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说“本”道“末”话语文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06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说“本”道“末”话语文  

在最近几年的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专业刊物上,经常见到关于小学语文教学流派的提法,一些名师也被冠以某流派“创始人”或是“标志性人物”的头衔。在专业网络论坛上,也经常会见到关于“小学语文教学流派”的帖子,而且这样的帖子往往会引发不少网友的热议。对此,我的观点是: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还有很多的问题尚且没有一个结论,我们也不用与急于去下结论;对当今小学语文教育教学领域中的各种现象可以分析,对今后语文教育教学的发展方向可以思考,但是对所谓的新流派,对“诗意语文”“感悟语文”“快乐语文”等新名词,新提法,不要人云亦云,更不要跟风“炒作”。我们应该将心静下来,进行具有教育哲学意义的思考,也许沉淀一段时间以后,我们得出的结论会更加科学,更经得住历史的考验。

谈到对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认识,我觉得我们有必要去品析两个汉字:“本”和“末”。汉字是非常有魅力的,当我们认真地审视这两个字时,好像有一棵大树出现在我们面前,哪是“本”,何为“末”,这两个字以“指示”的方式已经为我们说得很清楚了。那么对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这株“大树”来说,究竟什么是“本”,哪些是“末”呢?这个问题是非常关键的,解决了这个问题,才能摈弃课改过程中那些“舍本逐末”甚至是“本末倒置”的情况,才能真正打造出“本色语文”的广阔天地。

下面,我们不妨列举出一些语文教学中的具体现象略作分析,以期得出一些正确的认识。

一、用历史的眼光去看待语文的昨天,把语文的“根”留住。

关键词1:汉字历史

一次听低年级的语文课,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衣裳”的“裳”字时,把这个字说成是“上中下”结构。其实,“裳”字是典型的形声字,上半部分是“尚”字的变形,是“声旁”,表音,下半部分是“形旁”,表意。教学中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将“湖”字分析成“左中右结构”,将“裹”字分成上“中下结构”。这都是因为授课教师对汉字只想进行机械的分析,但是对汉字的构成、对汉字造字法这些基本的语言常识缺乏足够的了解。只有知道了汉语言文字的来龙去脉,才能避免在语文教学中出现似是而非的东西。

关键词2:阅读积累

我曾经指导基层教师在进行冀教版一年级上册“认字与学拼音”这部分教材的教学时,采取了如下这些做法:

用拍手谣的形式来唱儿歌《家》:“左手拉爸爸,右手拉妈妈,我用一双手,拉起一个家。”

用《生日歌》的曲调来唱儿歌《落叶》:“秋风秋风吹吹,树叶树叶飞飞,就像一群蝴蝶,张开翅膀追追。”

用《爷爷为我打月饼》的曲调来唱儿歌《采金秋》:“背起我的小竹篓,手拉手儿采金秋。一路走来一路歌,汗水顺着笑脸流。背起我的小竹篓,跟在叔叔后面走,家乡金秋美如画,全靠勤劳一双手。”

一边跳皮筋儿,一边唱《白鹅》这首儿歌:“白鹅,白鹅,走下小河。一同玩水,快快乐乐。白鹅,白鹅,走上山坡。一同回家,亲亲热热。”

让学生一边击打节拍一边唱《三字经》:“犬守夜,鸡司晨。苟不学,曷为人?”

连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的《识字2》中关于课外活动的词语也改编成儿歌:练书法,画图画,下象棋,//弹钢琴,拉二胡,唱京戏,//栽花草,喂鸽子,养金鱼,//做航模,学电脑,观天气,//校园生活每一天,//丰富多彩真有趣!

有的人对此提出异议,认为:“这还是语文课吗?”有的人认为这是“哗众取宠”地追求“热闹场面”。其实,我国的诗词歌赋本来就是用于歌咏吟诵的,《诗经》成书过程中的“采风”如此,宋词亦是如此,文学史上有名的“旗亭画壁”的故事更是生动地说明了这一点。这样的教学才是还原了语文的“本来面目”。

关键词3:汉字书写

在对一些班容量比较小的农村学校进行教学视导时,我建议一些学校采纳“沙盘练字”的方法,学生用废旧鞋盒子放进沙土做成练字用的“沙盘”。为什么这样做呢?可以练字,可以节约纸张,可以感受书法的魅力,可以提高识字兴趣和效果,多种功能集于一身。但是,更主要的,汉字的发明是中国人这个群体几千来的智慧的结晶,它的生命力不仅仅是在高雅的殿堂上,在中规中矩的语文课堂上,在整齐划一的作业本上,更应该在随时随地,在田间地头,在民众的生活之中。

关键词4:表情达意

前面提到的一首儿歌《落叶》:“秋风秋风吹吹,树叶树叶飞飞,就像一群蝴蝶,张开翅膀追追。”不少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都把“吹吹”“飞飞”“追追”中的最后一个字读成轻声,这样做的依据是一条“关于叠音词音变”的所谓“规则”。在教材培训时,我引导老师抛开这些规则,着重去体会儿歌中的意境,通过对比朗读,大家体会到,这些字如果仍然读一声,就会展现出这样的情景:秋风不停地吹(而不是一吹而过),树叶不停地飞落(而不是偶尔飞落),蝴蝶在一直眼前追来追去(而不是追逐一下而过)。

    

同样道理,教师们经常费力地用句子成分分析法指导学生做“扩句”的题目,而不知道这是为了把简单的描述变得更具体生动些,让人听得更清楚、明白;做“缩句”的题目,而不知道这是为了让学生把复杂、罗嗦的话,说得尽量简练些。还有些教师总是对一些“音变”问题感到头疼,因为他们见到的各重出版物标注变音的方法也比较混乱,他们总是想弄明白:“读一读”中的“一”到底该读“轻声”和是该读“一声”?“小朋友”中的“友”是读“三声”对还是读“轻声”对?其实,这根本就是无所谓“对”和“错”的,我们只要根据要表达的意思去读、去说,怎么说起来流畅,听起来舒服就可以了。可见,只注重所谓的语法、规则是不行的,领会汉语表情达意的作用才是根本的。

通过上面的一些例子,我们应该清楚地知道:搞语文教学不了解汉语言文字的昨天是不行的,语文教学应该从那些外在的形式、机械的规则、枯燥的练习中跳出来,多做些“咬文嚼字”的事,多进行有“语文味道”的活动,只有这样换语文以本来面目,才能把语文的“根”留住。

二、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语文的今天,让语文之花绽放在希望的田野上。

关键词5:跟踪

一位教师在教曹植的《七步诗》这篇课文时,选用了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中的相关视频片段,将这个传说故事的背景及当时的气氛渲染得恰到好处。但是,最后却在课堂上给学生留下了一些疑问,那就是电视剧中的《七步诗》是四句:“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而教材中的《七步诗》却是六句:“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还有,为什么有的书上写的是“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而有的书上写的却是“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呢?其实,这是文学作品在民间传诵过程中衍生出的不同版本而已。同样的,还经常有老师咨询“远上寒山石径斜”中的“斜”到底该读什么音之类的问题。作为语文教师,应该把这些文化现象简单地介绍给学生,让学生不再总是简单以“对”和“错”来看待它们,而是用发展地眼光去了解和看待一些语文现象,知道它们是有一个演变的历史过程的。

关键词6:选择

在参与对基层学校教学评估的过程中,我发现有不少的学校都在开展“经典诵读”之类的校本课程开发,这本来是件继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好事。但是,大多数的学校和老师都是在强行让学生去背诵《论语》《三字经》甚至《道德经》等。学校领导和教师是带着“成就感”来让学生在我们面前进行展示,学生也是“指哪背哪儿“,张口就来。但是,我也发现,几乎很少有人做“精选”的工作:哪些是精华,哪些是糟粕,没有做进一步的选择,于是就出现了有些学校把《二十四孝》作为经典让学生去背诵的情况;哪些能理解,哪些不能理解,也很少有人去选择,于是出现了学生死记硬背而不知所云的情况。有些人甚至固执地认为,趁着小学生记忆力好,先让他们记住,先让他们背诵,至于理解,等以后再说。孰不知,这不仅浪费了大量的时间,更是以牺牲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为代价的。

关键词7:节制

在教学视导中,我经常参与公开教学活动,也经常观摩到各级教研部门和专业学会组织的优秀课评选活动,这些公开课教学中经常会出现多媒体课件滥用的情况,很多的教师在用大量的气力去制作课件,试图把那些抽象的文字都用可以看得见、听的到的影像代替,也许这可以满足学生的感官刺激,好像也非常受学生欢迎,但是经常性地这样做,我们付出的代价是:学生的阅读能力得不到应有的提高。因为本应该让学生“读”明白的,现在成了让学生“看”明白;本该是“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意境,却被直白的画面代替;本应该让学生充分想像的,却成了没有丝毫思维价值的“欣赏”。我们还经常见到的语文课上“演一演”、“唱一唱”、“画一画”等环节,大量非语文的手段充斥课堂,教师不再“满堂灌”,取而代之的却是“满堂问”。静下心来读书,静下心来写字的场面却不多见了,说得严重点,这是语文教学在误入歧途,这是忘记了“阅读”的根本,而只追求表面的虚华。

关键词8:包容

在日常的作文教学中,还经常看到教师让低年级的孩子练习写留言条,仍建立在虚假的“练习”层面上;让高年级的学生学写书信,但是却从没有让学生真正地去把写好的信寄送给收信人。其实,现在很多情况下人们已经不再写信,不再书面留言,而是通过发电子邮件,打电话,发短信来进行类似的沟通。我们的语文课应该把怎样写电子邮件,怎样发送短信、怎样回复网络帖子等内容和交流形式补充进来,丰富我们的语文教学内容。同样,针对网络语言以及东北、港台等方言词汇快速而大量地进入内地的情况,有些人很无奈,也有些人在反对它们进入课堂,反对它们出现在学生的作文中。我认为,我们倒是应该对这种现象进行研究,因为汉语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历史过程,我们没有理由阻止语文吸纳新鲜血液的脚步。再举两例,一是有的学者在提倡“经典诵读”时,把当前的语文阅读教学,把现代中国文学作品和外国文学作品的阅读贬得一无是处;另一例是,在一次公开课教学中,授课教师展示了一节课外阅读方法指导的专题课,却被一些人评定为“不像语文课”。仔细分析起来,这两种结论其实都是建立在过于险隘和偏激的认识上的,没有辨证地看问题,没有包容地看问题。语文教育教学如果墨守成规,排斥外来新生事物,就不可能有新的活力,在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人的个性逐渐得以张扬的今天,语文只有与时俱进,才能不断繁荣。

      

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可以使我们从容面对当前课改中纷繁复杂的现象,并进行理性的分析,赋予语文以活力,使语文这颗大树能够在当今这个大发展的时代,在现代教育这个希望的田野上,继续展现出它的勃勃生机。

三、用生活的态度去看待语文的明天,让语文在我们心中常驻芳华。

关键词9::遵循规律

人教社现行中高年级课程标准教材中,在一些课文前面有“导读提示”。例如,五年级上册第16课《珍珠鸟》一课的“导读提示”中有这样的话:“读一读下面的文章,想想‘我’是怎样逐渐取得珍珠鸟的信赖的;结合生活实际,和同学交流对‘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句话的体会。”第24课《最后一分钟》的“导读提示”是这样写的:“1997年7月1日,在中国历史博物馆门前的香港回归倒计时牌上,当大大的零字开始出现的一刻,中国人民积聚心中的爱国情感喷薄而出。让我们有感情地朗读下面的诗歌,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如果有不懂的诗句,可以提出来和同学讨论,也可以查找相关资料帮助理解。”编者这样安排也许是为了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这可以理解,但是,它却违背了人们阅读的一些规律:在学生阅读之前让学生读这些话,缺乏对话的基础,他们会不知所云;这样的内容也破坏了人们在阅读前的期待,就如同小品中那个关于“炒豆”的脑筋急转弯,如果一开始就告诉了人们“炒了俩豆”,再问为什么往盘子里一倒,黄豆、黑豆自然就分开了,就索然无味了。这说明,未来的语文教学,还应该下功夫去研究语文的规律,研究学生学习语文的规律。

关键词10:学生为本

一位教师在执教《海滨小城》一课时,先用精美的语言将海滨及小城的优美渲染一番以使课堂富有诗意;一位教师在执教毛泽东同志的《七律·长征》一课时先用悲壮的语言配上红军长征的电影片段来创设情景;一位教师在执教《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时,在哀乐的伴奏下声泪俱下地范读课文;一位教师在执教小小说《桥》这一课时先隐去了课文的结尾,最后才配乐补充出来,学生及听课教师全场哽咽……可以看出,这些课有的在追求“诗意语文”,有的在体现“情境教学”,但是,很多的课例在这样设计教学的过程中都是在“以教师为本”地思考问题,所谓“诗意”是教师的诗意,所谓“诗意语文”是用教师的诗意来让语文课堂富有诗意;所谓“情感”,也是教师本人的情感,所谓“情感语文”是以教师的情感感染语文课堂。这样的语文课也许在场面上会很美,在情感上会很打动人,但是,却不是“以学生为本”地在推进。“教学”说到底是老师指导学生学习的一种社会行为,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水平才是衡量教学成败的根本因素。教师能不能不再演“独角戏”,不再以自己的“出色表现”来使语文课显得有“看头”,能不能通过让学生自能阅读,使学生自己逐渐富有了诗意,使学生自己慢慢丰富了情感,这将成为此类教学流派提升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11:平等和谐

习惯上,语文教师对新课的导入是非常重视的,尤其是公开课教学的导入环节的设计,总希望有“一鸣惊人”“出奇制胜”的效果。一位教师在教《小壁虎借尾巴》一课时,采取了“学生根据课题质疑、师生共同确定本课主要学习目标”的做法,这是非常好的,但是,教师却在学生说出想知道“小壁虎为什么借尾巴?它的尾巴哪儿去了?小壁虎向谁借尾巴?它借到了吗?”等问题后,摆出一副非常“急迫”的样子:“这些问题老师也想知道,那咱们快快打开书,来读一读这个故事吧!”这样导入的问题在哪儿?在老师没有真诚而平等地对待学生,她不是在跟学生真实地交流,学生成了老师演戏的配角。我也曾经主张把现行语文课程标准中小学阶段的“习作”的说法改成“书面表达”,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我觉得“习作”的说法没有从小学生人生的需要出发,片面地将“年龄”和“书面表达水平的高低”挂钩:小学生写的东西不管多么真实,多么富有童趣,也只能属于“练习”;中学生写的东西,不管水平多差,都可以称为“作文”。这样的做法,根本没有从人人平等的思想出发,是对小学生的“年龄歧视”,是对小学生童年人生的歧视。我觉得:师生平等将会是今后师生关系发展的方向,有远见的老师应该致力于在这个方面有真正的改变。

关键词12:享受语文

习惯上,教师用让学生把生字写很多遍来达到教学目标,但是,有的老师在适当的时候让学生用额头、用鼻子尖、用下巴当笔来练习“写”字,兴趣盎然的活动中,既满足和低龄学生“爱动”的天性,又锻炼了身体,还学会了写字。平时,学生对背诵诗词感到枯燥乏味,但是,有的老师却让学生把古诗写在旧挂历上,张贴在教室里展示,学生颇有成就感。通常,学生感到反复练习拼读音节很没意思,但是,有的老师却在课堂上带领学生玩起了拼音扑克,不知不觉中,学生觉得拼读音节不再困难。往常,中年级的学生开始写作文,很多人一提作文就头疼,但是,冀教版教材却让孩子们从一上学就准备一个“小本本”,他们可以随时想写就写,想画就画,一段时间后,“小本本”竟然成了孩子们爱不释手的“宝贝”,成了孩子们非常珍惜的“童年伙伴”……学习语文,可以是一种不得不完成的任务,是一系列单调乏味的作业,也可以成为一种现在感觉开心、将来值得回味的童年经历,成为一种美好的享受。

 

以上只是列举了一些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的具体现象,并借此说明我们可以怎样去用教育哲学的观念去思考,去面对语文教育教学的昨天、今天和明天,抓住我们应该关注的一些“根本”,使我们不再被一些枝节的、表面的、功利的甚至是错误的东西所误导。当然,对于什么才是“语文之本”,笔者不想去做比较全面的阐述,但是,只要我们能够站位高远,就一定能使小学语文这棵大树汲取天地之精华,成为我们心中永远的风景。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窗前的红气球》教学反思    下一篇:教育机智及其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