体感觉:动中有静,复杂而有边际;布置:在人为之中显自然;物质上:花多菜多果子多;环境:使人更接近自然。涉及到对比的写作手法的学习。

②“好,不再说了吧;要落泪了”怎样理解作者此句背后的深刻情感?

这一问题重点分析“为何想要落泪?”这涉及文中前半部分作者情感表述:“我爱我的母亲。怎样爱?我说不出。在我想作一件讨她老人家喜欢的事情的时候,我独自微微的笑着;在我想到她的健康而不放心的时候,我欲落泪……”这“落泪”的背后,除了对北平的想念外,还有对北平的“不放心”,这自然就和作者写作背景结合,对本文作者情感就不会流于表面。

经过这样的设计,这“一发”便可牵动全身,同时重点突出作者情感。不同体裁都有其独特的特点,解读方式也各不相同。以论点、论据、论证方法作为中心解读议论文,以整理小说情节为抓手分析小说人物形象,以意象带动诗歌鉴赏,以冲突解读戏剧……不管教师还是学生,如能具有抓住关键的敏锐感,都可窥斑见豹,牵一发而动全身。

二、根据篇幅长短不一,长文短教,短文长探

在实际教学中,常常遇到篇幅长的文章,学生有畏难情绪;文章短小,学生又大而化之,草草解读。教师此时除了有体裁意识,要依据需要,处理教材。

  (一)重点突破、内外联动,实现长文短教

1.重点突破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于较长文章往往花费较多的课时量,2个课时不够,3-5个课时很正常。如在小说教学中,教孙犁《荷花淀》时,阅读文章、整理情节、划分层次为一课时,分析人物形象为一课时,环境描写赏析为一课时,语言特点鉴赏为一课时。这种教学模式,不需要教师花费过多精力,只需按部就班,每一篇都可如此,不失为一种面面俱到的套路。长此以往,学生倒也可以清楚小说阅读时要以小说三要素为基点把握全篇,但因为缺少新意,学生会逐渐丧失阅读和学习兴趣。其实在实际操作中,教师可以对知识点有效取舍,以点带面,让长文可以短教。这里的“点”指的是根据课文的教学目标确定的教学重点、难点和教学基点。

仍以《荷花淀》为例,小说描写了战火硝烟中夫妻之情和家国之爱,表现了人性的纯美,品格的崇高。这种纯美的人性,是在清新宁静的环境烘托下,通过小说人物的行为、语言体现出来的,所以紧紧抓住这两个点,设计以下问题:

①夫妻话别情节中,水生嫂有多处语言描写和动作细节描写,请分析水生嫂心理活动和形象特征。

②夫妻话别,探亲遇险有两处环境描写,各有什么作用?

以上述问题带动整篇文章学习,是采取重点突破策略,有的放矢,以点带面。这个重点可以是某一中心人物,某一情节,某一句话,甚至是某一个词,每个点都应该是这篇文章的核心。就像《最后的常春藤叶》围绕老画家展开,《守财奴》围绕葛朗台眼神辨析,《老人与海》重点解析老人所说的“可是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这两句话,整合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荷塘月色》“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以“不宁静”为基点展开。

同时,在选择“点”的过程中,融合了教师对一篇文章的整体把握,也有对整本教材甚至整套教材的把握,使相同体裁文章在教学点上互为补充,《最后的常春藤叶》的结尾(结构),《守财奴》人物赏析,《老人与海》思想内涵,《荷花淀》的语言,如此一来,教学一篇文章不必面面俱到,多篇综合,同样可以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

所在,教师只要愿意多动脑筋,就会让自己的课堂多变多新,与众不同,并且可以浓缩课堂时间,使课堂更有效率。

2.内外联动

《上海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说:“语文课程要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由单一的接受性学习方式,转变为接受性、体验性、研究性的学习方式。”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开展课堂教育时必须重视学生的心理活动,掌握他们的接受心理,适应他们的情趣特点。教师心中要有学生,要重视学生的活动。所以根据文章特性和学生特点,教师有时可以尝试大胆放手,以学生课外自主学习带动课内分析,鼓励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解决学习上的问题,内外联动,以达到长文短教、有效利用课堂的目的。

在学习莫泊桑《项链》这篇文章时,我曾经做过这样的尝试:如果按照一般上课模式,3-4个课时必不可少,但是根据对课文的分析,这篇文章的主旨可以是多角度的:如尖锐地讽刺了小资产阶级虚荣心和追求享乐的思想;对女主人公虽有美好的姿色却无力打扮自己的无奈处境表示遗憾;对她为一条假项链差不多葬送自己及其丈夫一生的不幸遭遇表示同情和惋惜;对她和她丈夫偿还项链的诚实品德和奋斗精神进行肯定等等。

既要把握人物形象,又要实现多角度的分析,传统的授课方式无法在短时间内实现。但如果学生可以在教师指导下排演一场课本剧,在准备的过程中,学生必然要掌握故事情节,对人物形象进行分析,更要对主题进行研究。于是我设计三个环节完成三个目标:

三环节

课前准备

课上表演

演员答“记者”问

三目标

课文解读

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展示

文章主题、人物形象辨析

在具体设计中,注意以下细节:

首先,按自愿原则将学生划分为导演组、演员组、记者组。导演与演员负责课堂课本剧的排练、表演,记者组负责课堂上向导演和演员提问。这种安排目的是让每位同学都参与到课堂中来。导演和演员课前准备,必定要熟读课文,分析形象。记者针对演员表演与课文差别进行提问,也必需要在课前执行这一过程。

其次,在学生课本剧准备过程中,教师监控整个过程,目的是在学生倾向有误的过程中,能及时给予必要的指导。如学生过多注重外在(如道具使用),而忽视人物个性把握等。

再次,课堂上,针对“记者”提出的问题质量,教师给予及时性质确认,及时排除无效问题。

   通过这种策划,让一篇平面文章竖立起来,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较短课时内解决较为丰富的内容,实现长文短教。

    (二)挖掘深意,适时拓展,力求短文长探

课文中有些文章短小精悍,却意蕴深厚。此类文章在处理时,短文长探,挖掘深意,适时拓展。所谓短文长探,绝非以课时量来衡量,是针对文章特性,教师进行纵向深度挖掘和横向宽度拓展。纵向深度挖掘主要是内涵主题分析,横向宽度拓展主要是对教材进行整合或与社会现实结合,以起到生命教育或民族教育的重任。语文课程定位中,也要求重视学生情操的陶冶和文化品位的提升。

一年级下收录奥莱尔的一篇微型小说《在柏林》,在不足四百字的文章里涉及一个沉重的话题:战争的残酷性。作者截取火车上短暂的一幕,以后备役老兵的一段话为小说情节的核心,隐去所有背景、过程的交代,而把惨烈的战争后果直接推到读者的面前。小说的篇幅极短,却包孕着丰富的内涵。这样篇幅的小说使用一节课绰绰有余,然而战争的残酷可能会像蜻蜓点水一样划过学生的脑海。我想这种反对战争崇尚和平的情感教育,决不能如此浅尝辄止。在教学中,我做了这样的尝试,设计下面的问题:

尝试一:纵向深度挖掘深义

故事情节极为简单,教授此文时紧紧围绕文中的两处“静”,挖掘文章背后的深意、隐藏的情感。第一处“静”是两个小姑娘看到老妇人奇特的举动后,指手画脚,不加思虑地嗤笑起来“一个老头狠狠扫了她们一眼,随即车厢里平静了”,第二处,文章结尾“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第一处“静”只是基于老人眼光的威慑力,是外在的。结尾处的“静”是慑入人心的震惊和痛,是内心的流血。紧承这一问题,接着让学生分析文章以“静”结尾,有什么效果。目的是让学生深刻体会“静”背后的情感波澜和此时无声胜有声的震撼效果。所有人的静,是对老妇人由痛心到绝望到疯狂的心路历程体验?对战争的反思?对老兵的遭遇的同情?每一种答案,都会让学生细细品味作者在“静”中预留的一片空白。这时,对战争的残酷这一话语就不会只停留在表面。

尝试二:与孙犁《荷花淀》横向关联,适时拓展

两者都以描写战争为题材,却都看不见断壁残垣,硝烟烈火。题材相同是关联基础,拓展分析在于小说主题差别和表现手法差异。

虽都以战争为题材,在主题上有差别。《在柏林》以极小的篇幅来深刻地反映战争这一沉重话题,它不动声色的叙述后面饱含了一股强大的悲愤。《荷花淀》从另一侧面反映抗日战争,将以水生嫂为代表的妇女们作为主要人物,通过塑造她们的形象,表现抗日根据地人民热爱生活、热爱祖国、英勇抗战的精神。

两者表现手法各异:《在柏林》开始的伏笔使读者迷惘,后来的结局令读者心头一震,写作的思路更是令人拍案叫绝,足以表现出文学的绝妙。《荷花淀》精心选择看似平凡的日常生活场景,在一系列“小事”中使水生嫂等几位青年妇女形象得到生动真实的表现,再配以清新、明朗和美丽的环境氛围,形成一种散文式的格调,具有诗歌的意境。

横向关联,适时拓展,使文章教学不再孤立,多方面、多角度审视,可以让文章的内涵和外延得到扩大。

教学的本质,说到底是教师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去的,教材只是教师教给学生阅读方法的例子。用多样方法处理教材是教师备课时考虑的重点,把握体裁、抓住关键、长文短教、短文长探,都是对教材信息的整合与重构,这种整合与重构,突显的是教师的个性与智慧。只有出现不同的整合与重构,教学中才会一直出现创新与惊喜。当然,前提是胸中有学生,胸中有教材,才能做到“胸中有丘壑,课堂生波澜”。

参考篇目:

《上海市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

《百度百科—<想北平>词条》http://baike.baidu.com/view/1201321.htm

余映潮《教材处理的艺术之二:长文短教》

郭吉成《高中语文课文教学处理艺术谈》

《高级中学教学教学参考语文(试用本)》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试论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    下一篇:走进古人的世界——文言文教学的若干探索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