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其他论文

农村小学生厌学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所属栏目: 其他论文  更新时间:2020-11-29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厌学是指学生对学校的学习生活失去兴趣,产生厌倦情绪,持冷漠态度等心理态度及其在行动中的不良表现方式。”(刘守旗当代青少年心理与行为透视。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7)。这种表现轻至对某门学科或某位老师不满的心理和情绪,从而讨厌上某一门课或某一门作业,重至不写作业,旷课,或者伴有头痛之类的生理反应。。厌学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思进取,得过且过,有学习时间投入,无学习兴趣产生,学习效率低下。久而久之,丧失学习信心,学习成绩在低谷徘徊不前,学习成为人生的重大压力。

  首先,有利于控制辍学率,巩固“普九”成果。近几年来,中小学由于厌学而辍学的现象非常普遍,对我国基础教育的普及,全民素质的提高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只有找出厌学的深层次原因才能找到有效的控辍对策。

  其次,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营造良好的学习风气。只有学生爱学、乐学,我们的教学质量才能得到实质性的提高,青少年才能较好地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处于基础教育阶段的青少年处于成长阶段的过渡期,他们具有“半成熟,半幼稚,半懂事,半不懂事状态”善于模仿,极易受周围同学的影响。厌学是阻碍学生发展的绊脚石,同时它也具有普遍性和流传行,清除这块儿绊脚石让学生乐学,从而优学,才能形成良好的校园氛围。

  2学生厌学之原因

  学生厌学的原因多种多样,但导致学生产生厌学症不是简单某个或某几个因素相加的结果,而是内外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其中存在着复杂的心理机制。

  2.1学校的原因

  2.1.1办学理念误区。片面追求升学率之风就愈演愈烈,从而使我国教育目标所倡导的全面发展的教育逐渐扭曲成为“应试”教育。片面抓智育,忽视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在智育中又只注重与升学考试有关的课目,导致学生畸形发展,面临升学竞争压力,心理负担加重。考试竞争激烈,使现在的这些中小学生一入学便被牢牢地拴在了以升学为目的的“应试”战车上,内心承受着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他们害怕考试,害怕老师,害怕学校,害怕家长。在压抑、恐惧之下,孩子们的生活失去了色彩,学习变得枯燥无味,厌学情绪弥漫在青少年之中。

  2.1.2教师教学方法单调,呆板。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教师认为教学就是为了应付考试,一切教学活动就是围绕考试这根指挥棒进行,在课堂上搞满堂灌,强迫学生死记硬背,学生成了被动的“吸收器”。添鸭式的教育造成的,沉重的学习负担已经严重到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使学生形成了不愿学、逃学、弃学等消极行为,厌学情绪愈来愈重,最终导致厌学症形成。这样,在学生中造成了普遍的厌学情绪。阻碍了师生情感交流,压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2.1.3.对学生关爱的不平等。学生的学习成绩有的差,也有的好;有表现差的,也有表现好的。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致使许多教师评判学生的标准变成了他们的语文数学成绩,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一般老师都比较关爱比较好的学生,而对比较差的学生置之不理,甚至讽刺等,使表现差的部分学生自尊心受到伤害,做事没有任何信心,心理压力增大,甚至于完全放弃学习,在校天天捣蛋,影响课堂。

  2.1.4. 其它变化的影响。此外,与学生生活相关的重大变化,比如升留级、换班或转学、新入学、升学等学习环境的变迁等; 再如与学校生活有关或在学校遭遇到的痛苦、失望、挫折和打击等不愉快的情绪体验等; 特别是当前应试教育机制下升学竞争的压力造成学生沉重的精神负担; 课程教材设置不合理, 过难、过深,不适合所有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教学方法单调、枯燥、满堂灌、教师对差生的歧视与惩罚等。

  2.2家庭的原因

  2.2.1.家庭管理的缺失。俗话说:“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一言一行都会直接影响子女的成长过程。许多家庭父母两人外出打工,忙于生计, 把孩子丢给年老的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整年不回家,这些流失儿童心理急需疏导;有的家长只顾忙于自己的工作而疏于对学生的管理,致使孩子的行为习惯差;有的对孩子关心不够,只愿给钱,不了解孩子实际心理需求,有的是过分看重孩子的成绩,考好了许诺买这买那,考不好便是一顿大骂,对孩子的管理方法不当,简单粗暴,给孩子造成过重的心理压力,使之产生了厌学心理。

  2.2.2父母对子女的溺爱。有些父母对自己的子女过于溺爱,对老师的批评教育很反感,在子女面前指出老师的不足,为自己的子女撑腰。结果使自己的子女没有认识到自身的缺点,胆子越来越大,在校无所不为,搞破坏、打架等,影响了整个校园的学习环境。同时也大大的降低了老师的威信,以至于有些老师对个别调皮的学生不敢管,给老师对学生的教育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2.2.3父母的不良榜样。家长对学习的态度、学习行为习惯及生活方式等是子女模仿的榜样。家长乐学好学,孩子受到这种学习氛围的熏陶,自然乐学上进。而有的家长却从不读书,不学无术,他们的主要精力都花在赚钱,花在吃、喝、玩、乐上,并流露和表现出轻视知识、反对学习的态度;即使他们对子女的学习期望大、要求严,也不可能产生良好的效应。

  2.3社会的原因

  2.3.1是社会不良影响造成厌学。尤其是近年来出现的农村“黑网吧”,游戏厅,已经成为学生的乐园,由于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活泼好动易接受新事物、外界

  影响,而又缺乏较高的是非分辨能力。因此,他们对社会中流行的时髦的表层文化思想和行为方式更易接受和模仿,而这些东西往往与学校教育的要求和社会所倡导的健康的文化思想相违背。当低俗文化成了学生的追求时,他们必然会放松对学习的追求和兴趣。久而久之,他们当中便有相当一部分学生逃学、旷课。

  2.3.2是“读书无用论”的观点对学生有一定的影响。农村的一些家长和学生受社会环境“大气候”的影响,物欲横流、功利熏心、出现了“拜金主义”,认为学习无用,知识不重要。出现了新的读书无用论,过去农村孩子考上了大学,是十分光荣的事,而现在考上大学和考不上大学都一样,有的大学生毕业后同样面临着没有工作,大学生神圣光环已不再有,学好学坏无所谓,导致这些学生厌学。

  2.4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低

  2.4.1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和人格特征的影响。 比如情绪情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思维的速度和敏捷性、影响学生智力水平的正常发展和学业成绩。一些内向、情绪不稳定、强神经质型个性的学生更易产生厌学情绪和旷课行为。另外,意志力薄弱、兴趣广泛而不专一,注意力稳定性差,都易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课后的学习活动中完全处于消极、被动的状态。具体表现为常常听课不专心,作业完成不用心,预习、复习无恒心。学科知识难以系统化,今天学,明天忘,知识掌握不牢固,导致学习成绩提高困难,慢慢地对学习开始失去兴趣。

  2.4.2 自我认识偏差,学习目的不明确

  有些学生由于在学习过程中时常碰到困难,遭遇失败,甚至老师的冷嘲热讽和轻视,家长的打骂,以致形成了不良的自我形象。破罐子破摔,失去了学习的自信心,他们认为自己是一个无能者、失败者、无前途者,于是自暴自弃,放弃了学习的追求和热情。

  3对策

  学生的厌学心理产生是内外共同作用的结果,必须依靠学校、学生、家庭、社会的共同努力来纠正,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短期内要改变应试教育的现状还不太现实,但学校还是可以通过各种方法来减轻应试教育给学生的消极影响。

  3.1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重视学生的兴趣培养

  学校不仅是传道授业的地方,更应是一片乐土,可多开展一些绘画、书法、体育活动以及文艺活动,使每个学生的能力得到充分的提高,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体会到成功的乐趣,让他们树立起信心,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使他们在学校中真正的快乐成长。

  3.2提高课堂教学艺术,满腔热情关心学生

  中学教师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因此,老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科学的教育手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语言准确,生动,简洁,形象,幽默,逻辑性强,重点突出讲课思路清晰,使学生很容易的掌握重点、突破难点。学生的大脑皮层就会兴奋起来,注意力集中。老师还要经常使用多媒体,游戏,课外实践课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适当减少学生的作业负担,把学生从题海中解放出来。在教学中还要善于发现厌学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激发他们的自信,如:学生偶尔答对一道题,提出一种见解,老师都应该有意识的表扬,使他们看到希望,树立信心。

  3.3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

  师生情感的融洽,不仅能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而且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育心理学表明,情感具有迁移功能,是打开学生心灵之窗的钥匙。教师若能与学生平等相处变传统的师生关系为平等、互尊互爱的新型师生关系,缩短心理上的距离,变课堂上接触学生为平时多主动接触学生,变守住讲坛授课为深入到学生座位中间讲课,缩短师生之间在时空上的距离,真诚地关心爱护和尊重学生,充分挖掘其闪光点给予鼓励和表扬,使他们感受到老师那颗慈母般的爱心,这样的教师一定得到学生的尊重,使同学们专心致志地听课,以积极的态度、加倍的努力对待学习。“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只要我们在教学中重视情感教学,以情育情,以情引情,以情换情,就必然会提高学生学习的激情和热情。

  3.4为学生提供成功的舞台,增强前进的动力

  信心是前进的源泉。在学习上,气可鼓而不可泄,要注重赏识教育。厌学者的显著特点是丧失了信心,若老师适当地降低学习要求,创设情境,让学生成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帮助其克服自卑,定能纠正厌学情绪。加强对基础知识的 学习。学习中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学会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要认清所有的题目的变化都是源于基础知识,把学习重点转移到对基础知识的学习上来。比如从帮助他们及时完成作业入手,从最基础的学业辅导入手, 从基本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指导入手,逐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进而增强其完成学业的信心。

  3.5改变观念,让学生接受自我

  厌学的同学要重新认识自我价值,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这是变厌学为乐学的重要一环。同学们要学会发现自己优点和好的方面,并适当地给自己一些肯定,认识到自己是能够学习好的。严格要求,增强自控能力。当厌学的情绪一开始出现,同学们千万不能自暴自弃,任由自己放弃在学习上的种种努力。有时候,同学们应该强制自己端正学习态度,激起自己内心深处发奋进取的欲望。

  3.6切实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使学生心理与人格的健康发展

  教育学生养成吃苦耐劳的好习惯,培养他们坚强的意志力和克服困难的精神。教师应和家长相互沟通,鼓励学生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在劳动中提高意志品质,在完成任务的过程感受成就感,并把这种情感迁移到学习中去。学会独立、自理生活,提高他们自我保护能力和辨别是非能力,鼓励他们敢于面对困难、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勇气,培养他们坚强的意志,善于独立思考问题,独立完成作业,严于律己, 尊重社会公德,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要注意在各科教学中渗透心理素质教育, 特别是要结合学科教学, 对厌学旷课和逃学的学生进行学习心理辅导。要立足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和学习的自觉性, 结合进行。

  3.7特别要重视个别旷课行为严重的学生,给以及时、科学的行为矫治

  对于个别由于某种原因而对学校产生恐惧、厌恶心理, 对学习生活冷漠、毫无兴趣、旷课、逃学行为特别严重的学生,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并由学校专业心理咨询老师给以及时系统的行为矫治。实践证明,行为强化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心理干预方法。具体地我们可以借助代币券签约行为,代价强化终止或学校行为表现报告法等行为强化方法的综合运用,来帮助学生进行克服和矫治旷课、逃学等不良行为。

  当然,一般说来,没有适用于任何类型厌学旷课学生的矫治策略。所以必须对学生的具体情况作综合分析与判断,据此研究出针对性的具体策略。比如,被很多老师的实践证明相当有效且可行的。兴趣转移法值得注意的是,帮助学生克服和矫治旷课、逃学行为必须充分依靠学生家长的配合。旷课虽然是学生在学校生活中受到挫折,是对学校生活不适应的反应,但旷课的症状往往是从家庭里反映出来。家长的教养态度和方法对学生的心理和行为的影响很大,如果我们不能很好地与家长配合,只靠自己单枪匹马的努力是不行的。为此,可以通过开展对家长的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给家长写信、家庭教育咨询等活动,使家长科学地了解孩子,形成科学的家庭教育观,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保证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同样,帮助学生克服和矫治旷课行为必然要求学校的老师间相互合作,师生间关系融洽,使学校具有和睦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心理环境。只有这样,才能使学校具有吸引力,使身处其中的学生感到心情舒畅,也才能使他们对学校生活有依恋,乐意在学校学习,从而避免厌学的情绪和行为产生。

  4结论

  中小学生厌学的原因有学校、家庭、社会和自身的综合作用,其问题的解决也离不开学校、家庭、社会联合起来,形成教育合力。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 在帮助学生纠正厌学心理的过程中,不能忽视家庭对孩子的影响。作为学校来讲,要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等形式向家长宣传如何教育孩子做人,如何指导孩子学习,如何指导孩子进行自我心理调适,承受挫折,培养自控能力等。并大力宣传优秀家长的身教言传经验,宣传一味溺爱、打骂、体罚、放纵等教育方式的危害性,指导家长与学校配合,帮助学生消除厌学心理。为青少年创造一个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对营业性舞厅,任何时候都不应允许未成年人进入;对营业性的电子游戏室、台球室,除法定节假日外,不能向中小学生开放;对网络和书刊及音像制品应开始规模宏大的整查活动,清除那些宣扬色情、凶杀、恐怖等不健康的东西,并依法严惩制造、传播者。

  综上所述,当前中学生厌学心理的成因是错综复杂的,解决厌学心理问题的途径也是多种多样、相互渗透的,需要我们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合理选择或综合运用,需要学生自身的努力,学校、家庭、社会互相配合,多管齐下,以人为本,根据学生厌学的具体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要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学习环境,最关键是我们教育者要确立赏识教育的理念,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教育观, 要确立只要我们努力,每个学生都能教好、都能完成规定学业的教育信念,提倡广泛地开展成功教育、愉快教育,切实减轻学生的精神负担,这是帮助学生克服和矫治旷课、逃学行为的一个重要前提。帮助学生克服和矫治旷课、逃学行为是一件长期而艰巨救心工程,需要我们具有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不能太性急。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当代中小学生的学习心理也一直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但是,处于变化之中的旷课、逃学学生的心理特征、表现及形成原因等都还是有规律可循的。

  总而言之,厌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厌学的后果是可怕的。可是厌学的学生并不是无药可救的。对于厌学的学生,教师与家长要密切相互配合,认真分析,找出原因,对症下药,才能有效的解决问题。要把新生与爱撒给每一个学生,从他们的心理需要出发,进行教育和帮助,切实解决好他们学习心理问题,才能让每一个学生更好地适应学校教育的要求,从而顺利走完健康成长的历程。针对厌学学生,学校要及早发现,及早矫治。对个别厌学严重的学生,学校一定要安排专业人员做好疏导工作。对于有厌学心理的学

  生,要给以更多的关爱。同时,学校要做好重视开展矫治厌学行为的研究,不断探索,不断总结、实践、提高,从根本上矫治学生的厌学行为。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的课堂教学质量    下一篇:浅谈心理健康教育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