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数学论文

浅谈如何上好一堂数学课

所属栏目: 数学论文  更新时间:2022-06-02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摘 要】同样的教材,同等能力的学生,同样的45分钟,却在不同的教学效果。怎样才能上好一堂数学课,首先有正确的教学理念,其次有完美的教学设计,再者要善于欣赏与鼓励学生。

  【关键词】如何 数学课老师们天天都上课,也常常去听别的老师的课,大家看到的课堂教学往往有两种不同的场面:其一,教师枯燥乏味地讲解,学生机械重复地做题,呆板的教法,沉闷的课堂气氛,犹如一潭死水;其二,则另有一番景象,教师满怀激情、生动传神,学生投入、兴趣盎然,教与学双方都沉浸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犹如鱼儿得水。这是为什么呢?同样的教材,同等能力的学生,同样的45分钟,为什么课堂教学效果截然不同?我的观点是前者没有好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不懂教学其实是一门艺术。如何上好一堂数学课,我结合自己从教十四年的经验,谈谈这个问题。一、正确的教育理论正确的教育理念是一堂成功的数学课的前提。数学教育家米山国藏认为:“无论是对于科学工作者、技术人员,还是数学教育工作者,最重要的就是数学的精神、思想和方法,而数学知识是第二位的。”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是数学知识体系灵魂。数学课堂教学不单纯是教学生数学知识,也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方法。比如我在讲《一元一次方程》复习课时,从一个实际问题出发,根据数学的建模思想与方程思想,把实际问题转化数学一元一次方程问题来解决,突破本章节的难点。再提出如何解方程,学生动手解方程,让学生一起回顾解方程的一般步骤,突出本章节的重点。通过解方程的各个步骤,把方程化为“x=a”的形式,灌输数学的化归思想。又提出解方程各步骤的数学依据,让学生体会数学的严谨美。解完方程后又锋回路转,提出“是否有其他解题途径?”激发学生的思维,激活学生的灵感。最后由方程的解回到实际问题的答案。这种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通过解决数学问题,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建模思想在本堂课中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本堂复习课,由问题点串成知识链,再由知识链织成知识面的独特处理,不仅本章节知识的复习无形胜有形,而且使本章节的建模思想,方程思想与转化思想让学生记忆犹新。因此,我们数学教师应该把数学课堂看作数学思维活动 教学。教会学生如何思考,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二、完美的教学设计完美的教学设计是一堂成功的数学课的关键。如何设计好一节课,主要做到两点:其一,走进教材,挖掘教材的深度;其二,跳出教材,拓宽教材的广度。教材是主要的课程资源,但教材所展示的也并非是教学内容的全部。因此,教师要运用新课程理念正确认识教材,合理地把握教材,做到即尊重教材,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才能使课堂教学变得有血有肉、丰富多彩。比如我设计《一次函数》这节概念课时,首先我走进教材,挖掘教材的深度。《一次函数》这节课是续变量与函数概念、函数图象概念、正比例函数概念后一节概念课。内容单调,知识点少。本节课的重点是一次函数的概念与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关系。难点是一次函数概念的形成。教材从正比例函数过渡到一次函数,这体现了一个从特殊概念向一般概念推广的认识过程。教材设计目的,让学生掌握类比与联想的方法,培养由此及彼的认识问题的能力。这节课教材的编排程序主要有三步。①先从登山的实际问题出发,探索登山所在位置的气温与登高的函数关系式,再由蟋蟀的鸣叫问题、成年人标准体重问题、电话收费问题、长方形面积问题引出四个函数关系式。教材从实际问题引出函数的设计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体现函数概念的实际背景,反映数学与实际的关系,即数学理论来源于实际,又服务于实际,这样安排也有助于提高学生将实际问题抽象为函数问题的能力,即数学建模能力。②由学生观察比较、交流、探究几个函数的共性,归纳概括出一次函数的概念。根据一次函数概念确定正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关系。教材设计意图在发展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学会与人合作、与人交流的思维习惯,培养这生抽象思维能力与概括能力,以及体验特殊和一般的辩证关系。③练习的设置,教材设计目的是巩固本节课的知识点,即一次函数概念和正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关系。这节课的整个教学程序归纳就是:呈现问题情境――提出问题――探究、归纳――知识应用。其次我跳出教材,拓宽教材的广度。这节课我在教学设计上体现了一删两换三补。一删:就是教材的五个问题删节掉一个变成四个。问题再多而目的一个,即展示几个函数的共性,删掉一个增加其他内容,即不影响教学效果还可以使教学内容变得更丰富、更饱满。二换:第一换是用生活用水问题代替开篇的登山问题。登山问题属于贵族运动,离学生自身生活很遥远,而生活用水却与每个同学息息相关。再说利用这个问题可以复习函数概念、正比例函数概念,引发认识与冲突,自然过渡到一次函数,使旧识与新知的衔接不留痕迹。第二换 用创设汶川地震为背景的行程问题和体现学科联系的弹簧问题代替教材的问题。三补:第一补是学生结合自己 生活经验列举一次函数,从数学理论又回归实际生活,进一步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第二补是例题探解,进一步巩固一次函数概念以及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关系,使学生的认知能力更加完善。第三补是回归实际生活用水问题。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还可以使整个课堂的教学首尾呼应。总之,熟悉教材,全面把握教材的编排体系和编者意图,准确定位教学目标和重难点,这是教学的基本出发点。但同时,教材作为一种资源,它也需要我们开发,我们应努力让我们的教材更臻完善,更好地服务我们的教学。三、善于欣赏与鼓励学生善于欣赏与鼓励学生是一堂成功的数学课的保证。美国教育家卡耐基说:“使一个人发挥最大能力的方法是赞赏与鼓励。对于后进生来说,赞赏和鼓励不亚于雪中送炭,可以增强他们的信心和勇气。并从他们的内心激发出无穷无尽的积极动力。”2009年我在湖北大学参加培训时,看到一部很有教育意义的电影――《孩子不笨》。这部电影就反映了我们现实生活中的两类老师对学生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 ,导至两种不同的课堂教学效果。其中郝老师可以说工作兢兢业业,一丝不苟,但由于不善于欣赏学生、鼓励学生,总是批评学生这也不是那也不是,把学生的小毛病、小错误用“放大镜”放大,导至学生与他反目成仇,多数学生宁可选择站在教室门口“被罚站”也不愿意进课堂学习。而另一位陈老师却欣赏学生的每一个闪光点,鼓励学生的每一点进步,而深受学生的爱戴,他的课成了学生思维驰骋的“田野”,学生思维灵光闪现、学生学习热情高涨。现实生活中我们存在很多象“郝老师”一样的老师,不善于宽容学生,不善于肯定学生,一味放大学生的短处而无视他们的长处 。因此,他们的课堂难免是:一石击不起千层浪,一潭死水。当然也有很好真正的“好”老师,他们善于欣赏与鼓励学生,得到学生的敬重与厚爱。亲其师才信其道,他们的课堂当然是:一石击起千层浪,兴趣盎然。欣赏如滴滴甘露,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鼓励如融融春风,使冰冻的感情也会消融。就象电影《孩子不笨》中小主人公说的“每个孩子内心都有一个好孩子与坏孩子,只有唤醒他们的好孩子,他们就把最好的拿出来。”因此,我们数学教师需要拥有一双慧眼与一颗慧心,随时根据每堂课的生成现象,及时捕捉学生每一个闪亮点,发现学生的每一点点进步,肯定他们、鼓励他们,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思维,使教学课堂焕发生命的光彩。怎样才算一堂好课,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绝对没有通用的评价标准。怎样才算一堂好的数学课,我的观点是:只有激发学生思维的课才算好课,只有焕发出生命力的课堂才是成功的课堂。如何上好一堂数学课,我的观点是:老师首先拥有正确的教学理念,其次要完美地设计教学过程,再者要善于在课堂上欣赏与鼓励学生。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如何在课堂中高效使用多媒体    下一篇:小学数学“情境学习”的有效实践
推荐资讯