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英语论文

“以人为本”开展初中英语新课程教学浅尝

所属栏目: 英语论文  更新时间:2019-04-01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内容提要]: 本文在揭示传统的初中英语课程忽视 “以人为本”(即以学生为本)弊端的同时,着力阐述了在初中英语新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牢固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充分体现对每个学生的关爱,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主动和创新精神,这对学生的主体性实现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它是关系到英语教育本质能否复归,英语新课改能否成功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 英语教学、 “以人为本”

  传统的初中英语课程的构建特征是坚持以 “知识为中心”的原则,在整个英语教育教学活动中漠视学生的权利和地位,使其主体性难以实现;现代的初中英语新课程秉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一切围绕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开展英语教育教学活动,对学生的主体性实现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这使英语教育本质在更高层次上得以复归,乃英语新课改成功的关键,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一、 “以人为本”要注重真正体现对学生的关爱

  传统的初中英语课程以学科知识构建为中心,片面强调知识的逻辑结构,具有浓厚的学术理性色彩。课程忽视了把人放到应有的位置,扼杀了学生作为主体享有的独立人格,其知识的分割也导致了人格的分裂,对智力因素的偏好也导致了学生的片面发展。

  现代的初中英语新课程突显 “以人为本”的认知原则和规律,它以情境整合为基础,着眼于尊重人,关心人,培养人,发展人。它是一种整合性课程,倡导的“全人”教育,认为知识要服从人的发展需要。如教学JEFC BOOKⅢ Lesson10《Make our world more beautiful》,指导学生们开展如下活动:走出书本,走出课堂,调访周围的环保现状,然后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特长,兴趣爱好,亲身感受,自由选题,自主探究,自由创造,可自写环保文章,可自拍环保照片,可自绘环保图画,可自编环保公益广告词,可自编自演环保小品等。指导学生参与这项活动,在方式上是书面语、口头语与摄影、绘画表达的整合;在内容上是课内知识与课外知识的整合;在表达上是达意与抒情的整合;在功能上是书本知识与实践能力的整合。整合创出新成果,有的学生写出了“地球妈妈的忧伤”的好文章,有的在照片或图画中写上:“净土的哭泣!”,“污染的水在呼喊:别喝,有毒!”,还有的排演了小品《垃圾的危害》。这样的课程整合,不但使每个学生不同的智力和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而且增强了环保意识,提高了遵守社会公德的自觉性。

  新课程是一种实践性课程,突显 “以人为本”,关爱每个学生,坚持认知学习和情境学习的统一,注重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把新课程本身看作是生活的一部分,让学生大胆去尝试,去体验,去探索,譬如,JEFC BookⅢ Unit11《Planting Trees》,其主题是:如何种树。教师可利用学生以往植树的知识和经验,模拟在操场边、附近的公园、水渠边或路边等自然环境中的植树情景,让学生开展“任务学习”活动----分小组植树,小组讨论植树步骤,最后师生共同归纳植树要领:1、Choose the ground. 2、Dig a hole. 3、Knock a stick into the hole. 4、Plant the tree. 5、Put the earth back in the hole and push it down hard. 6、Tie the tree to the stick. 7、water the tree well.教师可及时布置课后任务:回家种一种自己喜欢的植物,并写一篇题为“How To Plant----”的文章。学生有了植树的探究和体验,就容易理解本课的难点:How To Plant A Tree。教师如若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按部就班讲解“How To Plant A Tree”操作规程,把学生当成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不给学生创设真切的教学环境,以弥补学生感性认识的不足,不放手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尝试、体验和探究,就不可能有较好的教学效果,就不可能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

  二、 “以人为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

  传统的初中英语课程, “以知识本位立意”。它利用的是“钦定”的教材,统一的教学大纲。向学生进行单向的知识传授,使学生失去了选择的权利及表达自己意志的自由。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掌握着“真理”的标准,具有绝对的权威,是当然的“主体”,学生只能仰望着“权威”,被动地机械地学习。因此,传统英语课程在多重意义上违背了人的自由意志,违背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本质,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

  现代初中英语新课程 “以学生发展立意”,力求培养人格健全、心理健康、独立自主、敢于竞争并勇于承担责任的人。它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不再是被动接受的过程,它以学生“自主选题、自主探究、自由创造”为宗旨,依兴趣和特长选择课题,自己动手收集、整理、加工和处理信息,直至独立做出结论,这一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风貌以及不受他人支配的自由感。

  自主学习是学生自主精神在学习上的本质体现,它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全面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以 JEFC BookⅢ Lesson62为例,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后对足球比赛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教师可适时结合2002年世界杯情况确定相关话题让学生围绕话题分组讨论:

  Topic1、What is the spirit of the football match? What can we learn from it?

  Topic2、Can Chinese Football Team enter the World Cup in 2006? Why or why not?

  Topic3、What will we do for our Chinese football?

  多数学生平时喜爱足球运动,通过电视、报纸和网络获得了不少有关足球的知识,让学生围绕这些话题进行讨论,学生顿时觉得有话可说,平时开口说英语的畏惧感消失了,课堂气氛立刻活跃起来。此时,教师可以提供学生一些参考词汇,以帮助其解决表达的困难;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讨论后,由小组派代表在全班发言,进行自主评价,进而领悟了 “奥运精神”(Swifter、Higher、Stronger)的核心,认识到足球比赛不仅是一项体育竞技运动,还能培养人的顽强毅力和拼搏精神,体育是运动,更代表一种精神,它能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由此可证,教师只有牢固地确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给学生于更多的学习自主权,少当“裁判员”,多当“引路人”,让学生成为自主活动的主体,就能真正培养学生自信、自尊、自立、自强的自主精神。

  三、 “以人为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精神

  传统的初中英语课程,抛弃了 “以人为本”的原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主动性。课程内容用教材和大纲的形式加以权威化,学生无主动选择的权利,其内容也脱离了学生生活实际,学生无参与的愿望和热情,更谈不上兴趣,而“兴趣本身就是一种主动性。”学习方式是典型的接受性学习,学生处于被动的客体地位,无法以主体身份参与教学活动,单向灌输使学习兴味索然,知识权威限制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课程体系封闭且结构单一,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学生无缘于社会,无法与他人合作,更无法培养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

  现代初中英语新课程突显了 “以人为本”的宗旨,注重开发学生的本体价值,形成适用现代社会的良好个性。课程内容没有预设性,学生可以主动参与,主动选择课题,在已有知识的平台上主动探究,这给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留下了很大的空间。新课程的学习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学生同样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习从被动变为主动,学生可以质疑权威,挑战传统,能充分调动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求知欲望。新课程是开放的,向学生开放,向社会开放,向实践开放,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动手能力,在探索中实现与他人合作,在社会中培养适应性。

  如何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我认为教师应该确立以学生为本的观念,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把学习的时间交给学生,在教学中,多给学生提供各种良好的条件,适时给予点拨、引导和激励,不断唤起学生发自内心的学习愿望,变 “要我学”为“我要学”,使教育的外因转变为学生内在的动力,变必须学习的任务为学生内在的自觉要求,以达到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近年来,笔者在进行英语新课程教学实践中,注重组织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的开放式的教学内容。英语教学不能唯书本,教材只是教例。应以教材为基础,挖掘学生头脑中的知识储备,或者增加信息量,开放教学内容,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如 JEFC BookⅡ Lesson58是有关中、英、美国家食物的,我让学生在了解了英国最受人欢迎的熟食是Fish and Chips后,马上提问:How many Chinese take-aways do you know?学生异常兴奋,说出了宁波汤团、面条、饺子、年糕等食物,还说出了一大堆他们所知道的地方名特菜谱,宁波的泥螺、蟹糊,杭州的西湖醋鱼,北京的全聚德烤鸭等,然后我又启发学生问:American除了我们熟知的KFC的Fried Chicken外,还有什么著名的食品?同学们饶有兴趣地把自己平时从报纸、刊物、电视和网络上所看到以及从广播里所听到的有关这方面的知识纷纷进行抢答,有的说:美国也有Chips,还有Hamburgers,有的说Sandwiches……以教材为中心起点,课堂上(也可放在课外让学生收集)引入了相关的信息,把教材的内容只当作信息链条中的一环,于是教材也就变活了,由于教材开放变活了,学生也就学得更主动,更灵活,更有趣味,不但拓宽了学生的视野,而且增长了新的知识点。

  四、 “以人为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传统的初中英语课程是一种 “守成式”课程,它把完整的课程内容被人为地分割,知识综合难以实现,不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课程结构比较单一,缺乏创新空间,以传授知识为中心,以应试为目的,重知识课程,轻实践课程,课程脱离现实生活和生产实际,它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现代的初中英语新课程 “以人为本”,是一种“创新式”课程,它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作为教材和教师的核心任务之一。近年来,笔者在初中英语新课程教学中进行了一些尝试和探索,着力从4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励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1)注重求异思维的培养。求异思维是指对一个问题探求不同甚至相反答案的思维过程。求异思维是构成创新思维的主要成份,它使不同的思路犹如百川归流汇入创新思维的海洋中,它能体现思维的独创性和新颖性;(2)注重发散思维的培养。发散思维是创新思维的核心,充分利用发散思维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3)注重想象思维的培养。“想象是创造力”,“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想象是人类“一切功能中的皇后”,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并且是知识进步和发展的源泉。想象是促进人们进行各种创造实践活动的必要条件,所有的创造性思维都离不开想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不仅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有价值,而且对创新思维的发展也很有意义。如在初中英语课文中,有一些文章的作者潜意言犹未尽,我在教学中就充分利用作者留下的空白,引导学生骑着想象的野马纵横驰骋,重新设计结构,或提供一些课外读物,隐去开头或结尾,让学生设计“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开头或结局,然后对照原文进行品读。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富有想象力的教学环境中延伸思维和触角。当我教到“The Palace Museum”一课时,让学生发挥想象思维,描绘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场馆、城市面貌,有的学生竟大胆提出了“空中城市”的奇妙构思。可想而知,学生的想象力多么丰富。(4)注重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必须以辩证的批判性思维为前提,否则,便不会有学生的独创精神。为此,在英语新课程教学中,老师要挖掘学生主动学习,大胆否定的潜力,给学生创造一种有利于其批判学习的环境,让学生形成不迷信、不盲从、敢于怀疑,敢于否定的习惯。要培养他们敢于突破旧框框,独辟蹊径,标新立异,务求突破的创新精神。还要教育学生不要拜倒“权威”脚下,要敢于发表自己的创见,在批判中形成自己独特的思维品质,从而形成以学生主体个性特有的创新精神和人格。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探究小学英语教学的“生活化”    下一篇:“五环节课文教学法”的实践与应用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