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信息技术论文

中学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探索思考

所属栏目: 信息技术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10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摘要:积极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成为学校教育现代化的必然。宝应县安宜高级中学在全面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同时,以“数字化校园”建设为突破口,不断以教育的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努力实现基础教育的跨越发展。本文以我校数字化校园建设为例,对中学数字化校园建设进行探索与思考。
    关键词:数字化校园 校园网  探索思考  管理
    我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现状:我校于2005年8月新建落成。学校建有广播、电视、投影、计算机网络等系统组成的多媒体教育教学系统,校园网络基本覆盖了学校的所有教学科研场所、办公场所及其它场所。2006年学校启动了数字化校园的建设,现已基本实现网上教务管理、网上办公、网络资源管理、网络电视、设备管理、电子图书馆等。并于2006年底被评为市首批“数字化校园”称号,学校还被评为省现代教育技术工作先进集体。在学校领导和信息中心的大力支持和推广下,数字化校园已渗透在办公及学校管理、教学教研、家校互动、学校后勤服务等各个领域中;当然,数字化校园建设是一项基础性、长期性和经常性的工作,涉及到学校建设的方方面面。根据我校在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实践,我们对数字化校园建设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索思考,通过这些思考,能加深对数字化校园建设的认识,使中学数字化校园建设少走弯路,发挥出更大的效益。
    一、数字化校园建设规划的探索思考
    数字化校园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它需要有一个总体规划。一个学校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虽然各个应用有各自相对的独立性,但应用与应用之间有相互的功能依赖或信息依赖关系。如果没有总体规划,各个应用又会成为一个个信息孤岛,应用与应用之间的信息交换十分困难,校园网上数据的一致性和信息共享问题难以解决。有了总体规划,学校就可以根据自己的财力、人力情况,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采取分步实施的办法,逐步完成数字化校园的建设。整个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工作将围绕着新型的教育教学模式和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而展开。所以在建设规划上要牢记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宗旨:以“师生为本”的建设指导思想,围绕校园资源、管理、服务三个要素来建设 “数字化校园”系统,构建学校数字化的科研环境、教学环境、管理环境和生活环境,最终达到提升学校综合实力的目的。1、思想规划:学校领导及师生要更新观念,充分认识到学校建设数字化校园的重要性,学校主要领导将直接负责数字化校园的建设,成立专门的领导机构,对有关工作进行规划、组织、协调,同时明确各职能部门及相关信息人员的职责;进一步做好学校信息技术的培训及普及工作,深层次地全面提高学校师生运用信息技术的水平和意识,使用数字化校园的各项应用真正发挥实效。2、建设规划:既要有长期目标又要有分步走的目标。长期目标是一个趋势,是方向,是数字化校园建设是不懈的追求。在这个方向上,需要一些分步目标,在分步目标的实现中壮大自己。 我校在建设规划时,根据市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第二个层次上,并对照四星级学校的信息化要求,立足本校,借鉴高校在这方面的规划,制定出适合学校校情的一个可持续发展目标。
    二、数字化校园建设模式的探索思考
    由于对信息技术存在认识误区和数字化校园整体应用水平的低下,所以在中学校园网建设的初期,普遍带有重硬件、轻软件的倾向。由于中学学校的特殊性,在硬件投入这一块主要以财政投入为主,学校辅以一定的资金。我们这里所说的建设模式主要是软件建设的模式,使得现有的硬件发挥其最大的效益。软件建设首先要明确两个要点:一是让软件系统来适应我们的管理模式和业务流程、二是先建立统一的数据平台。就目前软件建设模式而言,主要有三种模式:一是自建模式,这种模式最大好处就是可以最大限度的节约学校的资金,所搭建的数字化平台适用性强。但这种模式也有其致命伤:平台开发的深度与可扩性受到学校自身信息技术水平的制约。就其中学而言,这一条路只适用一些信息技术发达的地区和学校,对中学校园网络建设模式没有其推广价值。我校地处苏北,虽然是新建学校,硬件较好,但软件资源及人力资源还是无法达到自建模式的要求。二是拿来模式,利用市场上现有软件平台直接使用,这种平台一般价格都不菲。这种模式虽能快捷,方便建成数字化校园平台,但使用时间一长,就是发现该软件平台许多方面不能与学校的实际情况相符,要让学校的管理模式去适应它,且没有学校自己的特色,不能将学校的有限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三是合作模式。所谓合作是指利用一些高校或其它单位的信息技术资源,由学校和对方本着平等互利原则,由他们帮着我们使用完成原始软件平台(多模块、多接口式)的开发,由我校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进行二次开发。学校利用此二次开发平台为对方提供第一手数字化校园建设实验数据以及其它基础研究数据。然后对方根据提供的数据对平台再次更新。经过几次这样的螺旋式上升,最终达到双方满意。这一模式的要点就是要找到一个目标一致、有开发能力的合作伙伴。我校在开发软件平台时,与市电教站和红日软件开发公司达成一个三方的合同,利用市电教在数字校园建设方面的经验和软件开发公司开发能力及我校本身的信息技术水平,开发出一套适合我校校情,且具有我校特色的数字化软件平台。
    三、数字化校园应用的探索思考
    “超前意识”和“应用导向”要成为学校信息化建设指导思想中的必备要素。数字化校园建设既要有超前意识,也要以应用为导向,应用始终是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要以建促用,以用促建,建用并举。笔者认为,中学数字化校园应用中应特别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1、典型与特色应用共存
   典型应用常指一些基于网络、应用面广和技术相对成熟的服务系统,它会随着时间和技术发展而变化。中学校园网的典型应用有WWW服务、电子邮件服务、文件传输服务、远程登录服务和电子公告牌服务等;现在的数字化校园逐步加入了一些管理信息系统,如财务管理、教务管理和无纸化办公系统等。那么中学在建设数字化校园时,应注意在确保典型应用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校园网应用的深度与广度,形成一套适应自己学校校情,有着自己特色的应用体系。如我校在完成市数字化校园标准和应用体系的基础上,着重开发属于自己的特色:校园设备网上报修、网络平台教研、课件平台等等。
   2、倡导师生共建
    师生是校园网络的使用者,师生的数字化应用水平也体现了一所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水平的高低。学校要创造条件让师生参与数字化校园建设项目,如网络管理、网页设计、课件制作、软件开发等。通过参加数字化校园建设,师生的信息化应用水平得到提高,应用能力得到锻炼,同时也推动了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

   

    3、加强数字化应用培训,
    让教育信息资源通过多媒体参与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已成为现代教育的特点。现代教育要求教师不但要了解、掌握现代教学资源,学会运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同时还要不断提高应用的水平。青年教师是学校开展现代教育技术实验,进行多媒体教学的主力军,让他们掌握应用数字化的方法,给他们提供培训的机会,使他们通过校内外的培训,尽快提高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技术素质是十分必要的。我校35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占全校教师总数的67%,针对这种情况,校教研室和信息中心组织全体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进行《现代信息技术教育》、《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培训和参与国家级子课题《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与应用评价体系研究》的研究,成立了领导机构和培训负责部门。把培训形成一种的制度,把培训当作一项考核。使广大教师的信息素养大大增强,使教师从制作演示型课件的阶段转向以改变传统教和学方式转变为重点的阶段。同时也加强对教师网络化的人文教育,最终全方位营造学校教育的数字化环境,把基于网络的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新方式全面引入各学科教学,建成实效的数学化学校。    在先进教育理念的指导下,经过信息技术培训和考核,我校青年教师大多能比较熟练地自制多媒体课件,用于突出教学重点、化解教学难点、优化教学过程。目前,学校任课教师100%会使用数字化进行教学和办公、35周岁以下任课教师都能独立开发本学科的教学软件、行政人员都可以运用数字化校园平台对教师和学校各部门进行管理。许多教师在网上设立专业网站、博客,开拓学生视野,弘扬教师的个性和教学风格。
    四、数字化校园管理的探索思考
    数字化校园建设不单纯是技术问题和资金问题,更是观念问题、管理问题和制度问题。有人说数字化校园建设是“三分技术、七分管理”,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我们在数字化校园建设实践中也发现,数字化校园建设遇到的最大障碍不是技术和资金,而是管理机制和体制的束缚。因此,管理也是数字化校园建设中的重要问题。我们认为中学数字化校园管理首要问题是借鉴高等院校的经验,结合自身实际。我校领导牵头的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负责规划、指导、协调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工作,具体实施和协调都由信息中心负责。专门出台了《宜中数字化校园管理办法暂行条例》。学校还专门成立了数字化校园建设督导小组,由校督导室牵头,联合信息中心、政教处和教务处经常性的对学校的各部门及教师在应用教育信息化方面进行核查,并纳入年终考核。真正做到有做必查,有查必果,有果必究,长期全面的进行督导。真正提升数字化校园的应用效果。
    通过学校数字化校园系统的建设与使用,我们认为,要建设好数字化校园系统,数字化校园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更不是一个部门的事。需要从规划、建设、应用、管理等各方面进行。由于时代在不断发展,应用在不断拓展,技术也在不断进步,数字化校园建设标准也会不断修正。因此,数字化校园建设只有开始,没有结束。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去探索思考。

参考文献:
雷宾  利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够建数字化校园
田昌鹏,钟增胜,曾理数字校园重在管理
史宝虹  数字化校园建设模式的思考
李茂国  在数字化校园建设中需要思考的几个问题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课件制作原则与技巧    下一篇:中学数字化校园建设与管理初探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