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语文教师的课堂情感智慧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17-06-07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通过这次培训,我对语文教学有了新的认识和体会。学到了很多知识,教师应该具备那些教学智慧?教学智慧概括为三点:传道、授业、解惑。对解惑的解释是:这意味着引起学生主动学习,让学生有了困惑之后,再引导学生解决困惑。这句话引起了我的思索,这意味着教师在课题教学过程中应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的策略和发展认知的能力,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的学习积极性,并且应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的,宽容的课堂气氛。

  我们应充分认识到课堂教学不是教师单人的表演的过程,而是师生的交流互动的过程,课堂教学不是教师教学行为模式化的再现,而是教师教育智慧的充分展现的过程,所以教师应该是学习过程中的组织者,引导者。帮助、促进学生的学习,课堂应该是师生互动的平台,而学生应该是知识的探索者,主动探索是他们必须培养的习惯和精神。下面是我的部分学习心得并结合教学经验说说现在的高中语文教学到底需要教师怎样的课堂情感智慧?

  教师对情感重要性的认识

  1、促进语文知识的学习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及相应的行为反应。它是动机的源泉之一,能够激励人的活动,组织并驱动认知与行为,为认知和行为提供活动线索,提高人的活动效率。新教材《滕王阁序》是一篇千古美文,我通过多媒体技术,让学生看到滕王阁的壮丽景色,听到声情并茂的配乐朗诵,从视觉、听觉上引起情感的兴奋,获得情感的愉悦性。然后要求学生高声朗读,体会骈文的特点,并尽力记住自己认为美的语句。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后,对课文鉴赏之情油然而生,一堂课结束,学生很快记住文中的一些名言名句,这就是学习热情被极大激发后的明证。

  2、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

  鲁迅说:“创作须情感,至少总得发点热。”感人心者莫过于情,激活学生思维者莫过于情。教师引导学生对思想情绪和内容深入体验与领悟,将思维训练与情感感染有机结合,情绪推动思维,思维强化情感。学生喜欢语文,写作就不会成为心理负担,而把它当作自己智慧的一种展现,写作时,情感细胞一旦启动,谁也无法遏止。郭沫若在描述创作《凤凰涅磐》时说自己激动得扑向大地去亲吻。心理学研究表明,适度的紧张和焦虑能促使人积极地思考和解决问题。可以说,情感愈丰富,中枢神经愈兴奋愈强烈,脑细胞活动愈活跃。

  3、激活师生双方的互动

  一个知识渊博的教师,当他对学生充满情感,与学生心心相印时,他对学生表现出的是尊重、信任、理解、关心,使学生从内心产生对教师的尊敬和信赖,即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所谓“皮格马利翁”效应。记得在学习《胡同文化》时,我先在互联网上搜集许多有关北京胡同的各式图片,包括北京的四和院,还有他们的结构示意图。当这些新奇的资料展现在他们面前时,同学们发出阵阵的赞叹,就连平时最调皮的学生也睁大了双眼,其间我还选京味较融的三弦乐作背景音乐。通过这些感性材料,激活了学生的领悟力,他们不但很快理解了胡同文化的内涵,而且还提到了福州的“鱼丸文化”、“榕树头文化”。课堂出现你争我抢的讨论场面,这确是一般课无法比拟的。

  教师对自身情感的把握

  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分析文章、激发学生情感、逐步提高学生内心感情体验的素质和水平时,首先自己要有真情实感。要把作品的情感内化为自己的感情,以情传情。把自己融入作品的意境之中,用自己的情感去打动学生的心灵,激起学生情感的共鸣。激动时,应该情动于中;精彩处,应该喜形于色。教师情感的感染作用,能够提高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接受程度,以此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情感性处理

  1、创设情境,“未成曲调先有情”

  文章不是无情物,师生具是有情人。教学中做到教师情、学生情、文章情的统一,才能弹奏教学艺术的美妙乐章。用情感拨动学生心灵的情弦,扩大信息传输量,使学生越过思维障碍,绕过暗礁,驾着学习的航船乘风破浪。因此,课前应设法帮助学生向课文相应的情感转化,进入角色,培养学生的接受心境,即心理学上说的心理复苏法。在讲授李乐薇的《我的空中楼阁》时,我是这样导入的:“在滚滚红尘中,在茫茫人海里,我们整天都被包围在喧嚣和嘈杂中,上下班的堵塞和拥挤,工作、学习的劳顿和辛苦,人们已逐渐湮没在现代都市中,难得的假日又得为生活的琐碎和繁重而操心,购买衣物,购买油盐酱醋,双休日就这么葬送在日常家居中,偶尔出外踏青旅游,也只是聊解一下心情而已,等到国庆等大节日,幸运地有那么几天假期,又该回家看看父母,真正的让心情放松,呼吸大自然,在我们都市人的生活中,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梦。但作家李乐薇却拥有一个我们一直追寻的梦想中的家园、一个人间难得几回见的圣土:‘左顾有山外青山’,‘足以举目千里’,‘右盼有绿野阡陌’,‘足以俯仰大地’;四季有鲜花相伴,早晚有快乐浪漫相拥,灯火映照衬出它的虚无,雾月笼托出它的飘渺。生活在此中,又怎能不释怀?”引导学生回忆起自己曾有过的追寻心灵的净土、梦中家园的内心体验,促使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渴望通过对作品情感的体验及对自己情感的再体验中使自己的情感得到升华。

  2、再现情境,挖掘情感的因子

  刘勰说:“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一叶且或迎意,虫声有足引心,况春风与明月同夜,白日与春林共朝哉。”自然景物中的一叶一虫,春风明月,白日春林,只要在作品中出现,总是作者某种情感的外现,因此,教师分析课文时,应该根据课文的特点,想方设法再现情境,确定激情点,挖掘作品中的暗示性、启发性内容,让学生浮想翩翩,丰富情感。让众多联想的河流汇聚到一起便成了波澜壮阔的情感巨浪。

  情感氛围的塑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从扩展学生的情感出发,让学生了解课文相关的历史背景,典型形象的价值和社会意义。上余秋雨的《道士塔》,在讲到“这是一个民族的悲剧”时,我先描述:“在我国的考古学界里流传着这么一句令人伤心的话:‘敦煌在中国,但是敦煌学却在国外。’由于研究材料极其有限,我们的专家想要研究我们的祖宗遗留给我们的遗产,‘只得一次次屈辱地从外国博物馆买取敦煌文献的微缩胶卷,叹息一声,走到放大机前。' 毫无疑问,王道士这种卑劣的汉奸行径是令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感到愤恨的!但是,我们能把这种责任完全让他一个人来承担吗?(他太卑微,太渺小,太愚昧。) 从1840年鸦片战争拉开中国文物流失的序幕开始,咱们国家的文物就经受了帝国主义强盗一次更甚一次的劫掠。 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对园内四五十处殿堂文物进行了空前洗劫,自康熙以来历代帝王所藏的纯金、镀银、玉雕、铜铸佛像达10万尊以上,自此悉失,圆明园文源阁所藏《四库全书》包括《永乐大典》,被掠到海外。接着是1900年八国联军在北京纵兵三日,紫禁城、中海、南海、北海、颐和园全部被劫。自这次浩劫,北京’自元明以来之积蓄,上自典章文物,下至珠宝奇珍,扫地遂尽‘,所失’已数十万不止‘。 后来便是1905年10月,俄国人勃奥鲁切夫仅以6包劣质石蜡为代价,就从王道士手中换得敦煌藏经洞珍贵写本5大包。1907年3月,斯坦因以约200两银子盗走精美的佛经和绢画上千件,共29箱。此后,斯坦因又第二次来到敦煌,以500两银子换取了570多个名贵手卷。后来的法国人伯希和以500两银子的代价,将藏经洞中的精华悉数盗走,计约6000余卷,10大木箱。1923年秋,美国人华尔纳还将莫高窟12幅精美壁画剥去,同时抢走一尊最为优美的唐代彩塑。 从这一系列事件来看,我们能够把敦煌文物流失的罪错全加在王道士身上吗?”(不能,“这是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王道士只是这出悲剧中错步上前的小丑”。)利用教材中的情感因素,以情导情,情理不可分。

  其次,抓课文的关键词语,情节的高潮部分,寻找情感的爆发点,水到渠成地把情感氛围推向顶点。在讲《我与地坛》时,我先解读史铁生的所有作品,包括散文、小说,均贯穿一点,就是“对生命的解读”,本篇尤其如此,它是史铁生散文的代表作。阅读本篇,可以说就是跟随作者去阅读生命。文章比较长。因而把握线索非常重要。文章对我们情感的冲击,对我们心灵的敲打,都是通过语言传达出来的。全文的总体思路是:追寻,解答。“追寻”的“问题”,共三个:第一个,我的身体残疾了,我的生命是不是就此结束吧,是不是就一死了之算了?也就是说,我该不该去死?第二个,我为什么要出生?第三个,我应该怎样活?(这是作者追思的“心魂”,也是贯穿全文的核心问题。)如果师生找准了这个关键的核心问题,那么,就等于找到了一把解读这篇佳作的“钥匙”。引导学生走到史铁生身边,并由此指导学生追随史铁生的思想对生命、生存的问题进行探讨。让学生勾勒出史铁生在这篇散文中最后画出的自我形象:他静静地坐在园子的一角,在融会了过去、现在和未来,融会了死生的时刻里。看到了包容任何孤独的个体生命在内的更大的生命本相。关于怎样活着和怎样达到自我救赎的困扰,也终于为所有生命永恒的欲望所涤净,当投入到永无终结的生命之舞中时,对于个体苦难以及一切不幸命运的自我超越就都变成了一种必然。这样一种洋溢着生命本色之美的境界,既成就了史铁生内心的希冀与不舍的探询,也完成了他为文的寄托。

  再次,寻找有效的手段表达情感。图像、音像、动画等教学手段,再现教材提供的情境,使抽象的情感信息可闻、可视、可感、可摸,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使他们又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这或许不是我们的终极目标,但却是开启学生情感的最好钥匙。柳永《雨霖铃》时,老师可以先详细地分析词中男女主人公的“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离别伤心情景,然后用多媒体播放《红楼梦》中的插曲《枉凝眉》,让学生在聆听歌手哀怨悲伤的歌声中,领悟作品的悲伤情怀,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丰富学生的情感内容。这一方法的关键是引导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唤起他们身体的各种感知,帮助他们在头脑中形成鲜明具体的形象,从而使他们获得新鲜真切的感受与体验。

  最后,教师要注意用语言和表情来表达和传递教材中的情感。言语表情指语音、语调、语速、节奏、停顿等变化来表达情感,使讲课声抑扬顿挫、缓急有致,既能传情达意、感染学生,又能帮助理解,引发兴趣,还会由于变化的刺激提高学生注意的集中和稳定性,减少听课的疲劳。同时应注意,面部表情、体态表情不要夸张,过度应自然,恰到好处,否则,会带来负面影响。

  3、融情入理,促进人文教育

  列宁说过:“缺乏情感的认识便失去了认识的深入,人的思想只有被浓厚的情感渗透时,才能得到力量,引起积极的注意、记忆和思考。”语文教学的最佳效果,源于教学双方机智之光的不断闪烁,师生思维和情感的充分激活与高度融合。知识经验的增加会使学生观念的更新、学生思想情感的升华,这必然带来自我人品的重塑。因此,教师应注意在激活学生思维的同时,别忘了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如:《灯下漫笔》一文,分析完鲁迅把批判的矛头指向中国的老百性,既“哀其不幸”,又“怒其不争”,批判了国民的奴性人格和奴才传统。这是何等的勇气和洞察力,作家最后发出赤子丹心——“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宣言后,学生还沉浸在缅怀鲁迅的激情中。我不失时机的提醒学生:“今天,当纷扰的尘世生活掩盖了那一颗颗冰冻的灵魂。在卡通、漫画、网络的包围中成长起来的一代人,日趋丰富的物质生活却面对浮躁、迷茫的心灵世界,以及灵魂中隐藏的自私、冷漠。这不能不令人担忧,已经进入二十一世纪,可我们的国民素质是否与时代同步?加入WTO以后的竞争,取决于国民素质的竞争,而我们民族的劣根性依然存在,所以,面对残酷的现实,我们重提鲁迅,不但不过时,反而显得极其重要,尽管他身前身后遭到很多骂名。我们要学习他的民族忧患意识,自强意识,这才是我们的当务之急。我们无法忘却鲁迅,回避鲁迅,相反,我们要走进鲁迅,走入鲁迅,他是我们不可忘的民族魂。”下课了,但我发现很多学生还在深思中。

  卢梭曾经说过:“教育之事必须给予人们的心灵以民族的形式,而这种形式其意向和嗜好使得他们不但由于必要,而且也由于倾向和愿望而成就其为爱国者。”我们语文教材中的许多篇目都有很强的民族性和民俗性,这些都是很好的爱国主义情感读物,把握情感因素,能给学生以心灵的震撼和激励,也必然会养成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情感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调动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效率。通过以情施教,挖掘教材中所寓含的思想感情,发挥情感的感染功能,让学生获得积极的、真切动人的道德情感感受和体验,从而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通过教学中情感的融入,用真情去导读,用美的语言过渡、讨论、结束等,让学生受到感染,使学生的感情得以共鸣,让情感充满课堂,让课堂焕发光彩。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让学生乐学的策略    下一篇:规范汉字书写 弘扬民族精粹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