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校规章制度

教学工作制度之二

所属栏目: 学校规章制度  更新时间:2014-12-24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教学工作制度
  (一)制定教学计划
  第一、学期初,要根据教育行政部门及教研部门的工作部署,从学校具体情况出发,制定学校的教学工作计划。
  第二、合理安排学校的教学工作和教学进度,制定具体规章制度,建立正常工作秩序,落实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
  第三、各部门、学年组、教师根据学校的教学工作计划,结合实际,制定部门、学年、个人工作计划,并认真落实。学期末要写出工作总结。
  第四、教学校长和主任要及时了解教学实际情况,检查教学质量,针对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组织开展教研活动,定期进行教学工作总结。
  (二)备课
  备课是教学的起始环节,是上好课的前提和先决条件。因此,教师应在备课上下功夫,不上无准备的课。
  备课内容:
  备课一般包括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备环节。
  第一、备《课标》:掌握本学科的知识体系、组织结构和各章节在教材中的地位;把握重点章节和重点内容。
  第二、备教材:深入钻研教材,结合教材特点及学生实际,确定一堂课的三维目标以及教学重点、难点。并能够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广泛收集教学资料,补充内容要适宜。
  第三、备教法:研究和选择教学方法。教师应遵循教育规律,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设计出科学、合理、优化的教学过程,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创造力。还要研究如何把教学内容转化为学生的知识技能和思想观点,注意探讨多种教学方法的最佳结合,有效地为教学目标服务。
  第四、备学生:教师必须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技能水平、兴趣爱好和认知需要;思想状况和学习能力;思维方法和学习习惯;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等。以便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既面向全体,又因材施教,增强教学的针对性、有效性。
  第五、备环节: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和学生认知规律,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对教学方法、教具、学具使用、问题设置、基本训练、演示实验、板书设计和作业布置等环节都应周密考虑,精心安排,使之充分地为教学目标服务。
  备课要求:
  第一、提倡超前备课,授课内容至少提前一周备完。
  第二、备课时应先分析前一节课的教学效果、存在问题及弥补办法,为下一节课的教学提供经验指导,寻求新思路。
  第三、做到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有机结合,相辅想成。个人备课体现个性;集体备课发挥集体智慧和创造性,互相启发,取长补短,提高备课质量。集体备课要做到定时间、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确定教学内容、教学进度、重点、练习和基本作业,要留有空间,体现个性、弹性施教。
  (三)教案设计
  教案书写方式,因人而宜。熟悉教材、经验丰富的教师可写简案;青年教师、新教师应写详案。根据学校实际,教案可形式多样,体现实用性。编写教案要重视教学思路,在时间分配、提问设计、活动安排、课堂练习等方面要精心考虑,把教学内容和德育教育、能力培养有机结合起来,努力设计出有创意、具特色、富于指导性的精品个案来。
  教案内容一般包括:课程标准中阶段目标、本课教学内容、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教学方法、教具准备(包括收集资料)、教学过程(包括练习、作业布置等)、设计意图、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等。
  (四)课堂教学
  上课是教学的中心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师要按照国家《课程标准》的要求,保证课堂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率。
  第一、教学目标明确。能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和学生实际来确定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第二、教学内容准确。教师对学科的内容、应用及相关的知识有比较透彻的理解。教师教授给学生的知识应该是科学的,准确无误的,而且能够因势利导,在教学过程中落实《课标》的要求,教学效果好。
  第三、教学结构合理。教学环节设计适当,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有利于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起到指导作用。
  第四、教学氛围合谐。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民主、平等、愉悦、宽松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自信心、进取心和成就感。
  第五、教学方法灵活。教师要根据学科、教学内容和学生的不同特点,选择教法、学法、教具和学具。要能够恰当地选择,并熟练地应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辅助教学,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及学习热情。
  第六、学习方式多样。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探索恰当的学习方式,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学习过程和方法的指导,使之在学习过程中提高各种能力。
  第七、激励评价为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第八、掌握教学艺术。教师语言要清晰、规范、准确、生动,富有启发性和感染力;教态要亲切、自然;板书设计要清晰、工整、布局合理。
  第九、遵守教学常规。严格执行课时计划,不擅自改变进度;提前迎候学生进入教室,遵守师生课堂礼仪常规;教师在授课期间不无故离开教室,不会客,不提前下课,不拖堂,不处理与教学内容无关的事情,要关闭手机等通讯工具;重视教学卫生,注意学生读写坐立姿势,强化落实“三个一”要求:眼离书本一尺远,手离笔尖一寸远,胸离课桌一拳远;随堂教师要负责督促学生认真做好眼保健操;严格执行“减负”规定,科学合理安排学生作息时间。


  (五)作业布置与批改
  作业是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延续。通过作业,不仅可以进一步巩固课堂教学效果,还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并以此来调节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
  第一、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作业的布置要有针对性、灵活性、多样性、实效性,不留重复性、处罚性作业。
  第二、作业量应适当,难易应适度。主要学科的课外作业总量应予以控制。一、二年级不留书面作业,三年级作业总量不超30分钟,四、五年级作业总量不超45分钟,六 年级作业总量不超60分钟 .
  第三、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提倡分层设置作业,鼓励弹性作业。
  第四、除写、算性作业外,加强口头和实践性作业。
  第五、教师要及时认真批发作业,要求学生及时更正作业中的错误,进行检查,并做好作业讲评。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要努力做到面批面改。
  第六、对学生完成作业情况,如次数、时间、正确率等都应做记录;实行等级评价,评语要以激励为主,在此基础上提出希望。
  (六)课外辅导
  辅导是教学的必要补充,是贯彻因材施教的一个重要措施,是实行分类指导、提优补差必不可少一环。教师应在分析学生学习情况的基础上,确定分类辅导对象,增强辅导的针对性、可行性。
  辅导形式多种多样,重点应抓好两头。对学习轻松的学生要加强培养(指导阅读有关课外读物,或布置一些难度较大的习题,或定期组织有关科技活动等),发展其特长;对学习困难的学生应热情关怀,针对存在问题(学习态度、知识或智力缺陷、学习方法等)及时补课,耐心指导,帮助其克服学习上的困难。
  总之,辅导要坚持因材施教、发展个性的原则,重在个别辅导和分类指导,切忌加班加点搞全班性的补课,加重学生负担。
  (七)学生成绩考查
  考试是对学生知识能力的综合检查,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手段。对教师掌握教学情况,总结经验教训,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有很大意义。
  第一、明确考试目的要求,严格控制考试次数。统一考试每学期只举行期末一次。平时可以进行形成性测试和随堂测试,加强课堂教学信息反馈,提高教学效率。
  第二、考前要制定科学的复习计划。要给学生上好复习课。复习时要突出知识的内存联系,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综合归纳,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和理解和记忆,进一步巩固技能技巧,形成综合运用的能力。
  第三、做好命题工作。教师要严格执照课程标
  准和教材的要求全面考查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发展情况。题目的难易度要符合学生实际,不出偏题、怪题。题型应多种多样,从多种角度对学生进行考查。
  第四、统一考试就从严执行监考制度,客观反映教与学的水平。
  第五、成绩评定要客观公正。既要有统一标准又要做到灵活掌握,看答题思路,鼓励学生的独特见解和创新精神,重视对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第六、考试后要对试卷进行质量分析,认真总结,查找学生知识与技能方面的不足,并对学生及时进行反馈。中高年级要注意引导学生自我评价,正确认识自己学习中的优缺点,反思自己的学习方法,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
  第七、努力进行考试方法的改革,积极创造条件,进行实践性考试。
  第八、坚决杜绝考试后排名次。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教育教学常规管理2    下一篇:教育教学常规管理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