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浅谈文言文的教学模式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15-08-30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作为传统文化载体的文言文,在推动国民继承和发扬祖国的传统文化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小学阶段,学生以学习了几篇简单的文言文,但初中阶段,学生才真正开始学习文言文,这个时期仍是学生接触文言文的起始阶段,而文言文又难于理解,因此,如何合理安排文言文教学模式,教给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方法,使学生轻松迈过这个起始的门槛,为将来更好地学习文言文打好基础,就尤为重要了。

  结合文言文各种文体,我们总结出一套适合我校的课堂教学模式。初步制定这种课型的基本课堂教学模式如下:

  一、反复诵读,自学为主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一古训,最充分地揭示了“读”的重要性。《课程标准》第四学段的目标12中也明确要求初中学生要“背诵优秀诗文80篇”。据此,就凸显了诵读在文言文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1、试读

  试读就是让学生试着去阅读,一般让学生默读。这样体现了学生是认知的主体的意识,一篇新的课文,在没有其他别的认知干扰前提下,先自主的去感受。同时,在自主感受中,分清那些是自己可以感悟明白的,那些是属于疑难问题,这样,后面的认知目的就十分明确了。例如,在教学《童趣》一文时,大多学生自己试读后,虽不能逐句翻译文章,但在心中已经对文义有所了解。有的同学在默读时,嘴角还挂着微笑,我知道他已经读出一些滋味,体会到作者儿时的乐趣。这样的学生已经抓住了文章的关键,教师引导起来就容易得多了。

  由于人们对于第一次接触事物,往往有极大的兴趣,因而能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也就是说,首次感知非常重要。苏联教育家赞棵夫总结说:“第一次阅读课文或者第一次感知直观事物,对于把材料牢固地保持在记忆里具有独特重大的意义。”从大脑神经的活动规律讲,记忆的保持和人对事物的认识一样,具有“先入为主”的特点,所以,对首次印象和最初见解的记忆总是较为持久,而且不需要多次重复也能保持长久,乃至终身不忘。

  这样,试读比较简单的文章,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课文,使学生印象尤为深刻。

  2、听读

  听读就是听别人读,可以是听录音,也可以是听教师范读,或听同学读。在试读基础上,通过听别人读来纠正自己在阅读上的错误认知,在听读的过程中,对易读错的字音,教师要强调学生做好标记,让学生获得正确的首次感知。或者通过听读进行比较、评论,进而提高阅读的认知水平。

  3、自主阅读

  引导学生张口读。因为语言是发展变化的,学生对文言文总会有些隔膜,隔膜的表现之一就是诵读困难,前两个步骤都是引导学生张口读的方法。让学生自主的反复朗读课文,要求是:读准字音、读出语感、熟读全文、直至成诵。这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感受文言文的韵律美;在反复诵读中,识记和积累文言文生动的词汇;在反复诵读中,感悟作者的思想和情感;在反复诵读中,达到理解的目的。

  文言文中有大量古今不同字音或多音字,学生容易读错。所以在这个环节中,一定还会学生有读错的情况。例如,在《口技》一文中,有几个多音字:几、少、觉等,有的同学在听读时没有注意,自渎时就会读错。这需要老师在巡视时及时指错学生,并让学生反复诵读。

  事实上,诵读在整个语文学习中都很重要,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诵读习惯。一方面要守住课堂教学这块阵地,强化“以读带解”的学习方法,另一方面把诵读活动延伸到课外,留诵读作业,开诵读会等。

  二、理解内容,互学互动。

  文言文教学一般都少不了疏通文段。从表面上看这是一个教师在尽“解惑”的职责,其实它是造成现今文言文教学模式僵化的根源。由于学生文言文阅读面狭窄,课外基本上很少有人阅读文言文,接触到的文言材料很有限,所以难以形成独立的阅读能力,于是学生对教师产生很强的依赖心理。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读懂原文,教师只好串讲、直译。串讲、直译又直接养就了学生的惰性心理——不是积极探索主动解难,而是消极等待被动接受,自然又很难形成阅读能力,如此恶性循环。因此,一个有经验的教师绝不会对课文作简单的串讲直译,而是给学生提供工具书,逼着他们自己去阅读,开始可能有一定的难度,一旦养成了独立的阅读能力,阅读兴趣便会大增,受兴趣拉动,他们会自觉寻找材料来阅读,从而巩固和发展以往的能力。所以,在这个环节里,主要是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全体学生共同参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1、自学理解

  《课程标准》第四学段的目标12中要求学生“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在这个步骤里,就是让学生独立自主地结合注释,运用工具书进行理解课文的内容,并把自己不能理解的字、词、句圈画出来,等下一步交给小组解决。

  2、互学互动

  在这个步骤里,主要是交流各自的理解,解决组员在自主探究中的疑难问题,并集结本组不能解决的疑难问题。然后在全班共同解决难点,这一步主要是各组把疑难问题提出来,全班同学互动解决。

  3、翻译课文

  有了前面三个环节,这时随便叫哪个同学,也能轻松地把课文翻译出来了。全班同学同时也要进行必要的订正。

  这里面有基础的基础,重中之重。所谓“基础的基础”指的是最基本的准备,包括三项任务:(1)大胆猜测,从常情常理揣摩字里行间的意义。(2)掌握初中必须掌握的文言词,熟悉一些常见的文言句式;(3)能初步适应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和表达习惯,回避细节,不求甚解,得起大意而已。这些都是养成语感的必要条件。

  三、共同探究,导学灵活。

  这个环节就是进行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平等的对话,《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因此,要让学生大胆地去思考、去感受。可以是思想内容的,也可以是写作技巧的,只要是学生的个体感受,我们都要肯定。“让学生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强理解和体验”。“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

  1、导入课堂,自然生动

  (1)故事导入法:每个学生都对故事感兴趣,尤其是有意思的故事。而初中文言文中,很多篇目本身就有着很强的故事性,如《世说新语》两则、《孙权劝学》、《伤仲永》、《夸父逐日》、《狼》等。还有的篇目虽然本身不含故事,但教学中却会涉及到许多学生耳熟能详的经典故事,比如《孙权劝学》、《隆中对》、《出师表》,都会涉及到《三国演义》中的许多妇孺皆知的故事。在这些课文的导入设计中,以故事引故事的方法进入新授课,使学生初步认识文中的人物还可引出另一故事--即所学课文。故事增强了教学的趣味性,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致,也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其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入课堂学习中去,此法往往起到事半功倍之良效。

  (2)音乐导入法:与初中文言文有关的歌曲,很多都是经典曲目,学生中很多人都会唱。也许是自身喜欢音乐的缘故,我在语文教学中,就常常播放歌曲。学习新课前放一段轻松的曲子,尤其是与文章内容相关的歌曲,创设一种情景,颇能激发、感染学生的情绪,增强讲课的感染力,提高听课效果,能使学生快速进入学习氛围之中。学习《隆中对》《出师表》播放大气磅礴的《三国演义》片头曲;学习《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播放王菲演唱的流行歌曲;学习《蒹葭》,播放邓丽君的《在水一方》……其实,初中很多篇目都能找到对应的歌曲。在优美的旋律中,进入语文课的学习,这样的方法深受学生喜爱。

  (3)图片导入法:图片,直观形象,可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而且,优美的图片让人赏心悦目,养眼。初中很多篇目都是写景的,例如八上第六单元均为歌咏自然山水的优美篇章。还有像《岳阳楼记》《醉翁亭记》《小石潭记》《满井游记》《观沧海》……如果在导入设计中,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展现一些与内容匹配的山水图片,像三峡风光、钱塘潮、西湖胜景……都会使学生养眼不已,在赏心悦目之中老师配上课文相照应的句子,势必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该法同样是学生深为喜欢的导入方式。

  (4)背景导入法:初中文言文所选课文中,有很多距离现在,年代久远,学生对相关知识知之甚少。如九年级教材中所选的先秦诸子散文,距离今天年代久远且背景复杂。这时,对相关文学知识、背景等就有必要加以介绍。这样,有助于学生认识社会,增进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这样的文章的教学,采用背景导入法是一种不错的选择。虽然没有前面几种方法那样的奇效,可收到的教学效果也还是不错。

  (5)释题导入法:释题导入法,就是通过对题目中关键词的剖析理解文本中心内容的导入法。有些文言文题目难以理解,还有些题目就是文章的第一句,不解题,就会让学生误解。如《邹忌讽齐王纳谏》,学生初看题目,很容易误解为邹忌讽刺齐王,从而对课文内容产生错误理解。设计导语时让学生理解 “讽”,即讽谏,用暗示,比喻之类的方法,委婉地规劝。由此可见文章重在写邹忌如何用比劝谏齐王的。理解了这一点,学生明确了目标,有了方向,很顺利地进入文本的学习与探究中去。此法导入虽然相对平淡,但却避免了学生误入弯路,节约了时间。

  2、课堂提问,抓住关键

  (1)细分文体巧设问,牵一发而动全身

  为促进学生与文本的有效对话,教师可采取相关知识的针对性指导。[5]对于选入初中语文教材的文言文篇目,我们试着可以从文体特点上细分一下,根据不同的文体特点进行课堂的提问,以便激发学生与文本的有效对话。这些文言文篇目,大致可以分为:⑴记事写人类,如《卖油翁》、《曹刿论战》、《唐雎不辱使命》等;⑵说理议论类,如《鱼我所欲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天时不如地利》等;⑶托物言志类,如《爱莲说》、《陋室铭》、《桃花源记》、等;⑷借景抒情类,如《小石潭记》、《记承天寺夜游》、《岳阳楼记》、《山川之美》等;⑸寓言故事类,如《狼》、《愚公移山》等。

  如说理议论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在大体疏通文意之后,教师可以提问:最能概括文章观点的句子是什么?学生会找到“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句,接着就关注到“然”“忧患”和“安乐”的解释,教师可再问:文章哪些内容呼应了“忧患”和“安乐”?如此,不仅熟悉了全文的说理脉络和议论方法,也把重要带点字解释融入其中。

  又如托物言志的《爱莲说》,可提问:莲花具有哪些特点?学生会找到“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这一句,接着提问:莲花作为君子的象征,莲花与君子又有哪些相似之处?学生通过理解“不染、不妖、通、直、益清、亭亭、净植、远观、亵玩”等词语,可感受到君子的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正直通达、坚守节操等高尚品质。

  总之,细分文体巧设问,可以牵一发而动全身,在对文章进行整体把握的同时兼顾了词意的解释。

  (2)抓住关键词,一语点醒梦中人

  文言文中的关键词是指哪些呢?一般而言,可以指记事写人中的推动故事情节和表现人物形象的词语,可以指议论说理、托物言志中的判断词、反问词、感叹词,表概括、转折的词语等,也可以指特殊的文言词汇现象,如一词多义、异词同义、古今异义等。抓住文中的这些关键词来进行提问,推敲字词含义,由表及里,深入挖掘,教师仿佛指出一条明路,引导迷惘的学生与文本贴近对话。

  如在《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中,可提问:你认为课文中有哪几个关键词推动着故事情节发展或表现人物形象?学生可以说“三问”引动课文情节的发展,也可以说“私”“畏”“求”贯通全文,推动情节发展,进而分析文中第一节三问三答的内容。还可以说“思”和“善”,“思”表现了邹忌在三问之后的思考和自知之明,“善”表现了齐王的明君形象,也有了下文的“三赏”“三时” ,从而感受人物的形象特点。这一问,也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

  总之,抓住关键词提问,不仅可以掌握特殊文言词语的用法和区别,还可以梳理文本的行文线索,准确分析人物形象,起到一语点醒梦中人的效果。

  (3)抓住追问时机,循序渐进不求速

  对话式教学所采用的教学方式是交往生成的方法。[6]由于其本身所具有的开放性、差异性、不确定性等要素,教学过程、教学问题等都是生成性的,要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达致问题解决,所以有一定的偶然性。它给予的是学生新生思想以充分生成的机会与空间,考验的是老师随机应变的能力和智慧。面对学生出乎意料的回答,甚至是错误,教师应该怎么做呢?我认为,要抓住追问的时机,停一停,等一等,循序渐进。

  如在分析《狼》时,问及“这是两只怎样的狼”时,有几个同学都说到了非常有耐心的、机智的、小心谨慎等词语。这些词看似正确,但对狼的形象品读是有偏差的。面对学生这样的回答,我们应该追问:为什么它要耐心?为什么要小心翼翼?然后再追问:这到底是黠还是智?而不是简单快速地说“回答不正确”,然后引导出自己预设的正确答案。对待学生的回答,教师要有慎思明辨的智慧。

  正所谓“欲速则不达”,总之,要聆听、尊重学生的解答,抓住追问时机,循序渐进地进行。

  3、课外链接,延伸拓展

  学生通过充分的交流自己的见解,对文章有了自己独到的理解。课外链接就是要加强课文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与各学科之间的联系,与以前学过的知识的联系。这一过程很好的体现了学习文言文的实际意义。

  课外链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当然,链接不是无限止的随意扩散,不是天马行空的无的放矢。而要做到有的放矢,有放有收。“放”要有目的的放,收要恰到好处的收。要把握好“放”和“收”的分寸。如,教授《三峡》这一课时,链接的这一部分不妨提这样的问题:郦道元用优美的笔触给我们描绘了三峡的优美风光,那么三峡的今天又有怎样的变化呢?三峡的将来又会是怎样的呢?这两个问题就能很好的将古人眼中的三峡和今天的三峡很好的链接起来,但同时问题又是建立在课文的基础之上的。因此,就做到了收放有度。这里的“放”是以课文为基础的“放”,而不是漫无目的的“放”,自然也有利于必要时的“收”。

  我们常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无论课堂教学的内容和教学方法如何改变,我们始终不变的是“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能够自主学习,达到“授之以渔”的效果。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基本流程    下一篇:“导学——自学——互学”教学模式探究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