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浅谈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06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什么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从专业角度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通俗地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所收获,有所提高,有所发展。具体表现为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不会到会,从知少到知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福建师范大学余文森教授在谈到课堂教学是有效性时言简意赅地指出其最核心的一点就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主动学以及怎么学、会不会学。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大,求知欲强,这是他们的优点,但由于他们年龄小,活泼好动,自控能力差,在课堂上注意力不易集中,这也给我们的课堂教学带来了不利因素。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如何围绕课堂有效教学的核心,把握低年级的阅读教学,使他们愿学会学,从而获得最大发展?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点进行尝试:

一、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无论做什么只要有了兴趣,事情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样,作为低年级的语文阅读教学也是如此。低年级语文教学就像带领孩子去做一件他们既感兴趣又比较陌生的事情,如何利用有趣的方法和有效的手段引领孩子积极地去做,把事情做好,而且持之以恒地做好是至关重要的。“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发挥教材的优势,努力挖掘其中包含的情趣。同时也要善于发挥自身的特长,用幽默、风趣、传神的语言创设一个和谐、温馨的课堂环境,从课文导入到引导孩子感知文本,都能激发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愿望。《大海睡了》是一首生动活泼、充满情趣的儿童诗,描绘了风平浪静、明月高悬夜晚下大海的美丽景象。在教学这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一种情境:白天,风儿在欢快地唱着歌,浪花快乐地跳着舞,海鸥也在天空自由地飞翔着,白天的大海是特别热闹的。你们想知道睡熟了的大海是什么样的吗?今天,老师就要和小朋友们一起来学习一篇非常优美的儿歌《大海睡了》;随即,课件出示月光下宁静的大海画面,在轻柔舒缓的背景音乐下,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一下子就把孩子们带进了课文美好的情境中,孩子们也情不自禁的跟着读起来。有了这样的情境,,学生在朗读时自然而然地就会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美美地朗读,美美地感受,真正地进入了情境,感受到了诗歌的魅力。此外,我在课堂教学中,针对新课要解决的问题,根据教材内容,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云房子》,有这样一个教学片段::“你们这些小鸟想不想造云房子呀?那你们想造怎样的云房子呢?”给学生戴上小鸟头饰,引导学生想象自己就是小鸟来造云房子,云房子造好了,你准备邀请谁来做客呢?好,那现在请小鸟们飞起来吧,去邀请你的好朋友吧!”启发学生想象小鸟们会说些什么?通过课堂中创设的情境和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入体会小鸟的快乐心情。表演的学生兴致勃勃,生动逼真,看的学生津津有味、兴趣盎然,同学们的注意力都异常集中。这样的教学环节促使了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在这样的环境里,学生不仅学得轻松,学得愉快,而且儿童天真、活泼的天性和极富创造力的的想象得到充分的表现与发挥。

二、精心设问,启发思维 

心理学研究表明:思维永远是由问题开始的。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尽可能地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激起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使学生处于积极思维活动之中。值得提醒的是问题的设计要遵循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难易适中,富有启发性。如教学《这儿真好》时,我首先紧扣题目设问:“这儿是哪儿?”“这是谁说的一句话?”从课题入手设立问题,是低年级语文教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文题即文眼,理解课题,就能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进而理清课文的条理。带着问题,学生饶有兴趣地边听老师范读课文边思考,知道了“这儿”原来是一座荒岛,“这儿真好”是小动物们发出的赞叹。其次,以问促读,开发思维。我又设计如下问题:①这儿真好,好在哪里?②这儿原来是什么样?现在什么模样?③这儿为什么有如此大的变化?学生围绕这三个问题会读得不亦乐乎,问题也在读中迎刃而解了。最后,再让学生展开智慧的翅膀———想象说话。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你也是远方的客人,你来到了小熊的绿岛上,你愿意住下吗?你会说些什么?这样通过调动学生自身的知识积累对教材进行了再创造,使得教学内容新鲜而充满浓厚的情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由于学生在前面朗读中已感受到了荒岛的变化,漫山遍野,绿叶成阴的画面已经深深地印在脑海里,所以学生说出了许多创造性的答案:有的说“这儿空气新鲜,我就呆在这儿了”,有的说“这儿环境优美,在这儿生活很快乐”,还有的说“感谢小熊的辛勤劳动,让我来和大家一起保护这美丽的环境吧”……这样,学生既灵活运用了课本知识,思维又得到了很好的训练。

三、课件演示,直观感受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来思维的。而多媒体课件正是由这些因素所组成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合理的运用多媒体,把课文中所描绘的客观事物或现象生动的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必能使学生身临其境,加深感受。特别是低年级的孩子们由于年龄小更喜欢一些可爱逼真的形象。在教学《北风和小鱼》一文时,我就充分地运用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理解文本,体味童话人物的性格特点。故事讲的是北风吹来,青草枯黄,梧桐落叶,鸟儿躲藏,北风认为自己的本领很大,不把小鱼放在眼里,而小鱼勇于抗争的事。课文一开始就写出了北风的凶猛,如果仅仅靠文字和插图低年级学生是很难感受这一点的,这时候课件的使用就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课件播放,学生从声音到动画,直观感受到了北风的厉害。面对狂妄自大的北风,小鱼的表现怎样呢?再次播放课件,直观形象、具体生动的画面使学生感同身受,这样读起书来更倍加用情。学完课文,随后还通过课件演示了在寒冷的冬天,除了小鱼,梅花、雪松等也是不怕北风的,他们傲然开发、毅然挺立。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增长了知识。运用充满童趣的课件,形象地再现了语言文字所指向的事物,激活了学生的已有经验,增加了学生的直观感受,并引导学生有表情地朗读课文。这种辅助教学实施的运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给学生认知的快乐,促进他们深入、持久地进行学习。

四、重视实践,促进发展

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应该让学生更多的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由于受年龄特点及认知水平的制约,他们的自主学习需要教师提供有利于其主动学习,主动发展的一切外因才能顺利进步。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积极创造条件,提供各种各样的语言环境,内化和运用所学的语言。其实在平时的课堂上我们在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上已经做了很多的尝试,比如复述课文、讲故事就是帮助学生积累语言,小组交流、口语交际、课本剧表演、做小导游、小交警等表演使学生的语言表达更加丰富。《蚂蚁和蝈蝈》这篇课文的教学,我在引导学生充分阅读课文之后,请两组同学分别扮演蚂蚁和蝈蝈,不仅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表演,还启发他们想象:蚂蚁在炎热的夏天搬粮食时,蝈蝈会怎样嘲笑蚂蚁?到了冬天,蝈蝈又冷又饿,蚂蚁又会怎么告诫蝈蝈?这样既丰富了表演内容,孩子们在活泼的表演,生动的叙说中,将课文的规范语言内化为了自己的生活语言。课堂是学习语文的主阵地,但它有着时间限制,不可能全部承担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而作为课堂教学延伸和补充的课外实践活动,对此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让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学习语文,走进图书馆、书店与书交朋友,参观访问,参与社区公益活动,更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学习语言。如果我们在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中所蕴含的课外实践材料,巧妙设计,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训练,会大大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如在教学《窗花》一文时,有学生问“窗花是怎么形成的?”“为什么只有在冬季才会形成呢?”我没有急于告诉他们答案,而是鼓励他们说:“同学们,解决这些问题并不难,大家可以查阅图书或者上网搜索资料,也可以问问有经验的老人,我相信你们一定行。”第二天,学生就把从各个渠道搜集到的答案反馈给了我,他们的求知欲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充分的满足。可见,我们的语文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四十分钟的课堂,更不能满足于对一篇课文的教学,而应该把教学的触角伸向更为广阔的空间,帮助学生丰富知识,开阔视野,激发进一步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语文实践中去,促进他们个体的自主发展。

总之,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立足于每个学生的发展,营造有趣的课堂氛围,为学生创造丰富多样的语言实践的机会,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理解和体验并有所感悟和思考,真正意义上实现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浅谈低年级语文作业的设计    下一篇: 浅谈阅读教学评价中的问题及矫治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